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雪橇

注册日期:2016-08-17
访问总量:1778926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献给死亡————记非正常死亡的北大才子沈元


发表时间:+-

                            献给死亡

—————记非正常死亡的北大才子沈元

                              北极湖


那个在半步桥不停地叨叨絮絮他将被宽恕的人

那个在陋室饥肠辘辘撰写《 汉书补注》的上海男人

那个在刑场被绳索捆绑渴望活下去的天真的大男孩

那个走投无路把自己用黑色鞋油抹黑的边缘人


那个被家人不得不拒之门外的儿子、幼弟

那个被绑赴刑场执行枪决的无辜青年


四月

他被拖上绿色囚车

四月

他离开十万人座无虚席的体育场

五个身高马大的年轻人按住他头部、后背、双臂,勒紧他喉咙……

囚车押着一个说不出话的人驶离熟悉的东四大街、长安街……

                                                驶离曾留下无数屈辱痕迹的劳改农场


还有十分钟

马上驶入刑场

跪在沉默河滩

一颗子弹飞快地射进无罪人无罪后脑

它带着那年轻温暖的体温


四月死亡让远离幸福的游子终于告别一个个苦难

四月枪声

久久回荡

一个32岁的江南才子

拼命想活下去的

冤屈

不甘心的

呐喊

呼叫声


2024-12-20


浏览(2836)
thumb_up(9)
评论(11)
  • 当前共有11条评论
  • 北极雪橇 回复 fangbin

    但愿我们能平静地生活。

    屏蔽 举报回复
  • fangbin

    想想这个国家,为了政权的名义,残杀了多少天才与慧者,仅此一点这个政权就是罪恶的代名词。

    屏蔽 举报回复
  • fangbin

    当今中国,能够知道沈元的人,没有多少。但凡能够纪念他的人,每一个都值得尊敬,因为这其中承载着良知与学识。

    屏蔽 举报回复
  • 北极雪橇 回复 llyismyson

    悲情才子!

    屏蔽 举报回复
  • llyismyson

    天妒英才

    屏蔽 举报回复
  • 北极雪橇 回复 巴黎老高

    很难想象他被枪决时的那一瞬间。


    屏蔽 举报回复
  • 北极雪橇 回复 老冬儿

    愿不再有悲剧!

    屏蔽 举报回复
  • 老冬儿

    那年代,非正常死亡的人太多了!实在搞不懂今天为什么还有人怀念那段荒唐的岁月。

    赞诗人为冤魂发声。

    屏蔽 举报回复
  • 巴黎老高
    1955年,沈元以全国高考文史类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入学期间,沈元刻苦研读,几无片刻休息。

    沈元亦曾关心时事。1956年,他在图书馆看到刊载苏共二十大秘密报告的英文报纸,遂将其主要内容译出并与同学议论。由于秘密报告指出《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不是信史,且斯大林的错误有其制度根源,沈元因此被当作极右学生批判。至1957年反右运动时,沈元被划为“右派份子”,翌年被开除学籍,遣送农村劳动改造,期间落下肝病。[1][2]

    1961年,沈元“摘帽”之后以病弱之身回到北京。此后即闭门读书,不问时事,潜心研究历史。[1]

    1962年,沈元的研究论文被推荐给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以下简称“学部”,今中国社会科学院)副主任刘导生。刘导生又推介给历史学家、学部近代史研究所研究所副所长黎澍。[3]黎澍和其他历史学家看过这些论文后皆感震惊,同声赞叹其为难遇之才。

    震动史学界的第一篇沈元作品是《〈急就篇〉研究》,由《历史研究》主编黎澍在数篇沈作中选出在该刊发表,是从汉代蒙学课本中探求当时社会心态、研究出汉代社会状况。黎澍并将当时处在街道居委会管下的沈元调入近代史研究所,安排在丁守和领导的思想史组[注 1]。其后,沈元又在《历史研究》发表过属于近现代史研究领域的《洪秀全与太平天国革命》和《马克思主义与阶级分析方法》(署名“张玉楼”),受到当时《人民日报》编辑部理论部主任何匡赏识[4],使得两文均被《人民日报》转载,前者得摘要一万字[5],后者则系全文。黎澍说:“近代史研究要有十个沈元,面貌就能根本改观。”复旦大学教授、经学家周予同更表示:“我举双手赞成沈元道路”。[3]

    然而当时北京大学历史系有人向中宣部控告沈元出名是白专压倒红专,副部长周扬遂指示学部调查,以贬抑“沈元道路”。然而丁守和对《马克思主义与阶级分析方法》一文爱不忍弃,便只得建议沈元用笔名发表。即便如此,仍有联名信寄到毛泽东处,指责黎澍“吹捧右派”,直到毛泽东的秘书田家英向黎澍打招呼,而中宣部也指示“注意影响”,不让沈元再发文章为止。[3][2]

    屏蔽 举报回复
  • 巴黎老高

    沈元(1938年—1970年4月18日),原籍浙江义乌,生于上海,中国历史学家,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枪决。

    1972年后,其家人才收到枪决通知,被索要5分钱的子弹费,其尸骨无存。[6] 其家人对沈元判决书表述并不认可,认为那不符合他这个人一贯的思维方式和做事逻辑,而且宣判说辞也是矛盾百出,没有任何的人证物证。只是档案至今没有解密,沈元的姐姐沈蓓说在她有生之年不会放弃,唯有彻底搞清楚这个问题,才能彻底给沈元一个清白。 [6]

    “文革”后,黎澍与刘导生提出为沈元平反正名,1980年春天,沈元被平反。沈母知后痛哭“我不要纸……我要人啊!”[1][2]黎并提议搜集沈元遗作以为纪念,未果。而后由宋诒瑞编成出版于香港的《难以纪念的纪念》一书中收有沈元的遗作与遗稿[1][7]。沈元的姐姐只找到弟弟当年读过的一本《汉书补注》,发现页边小字尽是沈元批语,乃结成《〈汉书补注〉批注》一书出版。[1][3]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