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宛然

注册日期:2012-03-27
访问总量:2826509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淨空老法師:淨土大經科註(第四回)393


发表时间:+-

淨土大經科註(第四回)(第三九三集)【日期】2016/10/30【地點】香港佛陀教育協會【檔名】02-041-0393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九百零一頁第一行看起:
  『其國不逆違,自然所牽隨』,這兩句是經文。下面是念老的註解,「首句」,第一句,「謂彼國於各輩諸往生者,皆不逆不違」。極樂世界,有四土三輩九品往生的人,所以確確實實有品位高下,這是事實。但是這個世界很特殊,品位跟自己實際的受用不一樣,實際的受用是平等的,極樂世界確實,我們講的大同,平等。前面這個消息,我們透露得很多,所以往生極樂世界,實際上等於成佛。真正成佛,必須要把四十一品無明煩惱習氣斷乾淨。這個斷乾淨的時間,一般大乘經都說要三個阿僧祇劫,這是真的。那在極樂世界,我們的猜想,猜想也不是沒有根據,根據歷代祖師相傳的,應該不需要三個阿僧祇劫就能夠證得究竟圓滿,也有可能真的是三個阿僧祇劫,為什麼?
  無始無明習氣是很麻煩的事情,有沒有方法把它除掉?沒有方法。佛在經典裡面舉比喻,用酒瓶比喻,酒瓶裡面盛酒,這裡面盛酒的時間很長,現在把這個酒瓶的酒倒乾淨,確實沒有了,你再去擦,把它擦得乾乾淨淨,可是聞聞還有味道,這個味道就比喻習氣。有沒有辦法把它拿掉?沒有辦法。怎麼辦?只有把瓶蓋打開放在那裡,放個兩年、三年,你再去聞,沒有了。這就是說,在極樂世界實報莊嚴土,每個菩薩的瓶蓋都打開的,要多長的時間習氣才完全沒有、乾淨了?要三個阿僧祇劫,如果這麼說起來,這三個阿僧祇劫還是真的,還不是假的。但是在極樂世界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得阿彌陀佛的加持,誰得好處?人人都得好處,沒有一個不得好處,因為顯示出來的智慧、神通、道力、變化,都跟阿彌陀佛差不多。阿彌陀佛有能力分身無量無邊,到十方諸佛剎土裡面去接引根熟的眾生,就是念佛念到功夫成片,去接引他們往生,接引那些信願持名求生淨土的人。每一個往生的人,即使是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生到極樂世界,只要到極樂世界,只要花開見佛,你就有能力跟阿彌陀佛一樣,有能力現無量無邊的分身,去幹什麼?去十方世界去拜佛。拜佛供養,這是種福,福報,再聽經聞法,去學習,這樣的殊勝功德利益是他方世界沒有的,只有極樂世界有。所以極樂世界,往生就等於成佛,雖然不是真的成佛,但是你所顯示的智慧、神通、道力跟佛一樣,沒有差別,這是我們要把它搞清楚、搞明白,沒有絲毫懷疑。為什麼?只要真信、只要真願,沒有一個不往生。
  往生容易,容易,而說自然所牽隨,那就不容易了。這個註解裡頭有,經文所說的,對於西方極樂世界往生的這些人,從實報土上上品到同居土下下品,這些往生的人統統不逆不違。什麼叫不逆不違?「至於次句」,自然所牽隨,給連在一起解釋,古有兩種解釋,一種《淨影疏》,隋朝小慧遠大師他的著作,他說,「其國不逆違」,用我們現在時髦的話,那個國家沒有負能量,全是正能量,沒有負能量。「彰前易往」,很容易往生。「自然所牽,顯前無人」,為什麼無人?自然所牽,這個自然是負能量。我們看這文,「娑婆眾生」,這自然所牽,說無人,娑婆眾生,「久習蓋纏」。蓋是障礙,我們用一個傘蓋,太陽出來了,打著傘就看不到太陽,被遮住了,所以障蓋就是指的煩惱習氣,它把我們自性蓋住了。我們人人都有真如本性,佛性,為什麼這個佛性不能現前?有障礙,這個障礙就是無量劫來在六道裡頭搞輪迴,阿賴耶裡頭,幾乎裝滿了這些習氣種子,這些習氣種子,生生世世障礙我們不能往生、不能見性。如果你能夠把這些習氣克服,你的信心、你的願力,你的念佛功夫,能讓它們不起作用。
  這個蓋與纏,大乘經上分三大類:第一個是無明煩惱,統統叫煩惱。無明煩惱是什麼意思?本來你對什麼都明瞭的,你沒有煩惱,遍法界虛空界,無論是理、無論是事,你都通達明瞭,你有無量智慧,過去、現在、未來,此界他方,沒有一樣你不明瞭的,叫通達明瞭。這是自性本有的智慧,不是從外來的,六祖惠能大師說得好,何期自性本自具足。這本自具足,就是具足無量智慧、無量德能、無量相好。非常可惜,現在我們被這些煩惱障礙住,變成完全無知,連個概念都沒有,聽佛經上面說了,還半信半疑,不能完全接受。這就是久習蓋纏,蓋與纏都是煩惱的代名詞,它把你蓋住了,它把你捆住了。
