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子说道

注册日期:2021-10-01
访问总量:49225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王阳明心学胡说-2


发表时间:+-

阳明先生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

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胡子说

王阳明“知行合一”,是说:行是知的结果。不是说:言行一致。每个人“行“出什么样,一定是出于他的认知。他的认知决定了人的行为。

 

先生曰:“性是心之体,天是性之原。尽心即是尽性。“

 

胡子说

人聚天地之气为人,底层的code 是思绪的逻辑。

 

先生曰:“然。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

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

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视、听、言、动,即视、听、言、动便是一物。

所以某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中庸》言‘不诚无物’,《大学》

‘明明德’之功,只是个诚意,诚意之功,只是个格物。”

 

胡子说:

然。身之主宰便是底层的code,自主运行。人没有心,思绪也。思绪对身体有干扰,是生病之源。思绪之脑海构图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王阳明:“‘理’之发见可见者谓之‘文’,‘文’之隐微不

可见者谓之‘理’,只是一物。”

 

胡子说:

“文“不”文“不重要,去掉”我“最重要。”虚我“是人的恶和病之源。人回归真之天性谓之‘理’。

 

先生曰:“然。心一也。未杂于人谓之道心,杂以人伪谓之人心,

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初非有二心也。“

 

胡子说:

成人有二“心“,即两种思绪逻辑。没有夹杂”我“因素的称道心,夹

杂“我“因素的称人心。人心若能守正去”我“即为道心,道心无能守正唯“我”即为人心

人生来有一颗心,六岁后“我“同天地分离,道心之上披上了人心。

 

 

 

 

 

爱曰:“如今人尽有知得父当孝、兄当弟者,却不能孝,却不能弟。

便是知与行分明是两件。”

先生:“此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未有知而不行者。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圣贤教人知行,正是要复那本体。“

 

胡子说:

人没有“知而不行“,只是”人知“不同于”人尽有知“。”人尽有知“为通行道德。每人还要结合个人情况,形成个人认知,进而行动。一个人行动,一定是这个人认知的结果。战场杀戳,也是认知的结果。

改变一个人的认知,可以改变人的行为。

认知作战,洗脑,精神文明建设,舆论媒体导向,圣贤教人,崇拜。。。都是为了改变认知。

 

阳明先生曰:区区格、致、诚、正之说,是就学者本心、日用事为间,体究践履,

实地用功,是多少次第、多少积累在!正与空虚顿悟之说相反。

胡子说:

“格物、致知、诚意、正身“大概是阳明先生回归本心的外在方法。可以规范人的行为,统治管理阶层喜欢。渐悟、顿悟都是悟。但渐悟中,念经打坐成了重点,悟不悟,管理层no care

 

来书云:“近时学者,务外遗内,博而寡要。故先生特倡‘诚意’

一义,针砭膏肓,诚大惠也!”

吾子洞见时弊如此矣,亦将何以救之乎?然则鄙人之心,吾子固已

一句道尽,复何言哉?复何言哉?若诚意之说,自是圣门教人用功第一

义,但近世学者乃作第二义看,故稍与提掇紧要出来,非鄙人所能特倡

也。

 

胡子说:

关于诚意的主张,说明圣门教人是两张皮:外君子内小人。不然没有必要有“诚意”之说。

违反人性制度,必出扭曲。故先生特倡个人‘诚意’,不如倡制度,让‘诚意’之人出本性。

 

来书云:“但恐立说太高,用功太捷,后生师传,影响谬误,未免

坠于佛氏明心见性、定慧顿悟之机,无怪闻者见疑。”

区区格、致、诚、正之说,是就学者本心、日用事为间,体究践履,

实地用功,是多少次第、多少积累在!正与空虚顿悟之说相反。

 

胡子说:

渐悟、顿悟都是悟。区别大去了。渐悟是格物致知;顿悟却是回归本性··。


浏览(406)
thumb_up(1)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