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在温哥华的岁月

注册日期:2011-12-28
访问总量:1070913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全球化:全世界资产阶级团结起来了


发表时间:+-

全球化:全世界资产阶级团结起来了

“全世界无(资)产阶级团结起来” - 聊聊阶级与全球化
西西弗评论  2023-04-13


1.png

文/老C

阶级还是国家,哪个更重要?

1、

上一个全球化时代,是十九世纪后半叶。那个时代,最具有全球化视角的人,当属卡尔马克思。

马克思其实是一个彻底的全球化的信徒,马克思主义是全球化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基础是阶级划分而不是国家。根据马克思主义,同一个阶级之间的共同语言和共同利益应该远大于大于同一个国家的国民。共产主义实现后,就将实现世界大同。

无产阶级唱的是国际歌,口号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团结起来。无论是国际歌,还是原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里面并没有国家存在的空间。

马克思及其支持者建立的组织,都是以“国际”为名,第一、第二、第三国际。第一国际是1864年卡尔马克思创立的国际工人联合组织。随着巴黎公社失败,1876年第一国际解散。第二国际即“社会主义国际”,是1889年由马克思主义者成立。第三国际就是大家熟悉的,十月革命后,1919年成立共产国际。

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的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而不是国家之间或民族之间的矛盾。马克思认为战争的根源是私有制和阶级。他从根本上是反战的,反对国家之间的战争。但他同时认为,侵略战争是非正义的,反侵略战争是正义的。

然而,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存在一个矛盾。如果两个国家都认为自己是被欺负的,反侵略的一方,是正义的。那么,到底根据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呢?

第一次世界大战,就让马克思主义战争观遭遇了挑战。无论是同盟国还是协约国,都认为自己是正义的一方。那么,本国的社会党人,是站在民族立场上,认为自己是正义的一方,支持战争,还是以国际工人阶级内部的团结为重,反对一切战争呢?

一战之后,各国遍体鳞伤,互相仇恨,英法两国精疲力尽,德国咬紧牙关,准备复仇。在西欧,没有人再提全球化了。

2、

国际主义和全球化理念的继承者,变成了苏联和列宁。

在国际主义和全球化这方面,列宁是马克思主义的忠实追随者,也是国际主义的信徒。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列宁坚决的反对战争,视一战为帝国主义之间狗咬狗的战争,认为无论同盟国还是协约国,都是侵略者,都是邪恶的一方。列宁要求各国的无产阶级都拒绝为祖国作战,谴责那些高喊“保卫祖国”的爱国者。基于马克思主义,列宁提出了“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理论。

然而,第二国际的大多数社会党人,都无法完全摆脱自己的国家/民族立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宣告第二国际的破产,马克思的国际主义原则完全被考茨基与普列汉诺夫的民族主义所取代。列宁反对俄国战争,企图借战争推翻俄国沙皇政权,而普列汉诺夫则支持沙皇政府进行战争。

十月革命后,建立了苏联。苏联宪法很奇怪,并不像是一个国家的宪法。比如,苏联宪法中规定:各个加盟共和国有自己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和最高国家管理机关。有自由退出苏联的权利。这个奇葩的宪法,也是苏联1991年的解体的重要原因。

为啥呢?因为建立苏联时,以列宁为代表的苏联的国父,压根儿就不认为苏联是一个国家。他们认为,苏联是一个平等主权国家之间的自愿联盟。等其他国家实现革命之后,由无产阶级组成的国家也都可以加入苏联,成为苏联的一员。德国、法国、英国,这些国家革命成功后,都会成为苏联的一个共和国。等全世界无产阶级都夺取政权后,就会世界大同,也就没有苏联了。

全球化的最核心问题就是,做为一个个体,你是优先考虑自己所处的阶级利益,还是国家/民族利益?

列宁无疑优先考虑的是阶级利益。列宁曾经提出过要把俄罗斯当年通过不平等条约所攫取的中国领土,归还给中国。在列宁眼中,中国的无产阶级是朋友,俄国的资产阶级是敌人。

列宁去世后,托洛茨基等人仍然坚持列宁的世界革命的理念。但斯大林的想法显然不同。

斯大林是个现实主义者,并不相信能够发生世界革命。被封锁被孤立的苏联才是他的舞台。斯大林提出了,在一国首先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苏联,这个以国际主义理念为基础的,本来根本不是一个国家的联盟,也放弃了国际主义和全球化的理念。

在挑战面前,斯大林用民族主义团结这个国家。

1941年11月,德国军队离莫斯科咫尺之遥,在十月革命阅兵式上,斯大林提到的伟大祖先,是涅夫斯基,米宁,苏沃洛夫,库图佐夫这样的俄罗斯民族英雄。打败纳粹德国的,是民族主义+共产主义的力量。

国际主义+民族主义,这个理念同样被中国共产党人所吸收,这就是所谓的马克思加秦始皇。

3、

1991年苏联解体,迎来了第二个全球化的大时代。

这个全球化大时代的主题是,全世界资产阶级团结起来。

不同国家精英们,发现之间的共同语言,大于同一个国家的不同阶级之间的共同语言和共同认同。这个全球化大时代的主角,是跨国公司。巨额的贸易和资金,在国家之间流动,寻找着利润最高,成本最低的地方。

做为一家企业,是应该优先考虑企业利益,还是国家利益。大多数的企业,都选择了企业利益。

特斯拉在中国建厂,苹果把生产线迁移到中国等亚洲国家,无疑符合企业最大化利润,尽可能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的方向。但是,这种选择并不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

对于一家企业来说,最大化股东利润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把企业的利益放在国家利益之前,也无可厚非。

