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了二十七个“毛泽东”
文革前夕,北京曾经流传一个“小道消息”:毛主席有“替身”。据说,这位“替身”姓胡。
说来也巧,文革以后在多部影视作品中扮演毛主席的特型演员古月,原名就叫胡诗学。据说古月是由叶剑英元帅圈定来演毛的,那么“替身”是巧合还是真有其事?
古月不是第一位影剧中的“毛主席”。文革后电影中第一位“毛主席”似乎是于是之(《大河奔流》),其后还有韩适(《大渡河》)、张克遥(《风雨下钟山》)等,以及在话剧《九一三事件》中扮演晚年毛泽东的王仁。然而古月却是出演毛泽东最多的一位,从电影《西安事变》开始,古月曾在84部影视中扮演毛泽东,亦是最形似的一位。
2005年,古月在67岁时去世,其他老演员也相继走入历史。然而中国根本不缺“毛主席”,毛的特型演员层出不穷,男女老少都有。据《网易》介绍,中国扮演毛泽东的特型演员有26人之多(https://www.163.com/dy/article/FIAA15080537242L.html),然而我怀疑这是低估的数字。记得几年前湖南搞了个毛的特型演员竞赛,大约和选美相似,比些才艺、演技之类。共有13个“毛泽东”同台竞技。虽然在相貌上与“本尊”相差不少,却并不妨碍他们装腔作势,一时鬼哭狼嚎、群魔乱舞,活脱脱一出闹剧。这些参赛者皆名不见经传,没入《网易》的法眼也未可知。
26个也罢,62个也罢,这些“毛泽东”最多只是形似,却没有一个真正神似的。这恰恰说明,没有人真正懂得毛泽东,只是把他作为大权独揽的帝王来崇拜,而今天又把死去多年的他作为大棒来打人罢了。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系统地总结了毛泽东的错误:
……毛泽东同志、中央和地方不少领导同志在胜利面前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急于求成,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没有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和试点,就在总路线提出后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
……毛泽东同志在关于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理论和实践上的错误发展得越来越严重,他的个人专断作风逐步损害党的民主集中制,个人崇拜现象逐步发展。
……“文化大革命”的历史,证明毛泽东同志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要论点既不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不符合中国实际。这些论点对当时我国阶级形势以及党和国家政治状况的估计,是完全错误的。
……毛泽东同志的左倾错误的个人领导实际上取代了党中央的集体领导,对毛泽东同志的个人崇拜被鼓吹到了狂热的程度。
……他晚年对许多问题不仅没有能够加以正确的分析,而且在“文化大革命”中混淆了是非和敌我。
……他逐渐骄傲起来,逐渐脱离实际和脱离群众,主观主义和个人专断作风日益严重,日益凌驾于党中央之上,使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集体领导原则和民主集中制不断受到削弱以至破坏。(见https://www.gov.cn/test/2008-06/23/content_1024934.htm)
这个决议认真执行了吗?我看没有。如果真正重视毛的问题,为什么到目前为止所有有关毛泽东的影视作品, 完全都是歌颂毛的英明伟大,却对毛的错误只字不提?这难道不是歪曲历史,愚弄民众,侮辱当年的受害者么?如果不正视毛泽东和中共给中国人民造成的伤害,对毛的歌颂就只能是自欺欺人的丑剧;如果不接受大跃进、文革等大灾大难带来的教训,那么类似灾难就一定会重演。
所以,必须把毛泽东真正请下神坛,在影视中把他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来写,不仅要写他的错误,还要揭示导致他做出错误决定的外部环境和内心纠缠,这样才能达到思想和艺术的新高度而不会误导观众。德国影片《Der Untergang》(Downfall)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这部影片没有把希特勒描写成一个魔鬼,而是一个专横独裁而失去理智的人,从而使人们思考如何用合理的制度来防止这样的人获取最高权力。
文章写到这里,想起香港那位著名的爱国艺人。几年前,这位像猿猴一样机灵敏捷的武打明星,突然想在一部“正能量”电影中扮演毛泽东。其实这位个头儿苦不甚高,不要说“神似”,连“形似”都够不着边儿,为什么非要淌这个浑水呀?我看还是中国人崇拜强权的陋习难改:一只手叉腰,一只手挥舞,喊一声“人民万岁”,于是就顾盼自雄,不可一世了。不管他今后演成演不成,先把他加进名单,祝他心想事成。
于是,中国出了二十七个“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