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黑

注册日期:2023-07-23
访问总量:10658573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爱尔兰:克拉尼/沃特福特/都柏林2(完)


发表时间:+-

爱尔兰:克拉尼/沃特福特/都柏林 2(完)


洛杉矶亚美尼亚人不少。我过去听说过,亚美尼亚人的海外人口超过国内人口。


爱尔兰行中才知道,爱尔兰人更甚。爱尔兰本国人口500万,但是人口统计美国爱尔兰裔人口就有3600万。爱尔兰为移民输出大国,除了美国,爱尔兰人移民最多国家是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爱尔兰人海外人口应该大大超过爱尔兰国内人口。


爱尔兰成为移民输出大国,与19世纪中叶在爱尔兰发生的一场大饥荒有关。这场大饥荒是爱尔兰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事件。当时,爱尔兰的主要种植食物土豆得了一种病,几乎颗粒无收,土豆是爱尔兰主要食物。统治爱尔兰的英国当局在这一时期从美洲进口了大量粮食,但是并没有把进口粮食送到爱尔兰救饥荒,结果造成大量爱尔兰人因饥饿死亡。爱尔兰人由此开始大量移民海外,首选之地就是美国。在大饥荒中英国政府不作为的刺激之下,爱尔兰民族主义由此高涨,随后发生1916年的复活节起义和20年代初作为英爱战争结果的爱尔兰独立。而北爱尔兰民族问题导致的血腥暴力则一直延续到上世纪末。


爱尔兰官方语言为英语和爱尔兰语盖尔语Gaeilge,很多街道招牌博物馆里的书面介绍都有两种语言文字,但警察局和警车上面的字只是爱尔兰语Garda 而非英语Police。爱尔兰独立后一直大力推动母语复活运动,爱尔兰语是学校里的必修课,考大学必考科目。但是据导游说,爱尔兰人口中只使用英语一种语言的人口高达97%,实际上爱尔兰语言已经处于消亡状态。导游说,不列颠的威尔士语还有27%人在使用,我们爱尔兰差太远了。


有意思吧?爱尔兰人虽然对英国800年殖民统治深恶痛绝,但却偏爱英语。


网上查过,世界上恢复母语最成功的是以色列的希伯来语。以色列建国前,希伯来语濒临死亡。建国后,通过有心人士推动和政府政策,希伯来语成了以色列常用语,希伯来语起死回生。


我想这里面语言的功用性是关键。爱尔兰受英国800年统治英语应用已经非常广泛深入,英语本身实用性也非常强,爱尔兰自然就丢不掉了。不管爱国心民族自豪感多么强,都抵不过这个功用性。而在以色列,世界各地使用不同所在国语言的犹太人汇聚一起,最好的让他们之间可以相互沟通的语言就是犹太传统希伯来语。语言的功用性和民族自豪感爱国心正好统一在一起。


爱尔兰经济 不错。2022年是欧洲GDP增长最快的国家,有人称之为“妖精经济“。


爱尔兰经济的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爱尔兰强劲的跨国企业活动,爱尔兰是欧洲乃至全球最具吸引力的外商投资目的地之一,也是各大企业通向欧洲及世界市场的重要门户。苹果微软的欧洲总部都设在爱尔兰。而爱尔兰的低税率,是吸引很多跨国公司前往的最重要因素。


爱尔兰是欧盟成员,但不是北约成员。现今的欧盟有27个成员国组成。在这27个成员国中,有21个国家同时也是北约成员国。不是北约成员的欧盟国家为:奥地利、塞浦路斯、芬兰、爱尔兰、马耳他和瑞典。


爱尔兰500万人口,只有1万人的军队。领队说,有一次俄罗斯军舰来到爱尔兰近海停泊不动。爱尔兰正在打鱼的渔民开船过去对俄罗斯人说:对不起,请你们把军舰开走,你们军舰停在这里,鱼都被吓跑了,我们打不到鱼。俄罗斯人听说后,二话不说就把军舰开走了。



戈尔韦克拉尼


11月1号一大早从戈尔韦出发去克拉尼,路途中经过莫赫悬崖(Cliffs of Moher)。一路上雨势时大时小,让人担心能不能看到这个出名的景致,还好靠近目的地的时候,天空漏出一线希望


