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忆

注册日期:2022-02-05
访问总量:120423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柳树


发表时间:+-

04年初春, 去德州的Plano出差。这个南部小城, 已经春意盎然, 繁花四开,

柳絮飞舞了。这是我第一次在北美看到这么多的柳树,从那时起, 柳树就成了我

心中的一个想念。


小时候, 上海是少有柳树的, 到处都是梧桐。杨柳的最早印象,来自于"水浒

传”中鲁智深倒拔垂杨柳,这个和尚夏天烦燥,就把一颗好树给拔了。那时觉得他

力气很大,倒没有别的想法。长大后念了许多古典诗词,对杨柳树就越来越喜欢了。

日常生活中见到柳树, 已是到了师大的日子了。春夏天里,晚饭后去图书馆,经过

丽娃河畔,两岸杨柳成荫,蝉鸣和蛙声四溢。


人们常提到诗经里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就是说的柳枝随风舞动的婆娑样子。

依依两字,用来形容江南女子,是需要一些想象的。至於女人拥有了柳眉、柳腰,

那一定会讨人喜欢的。


最出名的咏柳诗, 应是唐朝诗人贺知章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

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柳树和着江南的春天、春风、春雨,一夜绿遍

大地,实在是一种生命和希望的象征。


在中国古老诗词中, 杨柳也是一个缠绵、伤感的意象。因为“柳”、“留” 相谐,

自汉代起盛于唐宋,人们就有亲友离别、折柳相赠的习俗。“远客折扬柳,依依两

含情。” 唐时长安城东灞水两岸遍植柳树,灞水之上的灞陵桥, 就是当时古人折

柳送别的著名地方,有“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句。那“灞桥别柳”, 就成了

离情别怨的典故。而柳岸,也成了人们分别地方的代称。“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

晓风残月。” 这种离别的情景,我们现在是很难体会了。


古人伤别之词, 我们一定还记得,“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渭

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曾栽

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遥忆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这依依

的杨柳,映衬了古来今往许多对人、对事、对物的留恋之情。


说到柳树,还让人想起一个女人的名字,她就是明末清初的秦淮歌妓柳如是。她的

名字,来自于“我见青山多妩媚,青山见我应如是”。她的风华、才气、名节,后

人常会念及,诚所谓,人中柳如是, 是如柳中人。


也许,柳树最能代表我们江南了,风景秀美、人物风流。想一想, 那杨柳轻扬的亮

丽风姿,那无心插柳的顽强生命。


背井离乡,已经很多年了。“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明年开春的

时候,就在我家门前种一颗柳树吧。


浏览(1988)
thumb_up(2)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