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季刊

注册日期:2020-06-20
访问总量:5710379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用圣经真理看文化马克思主义(上/含视/音频)


发表时间:+-
用圣经真理看文化马克思主义(上/含视/音频)
——充斥整个社会的极左意识形态的根源是什么?作者为你厘清文化马克思主义的来龙去脉




 

用圣经真理

看文化马克思主义(上)

 

文/谢小乐

《生命季刊》第113期

 

请点击观看YouTube信息视频:

https://youtu.be/OkKAcY5lTqY

 

请点击观看信息视频👇

 

以下为信息音频:👇


 

自二十一世纪开始,许多奇异的特有名词就铺天盖地而来,令我们感到非常的诧异。特别是从奥巴马执政开始,一直到拜登的这4年,诸如身份政治、多元文化主义、性别多样化、政治正确、批判性种族理论、社会正义、DEI等奇奇怪怪的意识形态口号,一下子甚嚣尘上。这些极左的意识形态几乎占据了整个社会,从各大公司到学校,从主流媒体到各政府部门,其影响几乎无处不在。

 

 

这是一个个偶发的、互不相关的事件形成的现象吗?在这些意识形态的背后,有没有一个使它们植根其上的根呢?答案是肯定的,这一切背后的根源就是文化马克思主义。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文化马克思主义的来龙去脉。

 

后马克思主义之父——卢卡奇

 

自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就标志着古典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古典马克思主义又称为经典马克思主义。过了大概70多年之后,出现了另外一个人物——卢卡奇,他在1923年写了一本书叫《历史和阶级意识》,这本书的发表则标志着“后马克思主义”,又称“新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国内马列研究学者又通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

“后马克思主义”包括了很多的不同的流派,比如文化马克思主义、结构马克思主义、实证马克思主义、存在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马克思主义等等。在这众多的新马克思主义流派里,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也最具破坏性的就是文化马克思主义,我们将会对此逐渐展开讨论。为什么说文化马克思主义的危害性最大?因为它不仅有一个庞大完整的理论体系,同时还有整套的实践策略。

 

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这位被称为新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家、文学批评家、匈牙利共产主义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卢卡奇(Lukacs,1885-1971), 他也被称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和奠基人,西方马克思主义之父。这些称号于他是当之无愧的。他在1919年匈牙利革命时期,作为“人民委员”参加了临时政府,在其中担任教育和文化部长。在这个短命政府崩溃后,他逃离了匈牙利,在奥地利、德国、俄国,过了若干年侨居生活后,于1945年回到匈牙利,从事共产党的地下工作。

 

 

在大学期间,有两位与卢卡奇关系非常密切的大学同学,一位是写《货币哲学》的作者——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席美尔,另一位是写《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作者——德国思想家、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这两本书都是极具影响力的社会文化的鸿篇巨制。而卢卡奇的代表作《历史和阶级意识》一书,与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并称为20世纪西方哲学中三个重要的、有代表性、有影响的哲学家理论巨著。

 

下面我们就重点看一下卢卡奇于1923年出版的《历史和阶级意识》这本代表作,这本书的副标题是“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书中详尽阐述的中心理论有三点:物化理论,阶级意识,和历史总体辩证法。

 

 

第一点,物化理论是卢卡奇最重要的理论资源。我们知道青年马克思提出了一个异化理论,这个异化理论是古典马克思的一个很重要的理论。无论是异化、或物化,指的是什么呢?比如,我们人是主体,我们人创造了商品,那商品就是客体。本来人创造商品,商品是为人服务的,即客体是为主体服务的。但是按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理论阐述,资本主义使得商品变成了主体,人却变成了客体了,商品反过来控制客体的人了;或者说,人被商品异化或物化了,商品化的资本主义使人这个主体变成了客体。简单来说,这种主客异位,就是异化、或物化理论。

 

第二点,是阶级意识。卢卡奇认为无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要有自我觉醒的阶级意识,这种阶级意识是采取相应的行动来实现社会变革的精神力量。所以,马克思主义一直是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这点它就会给整个社会带来实际的危害性。马克思主义,无论是古典马克思主义还是文化马克思主义都强调要采取行动,以达到实现社会的变革。

 