这个悬崖是爱尔兰最大的旅游热点之一,每年有150万左右的游客。


网络资料介绍,自 2011 年以来,这里成为巴伦和莫赫悬崖地质公园的一部分,是欧洲地质公园网络的成员,也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认可,同时是野性大西洋之路官方旅游路线上的“标志点”。


虽然可以从多个地点进入悬崖,并且有一条 18 公里(11 英里)的悬崖步道,大多数游客还是走官方游客中心旁边的官方小路。


我们到的时候虽然雨基本停了,但是风特别大,两个人互相扶持才有点安全感。



11月1号离开莫赫悬崖,继续在绿野穿行,牛羊悠闲吃草,主人准备的越冬牧草包,导游戏称为大象🐘厕纸(elephant toilet paper)



11月2号参观位于克莱尔郡(Clare)的本拉提城堡和民俗公园(Bunratty Castle & Folk Park)

网络资料介绍,这个城堡是爱尔兰最完整最真实的城堡。它所在地点最初是970年的维京贸易营地。现存建筑是该地点先后建造四座城堡中的最后一座,麦克纳马拉家族在1425年左右建造,1475年这座城堡成为奥布莱恩家族的财产,他们扩建了城堡,并在1558年之前成为托蒙德的首府。


城堡内部


本拉提民俗公园,其中有乡村小屋、铁匠铺……再现了 19 世纪的爱尔兰乡村和乡村生活。

鲑鱼渔民的简单两居室住宅,使用的大部分木材是海上打捞的,地板是夯土制成。第一座农舍原本处于香农机场位置,修建跑道时,拆迁移到此地,标志着本拉提民俗公园的开始。


一个贫穷的无地劳工的单间住宅。


本拉提民俗公园占地26英亩,农舍商店街道等都按照当时的社会地位进行重建和布置。


Arderoney Church,教堂原建于1838年位于County Tipperary,1998年搬迁重建于此,它被列为国家纪念碑,并由国家保管。


11月3号上午出发停的第一个点是Red Fox Inn。这是当地一家古老的传统酒吧,毗邻凯里沼泽村,为游览凯里之环的游客提供服务。Red Fox 提供食物和茶点,爱尔兰咖啡很有名。酒吧传统的老式氛围和装饰也很有味道。


我们的大巴停在美丽的河边,上车前团友们狂拍美景,只有一两位对桌上的纪念品感兴趣。



停留的第二个点是在凯里之环上的一处海滩(Gleensk Forest Recreation Area)

凯里之环(Ring of Kerry)是一条 179 公里长的环形路线,环绕爱尔兰西南部凯里郡的伊维拉半岛,狭窄而蜿蜒。因为路面太窄,旅游大巴只能逆时针运行。



中午在Scarriff Inn 就餐,吃饭观景两不误


我在Red Fox 酒吧没有喝爱尔兰咖啡,在这里补上一杯爱尔兰咖啡。爱尔兰咖啡特点是咖啡混有威士忌酒。回到美国后我现在天天早上喝咖啡都会倒点威士忌进去。

吃过午饭继续前行,导游说不少团友感叹,爱尔兰到处都是羊,但是你们见过真正的牧羊犬和羊怎么互动吗?现在就带你们见识一下。


主人吹哨发指令,牧羊犬立刻执行, 入圈收工.

牧羊犬牧羊表演


行走在凯里环上,路旁的克拉尼湖(Lake Killarney)随着山体变化,水面时窄时宽。



彩虹

入住酒店后马上参加自选项目乘马车,宽阔的湖水再次呈现眼前


克拉尼→沃特福德


11月4号上午在从克拉尼到沃特福德路上,参观布拉尼城堡和花园(Blarney Castle  and Gardens)。


这是一座中世纪堡垒,现在看到的城堡结构由麦卡锡1446年建造。内部曾经有礼拜堂宴会厅厨房牧师室地牢密室……现在基本上是半废墟


通过狭窄螺旋向上的楼梯上到楼顶并不容易。


城堡上最有名的是巧言石或雄辩石(Blarney Stone)。号称无论谁亲吻那块石头都会变得巧舌如簧。关于石头的传说层出不穷多重版本,但总有人深信不疑,看她完成如此高难度动作,只好祝她心想事成

