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美飘

注册日期:2018-04-19
访问总量:205592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习奉陪川普到底:硬骨头,还是硬着头皮?


发表时间:+-

中美贸易战如火如荼,硝烟弥漫至202549日,全球俩最大经济体已将互征关税推至快天崩地裂的极限: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104%,中国则以84%回击。这场由川普点燃的对等关税战火,从最初的10%基准关税,到如今对华125%的极限施压,节奏之快、烈度之高,宛如一场不设底线的斗胆博弈。习近平摆出一副不惜代价奉陪到底的姿态。然而,这究竟是硬骨头的民族气节,还是硬着头皮的战略豪赌?在川普步步紧逼下,习近平还能扛多久?这场较量,谁将先认怂

川普发动这场贸易战的底气,源于他对美国经济霸权的自信和高超的政治手腕。他于42日(解放日)宣布对60余国实施对等关税,其中对中国商品加征34%,叠加此前20%,总额达54%。中国以34%反击后,川普迅速加码50%,推至104%,并在9日再抬至125%,摆明要单挑中国。然而,他突然宣布对其他国家暂停90天关税,理由是人们有点慌了(yippy市场有点恶心(queasy

数据显示,川普关税生效首周,全球股市蒸发数万亿美元,标普500指数一度濒临熊市边缘。9日暂停部分关税后,道指飙升2721点,纳斯达克涨超11%,足见市场对贸易战的惊惧。川普自诩无人敢做之事我做了,似低估了美国经济的脆弱性。高盛分析指出,关税侵蚀企业利润与消费者购买力,可能动摇美元霸权根基。法国《费加罗报》质疑,川普单干而非联手西方遏制中国,不仅冒着孤立盟友的风险,还让欧洲市场面临毁灭性冲击。这种单枪匹马的豪赌,胜算几何?

面对川普的极限施压,习近平展现了罕见的强硬。他拒绝美国撤销34%反制关税否则加征50%”的最后通牒,49日将对美关税从34%提升至84%,并动用稀土出口管制、不可靠实体清单等非关税武器反击。商务部斥美方为讹诈,称贸易战没有赢家,却也留有余地,呼吁平等对话。这既是战略姿态,也是政治需要——习近平把自己塑造成民族复兴的救星,退让恐损其权威。

中国为何如此硬气?《经济学人》分析,北京相信美国无法承受关税引发的通胀与失业,只要撑到美国消费者叫苦或中期选举翻盘,川普就得妥协。数据显示,中国对美出口占比已从2018年的19.2%降至2024年的14.7%,而美国对华依存度在消费品与中间产品上仍超50%。华创证券测算,34%关税下中国出口冲击为-7%-11%GDP损失0.25%0.9%,尚可承受。但104%甚至125%的关税若长期化,利润尽蚀,出口驱动的增长模式将难以为继,5%的年增长目标恐成泡影。

习近平的底牌还在于低人权优势。专制体制可强压“内忧”,而川普则输不起选票。股市暴跌后,中国动用800亿至1000亿元国资基金托市,A股在亚太股灾中逆势微涨2%,显示其经济操控力。但这种刚性也有限,若贸易彻底脱钩,牛津经济研究院估算中国GDP将损失3%,短期财政难以全补。

这场关税战的烈度,已超历史罕见。摩根士丹利称,美国有效关税率创百年新高,堪比脱离金本位制的政策剧变。对美国,华创证券估算GDP拖累0.21.5个百分点,通胀抬升0.71.6个百分点;对中国,104%关税若持续,KCM Trade分析师蒂姆·沃特尔认为不可持续,需结构性调整经济。对比之下,美国短期痛感更明显,但中国长期风险更高。布鲁金斯学会的何瑞恩指出,习近平不急于谈判,因其怀疑川普意在摧毁中国经济,屈服无益反伤尊严。

截至202549日,川普的90天暂停虽缓解了全球压力,却将矛头聚焦中国,125%关税如悬顶之剑。他希望以此逼习就范,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甚至抛出打个电话减20%关税的诱饵。然而,习近平未接招,反以84%关税与稀土牌回敬,摆出持久战架势。牛津经济学家卢姿蕙预判,川普可能先退步,因其国内政治压力更大。但何瑞恩提醒,习近平若为尊严死扛,经济代价将超预期。

这是一场硬骨头与硬骨头的碰撞,还是硬着头皮的互耗?川普的选举钟在滴答作响,习近平的民族梦却无期限。短期看,川普若撑不过通胀民怨,或被迫谈判;长期看,中国若无法转型内需驱动,硬撑恐成空壳。历史教训殷鉴不远,上世纪30年代《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引发的全球贸易萎缩60%,如今重演噩梦,谁能撑到最后?答案未明,但代价已现——两个巨人正以世界为棋盘,赌注是各自的命脉。

来源:

https://www.newsweek.com/why-trump-paused-tariffs-90-days-- 2057640

https://www.rfi.fr/cn/中国/20250409-贸易战-特朗普有多大胜算-习近平能扛多久

 

 


浏览(3444)
thumb_up(15)
评论(72)
  • 当前共有72条评论
  • 洋知青1

    2024年,中国人均寿命并不比美国高啊!