  「自然為之牽縛不去」,這些東西牽著你走,捆綁著你,牽著你,在六道輪迴裡面打轉,生生世世都出不了六道輪迴。這是佛經上頭講的可憐憫者,真正可憐可憫,為什麼?你本來沒有,怎麼會搞這些東西。這些東西開頭,就是一念迷而不覺。諸位要記住,一念,自性清淨心當中沒有念頭,你怎麼會有一念?這一念叫什麼?這一念叫無明,迷了,不迷哪來的一念?這一念迷了從哪來的?沒有來處。悟從哪裡來的?也沒有來處,這個要知道。本來不迷,現在忽然迷了,而且迷了之後,就不會再醒過來,這一迷到底,一迷到無量劫,這個麻煩大了。從無明煩惱就引起塵沙煩惱,塵沙是什麼?分別。塵沙是比喻多,像塵沙一樣沒辦法數,無量無邊,分別。從塵沙煩惱,又出生了見思煩惱,見是錯誤的看法,思是錯誤的想法,這個煩惱嚴重,這個煩惱變現出六道輪迴,沒有見思就沒有輪迴。它有分別,前面講有塵沙,有塵沙就有十法界;有見思就有六道輪迴,就這麼來的。實際上來說,見思塵沙都沒有,自性裡頭沒有,迷了之後突然就生起來的。
  自性是善的,中國古人講,「人之初,性本善」,這是真的,不是假的。現在有很多人主張,人之初,性本惡,哪裡去找善人?講性本善是聖人說的、佛菩薩說的。但是佛菩薩說的那個善,不是善惡的善,善惡的善都不善,沒有善惡才叫善。這一點我們都要搞清楚,自性清淨心說不上善惡,沒有善惡才叫真善。起了一念善,善的對面是惡,就對立了。對立,我們昨天所講的邊見,這就迷得深了。二邊,有善有惡,善跟惡對立了。自性能現能生是真的,所現是萬事萬物,遍法界虛空界是所現,能現所現又對立了,這都叫邊見,二邊。事實真相是什麼?真妄是一體,能現所現是一不是二,這個道理都很深。古人用的比喻,譬如我們用金作器,做出幾百種幾千種幾萬種,沒有一個相同的,美不勝收。從形相上有幾千個幾萬個,從它的本體上,一個,黃金,全是黃金,一個字就解決了。黃金是體,形相是人做出來的,形相就是黃金,黃金就是形相,這就真的明白了。要執著黃金不是形相,形相不是黃金,錯了,不知道性相是一不是二。我們今天就是錯了,想法看法全錯了,都落在身見、邊見、見取、戒取、邪見,不是正知正見,才迷惑顛倒,在六道裡頭過苦日子,苦不堪言。
  既然在六道,決定是苦多樂少,也就是,你在三惡道的時間住得長,在三善道的時間住得短,為什麼?起心動念惡念多善念少。與自性相應的,善念;與自性相違背的,惡念。這是六道十法界怎麼來的,惡夢,四聖法界是夢,六道輪迴是夢中之夢。六道裡面醒過來,六道就沒有了,假的,醒過來了。但是還在夢中,是什麼夢?十法界。還要繼續努力放下,沒有別的,佛法修行就是放下。阿羅漢只把執著放下了,所以他還有分別,分別再放下,他往生到實報莊嚴土。那就是大乘經常說的,要修三個阿僧祇劫,成佛了,沒錯。
  這些話很簡單、很重要,經典理太深了,跟我們講的事太多、太繁雜了,我們很難明瞭,但是這些重要的話記住,管用。只要我們相信,一點懷疑沒有,我們肯定聖人,聖人在佛法裡面就是佛陀,佛陀是聖人,菩薩是賢人,聖人所說的決定沒有錯誤,稱之為經。經書不能不讀,讀經書親近佛陀,讀註解親近菩薩,註解是菩薩說的,經是佛說的。菩薩為我們講經說法,菩薩大悟,阿羅漢小悟,菩薩大悟,他的註解可以看。經重要,經要念遍數,你要想真正成就,至少念三千遍,三千遍念下來,你就不一樣了。為什麼不一樣?你跟戒定慧相應了。規定念三千遍這是戒律,你依教奉行。三千遍的學習是修定,只要把經字沒念錯。意思,沒有意思,你要一面念一面想它的意思,就完了,那就是自然所牽隨。沒有意思,經沒有意思,跟咒一樣,藏傳的念咒,咒沒有意思,你沒辦法想,經也沒有意思。
  經可以講,誰來講?佛講,菩薩講,聲聞緣覺沒有資格講,人天更沒分。老老實實念,一千遍念完了,小悟。你要把經從頭到尾講一遍給我聽,你能講,講得不錯,講得很好,契我的機。再念一千遍,念完之後你再講,講的意思就更深,講得更圓滿,比第一次講得好。再念第三千遍,念完了,大概你講的,差不多就像菩薩一樣,你能入菩薩境界。一千遍是入阿羅漢的境界,兩千遍入菩薩境界,修定,為什麼?知識分子喜歡讀書,佛就用這個方法,喜歡讀書,教你用讀書的方法去修禪定。定久了豁然開悟,就明白了,這個開悟你所明白的,跟佛所見到的很接近,佛知佛見,不會把經講錯。如果你沒有這個定功,沒有到這個境界,你會常常講錯。