亲吻雄辩石



公园里的景色好美,匆匆赶路,来不及细选


这里的红叶炫目惊艳,第一次看到如此梦幻般的秋色


掩映在树木之中的布拉尼宫(Blarney House)建于1874年。现在是查尔斯·圣约翰·科尔瑟斯特男爵宅邸,每年只有夏季向公众开放参观。


11月4号下午参观沃特福德公司(House of Waterford )。


网络资料介绍,这家大型玻璃制造厂于1783年10月3日在沃特福德市建立。彭罗斯夫妇是创始投资人。1785年唯一知道混合玻璃材料秘密的约翰希尔受聘为复合师,他决定在切割后对玻璃进行抛光,这成为沃特福德产品的关键标志之一。两三年后,他被彭罗斯家族一个成员错误指控某种行为而被迫离开。他把玻璃配置秘方交给店员乔纳森·加切尔,以感谢他在危机中的同情和理解,乔纳森由此成为一名复合师,1799年新公司接手经营,乔纳森的复合技巧为他赢得了合伙人资格。1810年合伙企业解散,乔纳森·加切尔成为企业的唯一主人。他从1783年入职,直到1823年去世,他对沃特福德玻璃屋的影响持续了40年。

两百多年来沃特福德水晶的制作工艺不断与时俱进,凭借优雅设计和精心制作受到几代人的喜爱。


吹制大师保留传统技艺,从华氏2400度高温的炉内取出熔融水晶,使用山毛榉木和梨木的木模和手工工具,人工吹制塑造产品形状。

吹制玻璃制品


每位工匠都在认真创作,产品琳琅满目,每个细节都表现独特的匠心工艺。同行团友母女每人选购了一个水晶钟。



回旅馆前一个多小时自由活动,在附近闲逛,发现Waterford 这个小城有些建筑物年代久远,养护使用状态还很好。临街墙面涂抹成这样也挺好看的。


沃特福德→都柏林


11月5号上午从沃特福德到都柏林途中,游览基尔肯尼城(Kilkenny)。它位于诺尔河两岸,是爱尔兰基尔肯尼郡的县城。


网络资料介绍,从教会的基础来看,基尔肯尼是奥索里王国的古都。1609年根据皇家特许状成立城市,1642年~1649年间是爱尔兰南部联邦的首都。罗马天主教奥索里主教和爱尔兰教会卡塞尔和奥索里主教都位于这里。

这座城市以中世纪建筑和城堡而闻名,几个世纪以来一直被称为大理石之城。

根据2001年地方政府法,爱尔兰只有五个城市:都柏林、科克、沃特福德、利莫里克和戈尔韦,这让基尔肯尼的居民和当地政客感到不安,因此该法案增加条款,允许“继续使用与基尔肯尼有关的城市描述,只要该描述在成立日之前使用过”


为满足团友不同观看需要,大家分头行动。我们在去教堂途中,基本没有停留。

网络资料介绍,这个水门剧院自1993年开业以来,在优美私密环境中上演爱尔兰乃至世界各地的戏剧。他们以举办从歌剧表演,音乐剧到严肃戏剧等不拘一格的表演而自豪。



圣卡尼斯大教堂(St Canice's Cathedral)网络资料介绍,这是爱尔兰仅次于罗马天主教堂的第二大基督教教堂。教堂建立的位置曾有过三座更早期的教堂,目前建筑可追溯至13世纪,在1844-1867年间进行修复,保留了重要的中世纪特征。


大教堂里有爱尔兰一些最精美的古代纪念碑。还有多位主教和基尔肯尼城堡几位主人的坟墓。


大教堂旁边矗立着一座30米高的九世纪圆塔。它是爱尔兰仅有的三座仍可登上塔顶的中世纪圆塔之一。由于楼梯陡峭,上下都必须面对阶梯,下来后询问工作人员,她说大概有120级台阶。



吃中饭的小店很温馨



回到都柏林下午入住酒店前,再次来到三一学院,这次可以进入图书馆啦。


网络资料介绍,《凯尔经》是一本拉丁文插图手稿和凯尔特福音书。公元九世纪出自于爱尔兰、苏格兰和英格兰的哥伦邦修道院。关于它的起源地和完成时间有很多争论和不同说法,不管怎样,这本书肯定保留在12世纪的凯尔斯,直到1654年。那一年克伦威尔骑兵驻扎在凯尔斯教堂里,该镇的总督将这本书送到都柏林以求妥善保管。


