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畅:有关贸易战的一些基本常识你也许有兴趣
舒畅:有关贸易战的一些基本常识
首先声明,我并非经济学专家。不过,刚才在 X 频道上看到一段视频,是两个外国人就“惩罚性关税到底由谁买单”展开激烈争论。一人坚持消费者买单,一人认为是出口国承担,两人争执不下,“yes—no—yes—no”地互不相让。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牵涉到多个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以下我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理解,试着逐一解答五个相关问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一、贸易战开打之后,苹果手机在美国会涨到一两千美元,涨价七百元?为什么?
确有可能。因为苹果手机是在中国生产的,在美国被视为“中国制造”,所以会被加征高额关税。以一部成本为 1300 美元的苹果手机为例,若美国对中国商品征收 54% 的关税,那就意味着要多交 702 美元税金,最终进口价格达到 2002 美元。这就是所谓的“惩罚性关税”被转嫁到了商品价格上,也就是说,消费者为此埋单。
二、网上有人说,半年之后进口汽车价格昂贵,美国自己生产的几个大牌子例如福特汽车也会大幅涨价?岂不是令买车的人担忧?
是的,福特汽车也会涨价。原因是:一辆车由数千个零部件组成,美国本土汽车产业并非完全自给,离不开全球供应链。若有部分零部件来自中国,一旦库存用完,就必须从国外进口,而关税将推高这部分成本,从而导致整车价格上涨。除非美国找到其他替代来源或自行生产,否则这种情况就难以改变。因此,关税政策也会间接推高本土制造商品的价格。
三、川普发动贸易战之后,为何股市大跌?好多公司股价重挫?股价短期内会恢复吗?
全球股市最近大跌,一片哀嚎。其原因是,贸易战可能带来非短期的经济萧条,企业盈利下降、产能无法充分利用、利润大幅缩水,导致整个公司的前景不明。这种震荡也会进一步影响社会就业,有可能引发全面经济衰退。
我们来看一个具体例子:苹果公司股价最近跌得非常厉害。原因是苹果手机的主要产地在中国,销售到国外时成本被拉高,价格上升,销量自然受到影响。销售下降,利润减少,股价也就应声下跌。此外,一旦产能过剩、订单锐减,苹果在中国的生产线可能面临减产,甚至裁员。这一连锁反应反映了市场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
虽然调整之后可能出现恢复,但短期内的震荡难以避免,其他公司也是一样。总的来说,整个股市都在受冲击。
四、为何连柬埔寨也“中枪”?
BBC 报道指出,美国的惩罚性关税不仅针对中国等大国,也波及像柬埔寨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这是因为:
一方面,中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劳动者收入提高,工人工资上升,导致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成本增加。于是,许多私营企业,如制衣厂、制鞋厂等,纷纷将工厂外迁,比如转移到像柬埔寨这样的欠发达国家。在这些地方,由于经济贫困,妇女和儿童往往以极低的工资从事非技术性工作。
BBC 昨日报道提到,柬埔寨一位妇女每天辛苦工作十几个小时,一个月仅赚取 200 美元。这样的廉价劳动力在中国已难再找到,因此中国企业选择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外包到国外。
这种情况主要分为两类:
产业转移:许多中国企业将工厂迁往柬埔寨,利用廉价劳动力,同时规避“中国制造”的标签。但利润大多仍然流回中国。美国政府认为,这种“绕道”操作实质受益者仍是中国,因此也要征收关税。
换标签行为:部分商品仍在中国制造,但转运至柬埔寨换上“Made in Cambodia”标签再出口到美国。此种“偷梁换柱”的方式被视为欺骗,美国自然也对这些小国“下重手”。这就是为什么连柬埔寨等国家也被加征惩罚性关税。
五、惩罚性关税对美国人到底有没有好处?
短期内,对美国消费者和企业是有害的。物价上涨,企业成本上升,甚至可能引发裁员和经济萧条。但从特朗普政府的角度来看,这是一场战略转型中的“阵痛”。
几十年来,美国依赖进口廉价商品,本土制造业不断萎缩,底特律汽车产业的衰退就是外来竞争冲击的典型案例。特朗普的目标是重建本土制造基础,让美国人重新就业,从而振兴经济。这一战略层面并非毫无道理——重视产业链的自主可控,是应对全球竞争的重要方向。
但问题在于:美国制造的成本远高于许多国家。以汽车为例,人工成本、福利制度、效率管理、工会文化等诸多因素都造成了巨大的差距。我并不是看不起美国工人,但必须承认:制度不同,结果也不同。曹德旺在美国办厂最终失败,就是一个真实的例子。
此外,产品创新能力、技术更新速度等方面,美国在许多领域也落后于日本、韩国、东南亚甚至中国。看看汽车和卫星产品的质量,就能一目了然。美国汽车笨重费油,不如日本车精致高效。
因此,特朗普的“制造业回归”是否能成功,还取决于更广泛的结构改革。如果美国仍像加拿大一样由强大的工会保护那些懒惰低效的工人,川普的复兴梦想恐怕很难实现。就像曹德旺所说,美国工人“工资高、效率低、不灵活”,最终只能选择回到中国设厂。
最后我们回过头来回答本文开始提到的两个人争论不休的问题:他们也对也不对实际上我们仍然以苹果手机为例:
一个苹果手机,如果原本售价1000美元,现在由于关税的影响涨价到1300美元,结果客户就不买了。为了改变销路,生产公司可能会同意将手机的价格降低一些,本来是一千元,现在降到900美元,出口到美国,然后加上54%的关税。我们简单计算一下,900 * 1.54 = 1386美元。这样,苹果公司仍然能够赚到一些钱,不过赚得比以前少了。消费者的开销增加了,本来一部手机售价1000美元,现在变成了1386美元。而生产公司原本是赚1000美元的,现在只赚900美元了。可以看出,双方都受到了损失。这就是结论。所以,实际上,惩罚性关税的“买单”是由两方面共同承担的。如果没有这样的共同承担,可能会出现更严重的情况——即生产公司将大幅亏损,甚至可能关闭生产线。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们常说的贸易战没有赢家
但是请注意这种情况只是短期的最多一年两年一旦苹果公司改变他的查总体计划如果公司愿意把它的生产厂搬回美国那么这种情况就可以避免但是也需考虑到另一点也就是我在前面提到的公司搬回美国之后为美国创造了就业机会当然是好事但是公司生产苹果手机的成本也会因为工人素质的不同而改变了那到底公司是远大的前景呢还是说公司的未来不确定呢大安区正义要看管理包括政府的管理政府的政策和公司的管理
结论:
科技进步与全球化发展使得产业链愈发复杂。美国试图用关税手段重塑游戏规则,但是否能够成功,最终还要看美国现政府的计划嗯、美国社会是否能承受住转型的代价,能否建立起真正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