  所以佛法教學理念方法,跟世間不一樣,跟西方人不一樣,跟中國傳統也不一樣。但是佛教到中國來之後,中國這一些學者專家,接受了佛教的理念方法,注重開悟,儒接受了,道也接受了,接受了戒定慧三學,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所以智慧是自性本有,自性的門打開,智慧就現前,不是學來的,外頭沒有。自性本具的是真智慧;外面學來的叫常識,不是真智慧,這一點我們要懂。
  我們希望你真正能相信,認真學習做實驗,你找一本書你去念,念個三千遍看看怎麼樣。念一千遍,講給我們聽聽;念兩千遍念完了,講給我們聽;三千遍念完了,再講一遍給我們聽,你沒講錯。找不到人聽,找古大德,古大德有註解,看他的註解,看他註解核對,我所悟的,跟註解所說的相不相同?如果相同,我就沒錯;如果不相同,那還不行,再來一千遍。北京胡小林居士,他用六年的時間讀《大乘起信論》,讀滿三千遍,他用蕅益大師,《大乘起信論》的註解,叫《裂網疏》,來做證明。學《大乘起信論》要跟他學,他真開悟了,他不會說錯。我們希望有同學真正發心真幹,學儒念四書,把四書念一千遍,然後講給我們聽;再念一千遍,再講給我們聽,講的就有深度,講得圓滿、講得深;再念一千遍,三千遍,講出來的,我相信那就是孔子所說的、孟夫子所說的,跟他們講的完全一樣,沒有差別。這個方法,我們想在英國漢學院來做實驗,有幾個同修真正發心,我就教他用這個方法。
  這方法是禪家所用的,把心裡面的起心動念、分別執著統統放下,做到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就成功了,這叫大定,首楞嚴大定就是這麼修的。定中一開悟,釋迦牟尼佛所說的一切經全通了。一經通,那是方法、鑰匙,門打開之後,悟門打開之後全通了,這三藏經全通了。中國的國學四書五經,四書要真正貫通了,五經也通了,十三經也通了,《四庫全書》全通了。我們現在這個地球上需要這樣的人,真正肯發心認真學習的,我要求的條件是:內學釋迦牟尼佛放下貪瞋痴慢疑,徹底放下;外面要學孔老夫子,溫良恭儉讓,對人對事對物要學溫和、要學善良、要學恭敬,不能有傲慢。
  孔子是聖人,對任何人都恭敬,對小朋友都恭敬;要節儉,不浪費資源;要謙讓,謙虛,讓別人。這十個字做到了,我們漢學院考試最後口試的標準。做不到的,我們不提供獎學金給他;真正做到的,他家裡比較清寒,我們送全額獎學金,就是說包括他的學費、生活費用,全部包括。我們不希望多,多找不到,希望能找到三十到五十個,我們就心滿意足了。這些人經過這樣的訓練,五年到六年,六、七年大概可以拿到博士學位,拿到博士學位他真正開悟了,開悟怎麼?成佛了。在中國古代就稱你聖人,在古印度就稱你佛陀。
  這個漢學院五十個人裡面,如果有五個人達到這個境界,我們就心滿意足,我們沒有白幹。有五個佛,有二十個菩薩,其他還有幾個羅漢,我們是辦這個學校,我們是幹這樁事情。阿羅漢小乘經通達,大乘經他不行;菩薩大乘經通達;佛陀世出世間一切法完全通達,無論你是問哲學、是問科學,沒有一樣不知道的。所以我們做實驗,希望真正有志的同學跟我們合作,我們在大乘經上得的結論,你們來做實驗,做出來給我們看看。
  所以娑婆眾生苦,久習蓋纏。真的是久,久到什麼程度無法想像,無量劫之前我們一念迷了,一直到今天還醒不過來,還不肯放下,所以自然為煩惱習氣牽縛不去極樂世界,知道極樂世界好也去不了,「故彼無人」,這感嘆到沒有人。「疏謂極樂於諸往生者,毫無違逆,故前云易往」。這兩種人,我們是屬於哪一種?「久在煩惱蓋覆纏縛之中,自然受其牽縛,不生厭離,焉能往生,故云無人」。無人是這個意思,這些人多,很多!甚至於包括我們自己,我們自己還不想往生,阿彌陀佛現在來了說我帶你往生,恐怕就把你嚇跑了,會大聲喊到我不去、我不去,這就是「易往而無人」。怎麼辦?哪一天你受苦能夠受到盡頭,你回頭了,我看是不可能,苦中裡頭有苦,你脫離不了!只有大乘經念上一千遍,知道有苦;念到兩千遍,真想去;念到三千遍,非去不可。今天,一部經念上一千遍的,有幾個人?太少了!這是第一種說法。
