中国现代哲学家学会

注册日期:2015-01-10
访问总量:1194981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第一篇】中国社会的沉疴与思想启蒙的呼唤(改编)


发表时间:+-


【第一篇】中国社会的沉疴与思想启蒙的呼唤


在今日的中国大地上,自私、冷漠、互害成为普遍现象,社会公德如同一纸空文。底层民众在弱肉强食中挣扎,读书人沉溺于功利算计,整个社会似乎丧失了对理性与正义的渴望。表面上,经济高楼林立,科技炫目繁荣,然而精神世界却如同千年荒原,寸草不生。


中国人,尤其是普通民众,乃至许多自诩为“知识分子”的群体,长久以来停留在经验主义的认知水平上。他们依赖个人经验判断是非,缺乏抽象理性能力,无法超越小我,无法建立普世的价值观。这种局限不仅导致政治上的专制延续,也造成社会生活中无休止的互害与冷漠。人人互防,人人自危,道德的纽带早已断裂,人与人之间只剩下赤裸裸的利益算计。


何以至此?因为中国缺失了属于自己的“文艺复兴”,缺失了那场激发理性、捍卫人性尊严、呼唤自由精神的大启蒙。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思想革命。即便“五四运动”高举“德先生”“赛先生”的大旗,但在根基上,民众尚未真正具备迎接理性之光的心理与认知准备。


今天,如果不进行一次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中国社会将继续在经验主义与权威迷信中沉沦。改革经济、修补法律,固然必要,但没有一场唤醒理性的思想革命,所有的努力不过是粉饰太平。必须用思想的铁锤敲击沉睡的头脑,用理性的利剑刺破迷信与犬儒的迷雾。只有当民众能够以理性为尺度,以普世价值为标准,才能真正走出互害与专制的历史循环。


中国的未来,系于此一役。思想启蒙,不可再等!



---


【第二篇】从欧洲文艺复兴看思想启蒙的苦难与辉煌


回顾历史,欧洲并非天生拥有理性精神与现代文明。在中世纪漫长的黑暗岁月里,欧洲人同样沉浸在教权专制与经验迷信之中。个人无自由,思想无光芒,社会陷入宗教狂热与封建统治的双重枷锁。


然而,文艺复兴点燃了第一把火。这不是一夜之间的转变,而是无数思想先驱用鲜血与生命换来的觉醒。布鲁诺因主张宇宙无限而被焚烧,伽利略因坚持科学真理而遭受宗教裁判所的审判。启蒙哲人们,如伏尔泰、卢梭、康德,顶着权力的压制,呼唤理性,呼唤自由,呼唤人的尊严。


在法国,启蒙思想激发了民众推翻封建王权,燃起了大革命的火炬。在英国,自然法思想孕育了宪政制度和工业革命的勃兴。在德国,康德提出“启蒙即人类脱离自己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将理性作为衡量一切权威的最终标准。


这一切的背后,是对经验主义思维的超越,是对理性能力的自觉培养。欧洲人不再仅凭个人经验评判世界,而是通过理性推演、普遍原则和抽象法则,建构了科学、民主、法治与现代道德体系。


今日的中国,要真正走向文明与进步,必须效仿欧洲先贤,敢于在思想深处发动革命。必须唤起民众认知的升级,从经验主义向理性主义转型;必须培养独立思考、批判权威的精神;必须重建基于理性的公共道德和社会信任。


思想启蒙,必将伴随苦难与抗争。但正如欧洲的历史所证明的,唯有经历理性之光的洗礼,社会才能从专制走向自由,从互害走向共荣。


这,是中国未来的必由之路。


中国社会的沉沦:无理想、无道德、唯金钱的国度


在今日的中国大地上,我们看到的是一幅令人心寒的画面:理想被遗弃,道德沦丧,信仰崩塌,人们在纸醉金迷中沉浮,或在苟且偷生中煎熬,或在牛马不如的劳作中绝望。全社会仿佛被一股无形而又无处不在的腐烂气息笼罩,人心涣散,互相欺骗,尔虞我诈,人与人之间不再有最起码的信任与尊重。一个原本可以焕发出巨大生命力的民族,正在走向精神的虚无和道德的死亡。


一、理想的破产


在古代中国,士人尚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无论是空谈理想的,还是躬行实践的,总还有一股精神贯穿其间。然而在当代中国,理想成为了最廉价的字眼,被无情地嘲笑、踩踏乃至彻底抛弃。


今天的中国人几乎只认一个理想——发财。无论是贫穷的乡村,还是繁华的大都市,孩子们从小接受的教育不是“为理想奋斗”,而是“考一个好学校,找一个好工作,赚更多的钱,买更大的房子,换更好的车子”。在这样的价值观洗脑下,人的内在被彻底空洞化,所有关于真善美、自由正义、探索宇宙与人性的追问,统统被压缩成了“如何致富”的庸俗公式。


