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宛然

注册日期:2012-03-27
访问总量:2826509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淨空老法師:淨土大經科註(第四回)391


发表时间:+-

淨土大經科註(第四回)(第三九一集)【日期】2016/10/28【地點】香港佛陀教育協會【檔名】02-041-0391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 ,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八百九十六頁,第七行第一個字看起:
  「明也。此明字下得好。蓋此即明心見性之明也。所明者即無上下之平等理體,即是心也」。心,六祖惠能大師跟我們說的,「本來無一物」。『洞達』,「洞者,洞然明白也;達者,識心達本也」。這幾句話非常精彩。「窮盡心源,故曰洞達」。我們把這幾句話來溫一溫。明心見性,性是什麼?能明是自性,所明的就是無上下之平等理體,即是心也,這個心是真心,不是妄心。真心是什麼?就是六祖惠能大師所說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就是這個心。這個心是真心,能生萬法、能現萬法,萬法就是遍法界虛空界一切法也,豁然明白了。洞是什麼?洞然明白了,功夫累積到一定的程度,豁然開悟,看到了、聽到了,六根在六塵境界裡面,這個時候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世出世間一切法都展現在面前。那個六根跟我們現在不一樣,現在是迷了。眼見到遍法界虛空界,耳聞遍法界虛空界,乃至鼻舌身意,遍法界虛空界一切法就在面前,怎麼回事全明白了;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也明白了;這個現相起,起了之後有什麼意思,也明白了,樣樣都明白了,徹底明白叫洞然。
  識心達本,真心認識了。達是通達,通達到一切法的根本。念老註解裡說,窮盡心源 故曰洞達。窮是追究,愈追愈深,到最後明心見性,這叫洞達。「《會疏》以證入釋洞達,即此義也」,洞達有什麼意思?證入,就是證入的意思,徹底的證入。如果通常我們講證入,《華嚴經》說得好,初住菩薩就證入了,入得不圓滿,初住上面還有二住,二住上面還有三住,向上去有十住,再向上去有十行,再上去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所以他上面有四十二個階級。說洞達,證入,這四十二個階級都是洞達,洞達有淺深不一樣,但是真的,都是明心見性、大徹大悟,這些人修行的功夫可以說到家了。
  為什麼還有這麼多階級?這麼多階級是無始無明的習氣,無明真斷了,確實沒有了,習氣在。習氣,一般初學同學不好懂,古大德常常用酒瓶來做比喻,酒瓶裡面盛的是酒,酒倒乾淨了,裡面擦乾淨,確實一點都沒有了,可是聞聞酒瓶還有味道,這叫習氣。這個東西難斷,這不是擦得乾淨的,很難斷。怎麼辦?把酒瓶蓋打開,放在那裡,放個半年、放個一年,再去聞聞,斷掉了,這是明心見性的菩薩,他們在極樂世界實報莊嚴土。要到什麼時候,無始無明習氣真的乾淨,沒有了,等覺菩薩還有一點點,聞聞還有一點點,到妙覺真沒有了,用多少時間?佛告訴我們三個阿僧祇劫,我們這才明瞭。菩薩修行成佛,要三個阿僧祇劫,那就是這個無明習氣完全乾淨,一點都沒有了,要三個阿僧祇劫才能做到,這是沒辦法斷的,所以無功用道,用不上力。你用力,它就又多了,就又迷了,愈迷愈深,所以用不上力,隨它去吧,就用這個方法,隨它去吧。那多久?三個阿僧祇劫,再一點都沒有了,才叫做妙覺如來,圓滿的融入常寂光。前面沒有圓滿融入常寂光,是融,不圓滿,帶著一點習氣,所以不容易。我們現在習氣毛病太重,不知不覺就犯過失,知道,很清楚的知道,但是還是發脾氣,還是遇到心裡喜歡的有貪心,很想據為己有,由此可知習氣真難斷。《會疏》裡頭,用證入來解釋洞達,跟這裡意思相同。
