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畅:人民广场的青春记忆与时代变迁
舒畅:人民广场的青春记忆与时代变迁
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上海人民广场承载着太多苦涩而又难忘的记忆。我的母校——格致中学,距离人民广场不远,而我的家就在北海路,与学校相隔不过百米之遥。在这个环境中,我度过了初中三年,高中六年。每天清晨,当学校广播操音乐响起,我匆匆喝完最后几口稀饭,拎上书包,步行三分钟便能抵达校门。两点一线的学生生活,在那个年代显得单纯而规律。
人民广场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从家出发,沿北海路向西步行五分钟,穿过广西北路、云南中路,左侧是浙江大戏院,右侧是上海工人文化宫。工人文化宫正对着车水马龙的西藏路,这是一条繁华的主干道,18路无轨电车及多辆公共汽车往来不息,连接着上海的核心地标——人民广场,以及绿意盎然的人民公园。
在初中、高中乃至大学五年的青春岁月里,我们曾无数次被组织参加各种政治游行、集会和示威。无论寒冬腊月,还是炎炎夏日,政治运动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每次游行,我们都会排着整齐的队伍,举着标语,高呼口号,义愤填膺地走上街头。各种反美示威、支持越南、反美侵略、声讨世界一切反动派,成了当时“政治必修课”。除此之外,每年国庆游行和晚上在人民广场看烟火,也是单调枯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集体活动。
这些政治运动,回头看,浪费青春毫无意义。人民广场就是制造这种生活的大环境。但人民广场也留给我美好的记忆---初中毕业时的合影。那曾是人生阶段的转折点——班主任陈淑梅与周定民老师,带着五十多位同学,在人民广场拍下毕业照。男女生分排站立,青涩而稚嫩的面孔定格在相机里。时至今日,两张老照片依然保存在我的相册中,照片早已泛黄,甚至微微发霉,但那段单纯、充满朝气希望开始更有乐趣的高中生活短暂的记忆,却依然历历在目。
人民广场,不仅是青春的见证,更是童年的欢乐。
它与人民公园相连,而人民公园的后方,则是当年上海最高的标志性建筑——上海国际饭店。饭店左侧,是著名的上海图书馆,高高的尖塔上耸立着一座四面大钟,每到整点,钟声悠扬,回荡在人民广场上空。那时的上海,尽管已是中国最现代化的城市,但饱受天灾人祸、物质匮乏之苦,我们那一代人的生活质量远不如今天。
时光荏苒,故土已变。
离开上海几十年,每当朋友们发来老照片,或看到有关上海的老旧新闻,心中都会泛起一阵怀念与留恋。如今的上海,繁华的商业中心、时尚的新一代市民,都远远超出了当年的想象。人民广场早就焕然一新,宽阔的地下通道四通八达,曾经的马路变成了现代化的步行街。然而,繁华背后,也夹杂着落寞和叹息。昔日的商业巨头,如中国百货公司、永安公司,如今据说是生意萧条传统零售业已经被电商取代。物质世界的发展让城市愈发璀璨,但它还能否守住曾经的文化底蕴?
上海今非昔比!物质繁荣的同时,**上海的传统文化、上海人的特殊的人情味,是否依旧?才是我对上海未来真正的期待。
https://www.sohu.com/a/291580401_468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