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的关税大棒可能帮了习近平
川普多年来一直怀揣一个梦想:以关税为核心政策,打造一套让美国“重新伟大”的治国方略。2025年4月2日,他推出的全球关税方案正式落地,为各国设定了具体的关税额度。这一举动打破了国际贸易的既有平衡,拉开了历史新篇章的序幕。当今世界,全球化的重心已明显向中国倾斜,甚至可以说全球化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中国化”。因此,川普祭出关税壁垒,首要目标便是解决美国对华巨额贸易赤字,同时遏制中国过剩产能的外溢。为此,他明确对中国商品加征34%的关税,加上此前的税率,总额高达54%。
习近平政府反应迅猛,立即以牙还牙,对美国输华商品同样征收34%的关税。川普毫不示弱,随即加码,宣布对中国商品额外征收50%的惩罚性关税。与此同时,他对亚洲各国以及墨西哥、加拿大等被中国企业深度渗透的国家施以威逼利诱,试图切断中国过剩产能的输出后路。川普的策略可谓全面封堵,不留余地,似乎将中共逼入绝境。双方你来我往,针锋相对,宛如神仙打架。表面上看,中共被困手脚,处于劣势,而美国占尽上风,贸易战的胜利似乎已成定局。
然而,仅仅通过经济上的“掐脖子”或封锁,未必能对中共构成致命的政治打击。川普以经济手段解决经济问题的策略,对其他国家或许行之有效,但对中国却可能收效甚微,甚至导致两国陷入长期对抗,最终两败俱伤。正如俗话所说,“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种局面让人不禁联想到川普第一任期的教训:尽管他在经济上对中国施加了重压,但一场突如其来的武汉肺炎疫情却彻底颠覆了美国的政治格局,导致他黯然下台,成为最终的输家。
这并不是说川普无法在贸易战中获胜。单纯从经济层面看,美国几乎必然能占据上风,对中国经济造成沉重打击。然而,政治层面的结果却可能截然相反。这种经济上的胜利,反而可能在无意中巩固习近平的政权地位。面对外部压力,共产党的好斗天性被激发,展现出惊人的韧性。中共或许会转而采取超限战,以明枪暗箭进行反击,将战场从经济延伸到政治,甚至利用美国的国内矛盾,让共和党在两党斗争中失利,埋下致命隐患。如此一来,川普的关税政策看似占尽优势,却可能在更广阔的博弈中适得其反。
回过头来看中国内部,习近平执政十余年来,经济却日益陷入困境。曾经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和房地产已近乎熄火,仅剩出口还在苦苦支撑。然而,消费不足、房地产市场崩塌、大规模失业接连袭来,中产阶级纷纷陷入破产境地,国计民生全面凋敝。习近平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多年来,他试图复活毛泽东时代的原教旨共产主义,引领中国重回那个“红色年代”。然而,改革开放几十年的成果让民众尝到了现代生活的甜头,没人愿意回到物资匮乏、思想禁锢的蛮荒岁月。可就在此时,川普的关税政策却像一记重拳,将中国外贸逼向归零边缘,从根本上窒息了经济命脉。表面上看,这似乎让习近平的处境雪上加霜,但政治层面却恰恰相反:经济崩塌的责任被顺理成章地推给了美国,他反而因此重新获得了合法性,为推行毛式政策打开了一扇门。
更深一层看,习近平领导下的共产党似乎并不特别在意经济的崩塌。贫困对他们来说未必是坏事,反而可能降低民众的需求,使社会更易于管控。正如王岐山曾言,“中国人忍耐度惊人,可以三年吃草”,这反映了执政者的一种普遍心态。回想六十年代初,中国经历了三年“大饥荒”,数千万人饿死,可毛泽东的地位却依然坚如磐石,甚至引领国家走向更狂热的高潮。这种“毛式精神”正是习近平孜孜以求的理想治理模式。如今,川普的关税封锁让中国经济重回艰难岁月,而这恰恰可能为习近平提供舞台,让他以“非常时期需要非常手段”为名,重塑那个他心心念念的时代。
与此同时,面对川普的步步紧逼,中共绝不会坐以待毙。他们可能会动用一切资源,从多维度对美国发起反击。不排除他们会对美国的基础设施发动隐秘攻击,支持各种暴力恐怖活动,甚至重演“病毒魔咒”,从根基上动摇川普的统治。这种超限战的思维,正是中共擅长的领域。而经济上的劣势,反而可能激发他们的斗志,让他们以更狡黠的方式将压力转化为机遇。
不仅如此,中共还可能将触角伸向美国的内部矛盾,与川普的死敌——民主党——展开合作。眼下,民主党正处于“树倒猢狲散”的低谷,缺乏资金、人脉和战略支持,而这些恰恰是中共的强项。凭借敏锐的政治嗅觉和丰富的斗争经验,他们可以为民主党提供情报、资金和一流的战略咨询,助力其在四年后卷土重来。甚至在国际舞台上,中共可能与欧洲的极左势力联手,营造不利于川普及其共和党的外部环境。这种内外夹击的策略,将让贸易战的影响远远超出经济范畴。
归根结底,了解中共统治术的人都知道,他们从不把经济问题与政治割裂开来,而是坚信经济困境背后是政治博弈,解决表象的关键在于深挖背后的政治根源。这是中共屡试不爽的秘诀。从川普的表态看,他对贸易战的胜利信心满满,正如他第一任期时的豪情壮志。然而,历史似乎在重演:这种外部压力看似将中国逼入绝境,却可能在无意间为习近平提供了政治上的救赎。经济上的重创或许无可避免,但政治上的韧性却让中共屹立不倒,甚至借机反戈一击。川普的关税大棒最终砸向何处,结局恐怕远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