  『無邊際』,「豎窮上下,橫裹八方」。上下,過去、未來,這是豎,過去未來;十方講上方跟下方,橫裹八方是東南西北四方,四維東南、西南、東北、西北,這就是三世十方。三世是講時間,十方是講空間,這八個字把整個宇宙都包括盡了,時間跟空間,說圓滿了。過去未來,時間沒有邊際,過去無始,未來無終。十方沒有邊際,找不到邊,為什麼?自性沒有時空,時空是個幻相、是假相,不是真的。所以你明心見性,你見到真性,真性裡頭沒有時間跟空間。多大?真的,古人講的這個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其大無外,其小無內。你說大,大沒有邊,這無外。小呢?小沒有內,給我們這麼一個概念,比它再小找不到,沒有邊際,也是沒有邊。誰知道?妙覺如來知道,證得究竟圓滿的人知道,有很深的概念,對這樁事情事實真相毫不懷疑是法身菩薩,權教三賢,十住、十行、十迴向還不知道,他搞不清楚,登了地的菩薩才知道,十地菩薩。到第十地上面,等覺、妙覺才究竟圓滿,這是真相。
  我們要用真心、至誠心、清淨心、恭敬心,來讀經、來聽經,你就能體會到一點概念。這幾句話,時間空間沒有了,這是真相。時間空間沒有了,整個時空是一體,換句話說,時間空間是什麼?時間空間是自己的真相,我這樣講你比較容易體會。真的是我,沒有時間空間。我們今天生在有時間空間這個環境裡頭是夢中,假我。我們有作夢,作夢是個經驗,夢中的世界從哪來的?夢中的我從哪來的?有依報、有正報,有時間、有空間,醒過來之後沒了,「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沒了。我們現實的環境就是那個夢中境界擴大,同樣一回事情,那個夢是迷失自性,是迷,迷惑顛倒才會作夢,頭腦清醒不會作夢。現在我們做這個大夢,是迷失了自性。能大師說得最好,自性什麼樣子?自性清淨。我們今天被染污了,被什麼染污?被五欲六塵染污,被假的時間空間染污了。我們以為它真有,還對這些事情斤斤計較,不知道它是假的,時間空間放不下,天天想著,我今天到哪裡去?這空間;幾點鐘到廚房,幾點鐘辦什麼,那時間,全都是假的,把假的當作真的。
  真正覺悟的人你去見他,多半他在定中,他給你接見也沒有話說,看著你,你有問題給你解答,沒有問題,他沒有起心動念,實際上他在那裡傳法,我們沒辦法接受,他那個樣子就是表法,看不懂。什麼是佛?那是佛的樣子。什麼是菩薩?他現菩薩的樣子。佛菩薩、阿羅漢都無法可說。他說什麼,你有懷疑、你有憂慮。你說出來,他把你點醒,這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不得已的方法,幫助你離苦得樂。緣成熟了,他們能觀機,他傳給你的一個法門,你提升你自己境界,慢慢的出離六道輪迴、出離十法界,證得法身菩薩,修行證果。最穩當、最簡單、最容易,無過於信願持名、往生淨土,這個法子人人有分,人人都能修成,關鍵你要把這個世間放下。
  為什麼放不下?要把這個世間看破,經上講的講真話,你全明白了。全明白怎麼樣?該放下了。這一放下就入定,定中的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瞭瞭。那什麼叫定?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是定。單單不分別,小定,阿羅漢證得的。大定沒有分別。為什麼不分別?一體。性相不二,性就是自性,自性所現的相,幻相,自性是能現能生,所生的一切相就是自性,性相是一不是二,所以雖現這一切相,別著相,假的,就跟作夢一樣,你不要去執著它,沒事,它不礙事,你把它當真就礙事了,你不把它當真不礙事,是一體的,現,讓它現,不現,讓它不現,都不要理會,這是明心見性的人。
  下面這兩句話,「佛智所照,亦復如是」。跟經上講的這個境界完全相同,時間、空間沒有邊際,不可窮盡。「故《會疏》曰:是則佛智所照也」。佛智慧照見,不是想見,沒有思,沒有想。你看中國人這古人,你不能不佩服他,他造這個思,造這個想,思是什麼?思是分別,上面一個田,下頭一個心,田是什麼?劃格子,有界限,那叫思;想呢?想就是相,有個相,想人就有個人相,想佛有個佛相,想什麼你心裡有個相,你看心裡有相叫想,心裡有分別叫思。思、想都不可得,假的不是真的,你的思想是幻相,沒有事實真相。夢境是假的,夢境的壽命多長?那個夢的現象,存在是多長時間?就是彌勒菩薩所說的,二千二百四十兆分之一秒,單位是兆,就是說一秒鐘,它這個波動現象,這個思想,已經生滅二千二百四十兆次。就在眼前,從來沒有中斷過,從生到死,生帶來的,死也帶去,這就是輪迴,這就叫十法界。除非你把起心動念、分別執著統統放下,沒有了,恭喜你,你就入諸佛境界,就跟經上這段文講的完全一樣,你證果了。
