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传》查经15 圣灵奇妙,主道活泼(17章)
《使徒行传》查经(15)
圣灵奇妙,主道活泼(17章)
②在帖撒罗尼迦宣教(徒17:1-9)
帖撒罗尼迦是保罗在欧洲布道的第二站。离开腓立比经过暗妃波里(「暗妃」意「双」,「波里」意「城」,全字意「双城」,此城在腓立比之西约三十三哩),和亚波罗尼亚(意「亚波罗之圣灵的轨迹-使徒行传诠释130属地」,离暗妃波里二十七哩),再往前三十五哩便是帖撒罗尼迦。作者在第一节经文里描述走了超过一百哩的路(徒17:1)。
此时作者没用「我们」,表示路加可能留在腓立比牧养新成立的教会;提摩太的名字也未出现,直到17章14节才再见到他,可能提摩太亦留下与路加同工,共同牧养腓立比教会81。保罗与西拉未在「暗」、「亚」两城停留,乃因他们主要以大城市为福音基地。
帖撒罗尼迦原名Therme,主前三一五年马其顿王卡珊德(Cassander)将之扩建,名帖撒罗尼迦,以记念其妻(亚历山大同父异母之妹)。这是个自由城,座落在东西往来必经的伊格那修(Egnatian Way)大道上,故传说此城的大街正是这大道的一段82。这城又是马其顿的都会,故商业文化发达,除哥林多外,便以它为首。
在此作者记载保罗等人只停留三个安息日(徒17:2),但据腓立比书4章16节所记,他们一定停留了超过三周,才能与「腓」教会建立一亲密的关系,及后来接受他们的资助。从帖撒罗尼迦前书1章9-10节所记,他们在「帖」城工作异常蒙恩,仅三周的工作,「帖」教会便成立了83。
在「帖」城,保罗本著「先犹太人,后外邦教会往地极(二)131人」的传道原则,在会堂里向自己同胞传耶稣是基督,及十架先于冠冕的信息。路加用了四个动词,描述保罗的布道方式:「辩论」、「讲解」、「陈明」、「传讲」,每字皆指出对象的需要不同,故「用尽诸般智慧、传扬真理」(西1:28)。不少人因此信了主(如耶孙,17:5;亚里达古、西公都,20:4),其中也有进犹太教的尊贵外邦妇女(徒17:4),她们可能是城中权贵的妻子,但反对派纠众行凶,诬揑保罗传扬造反的言论(徒17:7),地方官害怕并上来,却找不到证据,遂收了耶孙的「保状」(hikanon,「保款」)便放了他们(徒17:9)。
③在庇哩亚宣教(徒17:10-13)
庇哩亚离开「帖」城西南五十哩,在此处保罗工作的果效似较「帖」城为大(「贤」字指「较为伟大」,原文eugenesteroi,由「优、生」二字合成,17:11上)。圣经用数语形容庇哩亚人渴慕真道的态度:甘心领受——天性高尚;天天考查——努力求真;结果多人信主(徒17:12),当然也成立了教会,可惜没有「致庇哩亚人书」。
据约翰福音5章39节记,很多人查考神的话并不一定产生功效,保罗亦说他本国的人心蒙脂油(徒18:27),脸蒙了帕子,不见真光(参林后3:14-16)。但天天的查考不久便产生效圣灵的轨迹-使徒行传诠释132果(徒17:12),其中妇女不少。路加记载在马其顿三个主要城市,均有妇女得救(徒16:14,17:4、12)。
但「帖」城的犹太人仍不死心,得悉保罗在庇哩亚,于是又跟踪而来扰乱众人,迫使保罗再亡命于城外(徒17:13)。这是保罗第三次被迫离开宣教城市,但保罗没有气馁,他将西拉与提摩太留在「庇」城,牧养新教会,自己则勇往直前,直趋雅典。如后来的李文斯顿所言:「无论在什么地方,我都愿意去,只要是向前非后退便可」84。
(5)在亚该亚一带(徒17:14-18:17)
①在雅典宣教(徒17:14-34)
雅典是一个「大学城」,举凡音乐、艺术、文学、哲理、医学等,皆独占鳌头,是古代文明的冠冕,智慧的花朵,举世著名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彼古罗、Zeno等皆为雅典人,故古人称雅典为「智慧的圣地」85。主前四世纪,雅典被马其顿王腓力征服(338BC),属希腊国一省分;后被罗马推翻(146BC),主前二七年,罗马将之改为亚该亚省。
(a)辩论(徒17:16-21)
与各种人辩论:会堂的犹太人、虔诚人,街上的希腊人,及哲学派人。
17节的「市」(agora)非街市买卖的市,而是市民言语论谈所在地。哲学派人士有二支:一为以彼古罗——享乐主义的哲学派,创始人以彼古罗(341—270BC),主张世上无鬼神之说,人生只是为享乐,门徒颇多。二为斯多亚派(Stoics,意「走廊」),创始人名Zeno(340-265BC),常在走廊下讲学而得名,主张生活严谨,逃避享乐(尼禄该撒老师Seneca,该撒Marcus Aure1ius皆属斯多亚派)。这些哲人邀请保罗上「亚略巴古山」(Areopagus,意「战神之山」),离「市」不远,在城边一千五百尺高的山上(Acropo1is),要听保罗的新道理(徒17:18-20)。21节的「住在那里的客人」即「外侨」,慕名移居雅典之人,多属有钱有闲之辈,终日无所事事。
亚略巴古山也是一处市政议会的开会地点86,通常约三十人之议会87(其中一人后来信主,参17:34),但此地有时借给学者们讨论各类思潮学说之用88,有时也用作审判罪犯的法庭89。
(b)演讲(徒17:22-31)
(保罗第三篇讲章)讲题:未识之神(不认识而敬拜,是为愚昧之极)。
圣灵的轨迹-使徒行传诠释134保罗就地取材将他们所「未识之真神」介绍给他们,原来祂就是「创造天地的主宰」,「从一本造出万族的上帝」,「离我们不远的真神」(徒17:22-27)。保罗甚至引用他们的诗人(Aratus,斯多亚学派)证明其道(徒17:28)。
综观之,保罗的讲章有三点:神是创造主(徒17:22-29);神是审判主(徒17:30-31,以彼古罗派否认神会审判人);神是施恩主,祂虽不计算人过去的愚蒙,今却要人悔改(徒17:30)。
(c)结果(徒17:32-34)
哲学界讥诮,客气者推辞(徒17:32),但神之道发出,不徒然收回,种子入地不深,荆棘又多,但小有收成,其中有亚略巴古的议员丢尼修(传说[据哥林多主教丢尼修言,AD117]他成为雅典第一任主教),以及大马哩(意「红母牛」,屈梭多模(Chrysostom)说她是丢尼修的妻子),还有其他人(徒17:34)。
②在哥林多宣教(徒18:1-17)在雅典之西约五十哩乃希腊古城哥林多,政治上那是亚该亚省的首都。主前一四六年,罗马帝国征服希腊时将哥林多夷为平地,但后来凯撒大帝Ju1ius Caesar将之重建,并在主前二七年立之为亚该亚省府。在保罗时代,此城人口约六、七十万,奴隶占半数;在宗教上那是爱神崇拜(Aphrodite,传说「海神之女」)所在地,因此庙宇遍地,藏污纳垢,妓馆林立,庙妓上千,夜间四出兜揽生意,淫靡之风举世闻名,全城道德风气败坏,当时人称「哥林多化」乃是「道德崩溃、沦亡,放荡纵欲之意」,保罗就是在此地写出了罗马书1章18-32节的罪行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