1661年,时任克洛格主教兼都柏林大学副校长的亨利·琼斯,将此书赠送给都柏林三一学院,此后除了短暂借阅给其他图书馆和博物馆,该书一直留在那里,自19世纪以来,它一直在三一学院的旧图书馆向公众展示。


《凯尔经》包含基督教圣经的四本福音书,以黑色,红色,紫色和黄色墨水以孤立的大写体书写。虽然年代久远,手稿的状况非常好,牛皮纸的质量很高,但对开页的厚度不均匀,有的接近皮革,有的薄到几乎半透明。据分析,这本书的制作可能多达12个人合作,其中有四位抄写员和三位画家。


关于这本书的目的,被认为是圣礼而不是用于阅读,如此庞大奢华的福音书外观美优先于实用性。



三一学院老图书馆的主要部分是长室(Long Room),长近65米。1712年~1732年建成时,书架比较低还有一个开放式画廊。1860年屋顶被抬高,以建造现在的桶型拱形天花板和上层画廊书柜。



长厅里排列的大理石半身像,始于1743年。主要是西方世界伟大哲学家和作家,也有一些是与学院有关的人的半身像。


长厅中另一件宝藏是1916年《爱尔兰共和国宣言》仅存的少数副本之一。


馆内还展出一架15世纪的竖琴,叫做布莱恩·博鲁竖琴。它由橡树和柳树制成,配有29根铜弦,是爱尔兰国徽的模型。


无意中拍到的口画工艺印刷莎士比亚出生地。这种印刷术在西方流行于17世纪到19世纪初,把书放平,可以看到书页边缘整体构成完整画面。学了一个知识点:书口,就是和书脊相对翻书的那面。书口绘画这种装饰方法常被用于20世纪前的圣经书里。


11月4号晚上提前举办告别晚餐 ,因为第二天自选行程很多人不参加,方便大家安排自由活动。


观看了大河之舞Riverdance

单人男生大河舞

三人大河舞

爱尔兰集体舞


11月5号上午参观爱尔兰移民博物馆(EPIC The Irish Emigration Museum)


在这里通过工作人员讲解,浏览视频库,让爱尔兰的历史栩栩如生,了解离开爱尔兰的1000万爱尔兰男女对世界的影响。尊重爱尔兰与其侨民之间的内在联系,无论相隔多少代或远隔重洋,这里的专业系谱学家都可以提供帮助有需要的人挖掘爱尔兰根源。美国总统有好几位具有爱尔兰血统关联:里根、肯尼迪、奥巴马还有拜登。


旅行团中的10来个亚裔,只有我和马嫂参加了这个选项。



这个图表显示:拜登总统的外祖父外祖母于1909年结婚,而拜登的母系祖先上世纪中叶从爱尔兰移民到美国,这正是大饥荒时期。


11月5号吃过中饭是自由活动时间,导游提供三个点供我们选择从哪里下车: 回旅馆、去公园还有去吉尼斯酒厂。我们选择公园。


梅林广场公园(Merrion SQ Park)。奥斯卡·王尔德 (Oscar Wilde)纪念雕塑,他是爱尔兰著名的诗人,剧作家,因同性恋被定罪,于1895年5月被监禁两年,1897年5月19日出狱当晚乘船前往法国,再也没有回过爱尔兰。


圣斯蒂芬绿地公园(St. Stephen's Green) 位于都柏林市中心,占地22英亩(8.9公顷),1880年7月27日正式向公众开放。


圣斯蒂芬绿地公园有很多历史人物的纪念碑和雕像。我们匆匆一游,更注重湖边美景。


两个公园和附近街景


英国伦敦著名的西敏教堂Westminster Abbey西门上方, 由英国女王下令建造的20世纪10大基督殉道者雕像中,有我的云南老乡苗族王志明。而我老家云南与英国的关联,除了王志明雕像这事以外,还有一个英国女性与我的云南老家昭通关系甚大,她的名字叫莉莲·玛丽·格兰丁(Lilian Mary Grandin)。她是上世纪初从英国来到云南昭通,最后献身于那里的一个医疗传教士。


格兰丁在英国伦敦爱丁堡和爱尔兰都柏林都上过医学院。


近代史上,最早把先进的西方医学引入中国的是西方基督教传教士们。西医进入中国,大大提升了中国人的健康水平,延长了中国人的平均寿命,造福了亿万中国人民。


我大姐1951年出生,就是在昭通法国人建立的天主教医院里由法国医疗传教士接生的,那个法国医疗传教士叫“杨伯伯”。我母亲说过,过去妇女生孩子被称之为过鬼门关,新生婴儿出生夭折或者难产导致母亲死亡的事非常多。但是西医进入中国后,这样的事就少多了。


