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畅:川普的如意算盘——贸易战的动机和目的--答网友白草和gergeren
舒畅:川普的如意算盘——贸易战的动机和目的
昨天在我的一篇博文当中有网友百草和 gugeren提出了评论对此我表示感谢.下面谈谈我对有关问题的看法:
中国对美出口的主要产品
中美之间的贸易战首先让我们生日了解一下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大宗商品包括哪些种类(美国最近表示对于这种价钱低于几十元人民币的小型产品不会增加关税所以这一部分已经排除出去比如天猫在加拿大或者美国的产品以后不会增加任何关税了)呃目前中国出口到美国的产品主要包括以下九大类:
机电产品与设备;
手机、电脑、电视机、家用电器;
电动工具、电缆、照明设备等;
机械设备与零部件,如空调、洗衣机、工业机械部件;
轻工产品、家电、电子、服装、日用消费品;
家具、玩具和日用品,包括木制、金属制家具、运动用品、节日装饰品等;
纺织服装与鞋类,如成衣、鞋靴、箱包、床上用品等;
塑料制品与橡胶制品;
汽车零配件、化工产品、金属制品、光伏组件与电池等新能源产品。
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现实困境
这些产品大致可以分成三类,其中之一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对人工依赖程度高,自动化水平相对较低。这类产品适合在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生产,一旦迁回美国,价格会显著上升。
比如服装、鞋靴、家具、玩具、塑料制品和简单五金产品等,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很难在短期内通过高度自动化或机器人来实现完全替代。即使建成生产线,仍需要大量人工操作。要实现自动化替代,至少还需要五到十年,等待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高度成熟。
因此,美国目前仍然需要依赖其他国家提供这些劳动密集型产品。川普政府显然也意识到,即使加税,也不可能真正让这些产业大规模回流美国--因此财政动机:借贸易战之名收税
川普挑起贸易战的一个重要动机,是通过加税来增加财政收入。美国国债庞大,财政赤字严重,任何能快速带来现金流的办法都可能被采纳。
当产品附加税提高到43%时,中国对美出口一万亿美元,就意味着4300万亿美元的额外税收流入美国政府口袋,但是以消费者为代价、以中方企业为牺牲利润所换来的。川普哪里会不想利用这笔税收,弥补巨大的前政府留下的财政缺口。
瞄准高端制造业的战略目标
相比劳动密集型产业,川普更在意的是高端制造业,如汽车、电子、高科技设备等。他真正想要搬回美国的是那些涉及核心技术、真正涉及到国家强大、和老百姓就业的的基础产业——比如苹果手机的代工生产、特斯拉的电动汽车制造等等。
这些高端产业具备高度自动化潜力,利润高、附加值大,能带来技术积累、就业机会与国家安全的提升。而且回迁美国可以避免技术外流,增强产业链掌控力。
川普希望借关税施压,让这些跨国企业考虑将部分甚至全部生产线迁回美国,或者至少增加在美投资与雇佣以及在国外的生产线当中的股份和主导地位。这种方式虽然成本高,但从战略安全角度看,是值得的。请问剩下的第3种类型的产业这种产业有点像基金的味道弃之可惜留之无味川普可能并不关注(譬如塑料产品等等这些企业在不久的将来由于他目前存在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已经面向死亡发展)
一箭三雕的政治算盘
川普通过贸易战达到三重目的:
为政府增加税收收入;
借关税威胁高端制造业回流美国;
将低端制造留在发展中国家,以保持美国经济结构优化。
早在年轻时,川普就明确表达过对零关税的不满,尤其反对日本汽车充斥美国市场。他当时就认为应对他国商品征高关税。昨天我看过一段短视频是川普在年轻的时候就已经谈到了关税的问题他认为让日本汽车销售零关税对美国倾销导致了美国企业的破产为什么美国政府不向日本征收高额的关税职位他也谈到科威德认为科威特的那些王孙公子什么也不做他们把汽油运输到美国来就收取高额的销售费用美国为什么不能征收他们25%的关税--这说明他的政策并非一时心血来潮,而是有长期思考与构想。
结语:算盘能否打响?
这种策略能否成功?我认为成功率在80%到90%之间。只要国际环境不发生重大变化,美国确实可能通过这种手段,在重新布局全球产业链的过程中占据有利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