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的共情
发表时间:+-
前不久,WhatsApp 上一个知青群组中一位朋友的头像和个人讯息忽然间消失,然后有一个不知什么时候加入的人发了一则隐晦的信息,教人联想到那位朋友已经离世,令群里其他人极感错愕。其后群里有人给那位远在南美的群友打了个电话,才知道原来是技术故障,虚惊一场。
针对这件事,群主首先把那位“擅入者”赶出了群,然后大家就这次事件进行了讨论。群友的共识是,虽然大家的反应看起来有点杯弓蛇影,实际上反映了我们这个年龄段一种心照不宣的共情。
我们这个群组人数不多,都是同一时期“下乡”到同一个地方,逃港或回城之后,几十年来各有不同际遇,由于互联网得以“天涯共比邻”。下乡的时候,部分人已经念完高中,高考的分数完全达到当时那些名校的录取线,然而由于家庭成分或个人政治表现被系统性地刷到“榜外”。也有只念完初中,就被“一颗红心,两种准备”的洪流裹挟着到了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少年。那些当时的高中毕业生,如今已经接近八十岁,初中毕业的也都七十过半,最近三年,我们共同的知青朋友一个一个走完了他们的人生路,余者也大都疾病缠身,故此对于那些负面讯息普遍心怀预悸。
早两年,我对于一些朋友每天在微信群上发那些“早安”图片的举动不以为然,认为没有什么营养价值,现在倒是每天早起总要看看还有哪些人在发图,然后才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