关于西医引进中国的重要性,可以以这样两个简单假设来说明:


假设 1:中国只有西医,没有中医。可以肯定,目前的中国人平均寿命不会有很大变化。


假设 2:中国没有引进西医,只有中医。可以想见,平均寿命一定大大缩短。


进入中国的西方基督教传教士们,有一部分人尤为伟大,他们不是去富饶的生活条件较为优越的中国内地,而是去了穷山恶水生存条件非常恶劣社会发展水平非常落后的边远少数民族地区。


格兰丁就是这样一个从遥远的英国来到我家乡昭通乌蒙山地区进行医疗传教,最后献身于那片土地的一个伟大女性。


格兰丁出生于成长于英吉利海峡中的小岛新泽西岛。关于她的简历网上搜索到的不是很清楚。大致的情况是:她毕业于新泽西岛上的一个女子学院,以后在爱丁堡接受过大学医疗教育,1904年获得英国皇家学院内科和外科医生开业资格,成为新泽西的第一位女医生。毕业后,她又继续学习牙科,并在爱尔兰都柏林学习妇产科,在伦敦医学院学习眼科和热带病学。


格兰丁以后志愿当医疗传教士medical missionary,于1906年第一次进入中国,在上海稍作停留就直奔昭通。从上海到重庆可以坐船,但从重庆到昭通骑马需要3个月,从川入滇的道路我曾坐长途大巴走过多次,非常艰险,路途艰辛可想而知。


1906年的中国,排外野蛮的义和团运动刚刚过去没有几年,那时来到中国的传教士面临很大风险。


格兰丁是昭通第一个唯一受过西方医学专业训练的医生,她参与了与其他医疗传教士开办的诊所工作,创办了云南第一所麻风病人医院。昭通的工作重点,大部分是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山区,她带领团队,在这些最贫穷地区发放药品,接种牛痘,传授卫生知识,培训助产士,被民众称为“南嬢孃”. 基督教在云南少数民族中传播甚广甚深,与他们这些医疗传教士当年的工作关系很大。


一战爆发后,她于1916年回国参加战地医疗服务。1920年再次回到昭通,在1924年昭通地区一次伤寒病大爆发中,受到感染,因为马帮运送的药没有及时赶到,而她已经把所有药用到病人身上,无药医治而过世,当时她48岁,身后无儿女无财产。


格兰丁过世后埋葬于昭通凤凰山。埋葬于此地的传教士墓共有5人,她只是其中之一。


文革中传教士的墓被毁坏。格兰丁的墓在1999年的一次施工中被破坏。


2007,格兰丁和其他4个传教士的墓得以重新修建。

我在英爱尔兰旅游期间,一直关注任何可能留有她足迹的地方。但因为时间匆忙,也因为有关信息不够准确,没有任何收获。到了爱尔兰都柏林最后一天,又想起了她。记得她在都柏林学的助产,那她在都柏林哪里学的助产呢? 网上查了查,我们去过的三立学院非常古老,该学院有助产学系,估计她在那里学习过,学助产一定要实习,她在那里实习呢?网上查询到都柏林有一个爱尔兰全国妇产医院,估计她应该在那里实习过助产,最后一天下午赶到那里照了几张照片,算是了却了心愿。



可是回来以后再一次网上搜索才发现,我们拍照的那个爱尔兰全国妇产医院1905年才建成,而格兰丁1906就去了中国。根据以后找到的以下资料,她在都柏林学习助产,最有可能是在都柏林另一所更古老的名称为Rotunda的妇产医院。


“Ms Grandin was born in Regent Road in 1876, where a plaque commemorates that fact. She was educated at Jersey Ladies College. A devout Methodist, she was determined to serve as a missionary. To this end she studied medicine and chemistry in Edinburgh, midwifery in Dublin (no doubt at the Rotunda) and tropical and eye diseases in London. She was sent off to Yunnan Province in China where she was to spend what remained of her life.”