    中美两国寿命比较:

    2019年,中国, 77.97,美国, 78.79

    2020年,中国, 78.08,美国, 76.98

    2021年,中国, 78.21,美国, 76.33

    2022年,中国, 78.59,美国, 77.43

    2023年,中国, 78.60,美国, 78.40

    2024年,中国, 79.00,美国, 79.25


    美国在2019年前,人均寿命是比中国高的。后来因为新冠四了不少人,所以人均寿命降了下来。2024已经重新超过中国。


    屏蔽 举报回复
  • 漂美飘
    回复 无云夜空:

    【比人均预期寿命:中国78岁,美国76岁。中国整整多了2年,折算多少钱?美国随意报个服务业数字,也算GDP?人都死了,服务个屁!】

    人均预期寿命的计算颇有“讲究”。世界银行或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人均预期寿命”主要基于各国自报数据,尽管会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调整和校准。然而,某些国家可能出于政治或经济目的“调整”关键数据,如GDP人均值或卫生支出,而世界银行难以大幅修正这些偏差。例如,以下公式中,涉及的GDP per capita和Health Expenditure等变量存在较大的数据造假空间:

    屏蔽 举报回复
  • 洋知青1 回复 双不

    你还是没懂,与油气相比煤炭是无奈的选择,不能被掐脖子的选择。中国煤电下了相当多的功夫减少污染。中国电动车已经降低了雾霾,制度优势。

    ======

    是啊,无奈的把用煤发电提高到世界第一,无奈的把用煤制造的水泥提高到世界第一,无奈的把用煤炼钢提高到世界第一。 在全世界都躲避这些污染严重的生产时,把它们都搬到了中国,成了你们吹牛的本钱。是不是很滑稽?

    屏蔽 举报回复
  • 洋知青1 回复 双不

    天津烂尾楼不是国家队作品,不然不会资金断裂,也不会被限制高度令影响。=========

    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是正宗的国企。

    谁说国家队就不缺钱啦?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负债率为80.64%。国有公司普遍负债率较高。中国公司债务的70%都是国有公司的。再说了,建筑资金是来自香港公司,高銀地產控股有限公司,和建筑商有鸟关系?


    屏蔽 举报回复
  • 双不 回复 洋知青1

    天津烂尾楼不是国家队作品,不然不会资金断裂,也不会被限制高度令影响。

    屏蔽 举报回复
  • 双不 回复 洋知青1

    【而产煤的中国自己产的不够,还从外国进口对环境污染最大的煤炭。这是制度优势吗?你还认为中国的雾霾不是人为因素吗?】

    你还是没懂,与油气相比煤炭是无奈的选择,不能被掐脖子的选择。中国煤电下了相当多的功夫减少污染。中国电动车已经降低了雾霾,制度优势。

    屏蔽 举报回复
  • 洋知青1 回复 双不

    建核电的是国家队。

    =======================

    修建泰国倒塌大楼的施工队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旗下中铁十局也是国家队。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中央企业。修建中国最大烂尾楼,天津高银金融117的施工队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也是国家队。是正宗的国企。中国正是国家队,才真正的令人担心!

    屏蔽 举报回复
  • 洋知青1 回复 双不

    因素很多,中国消费近50亿吨煤,资源并非无限。来路多样化也可以调节运输能力,特别是海运到沿海地区。

    ======

    那我再给你个数据。

    中国进口煤炭最大来源是澳大利亚,占中国煤炭进口的54%。可是澳大利亚自己却从2008年开始,逐渐减少煤炭应用,到2023年,其煤炭在自己国家应用已经减少了35%。那么这些煤炭去了哪里,主要就是中国。知道为什么吗?

    2019年,澳大利亚最大的煤炭出口国从日本变成了中国。同时中国煤炭应用也从2008年的27.4亿吨,增加到了2024年的49亿吨。增加了78.8%。你还为中国煤炭发电世界第一自豪吗?

    产煤的澳大利亚逐渐减少自己煤炭利用,而产煤的中国自己产的不够,还从外国进口对环境污染最大的煤炭。这是制度优势吗?你还认为中国的雾霾不是人为因素吗?

    屏蔽 举报回复
  • 双不 回复 洋知青1

    【希望修核电站的靠点谱,别像泰国那个高楼】

    建核电的是国家队。

    屏蔽 举报回复
  • 双不 回复 洋知青1

    【中国2024年进口煤炭5.427亿吨,是世界最大煤炭进口国。】

    因素很多,中国消费近50亿吨煤,资源并非无限。来路多样化也可以调节运输能力,特别是海运到沿海地区。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