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畅:烧钱的11分钟·贝索斯太空秀有意义吗
舒畅:烧钱的11分钟·贝索斯太空秀有意义吗
2025年4月14日,六位女性搭乘由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创办的蓝色起源(Blue Origin)公司所研发的“新谢泼德号”(New Shepard)火箭,完成了一次亚轨道太空飞行。乘客中包括贝索斯的未婚妻劳伦·桑切斯(Lauren Sánchez)、民权活动家阿曼达·阮(Amanda Nguyen)以及电影制片人凯里安·弗林(Kerianne Flynn)等明星淑女。
火箭从德州私人发射场升空,飞越了被国际航空联合会认定为太空边界的“卡门线”(Kármán Line)——位于地球海平面上方100公里处。超过这一高度,大气层极为稀薄,传统飞行器已无法产生升力,只能依靠火箭推进。此次飞行到达约105公里高空。
这次飞行象征性地“触碰了太空”。具体每个人嗯票价尚未公开,虽然曾有竞标者为类似飞行支付高达2800万美元,但普遍认为目前的普通票价大约为50万美元。贝索斯并未透露此次是否为亲属或明星买单,亦或部分是为营销目的而赠送座位。
整个飞行过程持续约11分钟。在短暂失重期间,其中一位歌星高歌一曲,完全是一次炫富、“太空演出”。这场11分钟的快速往返广被批评网上有人指责,这些乘客既非专业宇航员,也没有任何资质去进行科研活动,但就这种象征性的上天打卡确实是满足了贝索斯未婚妻的极大得虚荣心。
除此之外,我实在难以看出这场秀的任何重大意义。用几百万美元得快速燃烧换来11分钟的天际漂浮,不如把这笔钱用来援助第三世界那些在贫困线上死亡线上挣扎的可怜的妇女和儿童。据介绍,此次火箭采用液氢燃料,虽然未直接排放二氧化碳,但发动机所释放的大量热能却还是受到了环境保护者的批评。
这种“太空旅行”让我思考,世上很多重大决定和行为,并非出自于理智和科学而是金钱、权力和私欲支配下的荒唐行为.
如果将马斯克的可回收飞船与贝索斯的飞行器作一番比较,不难看出区别。马斯克旗下的 SpaceX 以探索月球和火星为目标,飞行高度已远超数百公里,其运载火箭具备一二级回收能力,Starship 更是实现了完全回收,累计发射已达数百次,其中不少任务执行的是长期的科学计划与载人航天项目。相比之下,贝索斯的“新谢泼德”飞行器仅能完成亚轨道飞行,飞越105公里的卡门线,火箭和太空舱虽同样可回收,但主要用途是商业化的太空旅游,且至今仅发射二十多次(包括若干无人飞行),并未承担任何科学探索任务。显然前者代表了航天技术的宏伟蓝图,另一个则更像是极为昂贵的娱乐,所以一个是雷真的一个是小儿科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