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這一頁 翻得過去嗎?
【慧言燕语】歷史這一頁 翻得過去嗎
「六四事件」已經過去31周年,历史的伤口难以愈合。看到海外仍有不少人认为六四开枪镇压是正确的,我希望这些人回答我的三个问题:
一、为什么沒人承认下令开枪?
「六四」以后,被开枪后果所震撼的中央高层,无人愿承担开枪的责任。军内流传的消息是,当有人问到主持军委工作的杨尚昆:为什么部队会开枪时,杨的答覆是他也不知道,他当时正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听到枪响后也感到突然。
对开枪持保留态度的张震,曾质问过杨白冰到底是谁下令开的枪?杨的回答是他只是执行命令。张震为此一状告到邓小平那儿,指杨氏兄弟把开枪的责任推给邓,据指出,这也是邓下决心把杨氏兄弟换马的原因之一。
在北京高干子弟中盛传的消息还有,徐向前、聶榮臻两位老帅和陈云去世前,都曾要求邓小平讲清楚到底是谁下令开的枪?看来他们都不愿沾这个「历史功绩」的光。
時任中國總理的李鵬,在其回憶錄中,也是千方百計極力撇清六四開槍的罪責。
二、为什么27军和38军互相推诿不承认开枪?
中央領導沒人愿意承担责任,并派人到部队调查了解开枪情况,使执行任务的部队受到很大压力。大批无辜民众的伤亡,以及国内外的强烈反响,使军队视开枪为耻辱,纷纷像避「瘟疫」一样回避开枪问题。
「六四」后北京市政府及中央各部门曾组织群众去慰问在北京担任戒严任务的部队。据参加慰问的人表示,不管是哪个部队,在与慰问的群众交谈时,都一再声明他们没向群众开枪。
據中共內部消息透露,「六四」时受到国内外輿論一致谴责的27军,实际上是替38军背了黑锅。27军回到驻地石家庄后,受到当地群众极大压力。军队干部的家属,凡在地方工作的,都受到单位同事指责,其子女上学时受到其他学生围攻,甚至有菜店拒绝卖菜、粮店拒绝卖粮给他们。这种压力使27军的全体官兵无法忍受,他们强烈要求军首长出面澄清事实,还他们一个清白,免得背上“历史罪人”的污名。
在军内外强大压力下,27军不得不以军党委的名义给河北省委、省政府写了一封信,要求他们转告河北省的父老鄉親,27军这次去北京执行任务,没有向首都人民开過一枪。省委、省政府将此信转发到各级政府去做群众工作,才扭轉27军的逆境。
这件事充分说明,开枪不光是在首都不得人心,在全国其他地区也同样不得人心。
27军的做法也使驻守在河北省的38军被将了一军,38军若不公开表态,等于承认自己开枪。38军一怒之下状告到中央军委,指责27军既然是到首都平息暴乱,为什么视开枪为大逆不道?而要去澄清什么事实。这种不请示军委擅自给地方写信的做法,不但违背军纪,而且与中央在「六四」问题上沒有保持一致。
38军这一状,实际上是要求军委对开枪的问题表态,但没想到军委表态十分模糊:「开枪不一定不对,不开枪也不一定对,以后这件事不要再提了。」这种不是理直气壮肯定开枪的答覆,显然表明中央军委不愿承担开枪的责任。
那么开枪打死无辜民众最多、并在「平暴」中立下赫赫战功的38军,是否敢承认自己开枪,并承担这个历史的责任呢?答案是否定的。
当时以代军长名义率38军进京镇压的后任军长张美远,对中央调他们进京鎮壓學生很不满,他本人也产生退伍回老家的想法。当问他38军到底是否开枪时?他矢口否认。
那么,请回答我的问题,既然是“平暴有理”、“镇压有功”,为何两个立下战功的军队都不肯居功?互相推卸责任?
三、「共和国卫士」为何以”立功”为耻?
至于那些当年被授予「共和国卫士」称号和立功授奖的军人们,尽管在1989年风光一时,但以后这些功绩却成为他们的巨大精神负担。1990年初,解放军总政治部向中央打报告,拟在「六四」一周年之际,开展大规模的庆祝活动,深入广泛地宣传「平暴」的历史意义,以回击国际上的「反华浪潮」。
据指出,报告送到当时中央主管宣传工作的李瑞环手上,却被否定了。当时的军委秘书长兼总政治部主任杨白冰曾质问李瑞环为什么不批准,李说是邓小平的意见。
从那以后,在每年两度的「八一」、「春节」拥军优属活动中,再没有人提及要去慰问那些在「平暴」中被授予「共和国卫士」的军人及其家属。
许多曾在北京执行过戒严任务的官兵在复员转业前,纷纷要求从档案中拿掉「平暴业绩」,担心转业到地方工作会受歧视,更不愿让子孙后代背这“历史的黑锅”。
原38军军长徐先勤因抗命军队进京鎮压而受到军法处置,在法庭上他拒不认罪,铁骨铮铮、擲地有聲扔下一句话:「不是历史的功臣,就是历史的罪人!」
既然没人願意承認下令下槍,也沒有人愿当「平暴」功臣,实际上六四事件孰是孰非已經不言而喻。
我不明白為何海外親共僑团、紅顶商人、爱国小粉紅們,還有某些六四親歷者,甚至那個東北指甲店的老闆娘,為何連那些劊子手的覺悟都不如?
所以我仍然要執善固執發出上述「三問」,歷史這一頁 ,翻得過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