英国爱尔兰旅游期间,虽然没有能够追踪到任何留有格兰丁足迹的地方,但借写游记之际,在此把她的故事讲述一遍。



还有几件事,结束此次英国爱尔兰游记时集中讲讲:


都柏林北爱一日游


有一件事我非常后悔,我们此行最后一天自由行应该安排北爱一日游,而非参加行程中的选项参观移民博物馆。


都柏林最后一天,或者参加行程中的选项参观移民博物馆,或者自由行。参观移民博物馆后发现,意思不大。从网上搜索发现,从都柏林有当地旅行社安排的都柏林到北爱一日游,70欧元一个人。非常后悔,那天应该放弃参观移民博物馆,自由行参加当地旅行社的一日游去北爱。怪就怪我自己没有做好功课。


北爱,在我认知里面是一个比爱尔兰更为出名的地方,因为我过去听到有关北爱的新闻比爱尔兰多很多。长期一直把北爱与爱尔兰混在一起, 以后才知道它们是不同的。


到北爱,除了亲眼一睹90年代签署贝尔法斯特和平协议的贝尔法斯特外,最想看看这个叫做巨人之路的地方。这里由天然形成的四万个方柱,遍布在3英里的海岸线上。


Giant's Causeway

寻根。


英国和爱尔兰,一定是很多美国人可以寻根之处。


我在健身俱乐部的练友好朋友艾瑞克听说我去UK,还要去爱丁堡,就告诉我说,苏格兰爱丁堡北部有他祖先一座城堡,城堡的名字就是他的姓氏。他6岁时,曾经被爷爷带到那里寻根。他还把有关信息专门给了我。根据信息,那里对公众开放,实际上是一个餐厅。我想如果此地距离爱丁堡不远,可以去看看并在那里吃顿饭,但一查距离,来回需要4个小时,就打消了这个念头。从此事可以看出,美国人起码老一辈人,有寻根兴趣者大有人在。


此次旅游经过团友中随意调查,只有一个来自纽约与我们年龄相仿的女性团友表示,她有爱尔兰根,她到爱尔兰旅游,确实有想看看自己曾经归属之地。但是大部分人都对此无所谓。有个来自辛辛那提的瑜伽师告诉,她母亲那边有爱尔兰血统,但是她完全无所谓,也没有兴趣去寻根,她只知道她是美国人。好几个团友也是如此说。大家谈到自己血缘都很混杂,而且都不太确定,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分属于不同的欧洲国家来源。


我在想这样一个问题,根据2010年统计,美国的英裔人口只占总人口的9%,还排在德裔爱尔兰裔之后。这个数字大概只是根据被调查者自己认定来计算出来的。很多美国人血缘非常混杂,与美国总统血缘一样,很多人或多或少都可能都有英国血缘,只是自己认定为其他欧洲国家民族血缘而已。具有英国血缘的人口数字应该大大高于9%。自称为徳裔爱尔兰裔的也未必是纯粹的德国爱尔兰血缘。


领队Patrick


爱尔兰游期间发现有很多美国海归,就是先移民到美国生活工作上学几年十几年后,又返回爱尔兰。领队Patrick就是如此。他9岁时与父母移民美国,13岁时又随父母返回爱尔兰。Patrick随父母回到爱尔兰后,放过羊。以后上了大学专业德语,毕业以后当德语老师,然后当了接待德国旅游团的领队。但是接待德国旅游团赚不了多少钱,因为一个月没有几次。只有Gate 1 来自美国的旅游团才可以保证他的收入,我们这个团结束后,他跟着又要接待下一个Gate1 旅游团了。


换外币


英国爱尔兰行,从来没有换过一次当地货币英国英镑和爱尔兰欧元,这是过去旅游其他国家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其原因就是因为这两个地方信用卡接受程度很高,连上收费公共厕所都可以刷信用卡。以前我们见过欧元,而这次虽然到过英国,但连英镑什么样子都不知道。以前旅游过的地方或多或少总要换点当地货币,不少商店餐馆不收信用卡必须使用现金。


以前到其他国家美元换成当地货币花,感觉很划算,因为美元比值高,但是到了英国,美元换成英镑发现贵了,其实只是比值的变化,但感觉上就觉得贵。爱尔兰的欧元感觉稍好,因为欧元比值只比美元稍高一点点。


