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茶

注册日期:2018-09-21
访问总量:874210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四月,芭蕾演出


发表时间:+-

走马观花的东西很多,逐个慢慢涂鸦。看完足球篮球,然后就是去看芭蕾。第一场就是白毛女。出发前就查到这个演出了,因为找不到看球的酒吧,就去看芭蕾了。据说是纪念首演六十周年版本,还是啥上海国际芭蕾舞中心。毕竟是红色剧目,也想体会一下目前的红色到啥程度。留意了出票的速度,反正一直有。本以为会被怀旧的人一抢而空。第二天的新闻也是说座无虚席,其实空位大把。

 

提前一个多小时就到了,顺道把舞蹈中心的周围也实地考察了一下,尤其是外界传说的经济景气不景气,这又是另外一个话题。这次专注场内感受。首先不讨论场地大小。去了三个不同的演出场地,座位好像都在一千二到一千五之间,舞蹈中心,美琪,上剧场。都比多伦多的剧场小一半。白毛女的观众居然有很多小孩。后来听人解释说,很多老师在台上演出,学生当然必须来捧场,说的也很合理。确实他们的座位都比我的贵,也可能团购票。既然已经首演六十周年了,应该有些七八十岁的老头老太吧。当然有,可惜不多,坐在我右手的就是一对老头老太,坐在我正后方的俨然是一对姘头。整个演出过程就是新概念英语第二册第一课所描述的。好像芭蕾没有台词,也非常感谢二对男女的全场解释,当然不是为了我。当然精彩之处还有台下的伴唱。毕竟白毛女五十年前也看过,大概故事还是知道点的,也是懂事以来第一次安安静静坐下来观赏。

 

大幕一拉开,居然掌声四起,很是惊讶,还好没有吆喝的。也许舞台变换不够成熟,居然前后八次拉幕,或许当年就这么设计的。演出时没有乐队,播放的是录音,因此大凡高潮之处也来不及掌声,假如有乐队的化,会停顿一下,让大家假装一下热情。演出过程当中拍照录像的人很多,毕竟手机时代,大家都要实时更新自己的状况,得瑟自己的爱好。为此观众戏的二个角落特设了二个打激光的管理人员,大凡有人在拍照或录像,这个激光笔就是快速照射到该名观众的手机屏幕上,友善的提醒。反正不影响拍摄效果。也算是一种友善的提醒吧。这也是上海看了三场演出的共同的特色。当然屡教不改的人还是很多,反正也就是这几个人。演出结束的时候,也没有全场起立,大家都打开手机开始合法的拍摄。谢幕也很正常走程序。看完第一场,我就很想去看场京剧,看看现场的吆喝声,是不是跟足球场的进球时一样欢呼雷动。可惜那天错过了杨家将的演出。

 

第四场天鹅湖,是俄罗斯芭蕾舞团的演出。南京西路的美琪,周围的繁华就略过。其实这次俄罗斯的演出主场不在美琪,好像是上海商城还是啥地方,美琪应该是加演的。落座,居然有人说,看啊看啊,这么多外国人,确实好不容易终于看到了黄头发的绿眼睛的外国人。其实他不知道,坐在他旁边的也是外国人,不过是假洋鬼子。不过我看到的是中外合资的情侣。老外结对而来还是不多,马路上也只有在静安寺附近看到老外比较多。至于静安寺,前后才路过三十分钟,不过也看写上几百字的涂鸦。

 

天鹅湖看过好几次了,感觉俄罗斯人是来混钱。演出总长是变短了,几段精彩演出也严重缩水。二段男女转圈的独舞,女的转了二十圈都不到,男的直接没有转。至于那段四小天鹅,确实演出了。演员一出场,观众戏上十几个手机同时举起了拍录像,感觉大家也不是混饭。后面二支激光笔也来不及提醒了。反正就八十三秒。激光笔也就假装干涉了十秒钟,毕竟拍的人太多了。俄罗斯人每演出一段都会谢幕的,大家都献上照片和掌声。为了迎合上海观众的口味,剧团特地把大臣的角色变成了小丑,不断的鼓励大家鼓掌。好在毕竟是外国剧目,周围没有人解释。演出结束时,也依然还是没有全场起立,大家都坐在原地,手机加掌声,台下如此,台上也差不多,谢幕的只有一对白天鹅,连主要配角黑天鹅都没有出来,群演更没有谢幕。只是最后小丑又出来逗大家乐一下。九十块钱,二十加币都不到,你还希望看到啥高级演出啊。友人说的也很有道理。


浏览(2211)
thumb_up(6)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