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知

注册日期:2011-11-20
访问总量:18137163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转贴:雄安选址,早就料到了洪涝问题


发表时间:+-

陆大道院士:谈雄安选址,早就料到了洪涝问题

边缘l文字


2023-08-07 11:53湖南


陆大道院士的信念:



“我的信仰就是节约,我的价值观就是对国家负责。”



“我讲一句话,它有十句话的根据。如果把这句话放在秤上称,讲出一两重的话,我掌握的资料至少一斤重。”



“要把工作当成事业,对待事业需要有敬畏之心,把我的事业做到极致,有灵魂,有信仰。做学问时,内心要纯洁,要静下来,要长远坚持。”



雄安规划建设的困难分析:



1、雄安新区的区位优势差



无论从宏观与微观看都没有优势,人居环境很差,资源环境承载力低,现有的交通系统也不算便捷。



其巨大影响虽然可以通过一系列大型工程予以解决或缓解。不过代价很大,有些方面的作用难以持久。



新区选择在河北省北部平原上的一个大洼地(洼地中心部分是白洋淀)的“边坡”上,平均海拔10米左右。



历史上洪涝灾害频发。



未来的雄安新区可能需要按照极高的洪水标准设防。



在严重洪水发生时,白洋淀有可能必须泄洪,可能会使城市被淹。



历史上,包括春秋战国时代以及元、明、清三朝,在河北省建的都城或重镇,基本上都在太行山东麓、(部分)燕山南麓的海拔50米左右的地方。



京广铁路的路基标高也在这个高程附近。



2、白洋淀水质污染严重。



白洋淀现在的面积为200-300平方公里,长期以来污染严重,水质属五类。



污染物来源是白洋淀上游三万多平方公里内1500万亩灌溉面积上化肥农药造成的面源污染及1000万人口(包括300-400万城市人口)的生活、生产污水。



淀区大约住居有10万人依靠养殖业,主要是家禽养殖及其加工,带来了大量的污染物。



三个县大约200亿元的GDP基本上是小的羽绒加工厂及皮革加工厂。



2017年7月底媒体报道已经关掉3900多家“非法排污”的不达标的企业。



3、城水融合、“生态宜居之城”是很大的难题。



在人居环境本底基础很差的地方建设最美丽、人居条件最好的城市,如何达此目标并及如何能够长期得以保障?



人们所设想的世界上许多大城市处在海边、大河边、大湖边那种天水一色、水城一色的壮观美景,在雄安新城将不可能看到。



遇到200年甚至100年一遇洪水,新区中生活的人,可能头顶上是一盆洪水(不垫高地表),或者城市周边(东、南、西三面)一片汪洋(建成区地表垫高5米后)。



4、大规模动迁、就业、治污、生态修复等需要巨额(长期)支出,且面临非常棘手的社会困难。



除了诸多机构、企业的大规模搬迁费用外,以下可能是长期的难题:



白洋淀内的10万人从事的养殖及其加工的经济系统要彻底改造与调整,要使他们有新的职业,能逐渐适应并富裕起来。



“转业”后将从事哪些产业,还不带来污染?动迁涉及到三县大部范围,开始阶段就要大量赔偿,长期则涉及到上百万人口的生计即就业与致富问题。



三县遍布污染企业几千家,绝大部分是小企业。



白洋淀上游3万多平方公里范围中小企业与农业化肥农药面源污染的治理,各地县污染企业的关停并转,需要大量投资与经济补偿。



解决水安全、生态保护问题需要大规模调水、堤坝等的工程措施,白洋淀淀区内的补水、清淤、水生生物生态环境的改善等,亦需要大量投入与长期维护费用。



新区工程地质条件不好,城市及大部分建筑物都将落在稠密的钢筋水泥桩子上,额外增加工程费用。



结束语:上述是对雄安新区规划与建设中正在出现或可能出现的困难与问题原因的简要分析。



之所以会如此,我以为与早期工作队伍专业组成不够完善有关。



他们不很了解这样的新区新城建设与发展需要哪些区域性条件,不很熟悉北京周围100-200公里范围内的自然结构及社会经济的空间结构如何。



另外,河北省与水利部的同志,是不是将这里的实际情况作了客观全面的汇报,可能也是原因。



我以为,这些领导同志对这里将要出现的种种难题心中是清楚的。



作者简介:



陆大道,著名经济地理学家,长期从事经济地理学和国土开发、区域发展问题研究。



他组织了对我国工业布局和工业地理学的学术总结,初步建立了我国工业地理学的理论体系。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了“点-轴系统” 理论,获得学术界广泛引用和推崇,参与或组织了《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等多项国家级及地区级规划的制订和战略研究。



提出我国“T”字型空间结构战略,即以海岸地带和长江沿岸作为今后几十年我国国土开发和经济布局的一级轴线的战略,被国家所采纳。



近年来,对我国区域发展、地区差距和大区域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大量实证性和理论研究。



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浏览(3534)
thumb_up(6)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