馋师五代

注册日期:2014-04-07
访问总量:1516700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中国人为什么不读书?


发表时间:+-

中国人为什么不读书?

I

说中国人不读书,是需要点勇气的。这要是让“爱国者”知道了,轻者说你是“辱华”;要是上纲上线,你就是“汉奸”了。

 

事实,也是相反。

 

中国人绝不是不读书,比如,四书五经,多少读书人、不知疲倦、夜以继日、孜孜不倦地读了数千年,还在读。还有一本红色的小册子,发行量据说仅此于圣经,有上亿册了。

 

不过,四书五经也好,红色宝书也罢,都不是出于自愿。不读四书五经,科举就过不了关;科举不中,就别指望什么高官厚禄和千钟粟、颜如玉了;红宝书更是特殊时期的产物,手里要是没有红宝书,就可能被革命队伍所排挤和打击。一介草民,岂敢?

 

为此,需要区分两个概念:自愿性读书与受迫性读书。

 

于是,本文的题目,也可以修改为:中国人为什么不自愿性读书?如此,一方面概念清晰了,另一方面,也少了招人恨。不过,这种表述念起来,不顺。不妨假设,在本文中,“中国人为什么不读书”是指“中国人为什么不自愿性地读书”,ok?

 

下面,我就这样用了,我也不再重复解释了啊。

 

II

要想搞清楚中国人为什么不读书,首要的是要搞明白,为什么读书?

 

为什么读书?鄙人以为,一是有用,二是有趣。换言之,一本书,要能吸引人,或者有用,或者有趣,也就够了。极为个别的书,既有趣,又有用,那就是难得的好书了。有用,是物质性的;有趣,是精神性的。正如小平同志所言,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有一个著名的大毒枭,叫刘招华。他生于65年代,福建人,年轻时当兵,准备练就一身本领,报效国家。退伍之后,做过各种职业,可是,收入太低,不足以养家糊口,也不足以让自己的家庭尽快富裕起来。一个身高六尺的汉子,上不能安邦治国,下不能孝敬双亲,刘招华空有一身的力气和才华,却无处施展,颇为郁闷。

 

为此,动了邪念,钻研冰毒制造。日以继夜,不眠不休。为了搞懂一个技术难点,一个人专程跑到西安,找到西安交通大学著名的高分子专家,当面求教。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冰毒制造技术上,刘招华获得了重大突破,独步世界。他生产冰毒的工艺简单,所用原料也极其廉价、随处可得。以至于,其制造冰毒的工厂被警方查封后,所有到厂的专家,断定:以刘招华的设备之简陋、工艺之简单、原料之简易,根本不可能造出冰毒。

 

可是,刘招华就是创造了这样的奇迹。因为工艺简单,原料易得,刘招华的冰毒制造,数量特别巨大,因此,成为国内第一号被通缉的毒品犯罪嫌疑人。在被通缉的9个年头中,刘招华每到一处,都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恢复生产。在他被抓时,他的背包里,一无所有,只有一本在广州新华书店购买的最新版《高分子化学》一书。

 

一个毒贩,四处辗转,危在旦夕,可是,他还不忘读书,且,跟踪世界最前沿的技术。

 

为什么?有用。

 

这个故事,很极端。正是因为极端,也最能说明问题;有用的书,不怕没人读。一个毒贩,在对他而言极端“艰难困苦”的条件下,都能见缝插针地看书学习。我不相信别人做不到,我不相信一般人的求知欲,还不如一个毒品制造者。

 

有用的书,会有人读;有趣的书,更不必担心没有市场。金庸、古龙、梁羽生的武侠小说,有用吗?没有,但有趣。武侠,是中国成人的童话世界和妄想之地,所有在现实世界难以实现的梦想,都可以在武侠中找到慰藉。中国的年轻人,几乎人人痴迷,销量上亿了吧。

 

哈利波特、八十天环游地球、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聊斋志异、三国演义、西游记,有用吗?没有,但有趣。因为有趣,所以,读者如云。特别是西游记,纯属虚构,孙猴子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上天入地,一会儿大闹天宫,一会儿又下东海龙宫揪龙王爷的胡子,离奇怪诞,没有任何真实的成分,可是,人人津津乐道。西游记甚至走出国门,远赴韩国、日本和东南亚,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精神食粮。

 

所以,书,不论是有用,还是有趣,是永远不必担心没有市场,不必担心没有读者的。

 