  「至於《嘉祥疏》曰:證果,無有形色上下好醜之異」。證果,果是什麼樣子?果,沒有這些念頭,沒有這些分別,沒有這些執著,就證果了。什麼時候證果?別問別人,別人不知道,問自己。怎麼問法?你問放下沒有。執著放下了嗎?放下就是阿羅漢,阿羅漢再放下就是菩薩,菩薩再放下就是成佛。阿羅漢放下見思煩惱。見惑八十八品,歸納為五大類。身見,把這個身體當作我,錯了。什麼是我?遍法界虛空界是我。自性所現的,現的是圓滿的,怎麼能在現的境界裡頭執著一樣東西叫做我?這個錯了,樣樣都是我,這就對了。學佛的人初入境界,就是知道一切萬法都是我。你看能大師這句話牢牢記住,他的五句話講得太好了,常常拿它來對照,常常拿它的這個標準,來量量我們究竟學到什麼,何期自性能生萬物,怎麼能在萬物裡頭單獨稱身是我?所有萬物都是我,整個佛法是我,基督教也是我,伊斯蘭也是我,回教,什麼都是我,整體是我。怎麼在裡頭選一點?叫身見,這個軀殼,這個身體叫做我。那是什麼?加兩個字就對了,我的身體,這個是我的身體,這可以。我呢?我是遍法界虛空界,我的身體。見到別人,我的朋友,我的兄弟,實際上是一個大我包著的,是真的不是假的,樹木花草是我,山河大地是我,日月星辰是我,哪一樣東西不是我?這叫真覺悟,看破了。
  看破怎麼樣?統統放下。自性所現的相是假相,不是真相。真相呢?真相沒有相。所有一切現象都是假相,都是我夢中的相,在夢中能現,能變。能變也是我,是我的妄心,我的阿賴耶識,把我所現的這些幻相,把它變成十法界,把它變成六道輪迴,這就是念頭。怎麼個變法?跟著念頭變。古人阿賴耶識裡頭,沒有核子武器,沒有原子彈,他們生生世世不會墮核爆地獄,因為他沒有這個念頭。我們經歷二十一世紀的人有這個經驗,二次大戰結束是兩個原子彈結束的,我們就會有核爆地獄。這就是佛經上常說的「一切法從心想生」,這世間法。出世間法不從心想生,心想都沒有了,出世間的,阿羅漢、辟支佛、菩薩、佛,才現前。那是什麼?統統都是我,彌陀是我,極樂世界是我,觀音、勢至是我,沒有一樣不是我。這才叫真正認識佛教。我還能騙人嗎?我還能犯戒嗎?不會了,我在這個世間慢慢走向大徹大悟的自性,這是圓滿功德。所以,嘉祥疏裡頭幾句話說得好,證果,什麼叫證果?無有形,形是形狀,色,色是色相,大小方圓叫形,紅黃藍白叫色,無有形色上下好醜之異,全平等了,整個宇宙,所以覺悟就平等了。還有分別,不平等,凡夫。六道凡夫有分別、有執著、有起心、有動念,就是他有好醜,有形色上下好醜之異,他有這個。
  「洞達是智,無邊際是真諦境」。佛眼看世間,世間法有沒有?有。佛到這個世間來,示現應化身,為我們講經說法,告訴我們事實真相。聰明人一聽就懂,他就契入,真正做佛的學生。六道凡夫煩惱重,聽不懂。聽不懂佛也教你,教什麼?教你孝親尊師,教你倫理道德,讓你死了以後不墮三惡道,能得人天兩道,人天兩道裡頭都有佛法,幫助你,給你機會,證得小乘,見思煩惱斷了,不會再認這個身體是我,這個家庭是我,這土地是我,這房屋是我所有的,山河大地是我,不會了,阿羅漢把這個所謂邊見,界限統統撤銷了。菩薩不分別了,阿羅漢還有分別,不執著,菩薩比阿羅漢高,對於真相了解比他清楚,分別放下了。沒有分別,清淨心才能夠現前,可見得清淨心不容易得。阿羅漢是不執著,得清淨心,這個清淨心,清淨程度淺,不深,好像是清淨了;菩薩是真清淨,沒分別了;佛是究竟清淨,把這些分別執著轉變成智慧來教化眾生。
  「疏意所證果覺,無諸差異,是無上下」。我們證果,講阿羅漢,講菩薩,講佛,這有高下,佛最高,菩薩其次,阿羅漢最下,佛是這樣子教給我們。為什麼教?適合我們程度,這樣講我們懂。如果給你說無有高下,無有高下給誰講的?給法身菩薩講的,不是給我們講,講真話。我們這也不是講騙話,恆順眾生,隨喜功德,眾生你就是這麼個程度,我說這個適合你的程度,你能夠理解,決定不是假的,佛句句都是真話。「智契真諦境,故無邊際。與《會疏》同義」。《會疏》的意思相同,說法不一樣。
