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网友来稿

注册日期:2021-11-11
访问总量:5244291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赵晓:自由贸易死了,还是“虚假的自由贸易”死了?


发表时间:+-

赵晓:自由贸易死了,还是“虚假的自由贸易”死了?

——评孙立平《现在面对的问题其实比关税大战本身还麻烦》


孙立平老师是我敬重的学者。他近日撰写的文章《现在面对的问题其实比关税大战本身还麻烦》,条理清晰、资料翔实,显然也是有备而发、理性发言。

但我不能同意这篇文章的立论和思想。

孙老师这篇文章的基本判断是:

1)当前全球贸易秩序受到挑战;
2)川普对等关税政策是对“自由贸易 — 分工 —比较优势”三位一体的颠覆;
3)对等贸易没有理论基础,不能支撑新的国际秩序;
4)因此,全球贸易现在“找不到新模式”。

说得客气点,这是从“经济学原教旨主义”出发的一种焦虑;
说得直接点,这是对自由贸易虚假信仰的断裂之后,依然不愿正视其死亡真相。

我要问一句:

现在死掉的,到底是“自由贸易”本身,还是那种“虚假的自由贸易”?

一、自由贸易的乌托邦理想与幻觉

孙老师在文中一再回顾“全球化的黄金时代”:

分工提升效率(斯密);
比较优势优化资源(李嘉图);
自由贸易带来繁荣(GATT→WTO);
跨国公司推动全球一体化(苹果、特斯拉);
国际供应链不断细化(中间品贸易比例上升)……

这些当然都没很好。但它们成立的前提是什么?那就是:

各国之间至少在制度上存在“可兼容性”。

请记住:全球化不是“全球市场”这么简单,它背后的逻辑,是一种制度联盟:

尊重产权;
遵守契约;
有效监管;
政府不乱伸手;
信息可以自由流动;
法律不是随人解释。

而问题是,咱,符合这些前提吗?

我们不能回避一个根本问题:这国长期以来其实并未真正遵守“自由贸易”的制度前提,而是在利用自由贸易的规则,做不自由制度的套利。

也因此,在这场“全球合唱”中,这国不是假装唱走调了,而是压根唱的是另一首歌。

孙老师在文章中承认,“中国是自由贸易的受益者之一”,但却回避了一个事实:中国不是平等参与者,更不是规则捍卫者,而是某种意义上的制度“离岸套利者”。

这才是川普现象的深层逻辑,他必须纠偏。所以,不是谁拆了庙,而是有人早就把庙当猪圈用了。

二、虚假的自由贸易,全球主义的乌托邦巴别塔,终将自我崩塌

过去三十年,所谓“自由贸易”之所以得以维持,其实是靠一种结构性幻想:

美国提供市场与安全;
欧洲提供规范与制度;
中国提供劳动力与产能;
跨国公司在其中牵线搭桥;
各国政客靠“经济繁荣”延续权力。

但这样的结构,依赖的是一种“全球信任机制”——而这个机制,在中国当下的制度下,实际上是无法内生建立,也无法持续的。

所以,它终将崩溃。倒的不是自由贸易,而是“虚假”的巴别塔。

孙老师说,对等贸易没有理论基础,这话不假。但我反问一句:今天的自由贸易,就有理论与现实基础吗?

这国是否允许公平竞争?
国企和民企地位平等吗?
跨国公司能否不被强制技术转让?
法律仲裁是否具有独立性?
信息是否能自由流动,合约是否可预期?

如果这些问题没有答案,那“自由贸易”就是空壳子,是一个用来包装不平等交换的“文明话术”。

所以,死掉的,不是自由贸易的理论,而是它的现实正当性。

三、川普“对等贸易”不是终点,是新秩序重构的开始

孙老师用“粗暴”、“孤立主义”、“应急之策”来形容川普的对等关税逻辑,言语中有一种学理上的优越感。诚然,“买多少卖多少”的算盘式对等,远远比不上李嘉图的理论优雅。

但我们得承认:

川普的对等原则,不是理想主义的宣言,而是制度再平衡的现实逻辑;
它之所以有效,不是因为它理论严谨,而是因为它点破了自由贸易的谎言;

它的问题,不是“太土”,而是“太实”。

换句话说,川普并不想“终结自由贸易”,他想终结的,是那种被不自由制度劫持的虚假自由贸易。

他想要的,不是返回封闭,而是重建信任。

这一点,不是川普粗暴,而是孙老师看漏。他还在刻舟求剑,用“全球化初期的理想主义眼光”来评估一个已经进入文明冲突阶段的全球秩序。

四、孙老师的真实焦虑:自由贸易已死,替代逻辑未明

我理解孙立平老师真正的担忧并不是川普,而是:

我们要走向哪里?新的贸易逻辑在哪里?新制度共识在哪里?新全球秩序如何构建?
这些问题,他确实问到了。

但问题是:这些问题的答案,不能在“旧秩序的怀旧中”找。

中国制度若不转型,就无法真正成为全球新秩序的构建者;
同样,美国制度若不反思,也无法独自承担新秩序的成本。

新秩序的到来,不是换一个公式那么简单,而是一次全球范围内对“自由、主权、市场、技术、文明”的重新理解与分工。

五、结语:孙老师的忧患很好,但我们要反对“理论温情主义”

我仍然尊重孙老师。他有判断力,有现实关怀,有制度意识,有忧患意识,也能从社会经济理论中寻找答案。

但今天的世界,不是“理论温情主义”能安慰的世界。
我们不能用旧范式思维,对新时代进行解释。
也不能继续为一个已经烂透了的“全球化幻觉”招魂。

死掉的不是自由贸易,而是虚假的自由贸易。

真正的自由贸易,必须以自由制度为前提;
真正的比较优势,必须在权利平等中才能显现;
真正的全球化,必须建立在制度兼容、文明共识之上。
我们不是失去了贸易,我们是失去了信任。

而信任,不靠理论重建,只靠制度兑现。



孙立平:现在面对的问题其实比关税大战本身还麻烦
https://mp.weixin.qq.com/s/-mt8r55eUM7Yu3L6Fc9fsg


浏览(3094)
thumb_up(37)
评论(15)
  • 当前共有15条评论
  • xbws 回复 白草

    搞笑了,‘拿这些微不足道的所谓意识形态前提来曲解现实’意识形态决定了很多基本的社会经济结构,交易规则,司法独立性,如果这些对于自由贸易都是微不足道,还有什么是重要的?

    屏蔽 举报回复
  • xbws 回复 白草

    真不知道,有的国家到现在都还没有兑现当初加入WTO时自己做出的承诺。‘美元不能在俄国自由兑换’还好就是不能在俄罗斯自由兑换,知道人密闭在多少个国家不能自由兑换吗?

    屏蔽 举报回复
  • 老福

    中国那边,人可以70%以上时间干事业。这个是制度还是文化造成的?中国经济发展的秘诀,其它国家做不来。没法谴责这令他人绝望的勤奋。自由制度和人权保障能挡一挡中国商品洪流吗?希望能。教中国人民如何对待人生,该如何生活又或是“腐朽的资本主义生活”太难了。呵呵。

    屏蔽 举报回复
  • gugeren 回复 天雅

    确实是。

    川普这届内阁的行动非常透明。除了每周【不知道几次】的白宫新闻发布会外,内阁开会时几乎都能电视转播,有时他接见外国来宾的同时也让记者在场和电视转播。

    他的内阁开会时会有争吵,也不避讳让新闻人士知道,所以马斯克与纳瓦罗的争吵会被外界知道。


    川普这次最大的缺点是:关税战开始得非常快速,舆论没有跟上,造成许多美国人的困惑,从而只能听到左媒的一面之词:关税会引起通货膨胀,引起经济衰退。左媒不讲为何会引起通胀或衰退的道理,只把一些美国人熟知的坏名词多次宣传,结果就是“曾参杀人”,谣言成真了!

    也可能川普不想让人知道关于关税战的太多的底细,打个闪电战?


    屏蔽 举报回复
  • 白草 回复 xbws

    一个国家信息被禁锢,货币不能自由兑换,私有产权不明晰。。。


    是说美国吧?川普总统都被禁言,美元不能在俄国自由兑换,私有房产居然要交不断变动的不明晰的房地产税。

    屏蔽 举报回复
  • 白草

    "而问题是,咱,符合这些前提吗?"


    还有比中国更符合这些前提的吗?看看川普一个星期内多次更改关税率,哪个国家比这个更快?拿这些微不足道的所谓意识形态前提来曲解现实,才是原教旨主义的歇斯底里。


    屏蔽 举报回复
  • 天雅

    好文顶

    屏蔽 举报回复
  • 天雅 回复 天雅

    All-in 财长访谈

    https://youtu.be/lSma9suyp24?si=Xphv7izKf6SlyMSB

    All-in 商业部长访谈

    https://youtu.be/182ckTL2KBA?si=vMo83iqIdk0fVZRH


    屏蔽 举报回复
  • 天雅 回复 gugeren

    这就是 All-in 里的 Shamath 和 Friedberg 说的,拜登的白宫与川普白宫的区别。他两都是民主党的百万级别的捐赠者。但他们有问题,或建议打电话联系拜登政府,从来就没有人接,也没有回电。但是,Shamath 在最近的几次不同的 podcasts 中提到,川普政府完全不同,新政策推出后,很愿意 "listen to sound from ground"。他的朋友,他的太太的公司受这次关税调整的影响,让他打电话去相关部门查询,总是有人接电话。如果接听者,不清楚答案或对政策有争议,就会按排邀请他们去白宫,与负责官员交谈debate。我猜这就是他们最近与财长,商业部长访谈的由来。

    屏蔽 举报回复
  • xbws

    说得好,一个国家信息被禁锢,货币不能自由兑换,私有产权不明晰。。。谈何‘自由贸易’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