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知

注册日期:2011-11-20
访问总量:21147478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转贴:内蒙古到底有多大?


发表时间:+-

内蒙古到底有多大?

国家地理中文网 2024-04-27 07:00 上海



Image

从陆地面积上看,内蒙古仅次于新疆、西藏,能装下186个上海、11个江苏,甚至3个日本。不仅仅陆地面积之大,经度跨越也是全国之最,纬度跨越仅次于海南,为全国第二。


Image

散装程度,也是江苏、浙江、安徽、广东无法比拟的,江苏虽然有“十三太保”,但全都挤在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至少还能装在一起。

内蒙古人口密度只有江苏的四十分之一,稀稀拉拉分布在22个主要城市,散落在广阔的草原绿洲山林荒漠,从腾格里沙漠,到河套平原,到科尔沁沙地,再到大兴安岭,可谓天差地别。

1111.png


这22个主要城市的分布,乍看起来也没太多规律可言

Image


再加上内蒙古这种“粗扁状”的版图,相当于加大加粗版的甘肃。

一个内蒙古,东有“闯关东”,西有“走西口”,“三花聚顶”了三种主流文化,东北、华北、西北——“我全都要”!

Image


内蒙古,三种主流文化在此杂糅

Image

所以你在蒙东听到的是“东北话”,到了蒙中听的是“晋语”,去蒙西又听的是“兰银官话”,这还没算各地蒙语的差别。到底什么是“内蒙话”?连“内蒙人”都说不清。

Image

蒙东人到了蒙西不一定能听懂当地人的方言。

Image


又大、又散、又交错纵横,内蒙古可谓极其散装,至于把它看做几个省份?说两个、说三个、说更多的,似乎都有道理。

但如果穿透表象看它的地理基础,其实只有一套结构,这就是“对称式散装”

Image

散装还有“轴对称式”

Image


今天我们就来从铁路的角度,探索一下内蒙古这种独一无二的“对称式散装”。

内蒙古铁路,全国第一!

铁路,是内陆最具性价比的交通方式,对于国家腹地至关重要,路分布和地理基础高度相关。内蒙古铁路就非常“内蒙古”,又大又散装。

首先,内蒙古铁路总里程全国第一,比第二名的新疆还多出了一个山西。同时,人均里程也是第一。

Image


内蒙古,我国铁路最多的省级行政区

Image


这么多铁路并非“铁板一块”,自东向西分属六大铁路局集团公司,再加上国能(神华)、酒钢等等的专用铁路,以及各种地方铁路,成分非常混杂。

内蒙古铁路还有一大特点,拉货占了很大比例,尤其是拉煤。国内的要拉,蒙古国的也要拉,动力煤和焦煤都要拉,所以中西部的呼和浩特局,甚至在坊间被冠名“二煤局”。

内蒙古的重载铁路实在是太多了,大准、通霍等等不胜枚举,其中最著名的是唐包和浩吉两条铁路,一条从包头直达唐山港,一条从东胜煤田直达南方,动不动就是上百节车厢的架势。

Image


一条“西煤东运”,一条“北煤南运”

Image


在拉货之外,就是拉人了。内蒙古长得这么长,从东到西,贯穿全内蒙古的铁路早就修好了,甚至局部地区还有多条通道。

但是区内人民要相互串门,光靠铁路还是很辛苦的,从海拉尔到额济纳,最快也需要46个小时,这还不包括换乘的间隔时间,因为这是多个列车车次拼起来的,而且有些车次不是每天都开。

所以区内人民长途串门,一般都坐飞机。

Image

串门一星期,一半时间都在来回的路上了

Image

东西两大高铁体系

那么问题来了,修一条贯通全区的高铁,不是更好么?内蒙古地形相对平坦,即使是沙漠地带,我国也有充分的建设经验,按说高铁可以大修特修。

Image

世界首条穿越沙漠地带的高铁,中国就有参与(位于沙特阿拉伯沙漠腹地的麦麦高铁 图:youtube)

Image

但实际上,内蒙古并没有那么多高铁,关键原因是“社会效益”。高铁的成本不低,需要产生足够多的外部性效益才划得来,必须要考虑人口和经济密度。

而偌大的内蒙古,真要串起来,可是京沪高铁的两倍还要长!但总人口只有2400万,“社会效益”完全不可比,所以只能——“抓重点”。

Image

Image


内蒙古大部分人口和经济都集中在“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前面的平原地带。这条巨长的连体山脉,相当于内蒙古的“横贯山脉”。

