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运生

注册日期:2016-12-24
访问总量:1937469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老子名言解(1)


发表时间:+-

老子名言解(1)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第一章)

(白话文:可以言说的道就不是常道,可以说出的名就不是常名。“无”是对“天地之始”的命名,“有”是对“万物之母”的命名。所以,想要经常地从“无”去观看那个“妙”,经常地从“有”去观看那个“徼”,这两个事物(“天地之始”和‘万物之母“)有同一个根源,却有不同的名称,它们共同的根源就是玄,玄啊,玄啊,它是一切奥妙的源泉。)

如果说老子在这里表现出了某种成就感,则要想产生这样一种成就感,老子必须有某种个性,喜欢用含义相反的词语给各种事物命名。

要想产生这样一种成就感,老子还必须做出一定的努力,把“天地之始”命“名”为“无”,把“万物之母”命“名”为“有”。

一旦产生了这样一种成就感,老子就能够意识到某种事物的力量,就能够意识到今天的此一成就感能够激活人们强烈的充分利用各种事物的意识,老子“故”而制定出这样一些计划——“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就能够意识到此一成就感还能够激活人们的行乐意识,老子因此玩起这样的“绕口令”——“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就能够意识到此一成就感还能够激活人们的自我表扬意识。

一旦产生了这样一种成就感,老子还能够意识到某种事物的价值,就能够意识到必须有某种信念,坚信只有杰出的人才能既能有强烈的写实精神又能暗示自己有各种老习惯——总想找出不同事物的共同的源头,总想找出作为不同事物共同源头的东西的最突出的性质,总想查明作为不同事物共同源头的东西最终带来的各种结果,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实现这样一种间接的自我表扬:给出这样一些观察结论——“异名”的“此两者(‘天地之始’和‘万物之母’)”是“同出”,“玄”作为它们共“同”的源头是“玄之又玄”,这个“玄”是“众妙之门”。

“产生成就感”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老子》第二章)

(白话文:天下人都知道了美为什么是美的,丑就出现了;都知道了善为什么是善的,不善就出现了。有和无相互促成,难和易相互促就,长和短互为显示,高和下互为呈现,音和声彼此应和,前和后相互连接。所以圣人用无为的态度处理事务,实行无言的教导,万物兴起而不去主宰,造福于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有所作为而不自以为有什么了不起,成功了不自我夸耀。正因为不自我夸耀,他的功绩就不会泯灭。)

如果说老子在这里表现出了某种痛苦之情,则要想产生这样一种痛苦之情,老子必须有某种个性,受不了各种荒谬的现象。

要想产生这样一种痛苦之情,老子还必须足够幸运,以至于出现了这样一些现象——“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一旦产生了这样一种痛苦之情,老子就能够意识到某种事物的力量,就能够意识到今天的此一痛苦之情能够激活人们的自我表扬意识。

一旦产生了这样一种痛苦之情,老子还能够意识到某种事物的价值,就能够意识到必须有某种信念,坚信只有杰出的人才能既能做出强有力的自我辩护又能暗示自己有相当的洞察力——能够看出众多的事物两两发生联系各自所导致的结果,能够看出导致一种事物产生的原因,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实现这样一种间接的自我表扬:做出这样一种自我辩护——自己提出“圣人”应该“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这样一套主张,那是因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因为“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产生痛苦之情”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浏览(4083)
thumb_up(0)
评论(2)
  • 当前共有2条评论
  • shsoo

    版主對老子道德的激活似乎激甩了。。?

    幸運?表揚?成就感?肯定?

    這種有也實太自招積了。

    那又何以不有不持不宰而弗居?




    自我無意識

    生成形之用

    自然有本能

    盈和隨之動




    屏蔽 举报回复
  • shsoo

    版主對老子道德的激活似乎激甩了。。?

    幸運?表揚?成就感?肯定?

    這種有也實太自招積了。

    那又何以不有不持不宰而弗居?




    自我無意識

    生成形之用

    自然有本能

    盈和隨之動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