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黑

注册日期:2023-07-23
访问总量:10752735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柬埔寨:暹粒吴哥窟


发表时间:+-

柬埔寨:暹粒吴哥窟


 金边住了三夜后,我们于12月1号乘机抵达著名的吴哥窟所在地城市暹粒。从地图上看,暹粒距离金边很近,可为什么不乘坐大巴而乘坐飞机去?因为道路很差颠簸厉害,乘坐大巴会花费很长时间。


暹粒吴哥窟国际机场是中国一带一路项目,整个机场为中国云南机场投资集团按照BOT模式建造,建造者建成机场后,有权营运机场55年后,再归还柬埔寨。这个新机场工程于2018年7月开工,2023年10月16日启用,据说这是柬埔寨目前最大的机场。


看到机场里的这个显示屏上的中文文字,还以为回到了中国。

我们参加的是Gate 1 旅行社15人小型团。其中4对夫妻为印裔美国人,占大半,我们1对亚裔夫妻,1对加拿大白人夫妻,另外还有3个白人单身女性, 3个人都没有搭子,住酒店各自一房。


观看柬埔寨歌舞表演


12月2号参观吴哥窟。


中国和印度都是世界文明古国,对世界其它地方发生过影响,有中华文化圈和印度文化圈的说法。


中华文化圈有多大?它覆盖的地区大致是朝鲜日本和越南北方这几个地方。这些地区古代建筑样式与中国古代很像,说唐朝在日本,明朝在朝鲜就是这个意思。越南北方还有孔庙。另外就是日语里有大量汉语,朝鲜越南对古代汉语使用也很普遍。中华文化圈主要表现在上述地域范围内。


印度文化圈有多大?以前不知道,这次东南亚行发现,它的覆盖范围大大超过中华文化圈。被称之为世界第七大奇迹的吴哥窟就是无可争辩的证据。吴哥窟最初就是一个巨大的印度教寺庙群,而类似印度教神庙遗址遍布东南亚。


老妹儿他们9月份去了全世界最大的穆斯林国家印尼,可是她发到微信里的旅游景点照片,几乎全是印度教神庙遗址, 我当时就感觉很奇怪。以后查查资料发现,印度教在公元1世纪透过商贾、海员、学者和教士传入印尼,覆盖了印尼。印度尼西亚前面冠以印度两个字是有原因的。大约到公元1400年,前往印尼沿海的穆斯林商贾把伊斯兰教引入当地,最后导致印度教从印尼大部分的岛屿上消失,在截至2018年所做的人口普查结果中印度教徒约占全国人口的1.74%,而在巴厘岛,信仰印度教的人数占当地人口高达87%。在印尼最古老的宗教遗址自然就是印度教神庙了。


不但印尼,实际上缅甸马来西亚柬埔寨泰国老挝越南南部,几乎绝大部分东南亚地区都曾经被印度教覆盖。除了马来西亚以后变成穆斯林国家外,其它的东南亚国家又都经历了一个从印度教到佛教的转变过程, 而佛教,也来源于印度。佛教从印度尼泊尔源头向外传播有北传和南传两条路线。北传佛教又分为大乘佛教的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而南传佛教则是覆盖了整个东南亚的小乘佛教。汉传佛教也就是盛行于中国朝鲜日本越南北方的佛教起源于印度泥泊尔,从这点看,就宗教信仰而言,就连整个中华文化圈在内, 也在印度文化圈覆盖之下,由此可见印度文化圈影响之大。


还有一个印度文化在东南亚传播广泛深入的证据,那就是东南亚国家包括缅柬泰老的文字都来源于印度巴利语。这就牵涉到南传佛教与北传佛教的一个重大差别:北传佛教比较多地融入当地文化,北传佛教原始经典主要为梵语,传到中国后有大量经典从梵语翻译为中文,因此梵语对中文影响不大。而南传佛教一直比较多的保存巴利语的佛教经典,以巴利语讲经布道,因此来源于古印度的巴利语对缅柬泰老语言影响很大。


说起来这件事非常有意思:佛教在印度的形成先于印度教,曾经在印度占据主导地位,但最后被印度教取代。而最先传播到东南亚的是印度教,而之后却被后到的佛教取代。佛教在印度消失殆尽,可却在印度以外的地方,沿北传和南传两条路线兴旺发达。


