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小鲜”与“烙大饼”
我有一张《中国历史大系表》,是“山西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编”的版本,刊印于 1983 年 。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由于工作需要,我经常“流窜”中国各地,主要是省会或商贸大城,偶尔也会到访一些乡县,工作之余喜欢逛农贸市场和书摊。那时出版界非常火爆,各类书报杂志品类繁多,单说杂志,书店里或大一点的报摊上会卖些《收获》、《人民文学》、《十月》等大部头;小摊上所售书刊杂志则较为芜杂,有各地方出版社编印的《中篇小说选》、《短篇小说选》等等月刊或专辑,乃至一些不知何方神圣刊印的“秘闻”、“解密”之类标题党流派印刷品。我比较喜欢买各类小说月刊,取其比较贴近生活,利于了解国情民生。前面提到的《中国历史大系表》就是那个时期在某个小县城的“新华书店”里买的,陪着我从香港来到新西兰,整整四十年了。
不是历史系的学生或者学者,大概不会知道中国历史上竟然有过大大小小几百位“国君”。这些历史上的国家有大有小,那些个“国君”在后人的口中也各有褒贬。如开疆辟土的汉武帝、如“平六国”的秦始皇;如“酒池肉林”的帝辛、如“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但更多的“国君”则早已被大多数人所遗忘,譬如十六国时期的南凉,怕是没有谁记得它的疆土在哪里,更不知道它的国君是“秃发氏”。
尽管历朝“国君”只占总人口的一个极小极小的比例,但是有关“治国”的一句话却是流传了两千多年,没错,就是李聃老先生那句“治大国若烹小鲜”。由此可见,人心总归是“思治”,也都希望平安喜乐,不折腾。
关于“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话,后世学者哲人有各种各样的解读,甚至有人认为这句话应该是“治大国者若烹小鲜”。这些学者个个学富五车,自然各有各的道理。我觉得最贴近生活的是拿煎鱼来做比喻,煎鱼的时候火不必太大, 而且不要老把鱼翻动,否则鱼肉容易被搅散,失却其形状。以煎鱼这个例子来理解老李先生的“无为而治” - 不折腾是相当普遍的认知,然而却未必能迎合某些“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国君”。
某日凝神观看那张《中国历史大系表》的时候,忽发奇想,不知云云“国君”之中,究竟有几许脑回路与“不高兴”同学一般,偏要给流传多年的“老话”注入“新时代”的新概念,把那句话改成了“治大国如翻烙饼”并付诸实行。为了防止手下愚钝,不能准确贯彻执行,还要亲手制作各色大大小小葫芦,以便手下“按葫芦画瓢”......
说实在的,“小鲜”与“烙饼”是两种不同的食材,用不同的方式来烹煮并无不妥,怕的是“烹小鲜若翻烙饼”,那么治下的老百姓可就哭都找不到地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