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seur

注册日期:2016-03-18
访问总量:282590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义和团情结,西崽心态和揩油文化


发表时间:+-

              义和团情结,西崽心态和揩油文化


中国人有句话:开宝马,坐奔驰。可见德系车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犹如孔乙己的长衫,是面子的支撑,脱不得的。


在北美,宝马是“高华”的标配。他们主攻宝马SUV,不到10万刀一辆。宝马店推销员有不少说国语的中国人,以便沟通。Mini宝马只是一种玩具车,用同样价钱可以买正式日系车。宝马4s店摆有咖啡,甜饼供顾客任意选用。加拿大宪法文件规定,不得存在基于种族,性别,语言,宗教信仰等等的歧视。这条规定深入人心,执行有力,谁也不会去惹这个梗。其它西方国家宪法,联合国人权宣言系列也有明确规定,缔约国必须遵守。


在西方国家搞歧视是会吃官司的。所以企业在作市场推介时必须事先做足功课,以免触雷。宝马车企在自己国家搞展销,绝不敢看人下菜,对不同族群搞区别对待。但为什么到东方他们就可以恣意挥洒;是不是因为他们以为在这里搞双重标准,区别对待是新常态,视法为无物;于是,日耳曼人内心的偏执,傲慢,偏见就旧态复萌,露出狐狸尾巴来了?


西风东渐以来,中国催生出二种文化:一是北方农村地区,受传统农耕文化长期浸淫产生的强烈排外情绪(文化),如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义和团运动。保守如慈禧太后认为“其勇可嘉,其气可用”,一旦其副作用显现,便弃之如敝履。


同一时期,在上海等十里洋场,产生了一批受雇于洋人,为洋人跑腿当差的如“买办”、“拿摩温”、“西崽”等等。他们觉得洋人高于华人,自己懂洋话,近洋人,便高于许多华人。百多年来,这二种文化意识此起彼伏,暗潮汹涌,时隐时现,一旦有“事件”发生,便应势而发,成为鼓动社会情绪的原动力。


另外,国人普遍存在“揩油”的心理。


鲁迅是这样来描述揩油的:这不是“取回扣”或“取佣钱”,因为这是一种秘密;但也不是偷窃,因为在原则上,所取的实在是微乎其微。因此也不能说是“分肥”;至多,或者可以谓之“舞弊”罢。然而这又是光明正大的“舞弊”;因为所取的是豪家,富翁,阔人,洋商的东西,而且所取又不过一点点,恰如从油水汪洋的处所,揩了一下,于人无损,于揩者却有益的,并且也不失为损富济贫的正道。设法向妇女调笑几句,或乘机摸一下,也谓之“揩油”,这虽然不及对于金钱的名正言顺,但无大损于被揩者则一也。


记得80年代,上海开展销会,堂中有烤鸭等食品供应。结果一开门,整支烤鸭就被人装进袋兜拎走。前不久,一江浙时髦女诱一伪富二代带她到高档餐厅打边炉。光菜金就6千多,还不算2万多一瓶的拉菲红酒。结果那伪富二代买单前以上洗手间为由出溜,还顺手揉了一把。时髦女知道被反揩油,忿忿不平,选择报警。最后双方以AA制了账,互不相欠。


宝马公司在展销会上提供冰淇淋应该是为了吸引人流,至于领取冰淇淋的人群中有多少是潜在的客户,应该是事先有所评估的。洋人在中国购买宝马的机率应该不会高过中国人。但为啥只给洋人冰淇淋而不给本土国人,这可能只能从文化层面来解释了。这样安排是洋人所为,还是西崽作祟,至今尚不得而知。


如今,对于国人而言,反制任何形式的歧视有二个:一是法律,二是实力。如前述,前者相关的法律是存在的,问题在于要现场取证,以免让对方逃脱,用法律术语来说就是,你给我证据,我给你正义。


实力是国际通用语,明白易懂。这次法国总统马克龙来中国,拿了200亿美元空客订单,便提出“战略自主权”理论,亲近中国,疏远美国。可见,钱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体,维持尊严,实力才是不可或缺的。这是我们喊了百年口号,近来才领悟到的道理。


浏览(2973)
thumb_up(12)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