为什么佛教在印度会被印度教取代?网络资料里的一个答案是因为它遭受到来自入侵的伊斯兰教和印度教的双重夹击,我觉得这个回答说服力不够。


为什么最先覆盖东南亚的印度教以后会被后到的佛教取代?导游回答说那是因为国王们放弃了印度教改信了佛教,我觉得这个回答可信。


一种文化圈的向外扩展,很多时候凭借硬实力进行,也就是军事入侵占领带来的文化扩展。中华文化圈至少在朝鲜和越南北方这两个地区的扩展,与硬实力密切相关。而印度文化圈的向外扩展,完全凭借的是软实力。回顾历史。印度对东南亚没有入侵的记载。不说别的,单说汉传佛教那个唐僧取经的故事就知道,佛教是中国人主动去印度取经而来的,并非人家强加于己的信仰。


吴哥窟建立于东南亚历史上著名的吴哥王朝时期(9至15世纪),占地400平方公里,规模巨大。吴哥王朝时期的柬埔寨疆域辽阔,它包括现今的泰国老挝越南南部,曾经是东南亚的霸主。吴哥窟建立之初就是印度教神庙,供奉死去的君王。


吴哥窟于1992年被指定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作为柬埔寨的象征,被描绘在国旗上。



12月2号早上来到吴哥窟,首先看到的是环绕寺庙群的护城河和外墙,宁静威严的氛围,象征着环绕梅鲁山的宇宙海洋,展示这里是神灵的神话家园。



柬埔寨常遭受湄公河泛滥之灾,台基设计起初可能是为了避免洪水侵入,后来发展成为建筑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使是河水淹不到的吴哥窟也有不少台基。



我们旅游团的团友们从图片右边的一个有扶手的木台阶登上神庙。我攀登的是这个原始的台阶。

这原始台阶比较陡峭,最困难的是因为长年自然磨损,不少台阶平面非常狭窄,最后一段路时。我必须弯腰手扶台阶前行。


登上台基居高临下视野开阔。



.

吴哥窟内有一千八百多个仙女的沙岩浮雕分布在东南西北四大门的外壁和金兹坛的内外壁。吴哥窟的神像、佛像不多,为免被盗,多移存于博物馆。


.


吴哥窟里的参天大树


吴哥窟基本上是垒石建筑,大部分用长方石块层层堆垒。



参观巴戎寺(Bayon Temple)也被译为巴扬寺,意为“美丽的塔”,是位于柬埔寨吴哥古迹唯一一座大乘佛教寺院,也是高棉帝国最后一座国家寺院。

网络资料介绍,巴戎寺建于1219年,由高棉国王阇耶跋摩七世下令兴建。兴建时间约晚吴哥窟100年。该寺建筑物中最驰名的是每座佛塔上以阇耶跋摩七世的形象所雕刻的“微笑四面佛像”,又称为“高棉的微笑”。



12月2号下午经过通王城南门,护城河桥两侧各有27尊石像,表现传说中的印度神话“搅拌乳海”。一边表现的是魔鬼Demon,另一边表现的是天神Angel。


魔鬼Demon


天神Angel 


2024年12月3号继续在柬埔寨暹粒游览,一大早先体验当地农民主要使用的牛车,然后到洞萨里湖,观察多种生态和漂浮的村庄,以及接送孩子们上下学的校船。

暹粒downtown夜市:


暹粒downtown华人开的一个礼品商店里。老板娘不会说中国话,但是店里的祭祀表明她的祖先确实来自中国。


相关链接:


柬埔寨: 金边


浏览(1522)
thumb_up(3)
评论(8)
  • 当前共有8条评论
  • 马黑 回复 阿妞不牛

    我们在国内也遇到很多大喇叭解说的旅游团,特别爬黄山时。唯一一次遇到用耳机解说的导游是在云南建水张家花园。估计用大喇叭用习惯了,很难改过来。

    国内遇到的很不习惯的一个事是,很多人公共场所会大声打电话。高铁上遇到很多,讲的都是个人私事或者公司内部的事,一点也不避讳,很大声音讲出来。我知道这是国内的长久习惯,但久违了,在海外在美国很少遇到这样的事,有点不习惯,心中发笑。

    我们的领队泰国人,他告诉我们中国游客夏天多,而欧美游客冬天多。

    屏蔽 举报回复
  • 阿妞不牛 回复 马黑

    是的,宗教传播,有的是刀剑,也不皆然,或许这也是共产主义的修正主义者伯恩斯坦等欧美白左最早都借鉴洞见?马列不一定要通过砍头实现?

