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拿西支派所得的地>
<玛拿西支派所得的地>
读经【书17: 1-18】【玛拿西是约瑟的长子,他的支派拈阄所得之地记在下面。至于玛拿西的长子基列之父玛吉,因为是勇士就得了基列和巴珊……。】在约书亚记第十七章中记载了,玛拿西支派所得的地;西罗非哈的女儿们分得产业;约瑟子孙向约书亚抱怨他们人多,所得的地太少,约书亚就吩咐他们上山伐木,并要把迦南人赶出去。本章首先说:【玛拿西是约瑟的长子,他的支派拈阄所得之地记在下面。至于玛拿西的长子基列之父(或译:主)玛吉,因为是勇士就得了基列和巴珊。玛拿西其余的子孙,按着宗族拈阄分地,就是亚比以谢子孙,希勒子孙,亚斯列子孙,示剑子孙,希弗子孙,示米大子孙;这些按着宗族,都是约瑟儿子玛拿西子孙的男丁。玛拿西的玄孙,玛吉的曾孙,基列的孙子,希弗的儿子西罗非哈没有儿子,只有女儿。他的女儿名叫玛拉、挪阿、曷拉、密迦、得撒;她们来到祭司以利亚撒和嫩的儿子约书亚并众首领面前,说:‘耶和华曾吩咐摩西在我们弟兄中分给我们产业。’于是约书亚照耶和华所吩咐的,在她们伯叔中,把产业分给她们。除了约旦河东的基列和巴珊地之外,还有十分地归玛拿西,因为玛拿西的孙女们在玛拿西的孙子中得了产业。基列地是属玛拿西其余的子孙。】“玛拿西是约瑟的长子,他的支派拈阄所得之地记在下面。至于玛拿西的长子基列之父(或译:主)玛吉,因为是勇士就得了基列和巴珊”。玛拿西作为“约瑟的长子”,就分得两分产业,在约旦河西和河东都有土地。玛拿西的地一共分成十二分。河东的“基列和巴珊”两分地给了玛吉和睚珥两个宗族(申3:14-15),河西“还有十分地”,可能给了五个男丁的宗族和西罗非哈的五个女儿。“玛拿西的玄孙,玛吉的曾孙,基列的孙子,希弗的儿子西罗非哈没有儿子,只有女儿。他的女儿名叫玛拉、挪阿、曷拉、密迦、得撒”。古代中东只有儿子有承受产业的权利。西罗非哈没有儿子,但神定意要让他在以色列中留名,所以就允许他的女儿承受产业(民27:1-7)。而新约的信徒肉身虽然有男女之分,但【因信基督耶稣都是神的儿子】(加3:26),都有承受神产业的权利。
【玛拿西的境界:从亚设起,到示剑前的密米他,往北到隐·他普亚居民之地。他普亚地归玛拿西,只是玛拿西境界上的他普亚城归以法莲子孙。其界下到加拿河的南边。在玛拿西城邑中的这些城邑都归以法莲。玛拿西的地界是在河北直通到海为止;南归以法莲,北归玛拿西,以海为界;北边到亚设,东边到以萨迦。玛拿西在以萨迦和亚设境内,有伯·善和属伯·善的镇市,以伯莲和属以伯莲的镇市,多珥的居民和属多珥的镇市;又有三处山冈,就是隐·多珥和属隐·多珥的镇市;他纳的居民和属他纳的镇市,米吉多的居民和属米吉多的镇市。只是玛拿西子孙不能赶出这些城的居民,迦南人偏要住在那地。及至以色列人强盛了,就使迦南人作苦工,没有把他们全然赶出。】“玛拿西的境界:从亚设起,到示剑前的密米他,往北到隐·他普亚居民之地。他普亚地归玛拿西,只是玛拿西境界上的他普亚城归以法莲子孙”。在约瑟子孙的地业中,以法莲支派在玛拿西的境内拥有“他普亚城”,因为这两个支派本来就属于同“一阄一段之地”。“米吉多”是控制耶斯列平原和古代国际贸易路线沿海大道的重要城市,主耶稣再来时的“哈米吉多顿”(启16:16)决战将在这里进行。虽然玛拿西和以法莲大家都各有地业,但他们的地有很多的地界是重叠,彼此之间有很多连结。约瑟家的两个支派都没有记录很多城邑,可能因为当时这里大部分是森林,城市很少,后来各宗族都用自己祖先的名字作为新建城名。可是玛拿西人因贪图眼前之利,“不能赶出这些城的居民,迦南人偏要住在那地”。但当“以色列人强盛了”的时候,他们只是“使迦南人作苦工,没有把他们全然赶出”。但神是要他们全然赶出仇敌,而不是把迦南人当成服苦役的仆人。因为他们未尽力驱赶迦南人,与神的命令和旨意背道而驰,这就给他们带来日后悲痛的历史。那么今天在我们各人的身上、心里是否仍有“迦南人”?若有,我们就要靠主将他们赶出去!
