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戏称为“中国普利策”的草根新闻奖
对于这个“草根奖”的获奖者,毋宁称他们是中国真正的职业记者——标明“职业”二字,不仅仅是专业主义的升华,更与当下假信息泛滥、假新闻嚣张、文字被污染形成耀眼的反差,告诉公众,今天中国仍然有一些人,努力写着“真正意义上的新闻”
老高按:前几天在微信上读到一条消息《第六届“记者的家”新闻奖揭晓》,看看其中的获奖者和获奖篇目,很感动,没有多想就随手转发给其它微信群和朋友。马上就有朋友问我:获奖者都是国内新闻人,获奖篇目却篇篇敏感,“这是什么机构发的新闻奖?”又有国内一家有影响媒体的主力记者不无自豪地告诉我:这些获奖者“好多我都认识”。这引起了我的关注。正巧,读到了获奖者之一李微敖的文章《记者的家,中国“草根新闻奖”的意义》,回答了我的若干疑问。转载于此,与大家分享。
我知道,海外有些人对国内新闻人的这些文字是颇为不屑的:“中国乌鸦一般黑”,中共媒体的“狗嘴”里吐得出什么象牙?敢指斥造成苦难或腐败的罪魁祸首吗?敢揭露积重难返的制度根源吗?不敢揭示要害,就是“小骂大帮忙”……
这让我更钦佩这些获奖者——他们不仅要智斗力抗国内新闻审查官的淫威,还要顶着海内外各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冷嘲热讽,一心一意地履行新闻人的职责,反映社会真实,为民“鼓与呼”。
我想起七百多年前,南宋名臣文天祥在被囚三年后,顶住各种威逼利诱,在湿热、腐臭的牢房中,写下名垂千古的长诗《正气歌》——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记者的家,中国“草根新闻奖”的意义
李微敖,十驾 2025年02月16日
虽然再度获奖之事在春节前我就已经知晓,但是当第六届“记者的家”新闻奖的消息于2025年2月12日晚上,也就是元宵之夜,正式发布后,我依然掩不住地激动,甚而泪流满面。
“记者的家”成立于2000年,本是“西祠胡同”网站的一个BBS论坛。2006年4月,广东《新快报》刊发文章《从乌托邦角落到记者的“家”》(https://news.sina.com.cn/o/2006-04-11/10068668420s.shtml),还专门讲述了这个BBS论坛的成立经过、主要人员及其他基本情况。
我是2003年开始新闻从业,也曾在西祠胡同、在“记者的家”注册过、发言发帖过,但具体说过些什么,现在已经完全忘记了。
如今,无论是“西祠胡同”网站,还是“记者的家”BBS,已经消亡有年。不过在QQ群里、在微信群里,“记者的家”,依然薪火相传。
从2019年开始,颇具传奇色彩的新闻人刘虎先生,又发起组织了“记者的家”新闻奖评选,迄今已经是第六届了。
“记者的家”新闻奖,最初设有4个奖项:“社会重大事件报道奖”、“非虚构作品奖”、“最佳评论奖”、“杰出媒体人奖”。从2021年开始,又增设“公共服务奖”。这5个奖项,各设1个大奖,2-3个入围奖。
源于评委们的错爱,我是“记者的家”新闻奖的幸运儿之一。
2020年,我获得第二届“记者的家”新闻奖之“社会重大事件报道奖”的入围奖。
不过,我得说明的是,郭文思一案最早的报道者,是当时就职于财新传媒的王梦遥女士。此后我的报道,只是拾人牙慧、狗尾续貂而已。
2022年,第四届,我又一次获得“社会重大事件报道奖”的入围奖。这次是因为报道那年三月发生的东航空难。
然而直到今天,东航MU5735空难发生已近3年,事件的真相到底是什么?调查结果何时或者说是否能对外披露?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在2022年度评选结果公布后,我曾说,希望自己能争取在2023年年度不再只是“入围”,而要努力拿个大奖。
这个心愿实现了,我幸运地获得了第五届的“杰出媒体人”奖。
到2024年,第六届,我又一次被评委们错爱,再次获得“杰出媒体人”奖。
在奖项结果公布的同时发布的《愿我们都不以职业为借口违背做人的基本真诚——漫谈第六届“记者的家”新闻奖》一文里,作者温航先生说:
“记者的家”新闻奖评选已经进入第六年了。这项被戏称为“中国普利策”的“草根新闻大奖”,在舆论场有着一定的声望和影响力。
虽然是“草根奖”,但对于获奖者,我愿将他们视之为职业记者或职业新闻人。
“职业”二字,多见诸于职业球员、职业律师、职业教练……却鲜有“职业记者”的称谓。之所以对获奖者前缀冠以“职业”二字,不仅仅是专业主义的升华,更是因为与当下假信息泛滥、假新闻嚣张、文字被污染、满目皆是宣传买办形成刺眼的反差。