Image


这条“横贯山脉”是内蒙古的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Image

沿着“横贯山脉”,东部和西部仿佛两个经济体,高铁网也基本分布在两大核心区域。

一个是阴山系统的呼包鄂乌城市群,这是内蒙古经济价值最高的一组城市,向东是北京,向西是银川、兰州,内部相互串联。

一个是大兴安岭系统的“东四盟(市)”,分别通往东三省和北京。而“横贯山脉”以北、以西的广袤地带,目前还没有高铁。

2222.png


横屏-目前内蒙古高铁网的两大核心区域

Image


明眼人很容易看出,这两套“系统”,东边这套本质上是“京哈体系”的支线,西边这套本质上是“京兰体系”,除了内部连接,就是通向周边省会(首府)和北京。

很显然,内蒙古的高铁网,其实就是“京哈”、“京兰”体系的一部分或“副产物”,如果搭不上这两套体系,高铁基本就长期无望了。

3333.png


横屏-内蒙古高铁网的布局与早期铁路基本相似。“京哈体系”对照中东铁路与京奉铁路;“京兰体系”对照京绥(包)铁路及包兰铁路。

Image

所以,非要给内蒙古高铁网找一个地理上的中心,既不是首府呼和浩特,也不是经济第一、第二的鄂尔多斯、包头,而是隔壁河北隔壁的北京。以北京为中心,内蒙古高铁网仿佛轴对称一样“左右开弓、反复横跳”

·2015年,集宁到包头,唐呼铁路集包段开通动车(中西部)

·2016年,包头到鄂尔多斯,包西铁路包鄂段开通动车(中西部)

·2017年,乌兰浩特到长春,长白乌快速铁路开通动车(东部)

·2017年,集宁到呼和浩特,张呼高铁集呼段正式开通(中西部)

·2018年,呼和浩特到鄂尔多斯,呼准鄂快速铁路开通动车(中西部)

·2018年,通辽到新民,新通高铁正式开通(东部)

·2019年,呼和浩特到张家口,张呼高铁全线正式开通(中西部)

·2020年,赤峰到喀左,喀赤高铁正式开通(东部)

4444.png


横屏-之前开行动分,目前动车只开行动集的线路不纳入高铁网范畴

Image

“一右一左”,交替开通。

结果就是,“横贯山脉”前面的地带,分别接入了“京哈体系”和“京兰体系”,通向东北和华北的大城市。

至于后面的部分,最西边的阿拉善盟,最东边的呼伦贝尔市,中间的锡林郭勒盟,以及更靠北的蒙古国和俄远东,目前全都没高铁,更加坐实了“轴对称”结构

5555.png


横屏-内蒙古“轴对称式散装”

Image


内蒙古高铁背后的地理基础

这一结构并非纯人造概念,而是与内蒙古的地理基础紧密咬合。

内蒙古的“横贯山脉”,同时也是两条地理分界线:大兴安岭以及阴山-贺兰山,一东一西,既是内流区和外流区,也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大致分界,如果不考虑特殊情况,在这条线以东、以南的人口,要远比其它部分多。

论自然资源,内蒙古有一句话——“东林西铁,南粮北牧,遍地矿藏”

甚至连长城都是“轴对称”的,东部对应金界壕(金长城),中西部对应明长城,标准的“农牧交错带”。

论生态环境,则可以概括为——“东林西漠,南农北牧”,这正是内蒙古“轴对称式散装”的核心所在。

而内蒙古的人口和经济密集区,在建制市层面,基本都和邻省(区)挨着,所以更倾向于向东、向南的对外连接,综合经济效益和距离,“京哈”、“京兰”两大“体系”很自然就形成了。

6666.png


横屏-也就是前面说过的“轴对称式散装”

Image


至于在这之外的阿拉善盟呼伦贝尔市,两个“超级巨无霸”,就构成了这一对称的边缘部分,夹在中间的另一个“巨无霸”——锡林郭勒盟,则是这一对称的过渡部分;这三位“老哥”的面积,恰恰也是内蒙古前三名,却显得非常孤立。

Image


这三位“老哥”的位置,也是“对称”般的存在

Image

由此可见,正是内蒙古这一非常独特的“轴对称式散装”,决定了城市、人口以及高铁网建设的大致分布。

这时候再看首府呼和浩特,就会显得颇为尴尬。呼市虽然在呼包鄂乌里处于中间的位置,但它只是“京兰通道”的一个途经点,在高铁线路层面,只是一个“一字型”的国家级规划枢纽,而包头、集宁至少都是“丁字形”的规划格局。

Image


“八纵八横”规划,内蒙古一共占据四条,呼南通道、包(银)海通道、绥满通道、京兰通道,涉及呼和浩特的为呼南通道和京兰通道,但两条通道主线的呼集段共线重合。

Image

如果未来呼市能打通朔州鄂尔多斯的城际通道,或许能建成罕见的“π字型”枢纽

Image


未来,说不定呼市可以直接南下

Image

最后我们再回看开头的问题,内蒙古到底是几个省份?

这里面包含了阴山、贺兰山、大兴安岭,包含了河套和西辽河流域,包含了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库布齐四大沙漠和呼伦贝尔、科尔沁、浑善达克、毛乌素四大沙地

0000.png


横屏-内蒙古光从地形构成来看,就已相当丰富

Image

虽然非常复杂,但你可以将它视为一组颇为“轴对称”的“地理区域合集”,如果把格局打开,把东三省、冀北、北京、晋北、西北、蒙古国、俄远东都纳入其中,这一结构便会更加清晰。

7777.png


横屏-这就是内蒙古的“轴对称式”格局


浏览(1456)
thumb_up(0)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