第三点,是历史总体辩证法。卢卡奇认为只是建立在局部的基础上去认识一件事,就会使资本主义物化现象合法化;进而无法实现无产阶级意识的觉醒,导致无法实现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所以认识到这个原因,就要从历史的总体辩证法上来做,即要把社会历史作为一个整体去认识,才能突破物化结构,以推动无产阶级的意识觉醒,来实现共产主义。与这个目标相配合的策略是,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根据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问题的革命理论,从而制定正确且合理的无产阶级革命策略。

 

提出文化霸权的葛兰西

 

后马克思主义的另外一位重要代表人物,就是葛兰西(Gramsci,1891-1937)。他是意大利共产党的创始人,革命家、政治家。为什么说他是西方马克思主义重要的奠基人呢?是因为他写下了32本狱中札记,他在监狱里5年间,对共产主义运动的思考和反省,不乏有许多革命性的见解,成为了共产主义思想史中非常重要的著作。他主要不是从理论系统上去建构的,而是根据他的实践经验的记载和总结。

 

 

葛兰西的中心理论是“文化霸权”。文化霸权又称为文化领导权。首先,葛兰西提出一个叫市民社会理论。他认为国家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不仅是政治社会,还要加上市民社会。他认为市民社会是国家重要的一部分,这是他一个新的创见。经典马克思主义总是关注在政治社会,所以要用暴力革命夺取一个国家政权。葛兰西所指的市民社会是包括文化、思想、道德、意识形态、社会舆论等等这些东西组成的社会,即经典马克思主义指的上层建筑。他发现工人阶级作为一个革命领导阶级,之所以无法发挥影响,是因为市民社会占据支配性地位,成为社会的主导思想。

 

葛兰西的第二个创见——有机知识分子。他分析一般民众:他们可能亲身参加一些革命的实践,所以他们有体验,有感受,但是他们缺乏教育,所以不能从理论的高度去看问题。而另一方面,一般的知识分子只是在书斋里面做一些理论研究,没有实际参加革命运动,他们没有体验,也没有感受。这样的两股人无法结合在一起,一个阳春白雪,一个下里巴人。这两股力量无法整合,这是他看到的。所以他就提出一个叫有机知识分子的概念,即需要有这样一种知识分子,他们有高度的革命组织性,而且要与社会革命集团紧密结合,积极参与革命实践,并对人民大众生活有体验,需求有感受。这样,这批知识分子既有革命理论,也有革命实践,他们就是有机知识分子。

 

根据以上两点,葛兰西提出了“文化霸权”。他总结意大利工人阶级革命失败的原因,就是文化霸权完全被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占领,工人阶级没有掌握文化领导权。他反思为什么马克思、恩格斯所提出来的共产主义革命没有在西方实现,反而是在贫穷的东方——俄国和中国实现了,原因就在西方市民社会这整个上层建筑被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占领了。

 

 

葛兰西认为文化霸权有几个特征,一个是它的动态性,即任何一种意识形态都可以得到领导权,关键看谁能得到更多人的认同。比如,看我们现在的这个社会,同性恋变性人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这样,这种意识形态慢慢地就形成一个主流的意识形态。第二是它的非强制性,即不像经典马克思主义采取暴力、强制手段,要取得文化领导权是靠引导、参与、同化的方式,来针对学校、工会、社会团体、社会组织,包括教会这些社会集团。第三是它的权威性,即首先要得到大众的认同,就可以得到领导权,而后就有了权威。所以,当“性别多样化”被大众接受后,就有了权威,现在再有谁敢在公众场合责备同性恋,就是不合常理的了。

 

那么,谁能够夺得文化霸权?葛兰西提出唯有有机知识分子才能够夺取文化霸权。所以葛兰西采取了一个很重要的策略,他说以前的经典马克思主义采用的暴力革命,是打运动战,现在则行不通了。现在要打阵地战,他用了一个词解释叫——分子式入侵,就是把意识形态慢慢地渗透到文化的各个领域去,比如在文学艺术、媒体、学校、社会团体、教会等。这个策略做得相当成功,看看现在的美国社会,这些极左的意识形态已经一步一步渗透到美国文化的各个领域了。

 

