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克实

注册日期:2024-07-03
访问总量:89100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喜峰口抗战谣言(明治大帝造兵以来之皇军名誉。尽丧于喜峰口外)流布考证


发表时间:+-


宣传册子《长城血战记》

今日流传的喜峰口抗战故事中的第一次夜袭白台子内容,并不是来自以上的战史记录,采录的几乎都是为了宣传第二十九军战功,其后蓄意捏造的小册子《长城血战记》中《五百大刀队杀敌一千余》一节的内容。下面是其中一部。

当王团行抵喜峰口时。敌军第一线。已在口内北左方之老婆山头布防。冯治安师长。…挑选大刀队五百名。于傍晚时。袒臂爬登绝壁。向敌仰攻。…出其不意。潜登山顶。挥刀乱砍。…千余敌人。被砍殆尽。遂将第一道防线克复。我方颓势。赖以挽回。而此五百健儿。得生还者。亦仅余三十余人而已。
是晚各部队。集结于喜峰口。…复于当夜十二时。派队夜袭敌营。…猛击其第二道防线。复毙敌千余。敌人所占得之左方山头。遂被我军抢回[1]

前段是描写的是9日午后的所谓第二十九军夺回被万福麟放弃的长城线战斗(内容不实),后段则描写的是夜间(10日凌晨)第一次白台子夜袭。都属于对事件的故事性发挥,创作。

《长城血战记》一书汇编于喜峰口战斗结束后不久,出版日期标记为1933年4月1日。现有北平东方学社版,和中国艺术公司两个版本(后者为流传广泛的正式版,发行日推测在4月下旬),主要背后的编辑责任者是西北军冯玉祥系统的北平东方学社孟宪章(1895-1953,九三学社创始人之一)。可以说此书,正是之后各种大刀队传奇故事的原点之一,并不是在认真记录历史,目的是宣传第二十九军的战功,和为其进行募捐。

其内容全体荒诞不经,特别是战功内容,几乎没有一点真实之处。诸如喜峰口之战日军“总计被俘虏及死伤者在万名左右”,“每夜至少砍敌日军千名以上”(朱庆澜乞助捐款的文章)(2页)的内容,或至今仍脍炙人口,出现在各种抗战故事,史书中的如下描述日本国内新闻报导的谣言,尽初出于此宣传册。

其中有一句流毒甚广,连学者都争相引用的喜峰口抗战名句云:

二十九军。以太古式之兵器。大刀。竟将…具有最新式武装飞机。铁甲车。唐克车。及完备之运输系统之贼兵。杀得累尸万余。血肉狼藉。即其本国报纸。亦所谓“明治大帝造兵以来之皇军名誉。尽丧于喜峰口外。而遭受六十年来未有之侮辱。日支日俄日德历次战役战胜攻取之声威。均为宋哲元剥削净尽。(《长城血战记》)

此宣传手册,战争期间可鼓舞民心,欺骗大众,但经过大半世纪抗战研究的今日学界,仍流传甚广,上世纪后半未触及日军史料的研究书群中,如此内容还有情可原,但在史料公开,研究国际接轨的21世纪今日,若出于研究者之笔[2],就不能不怀疑其学问素质了。 如最近2021年出版的知名学者陈红民等著《抗战为什么赢》(江苏人民出版社),33页中,就引用了这段在日本根本不存在的谣言。

从内容判断,此自辱内容当然不会源于日本国内报刊,为了回答多数国内人问询,笔者也检索过此期间的《朝日》,《读卖》新闻等主要报刊版面,从未见此说出现。到底何时,何处产生,又发生过何种演变?以下是对此进行的考证(资料提供为研究者X氏)。

最重要部分是日军自认喜峰口之失败,是明治建军以来奇耻大辱一段,初见是年(1933)3月17日《申报》第三版,文云:

《日调大部图雪耻》北平:敌军对喜峰口战事,认为明治练兵后之最大奇耻,近特由国内调集大部兵力,已到中庄,即将开往热境向我大举进袭以雪奇耻。(十六日专电)

