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网友来稿

注册日期:2021-11-11
访问总量:4443227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赵晓:文马、嬉皮士、性解放与当今 DEI 运动的幽灵


发表时间:+-


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巨匠,西方马克思主义(“文马”)的代表性人物。一部《爱欲与文明》(Eros and Civilization: A Philosophical Inquiry into Freud)将他推上了20世纪60年代文化反叛运动的神坛。他顺势登基,成为“嬉皮士教父”,递给美国“红卫兵”——那些躁动不安的青年学生们一根名为“爱欲解放”的火柴,鼓励他们点燃反抗的篝火。当然,篝火能烧多旺、跳不跳自由舞,还得看嬉皮士们自己嗨不嗨得起来。换句话说,马尔库塞虽未必是导演,却绝对是他们的“思想干爹”。

一、文马与嬉皮士:递火柴的是他,点燃的是他们

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街头抗议此起彼伏,校园掀起革命狂潮,嬉皮士们蓬头垢面却热情似火。他们的怒火不仅烧向越战,还烧向整个资本主义秩序,而这正是马尔库塞在《爱欲与文明》中极力描画和煽动的景象。

马尔库塞认为,资本主义不仅是马克思所定义的经济体系,更是一台“压抑机器”,通过禁欲、秩序和强加的社会需求全面压制了人性本能。他提出:爱欲的解放是反抗的利器,可以砸碎压抑文化的枷锁。嬉皮士们听到这话,如打了鸡血一般,立刻高喊:“Make Love, Not War!”性爱等于自由,要作爱不要作战,直接把马尔库塞的思想写成歌来唱。

马尔库塞是否真想看到这些“反叛小子”在滥交派对中释放爱欲?有人说,他的目标是通过“本能解放”恢复人类的自由,而非鼓励彻底抛弃所有社会秩序。但也有人说,这正是“文马”要达到的效果:砸烂传统文化,颠覆基督教文明奠基。说到底,他们和传统马克思主义一样,都发誓要砸烂基督教的资本主义旧世界。

二、性解放:马尔库塞的哲学,成了“性生活指南”

《爱欲与文明》的“爱欲解放”(liberation of Eros)理论,成了性解放运动的精神引擎。在反主流文化潮流中,“性”成为对抗主流道德的武器。学生们高喊“爱欲无罪”,一边觉得自己在摧毁压迫的家庭价值观,一边纵情享受“性自由”。

马尔库塞没直接喊出“打倒婚姻”和“解散家庭”,但他的理论主张——解放被压抑的本能,显然与基督教的“婚姻神圣”和“家庭价值观”格格不入。传统婚姻的稳定和承诺,注定在这种“解放”逻辑下崩塌。基督文明的几块基石——尊重生命、婚姻神圣、社会道德、市场经济、法治宪政等,也在这场“全面自由”的试验中逐渐被瓦解。

本质上,马尔库塞的“本能解放”是点燃性解放和去基督教化“篝火”的引信。在全面自由的口号下,美国婚姻与家庭的伦理基石被摧毁,传统价值应声倒塌。这场思想实验成了慢性炸弹,从嬉皮士时代一路炸到今天:性解放、身份政治、DEI 和文化瓦解,谁都能在文马的“火柴”下跳上一曲黑色的“自由舞”。

三、从嬉皮士到今天的 DEI:马尔库塞的幽灵仍在飘荡

嬉皮士的长发与摇滚乐渐成历史,但“文马式反叛”的幽灵更加扩散。今天的美国校园,DEI(多样性、平等、包容)成为政治正确的金科玉律。从《爱欲与文明》到“身份政治”,教授们的讲台成了新的战场。种族、性别、宗教、性取向,每一个“多样性身份”都成了反主流文化的武器。

这剧本是不是似曾相识?当年,马克思说“资本家剥削你”;后来,马尔库塞教授告诉嬉皮士“资本主义压迫你”;今天,哈佛的教授们教学生“父权制、殖民主义压迫你”。全都是挑动群众斗群众,把社会搞得乱成一团,只有毁灭,没有建设。唯一的区别是,当年的嬉皮士挥舞长发高喊“自由”,今天的学生拿着彩虹旗和社交媒体反击“压迫结构”。马尔库塞的理论,在今天的美国,被“身份政治”重新调配,成了 DEI 菜单中的迷魂香料。

四、文马的火柴与历史的篝火

历史不会重复,但总有相似的回音。马尔库塞的火柴,点燃了性解放、嬉皮士文化的篝火,如今则化为 DEI 运动的隐形燃料。这股思想不仅渗透美国校园,也端到了奥巴马的桌上,甚至成为民主党左派党纲的一部分,还飘荡在巴黎奥运会的开幕式上。左派不断端出变态、反常的“黑暗料理”,逼着保守派“吃下去”,还美其名曰“这就是自由,这就是正常”!

从1960年代到2024年,历史告诉我们:每一场文化革命的背后,总有一根疯狂哲学的火柴。每一次毁灭性浪潮的背后,也都有撒旦的幽灵作祟。马尔库塞的“自由”,不过是魔鬼的新装罢了!



浏览(1343)
thumb_up(9)
评论(1)
  • 当前共有1条评论
  • gugeren

    这批1960年代十几二十岁的人,如今已经七八十岁了,但是他们培养的一代甚至几代的学生和子女,继承了他们的思想,就是当今民主党人的所谓“自由主义”思想的继承人。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