  「至於《淨影疏》又有一說,疏曰:但能念道,行德顯著,不簡上下,同得往生,故言著於無上下也」。這個也說得好。但能念道,念道,道是成佛之道,成佛之道無量無邊。法門平等無有高下,無量無邊的法門都能成無上道,只要你會用功。用功一定要守住,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才行。門只能從一個門,你能進去,從兩個門你進不去,這個道理要懂,為什麼?悟全憑真心,真心是什麼樣子?惠能大師明白的告訴我們,真心是沒有動搖,第四句講的,「何期自性,本無動搖」,真心沒動過,沒有搖晃過,那就是自性本定。什麼是真心?自性本定是真心。這個心能生萬法,遇到緣它能現,遇不到緣它不現,它現,不能說它有,它不現,不能說它無,就對了。你對它不能起心動念,古德說的「起心便錯,動念即乖」。不能起心動念,看得清楚聽得清楚,智慧,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在六根門頭起作用,雖起作用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不起心動念,這叫佛見。佛所見的跟我們見的是一樣的,但是他知道是假的,他沒有放在心上,他沒有分別,他沒有執著,這叫真清淨,究竟徹底的清淨。
  至於《淨影疏》又有一說,疏曰:但能念道,行德顯著,不簡上下,同得往生,故言著於無上下也。但能念道,我們今天的道是阿彌陀佛,就這一句名號,像海賢老和尚,你能念九十二年嗎?行德顯著,行德,咱們中國人說五常,五倫是道,五常是德。五常是什麼?仁義禮智信,你把它做到了,表現在你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儒家常說,孔老夫子,學生對他的讚歎,老師有五德,這個五德我們也可以學,溫良恭儉讓。夫子一生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在什麼場所,你看到他,這個人溫和,一絲毫傲慢都沒有,溫和;善良,心裡頭沒有貪瞋痴慢疑,善良,充滿了愛心,佛法講的大慈大悲,念念幫助眾生離苦得樂,行德顯著;恭敬,「曲禮曰,毋不敬」,對人恭敬,對事恭敬,這個恭敬,認真負責,對事的恭敬,對物恭敬,動物、植物、山河大地,毋不敬,對山川大地的他有恭敬心,對花草樹木當然有,對花草樹木有恭敬心,對人怎麼能不恭敬?哪有這個道理?對人能恭敬,哪有不孝父母不尊師重道的?沒有。表現在外面,行德顯著,所以他沒有分別,同得往生,著於無上下,這樣往生到極樂世界品位高。這是什麼境界?淨宗所說的理一心的境界。理一心的境界生實報莊嚴土,與華嚴圓教大乘初住菩薩平等,是這個階位。故言著於無上下也。
  「若得生彼,神通洞達,無有邊際」,只要你生到極樂世界,不論是什麼品位,即使是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若得生彼是從這個標準說的,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就得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加持,真加持得上,這一加持,彷彿你自己自性裡面本自具足的統統現前,不是你的功夫現前的,是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你,才現前的。無有邊際,神通通達沒有邊際。他能一念之間現無量無邊身,每一個身到一尊佛的道場,去拜佛,拜佛幹什麼?修福,去聽講經,修慧,福慧雙修。那個化身真管用,不是作夢,是化身。你想想看,他可以在一天的時間,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說的,一次完成了。完成怎麼樣?他畢業了,他圓滿了。我們今天沒有辦法同時修兩門課,他能夠同時修一切課,能夠聽一切諸佛如來,每一尊佛都是他的老師。你說這個地方要不要去?還有哪個地方比這裡更好?沒有了。這個世界所有的,都等於雞毛蒜皮,你還要嗎?徹底放下了,再沒有留戀,平平穩穩,這穩穩當當,阿彌陀佛來接引就跟他去了。這真恭喜他。「故云洞達無邊際耳」。
  「疏謂上中下三輩皆得往生,故云無上下」,統統往生了。而且往生到極樂世界,是有上下,七寶池的蓮花三輩九品,哪有沒有上下?這個無上下是什麼?是到極樂世界,你的神通、道力,得到阿彌陀佛一加持,沒有上下了,是這個意思。搞清楚,不懷疑了。所以我們對於阿彌陀佛格外感恩,都是得到他的加持、幫助的。沒有佛那不行,那真的。佛是最高,菩薩是當中,阿羅漢是最下,有上下,現在往生到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也是無上下。「極樂人民皆神通無邊,故云無邊際。三說正宜合參」。這三種古註都可以合起來看,說法不一樣,意思都相同,不可思議的境界。