“记者的家”奖是写字言说的清流,能保持克制的表达,不哗众取宠、不博众眼球、不唯流量是图;并且大多数新闻纪实类获奖作品既不感性冲动,亦不轻易妄下结论,而是尽可能地呈现新闻中各方当事人的观点表达,最大程度上照顾事实、尊重真实,展现出与当下曲学阿世、谎言谀词、随风转蓬的套路化语系大相径庭的高贵品质。这种不以职业为借口去违背做人的基本真诚,是符合职业新闻人称谓的最高赞扬。
在这里,评奖没有律令;即使有编辑或评委设置了某些框架和标准,但有一样东西是高于这些的,那就是新闻规律。
尊重新闻规律,就是不屏蔽信息、不预设受众的心灵幼稚化,或者不去刻意制造某种状态,不去限制信息的流动和供给。
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稳重的纪事和扎实的作品。“稳重”,是各项获奖作品的背后,提供了多元化的信息、丰富的坐标系以及信息的独家高质量。以“杰出媒体人奖”得主李微敖为例,他所执笔的河北唐山退休干部“马树山案”系列报道、“中国象棋第一人”王天一案系列报道都契合身为一名调查记者“稳重”的气质。
……
值得一提的是,这届“记者的家”新闻奖之“公共服务奖”,是新京报记者韩福涛先生那篇影响巨大的暗访作品《罐车运输乱象调查:卸完煤制油直接装运食用大豆油》。
在2024年下半年的一些公开分享里,我也多次提到韩福涛先生的这篇作品。我知道,如此艰苦细致的暗访工作,是自己的心智与能力,都无法企及的。
我也感慨,对于食用油运输的问题,早在2005年广西的《南国早报》就曾关注报道;在2011年,湖南电视台的同行们也进行了这样的暗访追踪报道。这一问题,经过了20年,经过了几代中国新闻人的接力,终于在2024年,有了真正的改变。
世事进步之艰辛,由此可见……
“记者的家”新闻奖,虽然只是民间的新闻奖,是“草根新闻奖”,在我心目中,却也是中国内地难得的真正属于“新闻”的奖项,甚至可能还是目前中国内地跨媒体的最好的新闻奖项。
这个新闻奖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同行们之间的认可、鼓励与鞭策,也在告诉着新闻界之外的普通公众,在今天的中国内地新闻界,仍然有一些人,在尽自己的努力,努力写着“真正意义上的新闻”。
这个新闻奖,也在告诉着有志于从事新闻工作的年轻人们,还有那些在学校里就读的学生朋友们,什么才是“真正的新闻”?什么才是“真正的好新闻”?
甚而,我还奢望,这个新闻奖,能或多或少地帮助那些将面临高考填写志愿的学子们做出抉择——究竟可不可以、要不要报考新闻专业?
当然,我也知道,“记者的家”新闻奖评选以来,每年都有不少很好的新闻作品和新闻人,并没有来提交作品参加评选。比如,在我看来,这些年平均新闻专业水准最高的财新传媒的同行们,这也更让我这个“幸运儿”,感到惶恐与不安。(经读者提醒,本文作者李微敖写下“更正:本届有财新传媒的作者和报道参评并获奖。”)
谨以此为纪。
附:第六届“记者的家”新闻奖揭晓
1、公共服务奖·大奖
韩福涛《罐车运输乱象调查:卸完煤制油直接装运食用大豆油》
(发布于2024年7月2日,《新京报》)
{入围}
陶舜《儿童支原体肺炎住院记:进口阿奇霉素希舒美去哪儿了?》
(发布于2024年8月31日,微信公众号“陶舜财经”)
温如军《调查| 20只东北虎之死》
(发布于2024年5月13日,《中国慈善家》杂志)
2、社会重大事件报道奖·大奖
陈灿杰 “梅大高速垮塌”系列报道(第一作者)
《重走梅大高速边坡巡查路:塌方前周边有滑坡征兆》
(发布于2024年5月3日,澎湃新闻)
《梅大高速涉事边坡:脆弱地带与养护之困》
(发布于2024年5月12日,澎湃新闻)
{入围}
蔡真 邢燕军“指居”死亡系列报道
《一场跨区抓捕后,一位程序员在“指定居住”期间死去》
(发布于2024年5月12日,第一财经)
《撤案!邢燕军“指居”期间死亡案最新进展:警方认定无涉赌犯罪》
(发布于2024年12月14日,第一财经)
李东《一桩被撤诉的污染环境案,牵出警察受贿线索》
(发布于2024年6月3日,北青深一度)
罗美兰、孙晓晨《被玩具枪“击倒”的家庭》
(发布于《财新周刊》2024年第44期,11月11日出版)
杰出媒体人奖·大奖
李微敖
{入围}(略,下同)
非虚构作品奖·大奖
李宇琛作品《原伟东死了,河北终于赢了》
最佳评论奖·大奖
林斐然关于“仇日”话题的系列评论
近期文章:
《爱是如此忧伤》记录了我们一代人精神的历史
特朗普要对外国征收更高关税,你和我来买单
衡量一国史学水平最重要标志之一是看现当代史研究是否发达
人工智能可能给人类带来的最大问题
许多挚友被或左或右极端潮流裹挟而去,剩下我形影相吊
对“白左”的非正式研究:标签的后面是什么?后果是什么?
过去的这一年,难忘那些逝去的人
美国与俄罗斯两位重量级政治思想家对话全文
川普再次进白宫,与八年前首次进白宫面对的中国大不一样
没想到这部俄罗斯小说竟成为习近平的精神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