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畅:马斯克与纳瓦罗:中美关系中的两种声音
舒畅:马斯克与纳瓦罗:中美关系中的两种声音
这是今天我在X平台上看到的一篇贴文。文中提到纳瓦罗说:“我和马斯克的关系一直很好,没有问题,我们之间没有任何矛盾。他和他的团队在打击欺诈和滥用行为方面做得非常出色,这是对美国的巨大贡献。做这种事的人,绝不应该遭到纵火烧车的报复。”是这样吗?
彼得·纳瓦罗(Peter Navarro)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曾在特朗普政府(2017–2021年)担任白宫贸易与制造业政策办公室主任,被广泛视为“贸易战”政策的主要设计者之一。他因对中国采取强硬立场而知名,主张通过高关税和产业政策保护美国制造业。川普这次赢得白宫之后,他再次被任命为高级贸易顾问,继续推动强硬的贸易政策。他与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共同主导了新一轮对华高关税政策,包括对中国商品征收高达145%的关税。
纳瓦罗对中国的不友好的立场和态度
纳瓦罗长期以来对中国持极端批评态度,认为中国是对美国经济和国家安全的“生存性威胁”。他曾发表多项尖锐观点:
称中国是“世界经济的寄生虫”,通过盗窃知识产权和操纵汇率来获得不正当竞争优势。
在其著作《致命中国》(Death by China)中,将中国政府描述为“残忍、无道德、无情”,称其为“全球最大的警察国家和监狱”。
在新冠疫情期间,指责中国隐瞒疫情信息,提出“China lied, people died”(中国说谎人民死去)的口号。
主张美国应与中国经济“脱钩”,包括取消对中国的债务,没收中共成员在美资产。
📘 彼得·纳瓦罗个人简历
1949年7月15日,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公共管理硕士学位,1986年获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加州大学经济学与公共政策教授(逾20年)。2017至2021年间任白宫贸易与制造业政策办公室主任,2025年1月起重返特朗普政府,高级贸易顾问。拒绝配合调查2021年1月6日国会骚乱事件,于2024年被判藐视国会罪名成立,获刑四个月,成为首位因该罪被判刑的前白宫官员。
《致命中国》中的核心观点
这本书是纳瓦罗对中国强硬立场的集中体现,书中强调:
一、中国对美国的“经济战争”
掠夺式贸易策略:指责中国操控汇率、政府补贴国企、倾销廉价商品,导致美国工厂被迫倒闭。
“中国制造”导致产业空心化:例如纺织、钢铁等行业大批企业倒闭,蓝领工人失业。
知识产权盗窃:批评中国系统性盗窃美国高科技成果,加速自身工业升级。
二、消费安全与“致命威胁”
产品安全问题:如含铅玩具、三聚氰胺奶粉等,反映监管不力。
制造文化唯利是图:纳瓦罗认为这是一种对人命漠视的生产模式,影响到医疗、军工等领域。
三、对环境和人权的批判
污染发展模式:例如“癌症村”、“雾霾城市”等现象。
侵犯劳工与人权:包括强迫劳动、压制工会、宗教打压等问题。
四、军力崛起与地缘扩张
军事现代化与军民融合:特别是在南海和台湾问题上的强硬姿态。
“一带一路”的地缘经济战略:通过控制港口、电网等资源扩展全球影响力。
五、中国的治理模式批评
国家资本主义:纳瓦罗认为中国经济制度实质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宣传审查系统:警惕中国对外影响力的扩展,尤其是对媒体和学术机构的渗透。
纳瓦罗的观点在美国国内外争议很大。例如,特斯拉CEO伊隆·马斯克就曾公开批评他的贸易政策,称其为“白痴”,认为这些政策实际上对美国制造业造成了伤害。
从政治地位看,马斯克和纳瓦罗堪称特朗普的左右手,是其重要顾问。然而他们的对华立场却大相径庭。纳瓦罗极度敌视中国,怀疑共产主义;而马斯克则选择在中国设厂,与中国官方保持良好互动。他的母亲甚至长期住在上海,并称当地生活条件非常优越。
统一战线,是中共的“三大法宝”之一,其对外统战策略在全球各界展现出强大影响力,而且威力无穷从马斯克和纳纳鲁诺瓦罗之间的关系的冲突就可以看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