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悲鸣:退避三舍和绥靖政策
退避三舍和绥靖政策
?马悲鸣?
让他三尺又何妨
清朝康熙大学士张英(其后清朝名臣张廷玉的父亲)的家人重修府邸时,因院墙与邻居吴氏发生争执,写信给当时在京作官的张英,要求他让当地官府给其家人撑腰。张英收到信之后,随即回诗一首:
千里送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英家人收到信之后当即决定把院墙向后退让三尺,其邻居知道后也向后退让三尺。两家之间便空出六尺,六尺巷因而得名。后来康熙帝知道了这件事,敇立牌坊以彰谦让之德。1999年依旧制重建故园。
其实邻里之间,让他三尺又何妨。两军之间,退避三舍又何妨。
退避三舍
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到楚国时,款待他的楚成王询问他如果日后得到君位,如何報答楚国。重耳说他日如果在战场相见,他会先主动退避三舍(九十里)。后来重耳果然继承了晋国的君位。
公元前633年,楚军在子玉(成得臣)统帅下攻宋。宋君向晋国求援。晋军援宋;遂成晋楚两军对峙之势。
为报当年楚成王款待之谊,两军开打之前,晋军如约退避三舍(九十里)。这其实已经给足了楚国面子,若成得臣见好就收,本是个不错的结局。但骄悍的子玉以为晋军怯战好欺,遂一路追逐至城濮,与晋军决战。
晋军分上、中、下三军,先轸主中军。楚军分左、中、右三军,子玉主中军。晋军上、下军攻击楚军左、右军。因楚左军为申、息军;右军为陈、蔡军;不敌晋军的上、下军,被攻破。楚军遂败。成得臣自杀。晋文公经此一战,遂成继齐桓公之后的霸业。
绥靖政策
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过分惩罚德国,导致德国民族意识崛起,遂成纳粹主义。
1938年9月17日,德国对捷克斯洛伐克发动了一场未宣战的低强度战争。为避战,英国和法国于9月20日正式要求捷克斯洛伐克将其苏台德地区领土割让给德国。当地居民中德裔占相当大比例。
1938年9月29日至30日,欧洲主要大国(不包括捷克斯洛伐克,尽管他们的代表在该镇)在德国慕尼黑召开了紧急会议,签署《莫尼黑协议》。
9月30日,捷克斯洛伐克屈服于德国、波兰和匈牙利的军事压力,以及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的外交压力,同意按照《莫尼黑协议》条款割让领土。
1938年9月24日巴特戈德斯贝格会议开始前希特勒向英国首相张伯伦握手致意。
希特勒宣称这是德国最后的领土扩张要求,目的是为了保护当地的日耳曼居民。英国首相张伯伦返回英伦后手举《莫尼黑协议》宣称欧洲迎来了永久和平。
这其实就和晋军退避三舍一样,如果希特勒见好就收,他本可找回德国在一战中所受过度惩罚。但可惜,他犯了和成得臣同样的错误,不肯收手,继续其扩张主义战争,直到打得法国投降,英军从敦刻尔克撤退出欧洲大陆。如果希特勒就此收手,雄霸欧洲大陆还是能成的。结果他只留了空军轰炸英伦,却抽调了主力实行巴巴罗萨计划,突袭和他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苏联。把斯大林打了个措手不及。
苏联有大纵深可迂回。就如当年库图佐夫拖垮拿破仑一样,斯大林也拖垮了入侵的德军。这当口,不识趣的日本突然偷袭了珍珠港,引来了美军参战。顺便把和日本结盟的德意两国一并拉入宣战对象。苏军主攻德军,美军诺曼底登陆助攻。美国海空军主攻日军,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助攻日本关东军;遂败德意日三国。
其实日军已经在中国取得压倒性胜利,若是见好就收,不逞强偷袭珍珠港,大势已经底定。
顺便说一句,偷袭珍珠港虽然是日本所犯的战争罪行;但毕竟是亚洲黄种人首次大胜了白人洋鬼子。大陆沦陷区的中国人还是有不少欢欣鼓舞,和日本人民一起举国庆祝的。只是后来日本战败投降,中国人才又一摸脸,好像从没发生过那么回事似的。
《莫尼黑协议》签订的当时,就遭丘吉尔等主战派的反对。后来希特勒果然并不遵守协议,继续扩张。但那不是张伯伦的错,而是希特勒的错。
其实这个世界上能够成其全球霸业的,自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以后,就是盎格鲁-萨克森人。德国是萨克森人祖庭。英国人是萨克森人登陆英伦和当地混血而成。故纳粹党头目,希特勒的接班人赫斯独自驾驶飞机到英国上空弃机跳伞,找英国当局劝和:咱们都是萨克森人,应该和了,共同对付其他人种。
现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大草坪不远处的纳粹屠犹纪念馆里,标出了欧洲各国地图上几乎都盛行过纳粹主义,排犹。不但英国不例外,连美国至今也有“White Power”示威。
若不是张伯伦签署《莫尼黑协议》仁至义尽,你希特勒还不收手,那就别怪我们不管是否白人种族主义,都要同仇敌忾了。若不是日本偷袭了珍珠港,美国人也不会同仇敌忾。
故不能埋怨《莫尼黑协议》的绥靖政策。就如晋军退避三舍,楚军还要步步紧逼,那就怪不得晋军全力以赴了一样。张伯伦签署了《莫尼黑协议》,希特勒还要步步紧逼,那就怪不得把风靡全欧的纳粹主义,意大利法西斯和日本军国主义团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