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哥

注册日期:2020-05-01
访问总量:340992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陈毅之死】


发表时间:+-


1970年10月,陈毅的身体一直不好。

陈毅患高血压病已经十余年,但是,近两个月有所加重,主要症状是近两年来体重下降20多公斤。但是,在301医院体检中,没有发现明显的异常,他住了一个多月后,于12月22日离开了301医院。

出院后,陈毅还是不断地头晕、牙痛,肚子痛、腹泻……但一直没有找到病因。

1971年1月16日上午,陈毅腹痛难忍,在张茜再三劝说下,再次来到301医院就诊。陈毅意在缓解腹痛,要求理疗。理疗科医生劝说他先去急诊室让医生检查一下。10时左右,外科主任陆惟善来给陈毅会诊。

陆惟善是国内著名腹部外科专家,中央医疗保健组成员之一。他提出请北京医院外科主任周光裕来总医院,两人共同为陈毅会诊。周光裕到达后,原来的医生介绍了陈毅就诊时的一些情况。

陈毅当时有低烧,但没有恶心呕吐症状,只有右下腹摸到一个软性肿块,有局部压痛。专家们首先考虑到癌症,但根据陈毅体检出院只有24天,当时做过全胃肠造影X光片上没有发现问题。如果是肿瘤,不可能长到这么大。根据病情分析,两位专家认为很可能是“亚急性阑尾炎”,应尽快手术治疗。

会诊情况报告副院长曹根慧后,由陶国枢大夫起草了陈毅的病情及手术治疗意见报告。这报告,曹根慧改了两个字:“经医生检查”的“检查”改为“会诊”。曹根慧说:“这份报告是写给周总理的。周总理考虑问题极为细致,周总理一看‘医生检查’可能会问什么医生检查的,专家的意见是什么,查询核实就耽搁时间了。”报告直接送中南海。

很快,中南海保健主任卞志强即来电话:总理批准手术报告,卞去一同研究手术问题。

卞志强根据周恩来指示,陪张茜一起到解放军总医院。陆惟善介绍并分析了陈毅的病情,讲到了肿瘤的可能性,但因右下腹为软性包块,可能性不大,需要手术探查治疗。

陆惟善、周光裕、宋运琴、陶国枢、卞志强等讨论后,一致同意陈毅作为急诊病员进行手术。然后,陆惟善向陈毅夫妇介绍手术方案,并征询意见。

张茜考虑后说:“是阑尾炎总要手术,周总理同意,我也同 意。”

陈毅在晚上六时左右进入手术室。陆惟善担任手术主刀,周光裕任助手,麻醉科副主任宋运琴负责麻醉,301医院院长靳来川在场主持,卞志强在场观察。6时15分开始手术,腹腔打开后,陈毅的阑尾是好的,陆惟善脱口低声说: “哎呀,不对,诊断有误。”发现右下腹的软性肿块是由肠梗阻引起粪便储积所致。

靳来川院长马上请卞志强向周恩来报告,经周恩来同意后,延长切口,扩大手术面探查。终于发现结肠部位有一脚物,快速病理检查诊断为结肠癌,癌组织与肝脏已有粘连。

周恩来正在人民大会堂开会,接到卞志强的电话报告后深感震惊,电话里的声音都变了。他指示:“你立即转告靳来川,组织力量全力抢救,需要哪个医院的医生,马上去请,就说是我的意见。”

医护人员默契合作,尽最大可能清除了癌肿的转移部位,包括与癌组织有粘连的部分肝脏。经过五个小时,手术结束,陈毅平安地下了手术台。


遵照周恩来的指示,随后,301医院立即约请了北京日坛医院院长吴桓兴、上海孙曾一、郭孝达教授等肿瘤专家为陈毅会诊治疗。陈毅手术后恢复良好,五天下床,七天拆线。九天出现过室上性心动过速,经总医院心肾科主任黄宛用药后病情好转。

陈毅身患癌症,事出意外,给医生们心头上蒙上了一层阴影。

1971年5月1日,陈毅身穿军装,登上了天安门。

5月1日,国际劳动节。这天夜晚,天安门广场灯火通明,五彩缤纷。毛泽东正在城楼休息室里会见各国外宾。

  周恩来见陈毅来了,异常激动地招呼毛泽东:“主席,您看看,今天陈毅同志来了。”身穿军装的陈毅,笑容满面地快步走到毛泽东面前,郑重地行了一个军礼,说:“主席,您好!”