  第二,「另者,法住師云:言自然所牽者,因圓果熟,不假功用自然招致故」。這個說得好。嘉祥法師也這麼說:「修因竅招果」,因圓果熟,這就是前面的意思。誰因熟了?有,不是沒有,我們看到的海賢老和尚這一家人,他的媽媽八十六歲往生的,他的師弟八十二歲往生的,他自己一百一十二歲往生,三個人都沒有念過書,都不認識字,他們真的根熟了。師父只傳他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囑咐他一直念到底,一直念下去。他們一直念到自在往生。這做榜樣給我們看,是真的不是假的,是我們的模範,是我們的典型。我們如果要學海賢老和尚,他媽媽沒出家,在家居士,也是從很年輕的時候就學佛了,一生就是一句佛號,生活,他們是種地的農民,真的是萬緣放下,一心專念,都成功了,果熟,不假功用自然招致,走得自在。我們一般人不肯下這個功夫,那就難了!所以現在人,我們講三善根,就眼前的根器來說,老實、聽話、真幹,這叫現前的三善根。海賢老和尚這三個人都做到了,都是老實、聽話、真幹。那一般的?一般的是不老實,不老實,他不聽話,他不真幹,或者他學得很多,學得很雜,對於世間煩惱習氣斷不掉,這個往生就沒分。如果因圓果熟,那是自然往生。這個在我們現在,只要留意能看到,確實有不少念佛往生的,臨終瑞相很好,預知時至。我相信這裡面往生,做榜樣給我們看的,有很多是再來人,為我們表演根熟的樣子,來勉勵我們,來帶領我們。
  嘉祥大師說:修因竅招果,則為此果所牽也。竅,下面有個解釋,「常云竅要」,重要的叫竅,也叫妙,也叫門,竅門,訣竅,隱藏在裡面的有「精要、巧妙、洽當、關鍵等義,故用以加強修因招果之語氣」。這兩位法師說的相同。「皆謂修因得果,自然可以往生」。我們有沒有把這個竅門掌握到?這個竅門就是真信真願,真念佛。什麼叫真念佛?念佛的時候,沒有妄想,沒有雜念,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叫真念佛。一般人念佛夾雜著妄念,夾雜著分別執著,那個功夫不得力,把念佛全破壞了。念佛一定要攝心,要用清淨心,真誠心,清淨心,恭敬心,去念這句佛號才管用,不是真誠,不是清淨,沒有恭敬,念佛功夫不得力,這個諸位不能不知道。「以上所說雖異,但皆能順經意」。對經所說的意思沒有違背。
  我們再看底下這一大段。第五,科判第五,「壽樂無極」。這是勉勵我們。我們看經文:

【捐志若虛空。勤行求道德。可得極長生。壽樂無有極。】

  這四句是經文,大概的意思都能看懂。我們看念老的註解。『捐志若虛空,勤行求道德』。「」什麼意思?捐好像是樂捐,捐出去了,就是「棄除」。「厭離心切,於世無求,心懷空寂,淨無垢染,猶如虛空,故云捐志若虛空,亦即萬緣放下也」。這一句五個字說明修行人心裡面乾淨,一塵不染跟虛空一樣。所以斷惡,斷了就完了,不要把斷惡這個念頭放在心上,放在心上你心就不虛空了,你心裡頭有斷惡;修善也不能把修善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心裡頭有個修善,心都不虛,都不空,心裡有了,心上不能有。心上不能有,很難很難。淨土宗的法門,心上只准有一尊阿彌陀佛,可以,除阿彌陀佛之外都不可以。這個不能不知道。註解裡頭念老給我們講的,捐,要把它捐出去就沒事了,不捐出去,它會產生障礙,所以要棄除。厭離心切,於世無求,這兩句重要,對這個世間厭煩了,很想離開。這世界很可愛嗎?這世界你喜歡嗎?跟極樂世界做個比較,極樂世界好。我們為什麼不移民?在今天講移民,我們移民到極樂世界,西方極樂世界是我們去的地方。心懷空寂,心裡什麼都沒有。淨無垢染,垢是不清淨,染是染污,沒有染污,染污是從外面來的,被外染污了,垢是自己裡面的煩惱習氣,內外都沒有,所以猶如虛空,故云捐志若虛空。這是經文上這句的意思。下面舉個最簡單的,咱們常常掛在口邊的,萬緣放下,為什麼?都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
  「勤行求道德」,「道德」是真的,真的要求。我們看念老的註解。「正法名為道。得道而不失,謂為德。勤行求道德,亦即一念單提也」。海賢和尚一念單提九十二年,他的母親自在往生,師弟自在往生,都是一念單提。他只有一念,他沒有第二念。你跟他住在一起,你會發現他,他心上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不放在心上。他不是不工作,他工作非常勤奮,早晨早起做完早課,他就到田裡工作,種田,種糧食、種蔬菜、種水果,種得很多。山是自己開的,荒地,沒有主人的,他開闢,開了一百多畝地。一個人工作也很辛苦,有時候附近的農民也來幫忙,在農忙的時候。老和尚除念佛、勸人念佛之外,沒有閒話,遇到人都勸人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對你工作不妨礙,男女老少,各行各業,統統可以修。他一生度人很多,他做出修行最好的榜樣,榜樣就是放下,沒有一樣他沒有放下,所以他沒煩惱,統統放下了。道德要求的,道,正法是道。念佛求生淨土是道,是大道,不是小道,為什麼?萬修萬人去的,大道。得道而不失叫德。我們從這個註解,看海賢老和尚,道,他得道了,德,他也完成了,道德圓滿了。