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的全球化的推动力,不再是政治因素,而是经济。但相同点就是,当不同国家的同一阶级之间的认同,超过了同一国家执中,不同阶级之间的认同,全球化就会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十九世纪末,被早期野蛮资本主义残酷压榨下的工人阶级,他们之间有共同语言,有相互的认同。

二十世纪末,跨国精英阶层之间的也有很多共同语言,也有很多相互认同。

自信的精英认为,他们的成功是他们自己的能力导致。一部分精英认为,国家对自己的成功,并未做出什么贡献。第二个全球化时代,缺乏国家认同的反而是精英阶层。他们的力量,被自身利益和企业利益所驱动,推动了第二次全球化。

4、

全球现在有80亿人,有很多不同的分法。横着切,切成阶级,竖着切,切成国家。

一个人同时属于阶级,也属于国家。一个个体,到底应该对横切出的阶级,还是对竖切出的国家更有归属感?

先讲一个小段子,假设有一个人上辈子积德,投胎前,阎王说,因为你上辈子积德,给你一个选项。第一个选项:你可以投胎到一个全球位居前20%的国家,然后随机投胎,第二个选项:可以随机分配一个国家,但可以投胎到这个国家位居前20%的家庭。

你说这个人,应该怎么选择呢?

如果这个人是在十九世纪,也许他应该选择第二个。

在十九世纪下半,对于底层来说,一个英国的煤矿工人,和一个中国的农民,一个非洲的部落野人,他们的实际生活水平,并没有这么大的差距。十九世纪下半,英国人的人均预期寿命是40多岁,但上层阶级和下层差别巨大。曾经看过一个报道,说十九世纪利物浦的矿工的人均寿命是29岁。

任选一个国家中前20%的人。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这些同样生活在底层,被痛苦压迫的下层阶级,自然就有更多的共同语言。他们对阶级的认同远远大于国家。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的口号,自然也得到了工人阶级的共鸣。

国家并没有保护这些下层阶级,并没有让他们获益。自然也就无法获得下层阶级对国家的认同。

十九世纪,国家对精英阶级的意义,大于对下层阶级。国家机器被推翻,精英阶级的权力和财富都损失惨重,下层阶级反而无所谓。美国南北战争后的南方就是一个例子。

二十世纪,特别是二战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

第一,一战战败国的命运非常悲惨。德国其实还算好的,奥匈和奥斯曼都被肢解。战败真的让一个国家中的所有人感到了痛。真的是国破家亡。

第二,必须承认,二十世纪,科技进步真正改变了普通人的生活,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革命和选举改革,也让上层阶级对权力的垄断有所削弱。发达国家普通人的生活在二十世纪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对于普通人来说,投胎在哪个国家能够决定自己一生的命运。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七十年代,一个欧美的普通蓝领工人,收入和生活水平,远远大于中国农民或者非洲部落里面的普通人。

如果是二战后做选择,也许就应该选第一个选项。投胎到全球排行前20%的国家。八十年代的中国,很多在中国属于前10%甚至前1%的人,也绞尽脑汁,企图前往发达国家做一个普通人。

二战后,生在哪个国家才是决定个人命运的主要因素。所以,在贫穷国家里很多人一生的梦想,就是踏入发达国家的大门。成功国家的下层阶级,生活水准远高于失败国家的下层阶级,甚至高于失败国家的中产阶级。

如果不幸投胎到了一个贫穷的失败国家,就算是前20%的家庭,又能怎么样呢。这样的国家,只有前1%,甚至前0.1%,,才有可能过上发达国家普通人的生活,获得发达国家普通人的能有机会。

浏览(2442)
thumb_up(2)
评论(9)
  • 当前共有9条评论
  • 战斗在温哥华的岁月 回复 cosomo123

    嘿嘿,如果真是这样,这世界真TM不公平,是应该翻个个儿啦。有种的人冲上去,没种的人忍下来。

    两种人云泥之别。

    屏蔽 举报回复
  • cosomo123 回复 战斗在温哥华的岁月

    一个不能养老婆孩子私生子的男人(靠别的资产阶级男人替他养)不可能有什么狗屁的"犀利和遥远"的眼光.

    屏蔽 举报回复
  • 战斗在温哥华的岁月 回复 水蛇

    嘿嘿,在在证明马克思的眼光多么犀利和遥远。懂的人,在正确的时间里实现理想信仰;不懂的人,不是激进冒动就是歇斯底里反动。

    世界真的是矛盾着并转化着的,以千年为节点。人不过百年,所以时间主宰了人类。

    屏蔽 举报回复
  • 战斗在温哥华的岁月 回复 秋念11

    【那是!https://www.backchina.com/blog/245838/article-332829.html】

    一看就是你的大作,很好的。

    屏蔽 举报回复
  • 战斗在温哥华的岁月 回复 liucarl

    全球化是动态清障的过程,今天是权贵,明天是韭菜,螺旋上升往复。谁割谁还说不定呢。

    屏蔽 举报回复
  • 水蛇

    工人阶级没有祖国。这话是谁说的?不管是谁说的,现在这话未必正确。工人阶级有祖国。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都证实了。

    真正没有祖国的,应该是资产阶级。资产阶级是国际主义者。

    屏蔽 举报回复
  • 秋念11

    美国底层1/5生活胜过印度顶层1/5.

    屏蔽 举报回复
  • 秋念11

    那是!https://www.backchina.com/blog/245838/article-332829.html

    屏蔽 举报回复
  • liucarl

    范围没有那么大,全球化是全世界权贵联合起来,割韭菜。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