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影

注册日期:2012-04-10
访问总量:883420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繁花,不值得多看。


发表时间:+-

王家卫可谓华人圈知名导演,网上有不少对王氏风格的赞美,但在我这儿,只有两句话的评价:瞎子算命的神秘 + 烟花柳巷的性感。

王家卫,人称王墨镜,往那儿一站一坐,总有种瞎子算命的即视感。没瞎却总戴个墨镜,是眼睛长得太难看要遮一下?还是割了白内障怕光?不知道。但是,看王墨镜的电影是真的要戴墨镜,太晃眼了,对比色强烈又朦查查,让我的眼睛觉得很烦。我看的是电影,你好好的把故事讲了,就行了,没事儿老晃我干什么呀?只要故事讲得好,我自己就会产生情绪,用不着硬把你的情绪塞给我,很是没有礼貌,缺乏教养!

王墨镜讲故事,比瞎子算命还神秘。故事总是讲得很慢,很跳,故意吞吞吐吐,吐一点,含一点,岔开一段,再回来絮叨几句,再咽下去一点,常常让不知所云,摸不着头脑。然后用晃晃悠悠,遮遮掩掩的镜头,用铺天盖地浓烈刺眼或故意做旧的色彩。。。撩拨你的孤独和欲望,玩弄你的精神和感情,操纵你的堕落,灯红酒绿,斑驳陆离,弥漫入侵。。。让意志薄弱者欲罢不能,恍若隔世。

据说这就是王家卫由里及外的性感, 得了吧!这种瞎子算命的神秘 + 烟花柳巷的性感, 王墨镜,你自己留着慢慢享用吧。

别上王家卫的当! “繁花”,看个几集,看看几个演员就行了,不值得多看。几个演员还是挺可爱的,还有可爱的上海话。


浏览(4498)
thumb_up(36)
评论(46)
  • 当前共有46条评论
  • 天雅 回复 倩影

    以前石门路上有一家冰淇淋店,口味不同于所有其他店的,特好吃。那店不远处有家公共浴室,每次舅舅带我们小巴拉子们去洗澡后都会带我们去吃。。。泰兴路上有一家生煎镘头店,每次去外婆家,舅舅都会差表姐去买一大锅回来给小吧拉子们解馋,这家店的生煎味道特好(比后来的小杨生煎好多), 店门口一直排很长的队。

    屏蔽 举报回复
  • 倩影 回复 hapoi

    是的,上海的吃喝比北京强很多。当年街边的芝麻糊,生煎包,大饼,油条。。。我都很喜欢。在上海还是我平生第一次吃白蘑菇,就是button mushrooms,在北京是见都没见过的。去亲戚家,放在汤里的,不记得我当时做了什么,反正亲戚都看出来了,说她喜欢蘑菇,给她再盛一碗汤。哈哈。还有我妈带我和我哥去吃了那种大玻璃杯装的冰激淋,在店里点了坐下来吃的,具体记不得了,汤汤水水的冰激凌(现在回想有点像奶昔+冰激凌),顶上加了whipped cream,绝对的洋气,那在北京是绝对见不到的,莫斯科餐厅也没有的。但很奇怪,我不记得特别好吃,大概因为不够甜,或是奶的质量不行?不记得了,反正没有特别好吃的记忆。反而,芝麻糊和生煎包的好吃记忆终生难忘。

    屏蔽 举报回复
  • hapoi

    至于对上海我的印象还是不错的,在上海感觉到的当地人和我比较亲近一些,相对于北京当地人来说。那时候觉得上海自来水味道重,其他都不错。至于说到市民生活,如果从80年代及之前的计划经济时代,居民的日常吃喝,比北京好太多了。那个年代两大城市也有巨大比例的人口居住环境很差。北京也是常常7、8个人围个淋浴喷头,十分不雅。

    屏蔽 举报回复
  • hapoi

    因为是小说改编的虚构故事,我也不想较真儿,有些数据我觉得蛮准确的,有些我还是起疑的。

    屏蔽 举报回复
  • hapoi

    我30集全部看了,是YouTube 上的,一到有插曲的时候就没有声音,而本来就有很多插曲,有点影响了效果。我准备再看一遍沪语版。

    屏蔽 举报回复
  • 特有理

    本着眼见为实的心态,我看了几集。结果发现这部剧还是蛮不错的,有许多可圈可点的地方。关键取决于各人要看到什么或体会到什么。

    屏蔽 举报回复
  • 天雅

    文革中,电梯停过一阵。后来灰复后,我也长大了些,属那种调皮捣蛋类的。每次开电梯的阿姨象母亲告状,我就把电梯开到5楼,然后下楼回家。这样,如果有人要乘电梯,阿姨就得爬上5楼将电2梯现开下来,才能载客。

    屏蔽 举报回复
  • 天雅 回复 倩影

    她们是住公寓的,有电梯的那种高层,家里也没有洗澡的。好像有个浴缸,但没有花洒,也没有热水。

    ---- 我小时住的老西式公寓,厨房内媒气,烫衣扳。浴室有浴缸花洒。从水管水笼头的设置来看,都是曾供热水的(解放前)。没热水那是"解放后"的事。。。英式楼层称呼,底层不算,五层,也有电梯。。。底层是汽车间,锅炉房。"解放后"都住进了人。。。很讽刺的"解放前","解放后"之称。

    屏蔽 举报回复
  • FreeHiker

    本來不想看,突然聽人說游本昌出神的演技,立刻來了興趣。

    屏蔽 举报回复
  • 倩影 回复 天雅

    [---- 那是改开后,房地产太发达的后果。我们小时候,没有常年这么臭的。只是过一段时间,有拖粪车来弄堂力抽化粪池才有臭味。]


    哦是这样。我也奇怪,我小时候经常在南京路玩,没觉得有味道啊。因为我姑妈家就在南京路边上,记得叫顾家弄,走几步就到南京路了,离人民公园也很近。可是2012年去,就很大臭味。我还以为是我小时候比较愚昧,闻不出来。哈哈。


    我姑妈家那种老房子是没有洗澡的,用马桶,早上是要到马桶的。去我宾馆洗澡的那家亲戚,她们是住公寓的,有电梯的那种高层,家里也没有洗澡的。好像有个浴缸,但没有花洒,也没有热水。记得当时我和我哥很喜欢坐电梯,因为在北京没坐过,去她们家就上上下下坐电梯玩。她们家楼下还有芝麻糊,生煎包卖。我和我哥最开心就是坐电梯下楼买生煎包。哈哈。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