图表3-10.1 《申报》19330317第3版

同17日北平《世界日报》第三版,《益世报》第二版,也刊登了如下同要旨的消息:

据某方消息:敌军对喜峰口战事,认为明治练兵后之最大奇耻,近特由国内调集大部兵力,已到中庄,即将开往热境向我大举进袭,以雪奇辱云。

类似内容同日刊出,可判断消息源应为一处。但并不明确,前者称“十六日专电”,后者称“某方消息”。支支吾吾,含含糊糊,都未触及“专电,消息”来源。若从之后报导的文脉分析,可推断内容都来自在北平的第二十九军宣传口(北平东方学社)。

明确消息来源的报导,是3月21日《申报》第三版的《宋哲元谈口外作战经过》一文,用同样的“专电”表现方式,通过宋哲元之口播出,此文章将二十九军的罗文峪大胜也并列其中,称3月9日至19日激战十天结果,迫 “日军向其本国报告,明治维新练兵以后,无此重大损失。(二十日专电)”。并暗示此说出处来自日军内部报告。称罗文峪之战中, “我士兵得一日兵向第三十一联队长报告函件”。

图表3-10.2 《申报》19330321第3版

同日《益世报》第二版《罗文峪荡寇记 敌军认为明治后奇耻 宋哲元昨对记者报告抗日经过》一文中,也刊登了同要旨的内容。

图表3-10.3《益世报》19330321第2版

得到宋哲元口述之佐后,翌(22)《申报》第五版发表了本社时评《抗战之前途》一文,将此说用媒体社论形式固定下来。

最近宋哲元所部在喜峰口一战,予日寇以极重大之创挫,捷音传来,举国欢跃,彼气焰万丈之强敌,且亦自承为明治维新练兵以后,无此重大损失。

以上是日人自称喜峰口,罗文峪之失败,为明治维建军以后蒙受的最大失败说起源。消息源来自日军内部自认,是此说的一个特点。虽宋哲元军实际上未能捕获一名日军俘虏, 现二十九军关系史料中却可见

“我刘汝明师乘胜追击后派队扫除战场敌遗尸甚夥,在被我击毙之岛村少佐衣袋内搜出早川支队由成的祥罗文峪出发之命令一件满蒙地图及军队配置要图各一张”(1933年3月23日《察哈尔政府公报》,165期),“…罗文峪方面敌人退却后,我刘师长汝明派队扫除阵地,由阵亡敌尸三十一联队佐藤喜男分队长身上日记本”等记录(1933年3月28日《察哈尔政府公报》(169期),为此说来自日军内部,提供了线索。

约一周后,经过新加工润色的最终版本,借第二十九军集大成宣传册《长城血战记》的出版之际粉墨登场。出现在《长城血战记》的本文第一页,和为其鸣鼓敲锣的书籍广告中。

下面是《冯玉祥军事要电汇编 第二编》中,专辟一页以“明治之耻”为标题的《长城血战记》广告,和《长城血战记》第一页的图面。

图表3-10.4 《冯玉祥军事要电汇编 第二编》(书志,页)



图表3-10.5 《长城血战记》中国艺术公司,19330401

综合以上考证,可知喜峰口之失败,是日军“明治练兵后之最大奇耻”这一说法,起源于《申报》《世界日报》《益世报》所引用的消息源不明报导,消息源判定来自第二十九军宣传口。罗文峪战斗后3月20日,宋哲元在二十九军驻北平办事处对记者的演讲,初次明确了此说来自第二十九军宣传口,消息来源称来自缴获日军函件中的内部报告。

之后,在该军关系的宣传册子《长城血战记》的出版制作过程中,以孟宪章为首的北平东方学社的写作团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润色,渲染,(此时改称是消息源出自日本国内报纸),最终成文。后通过《长城血战记》的宣传,贩卖,流布到全国各角落,成为今日点缀喜峰口大刀队精神和民族抗战气节的铭文。