  所以勤行求道德,亦即一念單提也。這一念單提是真的不是假的,海賢念了九十二年,二十歲出家,師父就傳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這一句,囑咐他一直念下去,念到往生,一百一十二歲,整整念了九十二年,九十二年佛號沒中斷。睡覺的時候就沒念了,醒過來就接著念。你問他平常幹什麼事?就是一句佛號,念佛。工作也念佛,他工作不妨礙念佛,他是勞力的,用體力的,所以不妨礙念佛,工作也念佛。說話,口在動,心裡是阿彌陀佛,這個了不起!心上所有的,除一句佛號之外,真的什麼都沒有。真正往生的人就是這麼個巧方法,沒有別的,很簡單,很容易。沒有人做不到,就是你不肯做,你要肯做能做到。你現在年歲老了,想做,太老了,來不及了,來得及,只要你那一口氣沒斷,都來得及。你想想看,瑩珂法師三天三夜把阿彌陀佛念來,真的接引往生。你還有三天三夜的時間,行!你往生,我相信瑩珂法師會跟阿彌陀佛一起來接引你,你用他的方法。所以說來不及,說沒空,說沒時間,說瑣碎事多,都是自己欺騙自己,那就沒辦法了,那就沒救了。
  誠,發菩提心,菩提心的體就是真誠心,什麼叫真誠?不欺騙自己叫真誠。不能往生的都是自欺欺人,換句話說,都不老實。老實人不欺騙自己,不欺騙別人,這老實人。自欺欺人,不老實。我們想想自己老不老實?過去不老實,今天不老實,不要緊,希望明天做老實人,明天之後天天做老實人。阿彌陀佛看到了歡喜,為什麼?你回頭了,回頭是岸,回頭人可貴。
  下面這是講果上的德,『可得極長生,壽樂無有極』。往生到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四土三輩九品,所有的人都是無量壽,沒有說凡聖同居土是有壽量的,沒說,換句話說,凡聖同居土也是無量壽,這個無量壽還更殊勝。我們知道法身菩薩無量壽,住實報莊嚴土,住報土,這是大乘裡修行最高的,四十一品無明斷盡了,只差著無明的習氣沒斷,他在實報土壽命無量。樂,快樂,樂是對苦說的,極樂世界決定沒有苦只有樂,樂也無有極,永遠沒有離開,不間斷。壽命無量,快樂無量,要不要?想不想去?要想去就要真幹,人人都能去。「易往而無人」,那個無人是,那個人不期望往生,他這個世間的苦他不肯捨,他放不下,真放下的,容易,太容易了!要真幹。
  「世間無有真長生法」,想在這個世間求長壽不可能。壽命再長,過去李老師告訴我,要依古聖先賢所說的話,不會錯,是真的不是假的,人的壽命,就是說我們這個人,人身是個機器,你要會使用它,會保養它,它正常的壽命兩百歲。如果保養得非常好,可以活三百歲。沒有能活到兩百歲,都是你不善於保養,你把這個機器糟蹋掉了。學中國中醫就知道,中醫裡面講的兩百歲是正常壽命。所以你要懂得養生之道,養生之道,念佛是第一。海賢老和尚給我們表演,他是厭離娑婆,往生極樂,他往生的緣早就圓滿了。這個人了不起,他是大乘教裡面所謂真正的法器,學佛的好材料,他念阿彌陀佛,我相信他在三十歲左右,往生的條件就具足了,一心不亂。為什麼不去?我們在《永思集》裡面看到的記載,老和尚見阿彌陀佛,老和尚見極樂世界很多次,我估計絕不少過十次,這正常現象,常見阿彌陀佛。每次見阿彌陀佛,都向阿彌陀佛求往生,求阿彌陀佛帶他去。阿彌陀佛囑咐他,你修得很好,在這個世上多住幾年,給大家做個好榜樣。所以他住世一百一十二歲,是阿彌陀佛給他的任務,就是來做樣子給人看的。