  毛泽东兴奋地站起来,紧紧握住陈毅的手,仔细端详着陈毅的面色,关切地问道:“陈老总,怎么样啊?好了没有啊?!”

  “主席呀,好了,好了!”陈毅朗声应答,声音还像过去一样浑厚、洪亮。

8月,陈毅去了北戴河疗养。(行前,已诊断出癌细胞转移到肺部)这是他最后一次去北戴河。


但是,11月2日,他突然呕吐。医生诊断是癌症转化,引起的肠梗阻。随后,他不能进食,开始变得更加虚弱。

大约在陈毅手术两个月后的一个夜晚,周恩来工作一整夜后准备休息。他闭上干涩的双眼,不多会儿又睁开了。他拿起了桌上的电话,拨通了一个北京市区普通住户的电话。“你是吴桓兴院长吗?我是周恩来,陈老总得了结肠癌,已经做了手术,我想让陈老总转到你的医院治疗,你看行吗?”

  “可以。我们医院住院条件差,治疗条件还不错,可以采取门诊治疗,我亲自为陈老总做。” 搁下电话,周恩来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此刻,他多么希望吴桓兴院长能在陈毅身上创造奇迹!

11月下旬,

经周恩来同意,陈毅从301医院转到北京日坛医院进行放射治疗,并在日坛医院做了胃肠短路手术。这次手术仍由陆惟善主刀,手术后陈毅的病情略有好转,食物可以经过胃管输入胃内。但是由于手术和放射治疗的严重反应,身体消耗极大。由于进食进水困难,每天都得输液,身上有胃管、输液管、导尿管、氧气管等……

陈毅风趣地说:“哈哈,我的身体已经实现管道化了。”

守在身旁的张茜含泪说:“现在是什么时候,还说笑话。”

陈毅说:“我七十岁了,无数革命同志都在青年时代就牺牲了,你们不要难过,我们是唯物主义者,人总是要死的。”

1972年1月6日下午4时20分,叶剑英受毛泽东之托,驱车赶到日坛医院,匆匆进入陈毅的病房,陈毅已经无法说话。23时55分,陈毅与世长辞。

---------

在查阅了陈毅在医院的全部病例后,吴桓兴诧异地发现,陈毅的癌症在几个月前就有了明显的症状!病例上写着:“两年来体重下降20多公斤”,这就是患癌的重要症状啊。从10月26日住院那天起,这么一算,陈毅的病足足耽误了81天!

其实陈毅的病何止耽误了81天。1982年冬天,当吴桓兴老院长回忆给陈毅治疗的往事时,仍怀着十分哀痛惋惜的心情说:“陈老总的病归纳成一句话,确实是耽误了。如果当时再仔细一点,是可以及早发现癌病变症状的。”

到1971年底,陈毅身上的癌细胞已经扩散得很严重,头上、身上、皮下鼓起许多包来,病魔把他折磨得非常消瘦,体弱无力,已很难坐起来。

11月下旬,经周恩来总理批准和安排,陈毅转到日坛医院住院治疗。为了解决进食问题,周恩来亲笔指示,决定日坛医院给陈毅再做一次胃肠吻合手术仍由陆惟善主刀。

第二次手术后,病情不但未能好转,反而日益加重,全靠插上管子输液来维持生命。每次输液要持续16—17个小时,身上能输液的血管几乎扎遍了,鼻孔、胆囊、胃都插了管子。这些管子让陈毅的整个身体都不能动弹。

1972年1月6日深夜23点55分,陈毅在北京逝世。1月10日下午3时,陈毅的追悼会将在八宝山烈士公墓举行。年近八旬的毛泽东主席带病亲自前来参加了陈毅的追悼会。





浏览(5922)
thumb_up(0)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