  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段,「極勸往生」。這裡面經文分六個小段,第一個小段,「極勸勤求」,經文不多,只有兩句,兩句說一樁事情。

【宜各勤精進。努力自求之。】

  釋迦牟尼佛把極樂世界介紹給我們,下面的事情是我們要勤奮、要精進、要努力求得往生,不辜負釋迦牟尼佛的苦口婆心。
  我們看註解。「此段以前,所說皆極樂聖眾之功德智慧」。生到極樂世界的人,上品上生的聖眾,也包括四土三輩九品這些大眾,他們的功德智慧。「此段乃世尊喚醒法會大眾,精勤修習,求生極樂之辭」。這一科經文世尊勸我們,喚醒我們。極樂世界真好,太好了!在遍法界虛空界找不到第二家,由此可以體會到,釋迦牟尼佛對我們的恩德。這個法門保證我們一生成就,萬修萬人去,一個都不會漏掉的,只要你真正發心。發心而去不了的,被淘汰的,是對此地沒放下,這一點是關鍵,我們不能不知道。放不下就是障礙,障礙你往生。
  我們接著看註解,「前所開示,常住真心,人人本有,個個現成,本自清淨,能生萬法」。這幾句,前面所說的常住真心,真中之真,主中之主。常住,常這個字是不生不滅,不是妄心,妄心是有生有滅,這不生不滅,真心。真心怎麼樣?人人本有,個個現成,不在外面,在哪裡?在遍法界虛空界,太大了,你摸不到邊,就在我們這個肉身裡面,現在我們的肉身跟我們本有的真心融成一體,你一定要知道,《楞嚴經》上講得非常詳細。什麼是的?六根門頭放光動地就是的,眼能看,能看是真心不是妄心;耳能聽,能聽是真心不是妄心,乃至第六意識會起心動念,那是真心不是妄心。我們不會用真心,我們總是把真心跟妄心攪成一起來用,這就叫凡夫。能搞清楚什麼是真心,什麼是妄心,用真心的人看得清楚、聽得清楚、說得清楚。不放在心上就叫會用,斷惡不著斷惡的相,修善不著修善的相,若無其事,就是作而無作、無作而作,這就是用真心的樣子。所以他的心永遠是清淨的,沒有執著、沒有分別,學佛從這裡用功,總得要記住,我們習氣毛病實在太重,經文清清楚楚,也記得清清楚楚,就是提不起觀照,總是跟妄心雜念一起,同時起作用,這叫六道凡夫心,造六道凡夫的業,如果是善,與十善相應,來生人天果報;與十惡相應,來生三途果報,是這麼回事情。如果我們能學,怎麼個學法?海賢老和尚做出最佳的榜樣,來佛寺的三聖,你看海賢和尚,三個人都不認識字,都沒念過書。海賢、海賢的母親、海賢的師弟,三個人,都不認識字、都沒念過書,一生修什麼?就這一聲佛號念到底,往生的時候多自在,三個都是自在往生,預知時至,是我們當前的好榜樣,我們要向他們學習。
  我們接著看底下,「本自清淨,能生萬法。悟則頓契本佛,迷則妄淪生死」,妄是冤枉,又墮落,又搞生死輪迴去了,就在迷悟。「於是世尊悲愍,更垂慈諭。大眾即知是心是佛,當即精進,是心作佛」,這兩句是《觀經》上的話,「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不是假的。再說得貼切一點,你本來是佛,說穿了,你現在是帶著迷惑顛倒的佛,不乾不淨的佛,你要把這些骯髒的東西、這些垃圾把它洗刷乾淨,遠離它,你就是佛!到極樂世界去 好!
  下面說,『宜各勤精進』,宜是應該,大家應該勤奮努力精進。怎麼個精進法?這一句佛號念念相續,不讓它中斷,口上中斷沒關係,心裡不能中斷,念念都是阿彌陀佛,這就叫功夫,真精進。睡覺睡著中斷了,不要緊,起來的時候佛號就接著,就行,養成習慣。來佛寺三聖,念佛就是這麼念法的,所以個個成功。海賢的母親沒出家,晚年的時候,兒女都比她早過世,只剩下這一個兒子,出家的兒子,沒人照顧,海賢老和尚把她接到寺廟裡面,照顧他母親,盡孝道。所以,師父傳的這個法門,他媽媽也受用到了,一句佛號念到底,沒有念過經,也沒有聽過講演,她的長處就是老實、聽話、真幹。只要具足這六個字的條件,必定成佛,往生淨土就是成佛。下面念老註解說,「各者,不僅當時在會之人」,兼指,實實在在是,「兼指後世一切能聞此法者」,這個各字包括我們在內,「宜各」,多麼親切,這有我在其中。「正顯是心作佛之究竟方便」。
