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丁山

注册日期:2024-11-09
访问总量:26050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信仰的生物基础


发表时间:+-

现代社会强调个人解放,自由主义,和性解放,女人保持良好的体态当然可以吸引更多异性或者同性的目光,在职场竞争中占得先机,但是我们不要忘记古代社会妇女其实只是一种繁殖后代的工具,她和丈夫的结合不是为了获得更好的性体验,安全感,归属感而是为了帮助壮大丈夫的家族人口,因此她对于孩子的看法应该首先看性别,其次看健康,在一个男权社会里男孩的价值要远远大于女孩,如果是男孩,那么这个男孩降生给母亲的体验就是善,因为他有助于提升母亲的地位,改善母亲的生存条件,如果是女孩,那么这个孩子显然就是恶,因为她会拉低母亲的生存价值,恶化母亲的生存条件,社会风俗的评价系统,家族追求的价值体系决定着孩子的善恶而不是孩子天赋性格,中国历史上的大量虐杀女婴或者虐待女童的事件可以给我们提供有力的佐证,决定着孩子善恶的基础条件一般要到3岁以后,具备初步的独立行动能力才有可能,3岁以前的人之初生存策略就是通过肢体接触,声音提醒,容貌美化来主动控制或者限制父母的繁衍冲动,如果不用善恶这种成人的是非观点来区分,起码应该说刚出生的人类是具备极其自私,利己的天性,任何一个幼童的大脑容积,生物本能,智力发育水平丝毫不弱于一头强健的狮子,尽管他的体力水平远远逊色于狮子,婴儿从外界获得生存保障的技能不是依靠锋利的爪牙,强健的下颌,敏捷的身手,而是从操控关注提供者的内分泌平衡着眼,以小搏大,以弱胜强,获取不对等利益,这种论点的提出是紧跟时代潮流且有充足的科学依据,400万年前的出生的人类婴儿采用这种策略,4个小时前出生的人类婴儿同样采用这种策略,就如同数字时代的现代战争往往是几个身负绝技的猥琐男女关在密闭小黑屋里通过操作鼠标键盘就能够摧毁万里之外敌方的银行,电厂,军事基地,那种铺天盖地的B_52用JDAM或者战斧式巡弋飞弹进行狂轰滥炸的震撼场面估计在未来的战争进程中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因此我们可以把婴儿的生存策略看作前者的称为看不到硝烟的比特战争或者精神战争,动物的生存策略大致等同于后者血肉横飞的焦耳战争或者马力战争,从人体生理学上看哺乳期间,乳母的脑垂体前叶需要分泌大量的催乳素,以促使乳腺分泌乳汁,因而相对地抑制了脑垂体分泌卵细胞刺激素的作用,使卵胞动能受到抑制,卵泡不能发育为成熟的卵子,所以,在哺乳期的妇女,一般在半年至一年内没有排卵功能,也不会受孕怀胎,而不用自身哺乳的产妇会比哺乳的产妇缩短一倍的时间进入下一阶段的怀孕准备期,一般人很少会注意奶妈的命运,奶妈在显贵人家的待遇要高于普通的杂役下人直追妻妾,这种地位是以她延长自己受孕时间,减少自己受孕机会,而将受孕机会让给雇主换来的,站在婴儿的立场来看,就是另一条故事系统了,婴儿不具备思维语言能力,他传递信息的方法无非声音及外表,婴儿的哭声能够让人体分泌过多的睾丸酮,而睾丸酮其实是一种雄性应激激素,它的作用除了让人迅速行动起来,另一项针对女性的作用是抑制雌性促产素的产生,女人没有促排泄激素就像福特汽车没有汽油,诺基亚手机没有电池一样极大降低再次精子与卵子的邂逅机会,从而只得逼迫腾出精力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对眼前哺育婴儿的关注,提高婴儿的存活几率,再迴朔到婴儿降生前的状态

 

 


浏览(1040)
thumb_up(0)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