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来客

注册日期:2016-06-28
访问总量:2298789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集邮


发表时间:+-



集邮


还是上幼儿园大班那会儿。

一天,同班同学小河小朋友带回来一小个小本子,笔记本大小。小河同学把小本子打开,南来客和其他围观的同学凑上前一看,地一声,脸上纷纷露出羡慕的表情:

里面一页一页全是各式各样的邮票,色彩缤纷,精美绝伦。

南来客由此知道了集邮。

不过,当时只有羡慕的份。

南来客集邮是上小学以后的事。

那时,集邮已经蔚然成风。

记得是春节期间 ,母亲用给儿女的压岁钱给儿子和大女儿各买了一本集邮簿,教科书大小,南来客的是棕色封面的,妹妹的是蓝色封面的,两元人民币一本。由此开始了南来客兄妹二人持续三四年的的集邮梦。

集邮簿是有了,里面空空如也。

妈妈会给你们带回来邮票的,“ 母亲安慰二人说。

果不其然,母亲下班,带回家几张盖过邮戳的邮票。

都是从信封一角剪下来的。

剪下来的信封角们放在一碗清水中,泡上一两个钟头,直到浸透变软,再用手指轻轻一揭把邮票剥离信封角,然后放在玻璃板上,置于阴凉处晾干,邮票就算处理好了。

母亲时任某宣传部门编辑,负责处理群众来信工作,要阅读大量来信及回信。群众来信源源不断,南来客兄妹的邮票也就川流不息。每天母亲下班回家,南来客兄妹都翘首以待,迫不及待地问有没有带回来邮票。

南来客兄妹收集的中国人民邮政邮票,包括黄山、牡丹、金鱼、菊花、齐白石的和平鸽、虾等,都来自群众来信的封面。

邮票越多,说明母亲的工作量越大,大到有时甚至不得不动用子女帮忙。不止一次,母亲挎着一个大袋子回家,袋子里面装有数百封信和单位信封,要老大老二帮忙把信-千篇一律的那种-叠好放入信封内,再把信封封口一个个抹上浆糊封好。某天晚上,三人正忙得不可开交,南来客的新朋友兼自行车教练、驻扎在南来客家旁边的招牌公司负责建筑人民桥的第三建筑工程队的潜水员上海小青年陈志荣来访。陈见状不禁笑道:这样要做到啥辰光才做完?” 说罢,拿起几个装好信的信封,一个叠一个排好,只露出封口处,浆糊往封口们上一刷,封口。

效率倍增,没多久大功告成。

南来客兄妹集邮邮票的主要来源是群众来信

尽管集邮条件来源得天独厚,给群众来信写信的群众都来自国内,来信的邮票自然也都是国内的。也就是说,南来客兄妹集邮簿中的中国邮票来自群众来信,外国邮票大多数购自集邮公司门市部。当年广州集邮公司有两家门市部,都在闹市,一家在太平南路,另一家在中山五路。太平南路那家离沙面较近,步行十五分钟可到。有段时间,南来客有点钱就往那跑。

两家门市部门面都不大,都是一个厅,靠里面是一个柜台,两边墙上是橱窗,橱窗里陈列着一套套邮票,琳琅满目。

邮票都有编号、说明、以及价格。看中了到柜台报上编号查明有货即可付款购买。

南来客集邮簿中的几套外国邮票,包括加加林(苏联邮票)、鹿(匈牙利邮票)等,都是在集邮公司太平南路门市部买的。

集邮讲究成套。群众来信的邮票却不讲套路。往往是同样的邮票有多张,而缺的那张却久候不至。集邮公司的邮票都是按套卖,不拆散出售。要想买单张或数张凑齐一套,只能跟私人购买或交换。摊开集邮簿徘徊在集邮公司门市部门外面的就是干这行的集邮发烧友。

南来客小朋友也曾带着集邮簿到太平南路集邮公司门市部碰运气。黄山和菊花还没凑齐,而同样的邮票又都多出几张。

不过没去几回就不去了。

邮票没换成,还被人看集邮簿时顺走几张。

从此南来客就近跟小朋友交换邮票。

邻居黎头也就比南来客大一点,酷爱集邮,而且集邮已经有一定年头,经验丰富,搜集有道,小小年纪,为了集邮甚至跟香港集邮发烧友联系。一次,南来客跟黎头交换集邮心得。黎头说他跟一位潘昌先生搭上线,潘昌先生给他寄来不少邮票。黎头随即向南来客展示潘昌先生所赠,不料南来客看后大失所望,都是些伊丽莎白女王头像、马来西亚总督头像之类不值钱的大路货。这时黎妈妈又插了一句:系潘昌还是潘冒啊?唔系坏人吖嘛?

两个小朋友都乐了。

集邮其乐无穷。

乐在哪儿,当年没有去想(即使去想也想不出来),反正小朋友们就是乐此不疲。

如今想来,集邮的乐趣也许就在追求。

虽然母亲从群众来信信封剪下不少邮票带回家,要凑齐一套邮票有时也并非易事。往往是同样的邮票已带回多张,偏偏就缺某一张不成套。比如黄山一套十六张,就等了一年半载才凑齐。看到母亲带回所缺那一张,终于凑齐一套时,南来客那种喜悦,数十年后在海外淘宝从意大利购得凑齐赵惠民大师绘瓷碟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最后那一张时,才又一次体验到。

要是每套邮票都轻而易举唾手可得,那还有什么乐趣?

想想人生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或增订版人生四大喜事(十年九旱逢甘霖,万里他乡遇故知,你我洞房花烛夜,少年金榜题名时),哪一个是得来全不费功夫的?

春去秋来,到集邮梦断文革时, 南来客已经凑齐了菊花(一套六张)、黄山(一套十六张),集邮簿邮票页七成满,殊为可观了。

文革破四旧立四新没舍得付之一炬,两本邮票放到一个小皮箱里跟南来客兄妹的作业本等为伍搁床底下了,搬过几次家都没扔。虽然幸免于难,从此不见天日,直到父母去世后数年南来客兄妹卖房子清理物品翻出。集邮簿虽然已经尘满面,还完好无损,更令人欣喜的是里面的邮票居然保存得像新的一样。可叹的是对集邮簿的两个主人来说,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再也无心重续集邮梦。两本邮票,幸得小妹妹愿意领养,总算不至于流落街头。




浏览(2596)
thumb_up(9)
评论(4)
  • 当前共有4条评论
  • 南来客 回复 席琳

    我生长在新社会,三大俗也未能免。集邮三几年碰上文革停了,钢琴浅尝辄止,80年代广州盛行养君子兰,家中随大流也养过一盆。

    屏蔽 举报回复
  • 席琳

    一個集郵,一個彈鋼琴,一個養君子蘭,是后清國之三大俗。

    屏蔽 举报回复
  • 南来客 回复 runqun

    文革前集邮的人很多,文革时被视作封资修,门市部都关门了,人们也无处交换邮票。不过还是有人私下玩,专门搜集错版或印数少的,如林彪。

    屏蔽 举报回复
  • runqun

    集邮雅趣,余在出来之后方的一兴。在国内时,集邮是封资修,已被打落到悬崖底下了。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