  什麼時候能往生?大概阿彌陀佛跟他約定,什麼時候你看到有人送一本書給你,這個書叫《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你看到這本書,佛就來接引他往生,他天天在等。有沒有人送給他?沒有人。為什麼沒有人送書給他?老和尚不認識字,一生沒有讀過一部經,也沒有聽過一次講演,他一生就是一句阿彌陀佛,誰肯送書給他?送書不是挖苦他嗎?書要送給念書的人看,他不念書你送給他,不可以,無禮。就有這麼一個無禮的人,二O一三年,大前年一月,過年的時候去看他,送給老和尚的禮物,有吃的、有穿的,真的有這麼一本書帶上去了。老和尚看到這本書很驚訝,真有人送書給他,就請教這書叫什麼名稱,人家說,這個書名叫《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老和尚跟阿彌陀佛的囑咐一對號,完全相同,歡喜得不得了。趕快穿袍搭衣,他自己最心愛的這一件搭衣,二十五條衣,紅的,照片上就是的,趕快穿上,拿著這本書,要求大家給他照相。別人不知道,老和尚一生從來沒有要求人給他照相過,他要要求照相幹什麼?是最後的一張照片,留給大家做紀念,他來給我們作證轉,難得!照完這張相第三天就走了。
  第三天走的時候沒告訴人,因為有很多人,他常說我快要走了,我快要走了,告訴人,但是沒有人想到。大家都說,老和尚你什麼時候走告訴我們,我們來助念。他說我不要人助念,他說助念不可靠,我自己念佛往生可靠。這一天從早晨到晚上,都在菜園裡面工作,在平地、澆水、拔草,幹了一天,到太陽下山才收工。別人看到告訴他,天黑了,可以收工了,他給人家說,他說好了,我快好了,我做好了我就不做了。沒有人聽懂他的話,他不做了,他第二天往生了,他就是那天晚上往生的,半夜走的。走得多瀟灑、多自在,走了之後人家到他房間,看他老人家衣服疊得整整齊齊,放得規規矩矩,人躺在床上,仔細一看,走了,晚上自己念佛走的。他念佛從來不敲引磬的,不敲木魚的,這天晚上念佛敲引磬,一句佛號敲一下,阿彌陀佛。
  這是真正得長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真得無量壽。「經云國中聲聞天人無數,壽命亦皆無量」,這是《無量壽經》上講的。國中就是極樂世界,極樂世界,聲聞是小乘,天人是凡夫,無數。這個世界其大無量無邊,每天往生的人都是無量無數,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剎土裡面的念佛人,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你說人有多少?阿彌陀佛,每個人都要化身去接引他,他要不接引,這個念佛人找不到,極樂世界在哪裡找不到,一定要等他來接,所以他分身無量無邊。往生去的這些人,到極樂世界見阿彌陀佛,就有這個本事,得阿彌陀佛加持,有這個本事。現身,也能夠變化無量無邊的身體,變化了幹什麼?到十方諸佛世界去拜佛、去供佛,供佛求福報,同時聽經聞法,諸佛都在那裡講經說法,每一尊佛說的經不一樣,所以到西方極樂世界,可以同時聽一切諸佛講經說法,不要很長的時間,佛所說的一切經全通了。所以到極樂世界,沒有不大徹大悟的,大徹大悟就是成佛。沒錯,你是成佛了,怎麼樣?無始無明的習氣沒斷,斷這個習氣沒法子修,真沒辦法,就好像只能夠把酒瓶瓶蓋打開,放上個二、三年,再去聞,沒有了,只有這個辦法,除這個辦法沒有第二個辦法。所以把他放在實報莊嚴土,放多久?放三個阿僧祇劫,他無量壽,三個阿僧祇劫不在乎,像我們這三天一樣,那就真正圓滿融入常寂光。常寂光是法身,證得圓滿的法身,這叫妙覺如來,比等覺高一級,大圓滿了。信息今天我們收到了,我們明白了,就要從今天開始幹,不要等明天,等明天就懈怠,沒搞清楚,不幹、不想幹,情有可原;搞清楚搞明白,不幹就錯了,就有過失了。
  所以我們接下去看末後,這念老為我們補充的,「於彼國中無有眾苦,但受諸樂。見佛聞法,隨意修習,直至成佛。故云:壽樂無有極。」到那裡去等著成佛。
  最後一段,這品經最後一段,佛勸我們,「應知離苦」,你應該要知道,有緣幫助你離苦,有方法幫助你離苦,真正能離得掉,你不能不幹,所以後頭這兩句:

【何為著世事。譊譊憂無常。】

  為什麼你執著這個世間事?世間事應該要丟掉。我們看念老的註解,「彼土名為極樂、安樂、安養」,這三個名詞意思一樣,極樂、安樂、安養,「彼佛名為無量壽、無量光」,無量壽是壽命,無量光是講智慧,智慧無量。過去未來、此界他方,無所不知、無所不曉,他全知道,這是什麼?這是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不是外頭來的。也就是說,佛有,我們每個人都有,我們今天智慧顯不出來,只是因為著世事,就為這個,你要能把這個放下,萬緣放下就開悟了,智慧就現前。