【约瑟的子孙对约书亚说:’耶和华到如今既然赐福与我们,我们也族大人多,你为什么仅将一阄一段之地分给我们为业呢?‘约书亚说:『你们如果族大人多,嫌以法莲山地窄小,就可以上比利洗人、利乏音人之地,在树林中砍伐树木。‘】“约瑟的子孙对约书亚说:‘耶和华到如今既然赐福与我们,我们也族大人多,你为什么仅将一阄一段之地分给我们为业呢?’”约瑟的子孙抱怨自己只有“一阄一段之地”,可能还想再拈“一阄”。但这“一阄一段之地”听起来很少,其实是迦南最大、也是最肥沃的地段。约瑟的子孙感觉神的恩典对不起他们的“族大人多”,实际上就是藐视恩典。约书亚也是以法莲支派的一员,但他却没有迁就以法莲和玛拿西支派。约书亚对他们说:“你们如果族大人多,嫌以法莲山地窄小,就可以上比利洗人、利乏音人之地,在树林中砍伐树木”。这意思是,既然你们蒙神赐福而“族大人多”,就应该用已有的恩典,赶走“比利洗人、利乏音人”,“在树林中砍伐树木”,而不是要求更多现成的城邑。约瑟的子孙在恩典中没有感恩的心,所以不愿意付代价开拓山地。人若没有感恩知足的心,就会注意自己的需要,夸大自己的需要,也会忽略已有的恩典,只盯着没得到的恩典。结果就会变得越来越自私、贪婪和爱发怨言,失去了平安和喜乐。
【约瑟的子孙说:‘那山地容不下我们,并且住平原的迦南人,就是住伯·善和属伯·善的镇市,并住耶斯列平原的人,都有铁车。’约书亚对约瑟家,就是以法莲和玛拿西人,说:‘你是族大人多,并且强盛,不可仅有一阄之地,山地也要归你,虽是树林你也可以砍伐;靠近之地必归你。迦南人虽有铁车,虽是强盛,你也能把他们赶出去。‘】“约瑟的子孙说:‘那山地容不下我们,并且住平原的迦南人,就是住伯·善和属伯·善的镇市,并住耶斯列平原的人,都有铁车’”。约瑟子孙再和约书亚說明,表示山地容不下他们,而平原的居民又有铁車,很难向那边拓展。“铁车”是指车身加铁巩固的战车,在平原作战很有优势。虽然迦南人有铁车,以色列人只要照着神所吩咐的去行,照样能【砍断他们马的蹄筋,用火焚烧他们的车辆。】(11:9)可惜约瑟的子孙再次抱怨敌人太强。但“约书亚对约瑟家,就是以法莲和玛拿西人,说:’你是族大人多,并且强盛,不可仅有一阄之地,山地也要归你,虽是树林你也可以砍伐;靠近之地必归你。迦南人虽有铁车,虽是强盛,你也能把他们赶出去‘”。约瑟的子孙贪求更多的地,却不敢把那地的居民赶出去,而是一同来到约书亚面前,抱怨所得的产业为“一阄之地”。约书亚就鼓励他们向外开拓,首先去砍伐树木,开辟山林,这样就可以保有山地之外。并且要他们赶出迦南人,这样就可以扩张他们所需要的平原土地。他们若只看难处,又不肯付代价,就不可能完全的承受神所应许的地。约瑟的子孙因着他们的祖宗约瑟敬畏神,坚定的信靠神,大大蒙神赐福,享受了比其他各支派更大的恩典,但他们却没有承继约瑟的信心。所以他们把恩典当作理所当然的,不但不知感恩,反而发怨言。不但不反省自己的信心,反而一味地强调客观理由。约瑟的子孙后来越来越骄傲(士8:1),不断招来灾难,最终在恩典中失落,被神赶出了应许之地(何12:14)。但愿我们都要从约瑟子孙的失败中,引以为戒,不要重蹈他们的覆辙!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