    中国特色随处可见。那些大喇叭导游,无非是省钱——发给每人一副耳机,回收率不高,一只喇叭最便宜,吵到别人不关自己的事。直到游览地区禁止使用该音喇叭为止。国人对“法律法治”的理解非常透彻:在中国境内是党法没有明说可以做的绝不做,在国外则是无明文禁止的随便做,禁止的也可用“不识字”混过去。

    在曼谷我还遇到一件事:我在谷歌上检索到一家价廉物美很受好评的餐馆,那是一个泰国家庭街边半露天餐馆,满座欧美人,全家父母子女手脚不停在经营。我们到时,老板立即说,对不起,满座。我问要等多久?他说,不知道,你们别处请便吧。眼神态度里至少不是要留住我们。我们正要扫兴离开,刚好一桌客人离开,我们就立即说,那桌子空了吧。老板还是不情愿,说,收拾桌子要等很久,我们忙不过来。我说,没问题,我们自己帮你收拾。然后我们真的自己收拾了桌子,耐心等待。老板见到欧美客人就热情招呼他们等一下,并说可以十几分钟回来再看。我的亲友见老板很久还没来点菜,有点不耐烦。我说,你看看他们全家谁不在忙?为什么老外都耐心等待?后来老板女儿过来点菜,说让你们久等了。我回答没关系,看见了你们如何忙。点完菜,我问收不收美金现钞?她说收,问我是中国还是美国来的,我说美国来的。然后一切服务饭菜都很好。吃饭中间,旁边一桌走了之后,突然又来了一桌中国人坐下了。他们坐上去就高声大叫老板收拾桌子。老板女儿过来对我说,你好像也说中文吧。能不能帮我告诉他们,不要在这里等了,他们很快要打烊了。

    屏蔽 举报回复
  • 马黑 回复 阿妞不牛

    好像佛教与印度教都与印度古代宗教婆罗门教有关,但他们各自形成宗教体系的时间佛教早于印度教。我在想一个宗教的传播,与政治力的介入有关而且关系很大,但本身宗教学说的力量也就是信仰体系本身的特点也有关系。比如:真正的中华民族本土宗教道教,为什么在本土传播都不如外来的佛教?基督教初期受到罗马皇帝残酷打压,可是最后还是被接受并且广泛传播,从宗教本身的特点估计也是可以找到原因的。

    伊斯兰在东南亚的输出确实有意思。特别印尼那么大一个国家,还是千岛之国,距离中东阿拉伯国家比印度远很多,但最后居然把蓬勃发展的印度教取代,把印尼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穆斯林国家!

    当然这些我都没有研究过,只是这次东南亚行头脑中冒出来的一些想法。

    吴哥窟有不少中国旅游团,导游用一个大喇叭大声解说,非常吵人。我们的团友过来问我,他们说的是什么语言,我有点不好意思地告诉她是中文。我们旅游团都是带耳机,导游用耳机讲解,我们可以听得很清楚,但不会吵到别人。

    屏蔽 举报回复
  • 马黑 回复 Shanechen

    与我父母情况一样:我父亲也是穷光蛋,但母亲为富家小姐。

    南洋我兴趣很大。下个目标,也是步我老妹儿后尘,去一次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

    屏蔽 举报回复
  • 阿妞不牛

    哈哈哈,我拍的照片甚至连角度都跟你一模一样哈。

    你这个介绍视角很好——从宗教切入。印度文明传播扩散确实范围很大。印度教起源很早,甚至有学者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但是它的源头与内容非常复杂,是一个囊括各种不同的知识或是价值观的复杂宗教,而不是一个刚性的、共同的单一宗教。其后来发展又糅合了佛教甚至伊斯兰教内容。但是古印度帝国没有古中华帝国那么广袤的统一范围,印度教与佛教的传播也不是主要依靠铁血。后来从印度再往南亚输出的伊斯兰教,似乎也染上了这种印度的非暴力软色彩。因此东南亚的穆斯林没有中亚那样暴力血腥战争厮杀不停。当然,菩萨和尚也打架打仗。东南亚佛教国家之间互相战争也像吃素的大象那样打仗冲锋厉害得很。

    屏蔽 举报回复
  • Shanechen

    哈哈哈,是的。父亲家是穷光蛋,但也读到初中。母亲家有钱,年轻时自己便在新加坡有幢二层小楼, 后来闹革命时捐走了,否则俺现在也是阔老爷了。

    屁孩时便被父母威迫利诱唱南洋的歌,所以现在看到南洋的消息自然会多观注,哈哈哈


    屏蔽 举报回复
  • 马黑 回复 Shanechen

    印象里面,你父辈与南洋有关系?好像就是马来西亚?对南洋你应该很熟悉了。中亚的伊斯兰应该是硬实力传播,阿拉伯帝国向外扩展带来的。但东南亚的伊斯兰传播,正如你说应该是软实力开道,我的印象里确实与战争入侵无关。

    屏蔽 举报回复
  • Shanechen

    印尼和马来半岛信奉伊斯兰教,据说是聪明的穆斯林商人传教时先搞定统治集团,估计是金钱开道,不像闹共产革命,不夺统治者的权也不要他们的命,还有丰厚的进贡,所以改教自上而下就容易多了。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