  經文,『宜各勤精進,努力自求之』。「佛勸大眾,各各」,這個各各裡面包括我們在內,你要這樣去體會,自己才得受用,「皆應精進勤修,努力自為,求生淨土,徹證本心,圓滿佛智也」。到達極樂世界,徹證本心,圓滿佛智,是絕對可能的,一定做得到的。下面講勤這個字,「勤謂令心勇悍為性,亦即精進之義」。勇猛精進,絕無退轉,海賢老和尚說的絕不拐彎,好!「求者,求道,亦即求生淨土也」。我們今天牢牢的記住,求道是什麼意思?就是求生淨土。只要生淨土,我們大功就告成,亦即求生淨土也。「經中《至心精進品》曰:人有至心求道,精進不止,會當尅果」。這是釋迦牟尼佛給我們做證明,說明人至心真心,真誠到極處,我在這個世間沒有別的念頭,只是一心求道,只是一心求往生。精進不止,就是海賢老和尚一句佛號一直念下去,絕不改變法門,師父教的是正確的,絕不是欺騙他的,你只要聽話決定有好處,他真的是精進不止,最後結果我們看到了,圓滿功德,自在往生。
  老和尚往生之前,信徒上山去看他,帶了一本書,這本書叫《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他聽到這個書的名字,回到寮房,把他最心愛的衣服,二十五條衣搭在身上,手上拿著這本書,要求大家給他照相,第三天他就往生了。我們有理由相信,他見過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叫他表法,在這個世間多住幾年,給佛門弟子做個榜樣,給念佛人做個榜樣,所以他的壽命那麼長,阿彌陀佛幫助他延長的,他自己沒那麼長的壽命。我現在還曉得,還有一個人壽命延長,他現在還住世,是阿彌陀佛給他的。所以佛法,真正學佛,代佛弘法,用什麼方法?表演給大家看,佛氏門中,求智慧得智慧,求財富得財富,求長壽得長壽,真的不是假的。我自己的壽命,四十五歲該走,沒有那麼長的命,沒走,甘珠呼圖克圖告訴我的,我那一年沒走,是因為出家講經教學十二年,這個功德延長的,沒有想到延長這麼多,這延長一倍了,延四十五年了,還在這個世間。還要延長,我相信應該還有十年,我就可以到極樂世界去了。
  這個《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是宏琳法師編輯的,編得很好。我是在最近二、三天才看,以前我知道有一本書,沒看,現在我開始看。我想起為什麼要開始看,我這麼多年很少到大陸去,大陸上佛教出家人,我都不知道,老一輩的我知道,都過世了。年輕一輩我都不認識,我從這本書裡頭,認識中國現代一些好出家人,真難得。我看到他們這裡寫的、說的,我很佩服,我也用這本書,讓我認識這些年輕的才俊,這是中國佛法將來復興的中流砥柱,值得讚歎,值得歡喜。
  所以底下這一句說,「必得超絕去也」,這個必字下得好,必定能得超絕去,超絕去,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經中自求之自字,至為緊要」,這是關鍵的字眼,要特別重視。阿彌陀佛再慈悲,如果你自己不想去,阿彌陀佛沒有辦法帶你去,所以一定要自求之。「經云:汝自當知,汝應自攝,均與此同旨」。這些大乘教裡頭所說的,佛慈悲,常常提醒我們。「《會疏》曰:欣求在己。己,自心,故云自求」,自己要真正發心,要真正想到極樂世界,這個重要。如果心裡頭沒有極樂世界,沒有阿彌陀佛,臨命終時很難逃過冤親債主的障礙,他們來找麻煩,要來什麼?報怨,要來報復,他不能讓你走。如果你自己真正跟阿彌陀佛配合,阿彌陀佛有願幫助你,你自己下定決心非去不可,這個心愈堅強,你就愈有把握。這種堅強的願心要常常發,天天發,發心,時時刻刻發心。對於這個世界真正看清楚、看明白,萬緣放下,什麼都不要管了,他好,讓他好;他壞,隨他壞,我們下定決心就要做,愈早愈好。
  所以有很多人問我,我就告訴他,我天天是求往生,我不求這個世間,在這個世間還沒走之前,都是隨緣度日。英國這個漢學院緣成熟,我們作夢都不敢想,尤其是英國,之前我只去過三次,今年去過兩次,總共有五次。人地生疏,那個地方我沒講過經,沒有熟人,怎麼可能會有這個意思?去年六月,第三次訪問的時候,遇到威爾士大學校長,他不知道從什麼地方聽說我的名字,想跟我見面。聽說我到英國來了,就找到我了,我們一見如故,很歡喜,緣分。談了三個半鐘點,談到佛教、談到宗教,談到中國傳統文化,談到中國的文字、文言文,這種文化載體,中國的文字,比世界上任何族群的文字都優秀、都好。他們的文字拼音文字,凡是拼音文字,二、三百年,說話的語言變了,那個文字就看不懂,看不懂就不認識,難。只有中國文字,它是表意的,它不是表音,它是用眼睛看的,不是用耳朵聽的。所以,二千五百年前孔子說的,你看《論語》,現在人讀《論語》,不會錯會意思,都懂,這就是中國文字的好處,超越時空。你看,二千五百年管用,再二千五百年之後的人,讀這個還管用,他讀得懂,不會錯會意思,所以文言文重要,這是我一生念念不忘的一樁大事情。
