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兼卖国—双赢买卖
陈事回忆,两味杂陈。
80年代初的北京,正赶上合资企业这股新鲜风潮,大家都兴奋,觉得这是让老外“掏钱办事”的好机会。结果呢,事情怎么发展,全看你信不信人性这玩意儿。
一位年过花甲的加拿大房地产商,名字特威风,叫卢堡(Noble)。听这名字就知道,人家是冲着“大楼”来的。身边带着个华人女友,精明泼辣,据说能把算盘拨出火星来。俩人一商量,就决定在北京建国门外搞一座“顶配”写字楼——说白了,就是外资圈里的炫技场。中方这边呢,派出的是《北京科技进出口公司》,一个听名字就特别“正能量”的单位。合作模式很简单:你拿钱,我出地,咱哥俩一起发财。
说是这么说,但一落地,问题就来了。首先,大楼叫什么名字就吵翻天了。卢堡先生说,叫“卢堡大厦”,这没毛病吧?毕竟钱是我掏的。中方死活不同意,觉得这名字太显外资的存在感,非要叫“北京科技进出口公司大厦”。听着就像是在打宣传广告。于是,两边吵得鸡飞狗跳。偏偏当时又没什么像样的法律和规则,解决不了问题怎么办?卢堡直接上书赵紫阳,寻求高层裁决。赵紫阳的回复很有艺术性:“我已责成有关部门依法妥善处理。”问题是,当时没什么“法”可依,有关部门更是稀里糊涂。最后,只好找个中间人来“调解”。
于是,王先生登场了。这位金融行业的中层干部,一脸慈眉善目,一身“爱国”的正气,特别得中方领导信任。王先生的任务很简单——跑腿、传话,做“润滑剂”。但要说他能解决什么大问题,那真是高看了他。
卢堡这边愁得抓耳挠腮,华人女友张女士却有点门道。她很明白中国人的规矩,尤其是“润滑”这件事的关键点在哪儿。她开始有事没事请王先生吃饭,而且还挑那种高档的地方,一顿下来能把王先生吃得眼冒金星。酒足饭饱后,还往他兜里塞几张外汇券。那可是80年代啊!王先生一个月工资才八十块,这“饭后小费”能顶他半个月薪水,谁不动心?
从那以后,王先生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开始主动在谈判前给卢堡先生递点“关键情报”。什么中方底线啊,妥协空间啊,他都不露声色地暗示一二。结果,卢堡先生屡屡得手,连那栋写字楼的名字都最终定为“卢堡大厦”。你说神不神?
故事还没完。卢堡先生是个知恩图报的人,特别义气,直接掏钱把王先生的儿子送去加拿大读书。后来,王先生一家也全移民过去了,还在那儿开了个小店,日子过得挺小资。最绝的是,前不久,这位慈眉善目的王先生还在加拿大的社交媒体上痛斥批评中国的华人为“恨国党”。
这真是:假作真来真亦假,爱国卖国双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