问题是,中国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只有读圣贤书,才是正途。什么古今小说、传奇脚本、杂剧戏文等等,都不是正经。在道学家看来,不只登不了大雅之堂,简直是淫词浪语。《红楼梦》里的贾宝玉和林黛玉,夜读西厢,如醉如痴,说西厢记“真真是好文章”,可是,贾宝玉断不敢让贾政知道了。要是贾政知道了,少不了一顿呵斥!因为,在贾政看来,宝玉从来没有在“读书”上下过功夫,而是一肚子的“流言混话”——西厢记之类,就是“流言混话”的来源。

 

圣贤书,有用。一旦中举,即可升官发财,光耀门第。但,那是一道窄门,只有极少数人能成为幸运者,多数人的命运都是孔乙己。这就形成了一种强烈的示范效应:读书无用。多数读书人,都像孔乙己一样,穷困无聊。由于,中举的概率太低了,没有人敢设想幸运会落在自己头上,所以,即便是读圣贤书,也是没用的。

 

清末民初的山西举人刘大鹏,在其日记《退想斋日记》中写道(189312):

 

……近来吾乡风气大坏,视读书甚轻、视为商甚重,才华秀美之子弟,率皆出门为商,而读书者寥寥无几,甚且又既游庠序,竟弃儒而就商者。亦谓读书之士,多受饥寒,曷若为商之多得银钱,俾家道之丰裕也。当此之时,为商者十八九,读书者十一二。余见读书之士,往往羡慕商人,以为吾等读书,皆穷困无聊,不能得志以行其道,每至归咎读书,此皆未得书中滋味者耳……。

 

由此,不难看出,清末知识分子的基本情况。

 

第一,  才华秀美之人,都经商去了;“当此之时,为商者十八九,读书者十一二”。不仅如此,还有部分读书人,逆流而行,弃学从商。

 

第二,  为什么没人读书了呢?因为“读书之士多受饥寒”,不如经商,能让自己和家庭过上富裕的生活。“曷若为商之多得银钱,俾家道之丰裕也”。

 

第三,  即便是读书人,也心不在焉;“读书之人,往往羡慕商人,以为吾等读书,皆穷困无聊……。不是一个两个人,也不是少数人,而是多数读书人“物质上穷困、精神上无聊”“圣贤书”于生计之改善,没任何用处。

 

如果说,有志于科举的读书人,是有经不读的话;对普通人而言,则根本无书可读。因为,全社会的知识阶层,都全身心地致力于“我注六经”的事业中去了,已经没有社会精英、有精力投身于生产有用、有趣的知识产品。

 

鲁迅小时候,唯一可看的课外书是《山海经》;此外,没有任何儿童读物,没有童话,没有连环画,没有看图识字,没有动物学,没有植物学。要认识花草虫鱼,鲁迅先生只有亲身到百草园。难怪中医大夫开出一对原配的蛐蛐作药引,难倒了鲁迅先生。

 

如果,个例不足为凭的话,下面,我们来点大数据。看看中西历史上,所生产的书籍种类。

 

1450年之前,中西方的书籍种类,几乎相当。1368年、也就是明朝建立之前,中国的图书种类,有40782种;欧洲有大约3万种。

 

在西方,以1450年为界,是因为1450年古登堡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以此为分水岭,欧洲的图书种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古登堡以前的若干世纪中,欧洲大约有3万种图书。古登堡之后的150年,即到1600年,大约出版了125万种图书;1700年到1800年,大约有200万种;从1800年到1900年,欧洲有800万种新书。

 

中国的情况如何呢?

 

1368—1644年,出版图书14024种,这是大明朝的成绩单。1644年—1911年,出版图书126649种,这是大清朝的成绩单。同时的欧洲出版了多少种图书呢?1600年—1900年,欧洲的图书种类突破了千万大关,达到了11250000种,是大清朝的89倍。

 

或许,这就是中国人不读书的主要根源——参加科举的,只读圣贤书。可是,圣贤书除了应考,实在没有任何实际价值:无关气象,不知季节变换,不知阴晴风雨;无关农事,不知稼穑,不知春种秋收;无关工艺,不知修桥铺路,不知打井灌溉;无关商业,不知将本求利,不知物价消长;无关人身健康,不知诊治预防,不知湿热冷暖。

 

圣贤书没用,只有应试的学子,才会去读;此外,有用的书又少,民众的识字率,也低。多数人不读书,就不难理解了。但,有一种娱乐经久不衰,那就是中国民间戏剧——戏剧中,有治国能臣、贞妇烈女、明君义士与各种格式化的人物,老少妇孺,喜闻乐见。即便是文盲,也乐在其中。

 

古代,与其读书,不如看戏。今天,与其读书,不如追剧——历史和今天,何其相似?