汽车左道前行


英国汽车司机座位方向盘在车内右边,车子前行靠左行。而美国相反汽车司机座位方向盘在车内左边,车子前行靠右行。


这个情况,不但让熟悉美国开车的驾驶者去英国开车会很不适应,对习惯美国交通的行人也会造成很大的不适应和危险性。


比如我们在美国过马路,先向左看有无来车,再向右看是否有车。而在英国情况正好相反,过马路时必须先看右再看左,因为英国汽车左道前行。据领队说丘吉尔1920年代到纽约时,就曾经因为不熟悉美国的行车方向,而被撞受伤住院。


我们在伦敦走大街过马路时,也是习惯先看左边来车,看到无车正要过马路时,发现车从右边贴过来,吓了一跳。


81岁李女士


与我们同游英国爱尔兰的一对纽约夫妇,太太李女士来自台湾从银行退休,丈夫美国埃及裔从事金融投资退休会计师。我们与他们常在一起聊天吃饭坐一起。


丈夫1953年出生,大我一岁。李女士非常健谈,脑子清楚,身体很好,旅游中走路上下车很利索。我们猜想她大概比我们大几岁。最后分别时才知道,李女士1942年出生,今年已经81岁,她大她先生大11岁,可看起来她先生比她还老,让我们大吃一惊。


同行中有一个男性团友来自加州圣地亚哥,跟随一对朋友夫妻出来旅游,也是81岁。可这个81岁男性老人就差很多,走路缓慢,体力较差,脑子也有点糊涂。离开伦敦前夜告别晚餐时,领队David告诉大家,明天早上他会往每个房间打电话通知大家起床。这个81岁老人过来问我,我们明天早上需要给航空公司打电话吗?

 

人老了以后差别真大!


我们问自己:到了81岁时,我们还能像李女士那样快乐健康到处旅游吗?



都柏林最后一夜晚饭是精致可口的日本餐。这是一个酒店附近马来西亚华人开的日本餐馆,里面服务生都是在爱尔兰留学的马来西亚华人孩子,人人讲标准的中文。

第二天一大早飞返洛杉矶。18天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之旅顺利平安


相关链接:


爱尔兰:都柏林 /戈尔韦

大不列颠:爱丁堡/约克/剑桥

大不列颠:巴斯/利物浦

大不列颠:伦敦



浏览(23076)
thumb_up(5)
评论(6)
  • 当前共有6条评论
  • 马黑 回复 北栖

    北栖好!

    写游记,总不能全是照片,有点文字比较好。我从小对历史兴趣较大,旅游时听到查到一些文史方面的事,自己也有兴趣,写下来游记中就有了一些文字内容。

    我们出外旅游绝对不会自己开车了。我有一个朋友的朋友,最近两对夫妻去法国旅游,自己开车自由行,出事故一对夫妻双亡,另一对夫妻中的丈夫抢救回来,但下肢都被截掉了,真可怕。确实英国爱尔兰道路都狭窄,开车技术要求很高。

    到你博客看过,你好像在北欧。北欧距离爱尔兰很近。爱尔兰很多城市都是北欧去的维京人建立的,有机会去看看吧,如果去强烈建议去看看北爱的巨人之路,虽然我们没有去成。

    屏蔽 举报回复
  • 北栖

    游记中介绍不少文史知识,读起来收益不浅。北爱没去过,你提到的巨人之路和四万个方柱看起来的确神奇,像是外星人搞的项目。谢谢介绍!英国开车是个麻烦,图便宜、租手动车的话麻烦更大。不但开车习惯反过来,换挡还需要左手。手忙脚乱不算,时时要提防开上逆行道。英国道路普遍窄小,自驾游不容易。期待下一章。

    屏蔽 举报回复
  • 马黑 回复 老冬儿

    冬儿圣诞新年快乐!

    你比我懂。我不知道边牧,更不知道那牧羊犬是否为边牧。第一次亲眼见狗牧羊,觉得很新鲜。

    有时间有可能,多外出旅游走走吧。

    屏蔽 举报回复
  • 老冬儿

    图文都好看。

    最喜欢那个牧羊犬赶羊的视频,那狗狗是边牧吧?

    谢谢马黑,以后我也可以考虑跟gate 1 去爱尔兰。节日快乐!

    屏蔽 举报回复
  • 马黑 回复 北极雪橇

    诗人圣诞新年快乐平安健康!

    屏蔽 举报回复
  • 北极雪橇

    美图美景!

    祝博主节日新年快乐幸福平安健康!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