理想成了笑话,清贫者成了失败者,讲道德的人被视作傻子,追求真理的人被当成疯子。一个社会如果对理想嗤之以鼻,那它的未来只能是黑暗的。


二、道德的崩塌


如果说理想的破产只是让人迷失方向,那么道德的崩塌则是让整个社会失去了做人的底线。


中国人的道德沦丧,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从官场到市井,从媒体到校园,几乎到处弥漫着谎言、虚伪、背叛和冷漠。为了钱财,人可以出卖朋友、背叛亲人;为了名利,人可以踩踏他人、陷害同伴;为了蝇头小利,人可以昧着良心撒谎,毫无羞耻。


在公共生活中,道德成了笑柄。老人跌倒了,无人敢扶;儿童被虐待,无人敢救;正直的人遭打压,邪恶的人享荣华。人们心知肚明:这个社会讲真话的人最吃亏,坚持道义的人最孤立。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沉默、冷漠与犬儒:只要我自己过得好,哪怕别人赴汤蹈火又与我何干?


这种普遍的道德堕落,使得整个社会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你不害人,就会被害;你不骗人,就会被骗;你不争夺,就会被吞噬。于是人人自危,人人互害。


三、唯金钱的疯狂


在现代中国,金钱成为了唯一的价值尺度。成功,不再以一个人的学识、德行、贡献来衡量,而是以财富的多寡、物质的奢华来评判。


豪宅、豪车、名牌、奢侈品成为身份的象征;而诚信、正义、仁爱这些传统美德,却早已被视为可有可无的装饰品。人们争相攀比财富、炫耀奢华,把整个社会推向了无休止的物质竞赛的深渊。


更可悲的是,这种唯金钱的信仰已经渗透到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之中。婚姻变成了赤裸裸的交易:男人以财富换取美貌,女人以青春换取金钱;亲情也变得冷酷无情,父母儿女之间为了房产反目成仇,兄弟姐妹为了遗产刀兵相见。连教育、医疗这样的公共领域,也充满了赤裸裸的金钱逻辑,“有钱有一切,无钱寸步难行”。


金钱取代了一切——取代了理想、道德、信仰、尊严乃至人性本身。整个社会,像一台巨大的绞肉机,将人的灵魂碾碎,只留下贪婪、恐惧和冷血。


四、纸醉金迷与苟且偷生


社会的两极化也在加剧:一边是纸醉金迷的富豪群体,他们挥金如土、穷奢极欲,夜夜笙歌;一边是挣扎在温饱线上的普通民众,为了微薄的薪资忍辱负重,疲于奔命。


在城市里,年轻人们耗尽全部积蓄,只为在逼仄的“鸽子笼”里拥有一席之地;在乡村,留守老人和儿童在荒凉破败中艰难度日。面对无望的前景,大批年轻人选择了“躺平”“摆烂”,不再相信努力改变命运,只求苟且偷生,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更有甚者,一部分人彻底堕落,沉溺于短暂的感官刺激之中:沉迷游戏、醉心酒色、沉溺于短视频的无聊快感,活得如同行尸走肉。他们不思考、不追问、不抗争,只在日复一日的虚耗中等待着自己的精神死亡。


五、牛马不如的劳作


那些还在努力工作的人,也不过是以牛马不如的方式苟活着。在工厂、在写字楼、在送外卖、跑快递的马路上,亿万劳工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机械而枯燥的劳动。


他们没有保障,没有尊严,只有不断被压榨的体力和日益枯竭的精神。社会用“996”、“007”这样的残酷制度,把人榨干成一具具行尸走肉,还美其名曰“奋斗”。那些控诉的人被嘲笑为“矫情”,那些反抗的人被打压为“不识时务”,于是更多的人选择了沉默与忍受。


他们的存在,只是为了维持那座金钱金字塔的运转,供少数人挥霍享乐。所谓的“中国奇迹”,不过是无数牛马般劳作的人,用血汗和生命堆积而成的幻象罢了。


六、全社会无正气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理想,没有道德,没有信仰,只剩下金钱崇拜与互害机制,那么它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正气”。


今天的中国,哪里还有正气?媒体成了权力和资本的走狗,教育成了应试和洗脑的工具,知识分子成了权贵的帮闲。官员靠欺骗和压迫维持统治,商人靠谎言和剥削积累财富,普通人靠钻营和互害自保生存。


在这样的社会里,善良是危险的,诚实是致命的,正直是自杀的。每个人都明白,在这样一个肮脏腐败的环境中,如果不学会“聪明”,就只能被淘汰、被践踏。


于是全社会弥漫着一股怯懦、犬儒、冷酷、算计、堕落的气息。人人都知道世界肮脏,却无人愿意去清洁;人人都痛恨腐败,却又在腐败中争相得利;人人都在抱怨社会黑暗,却又在黑暗中自得其乐。