  讀經是一種方法,叫你讀三千遍,三千遍讀了的時候豁然開悟,為什麼?三千遍那麼長的時間裡頭,你沒有妄想,就這麼個道理。不能有妄想、不能有雜念,念經主要目的是這個。現在都搞錯了,念經,想了解經裡所講的是什麼,你所了解的未必是你需要的,真正開悟了你就知道,全知道了,那人家請你講經,你講的方式不一樣,對程度淺的人講得淺,對程度高的人講得高深,不相同,講十遍十個樣子,講一百遍一百個樣子,沒有相同的。為什麼?眾生根性不一樣,契機契理。這只有佛才能做到,法身大菩薩能做到,像十地以上,地下菩薩還做不到。
  念老在此地也勸我們,「勝妙如是」,經上所說的,「理應欣求」,按照理說你應當非常歡喜,趕快求往生。「娑婆穢土,實應厭離」,我們這個世界,特別是我們現在這個社會,可以說是穢,穢是不清淨,染污,今天人心染污、人身染污、地球染污、山河大地都染污,不但是染污,是嚴重染污。科學家在呼籲,如果我們不能節制自己,這個地球壽命頂多五十年,五十年之後,這個地球就出事了,不能住人了,實實在在應該遠離,而且加個厭離。厭是什麼?沒有一絲毫歡喜心,沒有一絲毫留戀的心,這我們不能不知道。「何更」,就是為什麼你還是「貪著世間俗事」。
  「譊譊喧也,爭吵也。此指爭競喧鬧之態」。大家在吵吵鬧鬧的,真的,現在我們社會就是這樣的,沒有一個地方不爭,連學校上課學生都不老實,學生批評老師,老師不敢得罪學生,什麼原因?得罪學生,學生聯名向學校告狀,這老師不好,我們不喜歡他,下個學期就不聘請他,老師就失業了。你說怎麼辦?過去尊師重道,老師有尊嚴,老師值得社會大眾的尊敬,中國自古以來,士農工商,士是讀書人,讀書人擺在第一位,他社會地位最高,雖然沒有社會地位,沒有做官,沒有財富,他的身分地位最高,對他都尊敬,為什麼?他讀聖賢書,把聖賢所說的都做到了,在社會大眾,給大家做一個好榜樣好模範。
  我這個年齡沾一點點光,我在十歲這個十年,從出生到十歲,我們生長在鄉下,我們家鄉讀書人多,桐城派的根據地,我們雖然沒有到讀書的年齡,還小,看到了,你看到念書人,這窮秀才,他走在哪個地方受人恭敬,無論在哪個地方,什麼人見到,農民見到他,婦女見到他,都很恭敬,都很客氣,跟他打招呼,我們做小孩看到了,所以對人會恭敬,是從小養成的,誰教的?就是這些讀書人教的。在家裡父母教,大人教,在外面,社會上,這些讀書人都教給我們,表演給我們溫良恭儉讓,他們表演,五倫五常、四維八德他們做出來了。這些人造成社會安樂,社會沒有動亂,社會的安全和睦,他有功,無名英雄,我們對他要致敬。
  現在沒有了,現在我看到很多小學生,手上拿著手機,大概在玩電動遊戲,見人,不看人,你跟他打招呼他不理你,沒聽到,他可專心了,專心在學這個,看電視,看網路,全學壞了!怎麼辦?這才是當前最嚴重的問題,為什麼?這些小朋友再過二十年,社會上他們是主人,我們年歲老了,要聽他的,他怎麼擺布你?我還好,我今年九十了,頂多再活十年,一百歲,他們還沒有掌權,要是二十年之後,他們就開始掌權了,三十年,大權在他們手上,那個日子怎麼過,你們有沒有想到?如果真的想到了,聽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的勸告,咱們把世事丟掉,拋棄掉,世間人所貪戀的、所嚮往的,我們統統不要,為什麼?讀了佛經明白了,這個世間是假的。《金剛經》上講得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有為法就是有生有滅,你看哪一樣東西沒有生滅?不生不滅是真的,有生有滅都是假的,假的都應該放下,我們要真的不要假的。何況佛又說,「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真相大白,搞清楚、搞明白了,不要了,都丟掉了。
  這末後,「世人貪戀所有」,貪戀所有太多了,都想常保,但是壽命無常他有沒有想到?沒想到,每天都過糊塗日子,迷惑顛倒,很可憐,不了解事實真相。了解事實真相的人幹什麼?老實念佛,求生極樂,了解真相的人他幹的,你不幹他幹,你要的他不要,他要的你不要,不發生衝突。這個地方講,「咸欲常保,而實無常」,實實在在是無常,「故以為憂。但憂亦無濟也」。這一句,你知道了,憂愁了,憂愁了有什麼用?還是解決不了。他這一句含義很深,引發底下的意思,下面一品是「勸諭策進第三十三」,引出下面,佛又詳細的在勸告我們,這一品的經文。「本品顯淨土妙德,勸導求生。下品則示穢土惡苦,令知厭離。」這一品講極樂世界,下一品講我們這個世界,我們這個世界,你真的搞清楚、搞明白,還有值得留戀的嗎?
