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战因改变消费观而降低赤字
施化
川普的万国关税战,是他至今所有新政中,最备受争议的一项。国内外反对的声音,主要集中在一点,那就是,高关税改变了长久来形成的,已经成为惯例的国际贸易秩序。贸易秩序一旦被打乱,有效的贸易进行不下去,随之而来的就是全球经济下滑,从而发生经济危机,然后是政治危机,然后是第三次世界大战。听起来是一个完整的逻辑链,这个逻辑链描绘出来的恐慌,也使众人胆战心惊,于是大家都出于本能地反对川普的关税政策。
许多善良人其实并不知道,制造和渲染恐慌,是自古以来所有的宗教领袖,独裁者,社会主义左棍以及不良媒体的惯用伎俩,用来捕获和操控人心,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我的经验是,凡听到任何一种恐怖的预言,别忙着急急进入角色随鸡起舞,而是打一个对折,去掉一半的夸张,先设法安稳好自己的心情,然后再慢慢观察。
事实早已证明了无数次,所有的末日预言,到今天为止,一个都没有出现过。而新的末世预言却还在天天泛起。有比这更可笑的吗?再说了,那些把未来形容得极端恐怖的人,为什么不去多关注一下眼下的恐怖,或者已经发生过的恐怖?我敢保证,历史曾经经历的恐怖,包括刚过去三年的全球大瘟疫,简直就是地狱般的存在,足够恐怖了。故意忘记过去的恐怖,却把人们的目光引向将来的恐怖,这种人和他们的言论,邪恶至极。
目前我看到最为靠谱的关税战结局预言,不是什么伟大斗争后谁的胜利,而是关于是否解决贸易赤字。一言以蔽之,只要把贸易赤字解决好了,关税战就打完了,也就胜利了。解决不好,只能长期打下去,等待改变。一切取决于赤字的平衡,而不取决于谁顽强谁厉害。事情就这么简单。
川普绝对不属于人们想象中的那种阴谋家,他没有阴谋只有阳谋,最终解决问题才是他的首选。想想,但凡有点阴谋的话,怎会在过去四年中,被民主党对手按在地上摩擦,几乎连肉体都被灭掉。最后大难不死,也不是靠本事,主要靠运气,或者说天命。因为世界的溃败的确到了不可不改变的时刻,天道需要一个川普式的人物站出来纠正。幸运的是,现在果然有了。
现存的世界贸易赤字的危机,远超出人们想象中的轻描淡写,不可不正视。因为现代社会之所以正常运行,有赖于经济的均衡发展。贸易失衡,或经济发展不对称,是一天也不能容忍的,何况已持续了半个世纪。所有的人类危机和灾难都发源于此。难道不是因为有坏人在破坏吗?是的,坏人的确有,破坏力也很大,但这种破坏,主要表现在解构人的正常生产活动方式,造成大量不均衡,然后衍生大规模社会矛盾和冲突,因而造成的破坏。即便消灭了坏人,也解决不了不均衡产生的矛盾。反过来,避免了不均衡,有几个坏人并掀不起大浪。
现在就来解释我所理解的非正常不均衡的生产活动方式。
从理论上讲,人自有某种本能,通过自发的互动纠错,在生产和生活中,调整不适应的关系,满足本身的各种需求,创立富足的生活。前提是,必须消除巨大的人为破坏。按照地球的资源和人的创造力,不可能有人饿肚子,所以,人一定会贫困是个虚假命题。注明一下,这不是我发明的,而是借用最接近真实的奥派经济学理论。
人为破坏是从哪一刻开始的?这个说来话长,每一个朝代,每一种思潮,都夹杂着不同的破坏力,都从不同的方面干扰和破坏人的正常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简单概括,人间的所有苦难,全部是人自己作出来的,怨不得天,怨不得上帝。
近年代内出现的最大破坏,大致追溯到老布什奥巴马时代。背后也许是深藏不露的深层政府。最有代表性的破坏思潮,就是大家熟知的奶嘴理论。