  《四庫全書》留下來了,我相信不會失傳,我總共買了,《全書》買了一百一十二套,《薈要》,皇上看的,乾隆皇帝看的,我買了三百三十多套,送給全世界大學圖書館、國家圖書館,我們把它散開,縱然世界有災難,也不會完全丟掉,總會留一些給我們,我用心在此地。但是現在想想,如果沒有人能懂文言文,沒有人能讀古書,那我這個願望完全落空了,這怎麼辦?所以我很著急,我們要培養一些學生、年輕人,專攻中國文字、專攻古文,希望他們每個人都能夠熟背古文一百篇,這是早年我老師教給我的,熟背一百篇古文,就有能力讀文言文,有能力寫文言文,我沒有別的念頭,只有這麼一個想法。不希望多位,希望有三十到五十個,五年的時間,我辦一個漢學院,五年的時間培養五十個人,這五十個人,德行的課程就是中國古時候私塾所學的課程,私塾,從三、四歲到十五歲所學的課程。我要讓這些同學們補習,這裡頭是倫理道德,這是傳統文化的根,要把它補課補出來,然後好好的學文言文。
  我們沒有教材,我們的教材是什麼?《群書治要》,以這個為教材,主修的。另外我們有儒釋道,漢學院裡有儒學系、佛學系、道學系。儒釋道重要的典籍,儒,四書五經,特別著重的是四書,四書是必修課本,要讀;佛法我們選兩種,《金剛經》跟《無量壽經》,選這兩種;道,我們學老子《道德經》,《莊子》前面的七篇,內篇。這就是漢學院的課程。我們禮請好的老師來教,希望同學三年有小成,能看得懂,五年有大成,能夠把這些典籍講清楚、講明白、講透徹,特別是《群書治要》,講清楚、講透徹之後,寫成白話文,翻成全世界每個國家不同的文字,對全世界流通。
  中國人統一全世界用什麼?就是用《群書治要》。我們今天大量把《群書治要》印出來,翻成各種不同文字的本子,讓全世界的人都讀這部書,都跟著習主席走,習主席帶頭,都跟他走。將來統一全世界,是中國文化統一,不是政治,不是軍事,不是經濟貿易,也不是科學技術,都不是,是中國傳統文化。大家放心,中國人不會報仇,過去你們欺負中國太過分了,中國人寬宏大量,不計較,絕不計較,看看現在習主席治國的理念,就知道了,你就放心了。我們幹這個,替習主席鋪路,希望將來世界大同,千年盛世,能夠在這個朝代出現。所以我只希望我能夠再住世十年,我就看到了,那我往生會很快樂,我這一生到世間沒有白來。
  沒有想到威爾士大學校長聽到我這個說法非常歡喜,跟我講,我們合作合辦。他學校有學位,有博士學位、碩士學位,本科畢業都有學士學位,這個難得。我們搞的這個漢學院,是古漢語,不是一般的,古漢語。諸位要知道我們學習的內容,你就知道,就是很簡單的,我們是以《群書治要》為重要的參考資料,這個理念從這來的。我們四個學系,除了漢文學系,這是屬於文學,我們選《古文觀止》,我們在這裡選這個,選《古文觀止》。儒釋道就是剛才說的,佛,我們選的《金剛經》、《無量壽經》。道,選的老子《道德經》,《莊子》的前面七篇。儒家除四書之外,看看時間夠,學五經。五經做為選修課,也做為必修課,一種,不是五種都學,五種學一種。這樣我們有五十個學生的話,五經,有通《詩經》的,有通《易經》的。五種都學,學亂了,學雜了,學一種,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讀書千遍,其義自見。我們要把古人這個教訓、理念、方法掌握住。
  我們希望有志的同學,一同來幹這個事情,一生就幹這樁事情。將來畢業了,學校,我跟校長建議,五十個學生統統留在漢學院,聘請他們做漢學院的教授、副教授、講師。這些人,我希望一生,我們共同住在一起,我們不要離開。我們最終極的目的,希望能編《群書治要》續篇,因為《群書治要》,唐太宗編的,是從三皇五帝到晉代,晉以後隋唐宋元明清,這個六朝有很多好東西,裡頭沒有,我希望我們的同學,除了教書之外,教書都很熟悉,根本不用準備的,我們的時間,到《四庫全書》裡頭去找,把這六朝,唐太宗這個體例,依照它的體例,把它節錄出來,編成一部《群書治要》續篇。這個編出來之後,這兩篇東西,正續兩篇,就是中國傳統文化《四庫》裡面精華的精華,難得!我們希望這五十個人裡頭,出現五經博士,再辦下去之後,我們就要辦十三經的博士,把儒家全面恢復起來。大乘佛法有八大宗,能不能復興看後人了。
  我把我的界限就劃到漢學院第一屆,第一屆五年。往後的事情,是這個十年培養的這些同學們,他們都是教授的身分,我鼓勵他們發心,中國文化太豐富了,重要的典籍,經史子集能夠翻譯,流傳到外國,把它譯成外國文,向全世界流通,無量功德,太理想了!太好了!這是我們的願望,我們今天一心一意努力就幹這樁事情,希望中國五千年傳統文化繼續傳下去,永遠不會丟掉。中國文化終極的目標是世界大同,不像外國,外國文化終極的目標是世界毀滅,不一樣,我們希望祖宗保佑三寶加持。