所以这两位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奠基人——卢卡奇和葛兰西,他们各自独立地得出了相同的结论:西方文化加上基督教信仰,已经遮蔽了整个工人阶级认识他们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利益,所以两人推断要夺取文化霸权,就要把西方文化和建构西方文化的基督教文明通通摧毁,一场共产主义革命才有可能实现。

 

法兰克福学派的前世今生

 

讲文化马克思主义就必须要讲法兰克福学派。我们前面提到,它是后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派。其实在欧洲有很多不同的马克思主义学派,英国有,法国也有,有其不同的代表人物。但是影响最大的,特别是对美国社会危害最大的,当数法兰克福学派。

 

 

我们简要介绍法兰克福学派的历史发展。1923年,由年轻富有的马克思主义者费利克斯·韦尔(Felix Weil)出钱资助,在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成立一家马克思主义新智库——“社会研究中心”,开始是由一群哲学家、社会学家、文化批评家、经济学家等所组成的学术社群。1930年,在第二任新任所长霍克海默主导下,研究所改变了研究方向,该团队开始混合马克思主义与弗洛伊德的观念,文化马克思主义诞生了。1934年在二战中,该学派迁移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所以说哥伦比亚大学真正是文化马克思主义的滋生地和大本营。二战结束后霍克海默、阿多诺等第一代的中坚人物返回了德国,但该学派的一位重要人物——马尔库塞则留在了美国,现在美国的各种意识形态的怪像背后,都直接或间接地跟他的影响联系在一起。

 

该学派的理论来源主要是:马克思关于分析批判资本主义的理论,更直接的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卢卡奇、葛兰西等人的理论继承者;同时,还受到了黑格尔、康德、弗洛伊德、叔本华、和马克斯.韦伯等众多西方哲学思潮的影响,是一个包容很多、很庞杂的理论体系。我们用一张图来看文化马克思主义的传承关系。马克思主义的老祖宗,也是古典马克思主义的两位代表人物是马克思、恩格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两位代表人物卢卡奇和葛兰西的思想,又主要继承和批判经典马克思主义的遗产。

 

 

法兰克福学派传承了卢卡奇和葛兰西,其中主要代表人物有这六位最重要影响力的。第一位是霍克海默(Horkheimer,1895-1973),德国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的创始人之一、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中心所长。第二位是阿多诺(Adorno,1903-1969),德国社会学家、哲学家、音乐家以及作曲家,多才多艺。第三位就是对美国影响是最大的马尔库塞(Marcuse,1898-1979),德国裔美国哲学家、社会学家、政治理论家,法兰克褔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最重要成员。第四位是弗罗姆(Fromm,1900-1980),德国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被称为“精神分析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第五位是本雅明(Benjamin,1892-1940),德国哲学家、文学批判理论家,被认为是20世纪上半叶最重要的德国文学评论家。最后一位是哈贝马斯(Habermas,1929-),德国当代最重要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历任海德堡大学教授、法兰克福大学教授、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所长,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的中坚人物。这六位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都是犹太人。

 

中国国内研究文化马克思主义(或又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也非常热门,国内各主要大学都有马克思主义学院。这里罗列一小部分国内文化马克思主义的中译本。除了有卢卡奇的代表作《历史和阶级意识》的各种中译本,还有他作为文学评论家写的《小说理论》。葛兰西最重要的代表作《狱中札记》和介绍他的专著,霍克海姆跟阿多诺两个人合作的《启蒙辩证法》,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马尔库塞写的被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圣经的《单向度的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本雅明的《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还有我上面没有介绍的结构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阿尔都塞的《保卫马克思》。另外,国内还有大量的有关他们的书的选读、评论等等。(待续)

 

谢小乐  传道人,现在美国牧会


请点击参加祷告👇:

为教会复兴守望祷告(Zoom)

守望祷告时间: 

北京时间

周一至周五:

早上6点开始,晚上10点结束

每天祷告16个小时

周六:早上6-上午10

 

美国中部时间(夏令时)

主日至周四:

每天下午5点开始,次日清晨9点结束

周五:5点至9

 

 请转发守望祷告Zoom链接👇

https://us02web.zoom.us/j/84769255004?pwd=OStVZU5BWSt4dXVHb2ZLMFFQbGxqQT09

 


阅读本刊更多文章,请点击

生命季刊主页


浏览(168)
thumb_up(3)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