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穗

注册日期:2014-07-09
访问总量:3051570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金庸武侠小说和臭豆腐


发表时间:+-

武侠小说和臭豆腐看似风牛马不相及,却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喜欢的人喜欢的无以复加,讨厌的人讨厌的一塌糊涂。

臭豆腐在不同地方有不同品种,王致和乳制臭豆腐源远流长很有名,不过在上海通常是油炸臭豆腐。无论是乳制臭豆腐或油炸臭豆腐都是“臭不可闻”,很远就能闻到那个味儿。然而很多人喜欢吃,据说好吃就好吃在那个“臭”,如果不“臭”,就没有了“神韵”,寡然无味了。但对于讨厌臭豆腐的人而言,那个无法体会,那个“臭”味闻闻就能使胃里倒海翻江食欲顿失,莫说吃了。我是吃不来臭豆腐的,但朋友里很有几个臭豆腐“党”。有一回一同吃饭,他们叫了臭豆腐来,那味道熏得我几乎要涕泗横流,一个朋友劝我吃一点尝尝味道,说: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吃吃看嘛。我说臭豆腐的味道不吃就能闻到。他说:这你就不懂了,臭豆腐是闻着臭,吃着香。好吃就好吃在那个“臭”。他力邀我尝一块,盛情难却我勉力为之试了试,结果差点吐出来。虽然一口吐掉了那块臭豆腐,但那晚上胃口大倒,再不想吃什么东西了。但我的那帮哥们,吃完了最初叫来的臭豆腐,尚且意犹未尽,后来又追加叫来了两三份。

爱之者爱,厌之者厌。在这一点上武侠小说与臭豆腐颇有几分相似。小说种类繁多,武侠小说是其中一种。小说有写的好坏之分,但在种类或题材上应无高低之分。有意思的是武侠小说褒贬意见分歧之大在其他种类小说中十分罕见。金庸可以算作武侠小说的代表人物,他的武侠小说粉丝不仅遍及大江南北,而且遍布世界各地华人世界。金庸不仅是北京大学的名誉博士,而且他的武侠小说还成了一门研究课目。那个很有名的北大教授孔庆东就是金庸武侠小说专家,著有专门论述金庸小说的专著,全方位论述金庸武侠小说的思想性艺术性人物语言等等。然而另一方面对金大侠不以为然把他武侠小说贬得一钱不值的也大有人在。比如王朔就把金庸归类于“港台四大俗”之一,对其武侠小说极尽嘲笑讽刺挖苦之能事,王朔的评论尽管遭到众多金庸粉丝的愤怒声讨和抨击,但获得的支持和共鸣也是丝毫不占下风的。

我个人不是金粉,也不喜欢其他任何武侠小说。我周围的邻居朋友甚至家人里不乏金粉,很早以前就常有朋友推荐我读金庸梁羽生等的武侠小说,告诉我好看的不得了,一定要读。我曾经试着读了读,却读不下去,觉得整个就是胡编乱造想入非非,读不了几章就半途而废了。朋友们觉得不可思议,那么好的东西怎么会读不下去?我也觉得不可理解,这种胡乱编造杜撰的东西有啥好看的?为了理解金庸武侠小说究竟好在哪里,我特地去读了孔庆东的金庸小说研究专著,结果毫无帮助,连孔庆东的那本专著也觉得味同嚼蜡无法卒读——孔庆东的其他文章其实写得不错,尤其是研究鲁迅的。后来我便明白一个道理,其实就是青菜萝卜各有所爱,个人口味不同。就如臭豆腐一样,说一千道一万,爱吃的人就是觉得好吃,不爱吃的人就是觉得难吃。爱吃的人说好吃就好吃在那个“臭”,不爱吃的人觉得“臭”就是臭,绝无好吃之理。

武侠小说粉丝与武侠小说“喷子”如果想要争论武侠小说的好坏,就如臭豆腐“党”与非臭豆腐“党”争论臭豆腐到底好吃与否一样,是白费力气毫无结果和必要。好像现在常说的“鸡与鸭讲”一样,永远各说各话,没有交集。不过“鸡”有“鸡”要说的,“鸭”有“鸭”要说的。鸡鸭若都有话憋不住要说,最好鸡找鸡,鸭找鸭去说,如此不会无事生非,就可以天下大吉了。

浏览(3936)
thumb_up(11)
评论(4)
  • 当前共有4条评论
  • 玉米穗 回复 thesunlover

    谢谢博友

    屏蔽 举报回复
  • 玉米穗 回复 NorthWestWind

    谢谢博友

    屏蔽 举报回复
  • thesunlover

    好文!

    人在或傻或呆的岁月里喜欢武侠小说,比如我年轻时曾津津有味地看过几部。

    屏蔽 举报回复
  • NorthWestWind

    金庸的小説,我只能看一本,再看第二部就看不下去了,就像瓊瑤的小説一樣,第二部就看不下去了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