  我們看到底下,第三行「經云:汝自當知、汝應自攝,均與此同旨。《會疏》曰:欣求在己。己,自心,故云自求」。我們要用真心去求,不要名聞利養,我們的生活得過且過,衣食住行學校會照顧到。我跟學校約定,學校希望我長住,給我的聘書是終身教授,九十歲了,老了,什麼都不能幹了,沒有體力,所以我繼續講經,講經求三寶加持,保佑這個地方少災少難,我們就約定一年,四月到九月我住在英國,十月我從英國回到香港,我還是喜歡住香港,在香港講經講到三月,我是四月到九月在英國,十月到三月在香港,避開那邊冬天冷一點,我們到香港來過冬。四月份的時候,我今年是四月到英國去的,跟王子見面。在英國住半年,在香港住半年,住到我往生,我哪裡也不去,心定下來了,什麼都不求。十方供養,我做為漢學院的經費,就這一個用途,你們供養我的錢,我在香港政府這邊辦了一個基金會,這個基金會的章程寫上,就是為漢學院的經費。用錢香港政府監督,好!大公無私,我根本不管這個東西,專門有管理的,有兩個同修代我管理,受政府監督。
  後面還有幾句。所以自心要自求,「蓋淨宗雖為他力法門,但行人若不自心精進,斷除疑惑,深生正信,切願求生,亦決無往生之理。故佛訓勉,努力自求之」。這個努力自求之非常重要!這幾句話是黃念老給我們的教訓,他老人家引經據典,《會疏》說的,欣求在己,己,《會疏》上註明了,就是自心,所以說自求。淨土宗雖然是他力法門,他力就是阿彌陀佛的願力,沒錯,可是修淨土的同學,如果沒有自心精進,這個自心講信講願,精進講念佛的功夫,這三個條件非常重要。蕅益大師在《要解》裡告訴我們,能不能往生,決定在信願之有無,就是此地講的自心。自心要真相信,相信西方真有極樂世界,跟我們這裡一樣,真有極樂世界,極樂世界真有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真正是發四十八願,接引遍法界虛空界求生淨土這些人,他統統都迎接,他要不來迎接,我們不知道極樂世界在哪裡,一定要得到他迎接,我們才看到極樂世界,往生的條件,真信切願,第三個持名,信願持名,持名是念佛。
  來佛寺三聖,為我們做出最好的榜樣,就是一句佛號得到的,得到什麼?得到往生之後品位高下。海賢老和尚九十二年念佛,真不容易,他老人家長壽,誰能夠念佛念九十二年,一句佛號不中斷?這樣的功夫,我的看法,我的猜想,他念到功夫成片,三年得功夫成片,因為三年念到功夫成片的人很多,我們在往生傳裡面看到的,在《淨土聖賢錄》裡面看到,許許多多人都是念佛三年往生的,只要得功夫成片,就有把握往生,對這個世間沒有留戀,往生的心很懇切,阿彌陀佛就來接引。再提升,海賢老和尚再提升,從功夫成片提升到事一心不亂,他沒往生,有往生的條件他沒去,要多少時間他才能夠得到事一心不亂?頂多五年到十年,像他那樣的話,我估計五年可以得到,不到三十歲他就得到了。從事一心再念到理一心,理一心就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頂多十年,我的估計,他念到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應該在四十歲前後就得到了,這個給我們很大的信心,給我們做了最好的榜樣。
  所以,念老後頭這幾句話說得好,行人,我們修行人,第一個,「斷除疑惑」,沒有懷疑。第二個,「深生正信,切願求生」。一個信、一個願,這兩個條件有了,如果沒有正信、沒有切願,往生靠不住。所以佛在此地勸導我們,「努力自求之」,重要!一生去作佛,到極樂世界作佛,這個機會,希望我們同修不能夠輕易放過。我們一生遇不到,那是沒有辦法,無可奈何,遇到而不往生,對不起釋迦牟尼佛,對不起阿彌陀佛,也對不起父母、對不起祖宗。為什麼?我們往生到那邊去作佛,成佛了,再回來教化眾生。現在教化艱難困苦,為什麼?自己沒開悟、自己沒證果,所以難。從極樂世界回來就不難了,我們的智慧神通跟釋迦佛一樣,沒有兩樣,釋迦佛能做到的,我們都能做到。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浏览(1546)
thumb_up(0)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