一面,由于《长城血战记》内容荒唐得出奇,多属于杜撰,传谣,其中的重要文章并不见敢承担责任的著者署名。结果点缀首页的“明治大帝造兵以来之皇军名誉。尽丧于喜峰口外。而遭受六十年来未有之侮辱。日支日俄日德历次战役战胜攻取之声威。均为宋哲元剥削净尽”的铭文,虽文笔华丽,节韵鏗鏘,但至今也没出现敢出面自认作者者。不仅如此,似乎是为了回避将来追究造谣惑众责任,第29军宣传口代理者北平东方学社之名,也在4月下旬的正式版本中销声匿迹,出版社改换为名不见经传的中国艺术公司。其中到底藏有何种猫腻,还有待后来者的继续考证。

从以下假坦克插图,也可看出其宣传的造假的滑稽程度。

图表3-11 《长城血战记》此图为宣传制作的歼敌坦克的模型。实际并没曾有战车出现在喜峰口。服部旅团确实配有战车3辆,但全部在途中故障,未到达喜峰口



按国军第32军军部副官处长唐永良文章,此假坦克是该部用木框纸布糊制,摄影后将照片寄给天津《大公报》杨敬慈,并注明是宋哲元所部大刀队在喜峰口夺获日军的坦克”。“这些假坦克照片刊登之后,社会上对宋部二十九军热烈赞扬, 送慰劳金等络绎不绝。宋部也就以假作真,派人到天津《大公报》索要这些照片,以便转送各方面。[3]

当时的宣传作假,从上述照片也可知,都是很明显的事实。可是战后今日,不仅不见有识者出来辟谣,却多见取此谣言写史作证者,且作假内容也更加充实,更加荒唐。如以下2015年在大陆出现的徐秩编《喜峰口二十九军大刀队三挫敌锋》,文章泛滥于共产党的党报,军媒,描写的既是第一次白台子夜袭[2]

图表3-12 泛滥于政府,军报刊网络文章 初出《人民政协报》

当夜,109旅旅长赵登禹派出两个营出潘家口外,夜袭日军。10日凌晨1时,218团第1营王昆山营长率领所部,由喜峰口农民宋贵生为向导,从李家峪北之石梯子长城缺口,经自草林向白台子进攻,袭击白台子的敌炮兵阵地。该团副团长孙儒鑫率领第2营全部于凌晨1时30分出潘家口,由石维周带路,翻越桃山和黄石崖,出杨碴子,经蓝旗地渡河向蔡家峪进攻,攻击驻扎在蔡家峪的敌人。
…凌晨2时30分,东路王昆山营首先占领白台子,将敌归路截断。他们冲进敌营,挥刀砍杀,并把10余辆敌接济车焚烧。此时敌约千余名,从睡梦中惊醒,一边慌乱勉强抵抗,一边仓皇撤退。王营乘胜追击,与敌激战数小时,肉搏冲锋十几次,砍杀敌兵二三百名。此时孙儒鑫团副所率领的第二营亦占领蔡家峪,将睡梦中敌人砍杀殆尽,又向喜峰口以北高地之敌猛攻,沿途将敌后方狼洞子、黑山嘴、南北杖子等处宿营之敌悉数砍杀,直逼敌西北高地背后…此役击毙敌人当在500名以上,夺缴机枪10余挺,但连长赵炳榜、排长宋发俊、宋长永、孙鸿宾等6人殉国,连长韩永顺、排长潘虎威、刘先科、全金锡等13人受伤,士兵伤亡约百余人。

从内容分析,此记录应是将11日夜(12日晨)真正的大刀队夜袭(第二次)中的传奇故事,再次复制于10日夜第一次白台子夜袭。到底第一次夜袭实况如何,从战损自报原则和史料对比批判的角度,必须要对比一下日军方面的记录。日军对此夜袭,有复数详实的原史料记录存在,可相互核对。



浏览(804)
thumb_up(1)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