 

2018821

北京,望京家中


浏览(1902)
thumb_up(14)
评论(10)
  • 当前共有10条评论
  • 馋师五代 回复 voigt

    哈哈哈。 高见。

    确实是。


    曾经有一个朋友问我, 读书有啥用啊?

    我说,要是你爸爸是部长,不读书也能干得很好。但,普通人家的孩子,只有读书。当然,读书读得再好,也未必。可不读书的话,连微小的希望也没有了。


    他表示认同。


    刘项原来不读书!



    屏蔽 举报回复
  • voigt

    中國人不讀書者聰明。因為:

    1. 有關係,有路子的用不著讀書,小學生水平能夠當大官。

    2. 沒關係,沒路子的「讀書無用」。

    3. 書讀多了,比領導知道的多,危險!會「讀的越多越反動」。

    4. 德是「聽話」,只聽話平安無事。讀書不如練習吹喇叭。

    屏蔽 举报回复
  • 馋师五代 回复 白草

    1, 圣经的价值,是源头,仅仅是源头。读《圣经》的人,还会去看其他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等。 同时,虔诚的信徒如牛顿、笛卡尔、莱布尼兹等大科学家是以证明上帝的存在,从事科学研究的。或者说,圣经的价值在于启示。


    2,中国的圣贤书,则不同,四书五经是全覆盖的,读圣贤书的人,是不读其他书的。 儒家信徒在四书五经中,寻找所有问题的答案,而对自然世界失去了探索的欲望。


    这才是最大的差异。


    希望你多思考一层,而不是,,,,,,




    屏蔽 举报回复
  • 白草

    “圣贤书除了应考,实在没有任何实际价值“


    在西方印刷量最高的一本书是圣经。依你的逻辑,也没有任何实际价值。

    屏蔽 举报回复
  • 艺萌

    好文! 这也是困惑我很久的课题。读书为了应考,那不叫读书,只读过专业书的也不应叫读书人;只去读如何赚钱的人也实在乏味。对,读的书除了有用,还应有趣。是什么造成了功利功利,除了功利还是功利?

    屏蔽 举报回复
  • Siubuding

    @圣贤书除了应考,实在没有任何实际价值:无关气象,不知季节变换,


    我党显然吸收的纯粹秦儒的教训,结合现代工业社会的需要,鼓吹又红又专自1961年。这就超越了共产主义苏东了。为我党在8964和苏东波之后的稳定打下了深厚的思想基础,避免了类似54运动的动乱。

    党的教育事业2021-12-09中西兼容伤党髓
    党的教育新科举
    文理兼修难急用
    又红又专方录取


    不拘一格贬人才

    2022-04-14

    神州尧舜尽白痴

    喜迎马列辅秦制

    唯有主席是天才

    光明正大多诡计


    九州降服已几代

    万马齐喑不可哀

    又红又专红为先

    不拘一格贬人才


    屏蔽 举报回复
  • Siubuding

    几个月前,本大少窜访国子监兼孔庙,游客基本上是去崇敬崇拜,只有本大少满怀腹诽,即场写了几首打油诗及补遗。

    万世师表孔夫子

    2024-12-03

    万世师表孔夫子

    皇帝吹捧护秦制

    万般下品唯读书

    礼教大学方统一


    秦儒奴才

    2024-12-04

    万马喑百代

    读书成奴才

    人人皆尧舜

    最终变韭菜


    我党何尊孔

    2024-12-23

    有教无类齐修身

    因材施教成奴才

    优秀传统党推崇

    谁记我党反孔源


    皇帝加持的孔庙

    2024-12-26

    生民未有雍正意

    斯文在兹由皇释

    与天地参莫超越

    道洽大同合统一


    屏蔽 举报回复
  • 灵修小院

    非常好的文章,很有深度,功利主義的確是中國教育的一個大問題,孩子們在最好的學習時間,學的東西都是一些應試的技能,真正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都沒有打好根基。非常可惜。

    屏蔽 举报回复
  • 席琳

    没错,国人功利心严重,古代人读书是因为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现代人读书的目的,小孩为了高考,老人为了猎奇,成年人则基本不读书,因为读书无用。

    屏蔽 举报回复
  • liucarl

    中国人太聪明,实用主义至上。读书是必须有用的,没用则不读书。人生里没有什么信仰,只为升官发财。读书如果不能升官发财,就不读书。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