1995年,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在美国旧金山全球500精英会议上,提出了“奶头乐理论” ,认为可以给80%的被边缘者塞一个“奶嘴”,满足即时需求,以避免与20%的人发生冲突。换句话,只要80%的被边缘人安分守己,20%的富人就能高枕无忧。这个过程需要用温情、麻醉、低成本、半满足的办法,以卸除“边缘化”人口的不满。从那以后的50年,美国一直照此办理,终于成就了今天。没想到半路杀出程咬金,坏了他们的好事。这500精英中现在凡活着的,都把川普视为死敌。而我那些同样仇视川普的朋友,不自觉地选择了与那些人为伍。
此后的各届美国总统在推行奶嘴论中,奥8最得力。这也解释了美国人大量无效消费的来由。所谓无效消费,指的是超出个人消费需要的过量购买。我的一个中产朋友曾经自我嘲解,储藏室里未开封的新衬衣,几辈子也穿不完。没办法,人人都在这样买,不得不随着,否则显得另类。况且,与收入水平比,衬衣价格也相对便宜。
这种便宜归功于中国的低成本生产。与美国相反,中国的“奶嘴”论只适用于少数城市人口。其余的大部分,适用的是陈云的“饥饿”理论。陈云早年的一个内部讲话披露,他的经济学思想,不是让老百姓富裕,而要让更多人短缺。因为人一旦穷了,就更易受控制,依赖于给自己投食的统治者。饿鸟安于呆在笼子里,饱鸟则思迁。目前习主席在实践的正是这套理论。他最见不得有人富,见一个灭一个。自家人富不要紧。
中国统治者有意压低劳动者收入。加入WTO后,他们以毁坏性消耗环境,资源和廉价劳动力为代价,借各种补贴,减税和贸易壁垒非关税手段,向美国大量输出廉价低质商品,积极配合对方的奶嘴理论。记得20年前,我为了布置卫生间,曾买过一付中国产百叶窗帘,清楚记得税前价格是$1.99,并且可用。当时并不感到兴奋反而担忧,这种连成本都不够的零售价,要坑多少老百姓啊。
如此这般,巨大的贸易逆差(反过来是顺差)与赤字就出现了。只要看看这组数字,就明白世界经济已经畸形到何等地步。美国以世界二十分之一的人口,占了全球三分之一的消费额。尽管如此消费,美国人并不感到幸福。产业空心化,市场消费化,经济金融化(向松祚语),三大陷阱,正使得这个世界头号强国一天天步入深渊。
怎么办?继续川普的关税战。
关税战当然会影响到美国千家万户的消费观。问题是,这种消费观是否有益,应否推倒重建?可以推想,当有些非必须生活用品价格上升,消费者不买并不影响生活质量(比如衬衣),许多过度消费无效消费也就随之消退。适度上升的物价,还可以推动本来在高福利低物价上躺平的劳动力重返就业市场,通过生产更多优质商品来降低物价,提高生活质量。关键是,只要消费观改变,过去衰颓的生活方式也随着改变。人们更看重实业,尊重劳动创造,因而上述的三大陷阱也得以避开。那时候的美国,不会堕落,只会重生。
关税战另一端的中国,当然也要同步改变。不过要改的不是奶嘴理论而是饥饿理论。由于大量产品无法廉价输出,重新分配就成了重中之重。“内循环”必须极大提高居民的消费力,而提高消费力就必须清算饥饿论。现实中其实根本没有什么所谓的内需不足。内需从来都足得很,只要没有人用饥饿论去压制它。关税战的一个必然结果,也许是中国人的觉醒。当看到带着必胜信心的各级领导,长期消耗着他们眼中的代价,许诺的胜利果实一个都等不到,人们会终于忍耐不下去,自然催生出政治变革。变革后的领导人,不需要什么高超的本事,只须做一件事,即废除饥饿论,一切都将水到渠成。
以上思考,与至今仍仇视川普关税战的朋友分享。
2025-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