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草微风

注册日期:2012-04-06
访问总量:429724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畢卡索和卡夫卡的聯想


发表时间:+-

畢卡索的人像畫經常臉部五官比例不對,有的鼻子太大,有的眼睛錯位,還有耳朵長在與嘴巴同一水平的位置。


有一次畢卡索幫一位女士畫肖像。女士看了畫中人,非常不滿意,認為畫的一點也不像。畢卡索告訴她:妳會長的越來越像她的。


 最近重读卡夫卡的短篇小說變形記(The Metamorphosis),對於作者安排主角Gregor清早起床變成一隻蟲,我之前並不理解這種處理方式。用過度誇張的表達,難道就是為了凸顯人生的荒謬嗎?


 我忽然有了一點感悟,畢卡索和卡夫卡是否在藝術處理上展現相同的手法?


 畢卡索觀察人,他看重的不是具體形象,他要凸顯的是人物的意像。所以他畫了超長的鼻子,或是不對稱的雙頰,因為他要呈現人物的特色和心裡層面。用脫離現實的畫法,更能引導觀者去思考和想像。


 一個人如果失業或生重病,會面臨怎樣的人生考驗?他如何面對困境?他和家人的關係會起什麼變化?卡夫卡選擇用更戲劇性的方式,人變成蟲的安排,劇烈衝擊讀者的思考經驗範圍,讀者不得不直面這樣的突兀。


 姑且想像一下,如果家裡有重度癡呆的老人,病者失去與人的聯結互动,最終退化成只有生理機能的存在。一百多年前,卡夫卡已經描寫类似的處境,让讀者去省思人性脆弱與人生無常。


 藝術家的敏感心靈,非常人能揣摩。美術和文學似乎也沒有公認客觀評判標準。觀者如果被感動、受啟發或自我提問,也許這就是為什麼人生需要藝術吧。

 

 


浏览(3761)
thumb_up(2)
评论(4)
  • 当前共有4条评论
  • 细草微风 回复 一冰

    一冰是毕加索的知音。我这就去网上找这几幅画来看看。感谢你的精妙讲评。

    屏蔽 举报回复
  • 细草微风 回复 白草

    确实,毕加索后来画风才抽象起来,也许是想有所突破吧。直觉和想象孕育出艺术,艺术家的创作是不受理性思维约束的。

    梵谷死前几个月的画作,可以感受到他接近疯狂,那是生命的呐喊和最后挥洒。

    屏蔽 举报回复
  • 一冰

    毕加索有一双透视眼和解刨笔,他是提炼出精华用简约的手法来表现,例如梦幻般的特蕾莎,如花朵植物般的吉洛,而他对多拉玛尔的无情体现在《哭泣的女人》中。

    屏蔽 举报回复
  • 白草

    以前在博物馆欣赏绘画,有看到介绍说,毕加索早年也画过“正常”的人物画。后来是审美疲劳吧,总要特别些才能冲出重围,就成这样了。我的解释就更简单了。就是他精神不正常了,才能画出不正常的画。天才和精神病也没有明确的界限。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