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畅

注册日期:2025-02-27
访问总量:119376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舒畅:吹牛不打草稿,台湾名嘴谈美国制造太离谱


发表时间:+-


8251b31fd8fd51584fd6edb23f060dd.png

今天在网上看到一段名为《东西四环球大战线》的节目视频,看完之后不禁哑然失笑。几位台湾的名嘴,一本正经地谈论“中国制造的Nike鞋子成本10美元,美国商人转手就卖2000美元”,听得我直觉得发虚。他们神情严肃,好像自己亲眼看到过一样,可实际上一查便知根本站不住脚。

这种说法连基本的常识都不顾一下。Nike鞋子的生产成本大概确实在10美元左右,这是有可能的——毕竟大量生产、外包加工、控制成本都是现代供应链的基本手段。但说一双普通Nike鞋子在美国卖到2000美元?那简直是天方夜谭。

根据我自己的经验和观察,在加拿大,我每年都会买一到两双Nike鞋子,质量相当不错,前几年在Sport Chek买,一双70加元,现在涨价了,也就100加元左右。即便是在美国,普通的Nike零售价大多在100至200美元之间,已经算是相当高端的款式了。要说两千美元,普通人哪买得起?一个月工资多少?花两千块买双鞋,不吃不喝吗?

当然,仔细想想,这种情况在极个别特例下也不是全无可能。比如川普当年选战期间曾筹款卖过一些带签名的跑鞋,那价格确实开到了2000美元一双;还有NBA巨星科比穿过、签名过的耐克球鞋,在收藏市场也可能炒到那个价位。但这些是限量版、纪念品、明星效应——和市面上一般人买的运动鞋根本不是一回事。

让我感到遗憾的是,这些台湾电视节目里所谓的“专家”“名嘴”,不做调查,不查数据,就靠臆想、随口胡扯。一番表演,洋洋自得,头头是道。但我想,台湾普通民众如果真听信这些内容,对美国的真实生活状态恐怕会有非常离谱的认知。

世界很复杂,信息不对称可以理解,但胡说八道不能当饭吃。信息时代了,花几分钟上网查一查数据并不难。希望这些节目制作人、主持人,至少能做到求真吧。

f6ac6a6ce2ec383671e2e0a39683de6.png



251cd95797ac6ff167685eae4543ecf.png




浏览(1115)
thumb_up(7)
评论(3)
  • 当前共有3条评论
  • 舒畅 回复 舒畅

    对不起,上面我漏掉了一点,手机的组装包括一部分自动化,一部分也是人工密集型的,密集型工作成本本身也不高,因为并不要求太高的技术,我相信初中毕业培训个几天就可以完全适应工作。手机的组件主要是芯片,我想这个是比较昂贵的。但最昂贵的还不莫过于软成本手机在工厂主证后,之后需要经过测试,此后销售到美国或者加拿大,还有世界等一系列的费用,包括海关的费用,销售商也要得到利润,分销商也要付一部分利润,此外还有运输费,还有保险费等等。这种七七八八的加出来应该也比鞋子的费用要高,因为他的保险费就高,一部手机的保险费肯定是鞋子的保险费的数倍。我没有查过资料,不过我相信一部手机它的成本可能也要几十美元,就是把上面所有这些都加起来,另外可能还要交关税等等。真正美国销售商卖出去以后,苹果能够拿到的也不可能是1300-10元的所谓的成本。没有仔细去查资料,我的看法仅供参考,并谢谢你的评论

    屏蔽 举报回复
  • 舒畅 回复 白草

    手机卖到1000块,其实已经算便宜了。在美国,一部苹果手机可能要1300到1400美元。手机的成本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材料成本,二是技术和专利等“软成本”。这些高科技含量的部分需要大量研发投入和专业人力,因此价格中也包含了相应的研发成本。综合来看,手机的实际成本远不止几块钱。


    相比之下,鞋子的情况就不同了。鞋子不 Apple 手机,生产本身并不涉及多少高科技,主要依赖廉价劳动力,是一种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制造业产品。如果是在中国生产,成本确实较低;即便在美国销售,价格一般也不会超过200美元,更不可能涨到1000美元。



    屏蔽 举报回复
  • 白草

    不是吹牛。中国的来料加工贸易就是这样的。苹果手机的部件几乎全部是进口,在富士康加工只有10美元的加工费,但卖到美国1000元零售。明明是苹果拿走了绝大多数利润,但全部算做中国赚了美国1000美元计入美国对中国的逆差。非常荒唐。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