  我們看底下這一品,庚二。

【勸諭策進第三十三】

  前面介紹這一品,有兩行半是黃念祖老居士他的話。「上品顯極樂殊勝超絕,淨定安樂,令眾欣慕,發願求生」。這是總結前面一品。前面一品完全介紹極樂世界無比的殊勝,對十方諸佛剎土來說,它超越了,沒有比它更殊勝的。略略提了幾句前面經文,那個是顯極樂世界淨定安樂,淨是心,身心清淨,環境清淨,都是從定來的,我們從淨要達到定,從定再回歸到淨,安樂就現前了,令眾欣慕,發願求生,佛說上一品經用意在此地。
  這一品要說「娑婆穢惡」,穢是不乾淨,這個裡面人心十惡:殺、盜、淫,妄語、兩舌、綺語、惡口,貪、瞋、痴,這是十惡。今天的十惡,我們拿來跟這個世界對比一下,會感覺到太過分了!這是因,因後頭有果報,這樣不善的因,後面的果報就太可怕了!過去講十惡我們還能受,還受得了,現在這個十惡受不了!這個要懂。「眾生障重」,障是煩惱,障的反面是智慧,現在的人業障重,智慧少,似乎讓我們看不到智慧。我們看到人,能少造一點惡就不錯了,不造惡的人找不到,造作重惡、大惡的人到處都是,這怎麼辦?「三毒熾盛」,三毒是貪瞋痴,「因惑造業」,前面這是心不清淨,心被染污,他就敢造,造什麼?造就是造十惡,造殺盜淫,口裡面妄語、兩舌、惡口、綺語,全了,佛說的這四種統統都犯了,念頭,天天增長的是貪瞋痴,不是戒定慧,這怎麼得了?身惡,口惡,念頭惡,十惡統統造了,佛告訴我們,果報在無間地獄。你說多麼可怕!「苦報無盡,沉溺苦海,痛不可言」。這是真的,苦報是三惡道。今天人的造作,今天人的思想,因為他不相信六道輪迴,他不相信有來世,只知道人只有這一世,什麼壞事他都敢做,他不知道有果報。知道有果報,不敢做了!宋朝瑩珂法師造惡能回頭,是相信因果報應,他怕地獄,地獄太苦,他才回頭。
  從這裡我想到,我們十幾年前看到一片光碟,唐太宗從地獄裡出來附體,這個事情就發生在深圳,這個錄像的光碟我們還有,真的要多看看。唐太宗是個好皇帝,為什麼墮地獄?殺人墮地獄,為了奪取政權殺了不少人,這個罪業墮無間地獄,苦不堪言。怎麼出來的?畢竟是他做了些好事,佛門的大護法,地藏菩薩帶他出來。我是在哪一年我都忘掉了,記不清楚了,我們找到《群書治要》,《群書治要》是唐太宗下令編的。這部書內容是什麼?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教訓。唐太宗就是以這部書治國的,從修身開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他就用這本書成就唐朝的盛世,大唐盛世就是這本書兌現的。這本書找出來了,功德很大,所以地藏菩薩把他接引出來。我們將這部書印了一萬套。那個時候我住在澳洲,他到澳洲,附在一個居士身上附體,時間不長,大概不超過十分鐘,來感恩。我說奇怪,我們沒有做好事迴向給你?他就講到《群書治要》,我馬上就明白了,是因為這部書又出現了,又印了一萬本,提供給現前一般大眾去讀。我們怎樣得到一生幸福快樂,得到美滿的家庭,好的社會、和諧社會,富強的國家,太平世界,這一部書能幫助我們做到。這是他的功德,就是因為這個功德他才能回到人間來。我有聽說他離開我們之後,在我們講堂念佛一個多月生天了。他沒生淨土,生天,很可惜,他要念佛求生淨土,好,他準能去。造的罪業很重,他做的功德也很大,來特別告訴我,這部書可以救中國。那個時候,我們知道這個書能救中國,但是他又說這本書可以救全世界,這個我們沒想到。因為他提醒我可以救全世界,所以我就下定決心要把它翻成外國文,對國外流通。
  最近這四年,我們在做這個工作效果非常好,現在有八種文字。這個本子有英文翻譯本,有法文本、德文本、西班牙文、俄國文;在東方有日本文、有韓國文、有馬來文,所以一共有八種。大家讀這個書都歡喜、都感恩,這是唐太宗留下來的,告訴我們。
  所以「善有善果,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我們看今天社會現象,感覺到好像這個時間很快就要到了,希望我們同學認真學習《無量壽經》,依照《無量壽經》教訓,我們能夠念佛往生。真的災難來了,我們求生淨土,我們不再求住這個地方。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浏览(952)
thumb_up(0)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