七、互害社会


人与人之间原本应有的信任与善意,在今日的中国社会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普遍的怀疑、防备、算计与坑害。


在职场上,下属算计上司,上司压榨下属,同事之间互相挖坑、暗中使绊;在生意场上,合作变成互相坑骗,诚信成了笑话;在邻里之间,防贼似地防邻居;在公共空间,人人冷漠自保,生怕惹祸上身。


这种互害模式,已经深深地嵌入到中国人的日常行为习惯与心理结构之中,成为一种无声的、却无处不在的社会毒素,毒害着每一个人的灵魂,腐蚀着整个民族的未来。


结语:一场精神的浩劫


今日之中国,早已不是一个精神健康的社会,而是一个在物质丰裕外表下急速腐烂、病入膏肓的国度。人们无理想、无道德、无信仰,只剩下赤裸裸的金钱崇拜与动物性的本能挣扎。


如果这一切不能及时反省与根本性改变,那么未来的中国,不管GDP再高,城市再繁华,科技再先进,也不过是一个巨大的空壳,一座光鲜却早已烂透了的丧钟之城。


而这一切的根源,不在外来势力,不在天灾人祸,而在于每一个中国人自己的选择。是每一个人放弃了理想,背弃了道德,向金钱下跪,才造就了今天这副可悲的景象。


若不痛下决心,自我清算,彻底反思重建,崩塌不过是迟早的事而已。——一场精神的浩劫,已经悄然席卷中华大地,只是大多数人尚未觉醒,仍在梦中沉沦罢了。







浏览(940)
thumb_up(1)
评论(7)
  • 当前共有7条评论
  • fangbin 回复 俞先生

    俞先生,不是我打击你,你那套玩意儿在万维唠叨的快有十几年了吧?你除了自恋,还真是远无法和此文的作者相比。

    最有说明力的是,我曾经向你指出中国根本就不是马克思主义。如今本文的作者也指出了你这个问题,这说明什么?说明你根本就没有读过马克思的原著。哪怕是像中国共产党的那些创建者的领袖们读过马克思的几本小册子也好。比如共产党宣言。你想中共一样,认同他们搞的那些是社会主义。他们借用的仅仅是社会主义这个词汇,其本质与精髓根本不是马克思,是货真价实的披上社会主义这个名词的专制主义。这样一个专制主义,你竟然说成是社会主义,虽然你是反对这个社会主义。中国的社会主义至多可以算作列宁主义。绝无马克思主义可谈。

    屏蔽 举报回复
  • hare

    你太自恋。你的问题不在你本人,在你的东西

    屏蔽 举报回复
  • 俞先生

    中国人不喜欢我这个创造理论体系的人,说明中国人的文明素质不够高。我早就有这个判断。也包括这个博主。

    屏蔽 举报回复
  • 俞先生 回复 hare

    希望你用认真的态度讨论问题,而不是嘲讽别人。看你的文章还是正经的,但是,你的回复不正经。你的真实面目是什么?

    屏蔽 举报回复
  • hare

    钱克思

    屏蔽 举报回复
  • hare

    你以为中国真有信马克思的人吗,你太书呆子气了。中国即使在毛时代都没有人读过马克思理论,更不用说现在了。中国人不信马克思还是牛克思,中国人只信?克思

    屏蔽 举报回复
  • 俞先生

    你讲的是对的,但是,还缺乏针对性,缺乏实际步骤。不是中国民众不懂自由民主思想,五四时期就已经表明中国人民接受民主思想,还有科学精神。中国目前面临的问题是破解马克思的理论。中共声称马克思是千年思想家,欧洲其他思想家都不是;于是,马克思的思想被认为是最权威的思想,而中共又是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人。解构马克思的理论才是思想启蒙的自由之路。本人写了一本书研究资本主义,是批判马克思的理论最有力的作品,欧洲的学者的批判远远不及本人的理论批判的思想冲击力。目前本人的书在美国大学的图书馆的书架上“睡觉”。只要将本人的理论传播到中国去,历史就会在不远的将来将中共席卷而去。

    马克思在中国相当于中世纪神在欧洲;马克思的思想权威相当于欧洲中世纪的神权的权威。欧洲人启蒙的时候向神权挑战;中国人的启蒙也要向马克思主义发起挑战。可惜,许多民运人士还信仰马克思主义。他们只反贪官,不反“皇帝”。

    重要的不是向中国普通民众启蒙,而是向最具有理论思维的人启蒙,将中国那些研究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的学者启蒙,将中共的宣传理论队伍启蒙。当研究理论问题的人认为马克思的理论是错的,才能向普通民众启蒙。当人们将马克思主义送进历史博物馆后,自由民主就会自然而然地在中国大地传播。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