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穗

注册日期:2014-07-09
访问总量:3247603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南北朝北齐北周的生死博弈和残酷杀戮的政权更替(五十二)


发表时间:+-

   渤海王高澄心上常常嫉恨自己的二弟太原公高洋。高洋小心翼翼隐忍自匿,平时很少开口说话,经常自我贬抑退让,对兄长高澄所说所做一味顺从,从不敢有半点忤逆。高澄很轻视弟弟高洋,嘲笑高洋相貌上的缺陷,经常说:“这种人也能富贵,相书还有什么可以解释的!”高洋为自己的夫人李氏购买服饰玩物。高澄抢夺过去,夫人有时生气不肯给他,高洋却笑着说:“这东西可以再买,兄长需要怎能吝啬不给呢!”高澄有时自己也觉得惭愧不好意思拿取,高洋就主动拿给他,高澄也不会谦让,心安理得据为己有。高洋每次退朝回到家里,关门静坐,即便对自己妻子也整日不开口说话。有时他会脱掉鞋子光脚跑跳,夫人问他为什么这样,高洋说:“为让你高兴随便戏玩一下!”其实他是在借此锻炼以强健体魄。


   高澄捕获了梁朝徐州刺史兰钦的儿子兰京,让他做掌管膳食的奴仆,兰钦想要赎回儿子,高澄不答应。兰京自己也屡次诉求,高澄用杖击打他,说:“再废话,就杀了你!”兰京于是与他的同党六人共谋打算作乱。高澄在邺都时,住在北城东的柏堂,他所宠爱的是琅琊公主,高澄为了与琅琊公主往来不受干扰,常常把侍卫支开。这天,高澄和散骑常侍陈元康,吏部尚书侍中杨愔,黄门侍郎崔季舒摒除开左右的人,密谋接受东魏皇帝禅位,签署拟定百官事宜。兰京送饭进来,高澄把他斥退下去,然后对陈元康等人说:“昨晚我梦见这个奴仆拿刀砍我,应当赶快把他杀掉。”兰京听到后,就在托盘下面藏了把刀,又贸然进来送饭,高澄发怒说:“我又没有叫你送饭,干嘛突然间送来!”兰京挥刀叫道:“来杀你!”高澄自己撞伤了脚,情急之下躲到床下面,兰京掀开床把他杀掉了。杨愔狼狈不堪地逃走,掉了一只靴子;崔季舒躲到厕所里;陈元康用身体掩护高澄,与贼人争夺刀子时被砍伤,肠子都流出来了;当时事变发生得很突然,里里外外都很震惊害怕。太原公高洋在城东双堂,听到事变,态度镇定,脸色不变,指挥部属军队,进去讨平了贼人,把他们统统杀掉,切割下他们的肉,然后徐徐地走出来说:“奴仆造反,大将军被伤,没有什么大碍。”大家都很惊讶他的镇定。高澄死了,高洋秘不发丧。陈元康写信辞别母亲,口述许多施政措施给功曹参军祖珽,叫他一件件写下来,到了晚上就死了。高洋将他棺殓置于自己府第内,佯称派他出使任务去了,下令解除陈元康的中书令。派王纮做统领左右的都督。


   勋贵们认为军队重兵都在并州,劝高洋早回到晋阳,高洋听从了他们。夜里,召唤大将军督护唐邕,部署分派将士镇压四境,唐邕支配部署片刻就完毕,高洋因此很重视他。


   高澄被杀的消息逐渐传开,东魏皇帝偷偷地对左右的人说:“大将军现在死了,这似乎是天意,威权应该回归到王室来了!”高洋留下太尉高岳,太保高隆之,开府仪同三司司马子如,侍中杨愔驻守在邺都,其他的勋贵重臣都跟随着他。甲午日(十一日),高洋在昭阳殿进谒东魏皇帝,跟随的披甲兵士有八千人,登上殿阶的有二百多人,个个捋起袖子伸出胳膊手按刀柄,好像面对强敌的阵势。高洋让主持朝仪的人传奏说:“臣有家事,必须回到晋阳去。”再行拜礼后起身出去。东魏皇帝吓得面如土色,目送高洋出殿,说:“此人看来似乎又不好相处,朕不知道会死在哪一天了!”晋阳的旧臣,老将从前高澄在位时一向都很轻视高洋;等到高洋一回到晋阳,大会文武白官,神采飞扬,说话敏捷妥帖意气风发,让大家都很惊讶。高澄从前的政令有不够完善的地方,高洋都加以修改完善,使得旧臣,老将们都对他刮目相看,从此心悦诚服。(待续)


浏览(1299)
thumb_up(2)
评论(4)
  • 当前共有4条评论
  • 玉米穗 回复 自然

    博友说得有道理。高洋是高澄的二弟,按兄弟排序仅次于己,而且当初很受父亲高欢的赞赏,高澄心里对这个二弟一直有所忌恨和防范。高洋也明白这点,所以对兄长一直低眉顺眼唯所是从。也许他们二人的命运确实在冥冥之中都有定数吧。谢谢博友。

    屏蔽 举报回复
  • 自然

    不知道你注意到一个问题没有:

    “高澄心上常常嫉恨自己的二弟太原公高洋。”


    从阴阳上说,冥冥中,高澄能够隐隐感觉到弟弟将来的命运比他好,但是说不清,只是看不顺眼,这些现象在今天的生活中也存在,只是无人去研究,细究。 我已经高龄,回首过去,看到很多这样的事。


    你的文笔不错。


    屏蔽 举报回复
  • 玉米穗 回复 自然

    谢谢博友。问好。

    屏蔽 举报回复
  • 自然

    这一集不错,高洋的个性栩栩如生。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