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之城

注册日期:2021-09-07
访问总量:337685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温家宝的1989(上):雪域高原


发表时间:+-

翻看温家宝1989年的照片,几乎找不到什么笑容,多是神情凝重,面色阴沉,就像那张他跟随赵紫阳在广场上的著名照片中那样——89年对他来说大概是不怎么开心的一年。89年对中国来说是动荡而悲伤的一年。从年初的班禅逝世、拉萨暴乱,到春夏之交的胡耀邦逝世和震惊中外的六四事件——他都或多或少见证了,参与了。

————

雪域高原

1991年5月,拉萨举行西藏和平解放四十周年庆祝活动,时任西藏区委书记的胡锦涛主持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亲赴高原参加,据说因为高原反应差点晕倒在香烟缭绕的藏传佛教仪式上。当时,江还未接过国家主席的职位,因此2021年8月19日,习近平赴拉萨参加西藏和平解放七十周年庆祝大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身兼这三个最高职位的领导人来到西藏。西藏的特殊自然地理条件,让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望而却步。

当年,同来参加四十周年庆祝活动的成都军区副司令员张德福回程途中视察中尼边境,6月16日在聂拉日登上一架S-70飞鹰直升机,准备飞往日喀则。他们一行共三架直升机,司令员乘坐的是第二架。临起飞时,随行的一位秘书说忘记带东西了,司令员说你下去拿,我们先走,你坐下一架吧。秘书下了飞机,没走几步,一回头,就看见刚起飞的直升机撞在了附近的悬崖上,粉身碎骨。机上13人全部遇难,其中有一位中将,五位大校。这起惨痛的事故发生后,当地规定,厅局级以上干部不允许在青藏高原上乘坐直升机。

由于天气多变,普通飞机在青藏高原上起降非常不便,然而又因为海拔高,直升机作为一种低空飞行的交通工具,在西藏地区运行也并不安全。

1989年1月28日,有一位正部级的京官,带队乘坐飞机要紧急去往日喀则,当时大飞机无法在日喀则降落,须在拉萨换乘直升飞机。然而临近拉萨时,机组人员又获悉当地天气条件不适合飞机降落,建议先降在成都,等待天气好转。“不行,直飞拉萨,要强行降落。”这位官员果断地说。飞机在狂风呼啸中迫降拉萨。换乘的直升飞机在恶劣的天气中剧烈颠簸,沿着雅鲁藏布江峡谷飞行,两岸峭壁似乎伸手就能触摸到。机上的乘客包括一名机组人员都吐的七荤八素,在日喀则降落后,有些人都已无法自行走路。但总算是第一时间赶到了。

这位命令飞机迫降拉萨的京官就是时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温家宝,他带领一个中央医疗组紧急赶往日喀则,是为了抢救突发心肌梗塞的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虽然最终医疗组也没能挽救班禅的生命,但温家宝决定迫降的果断和勇气让同行的医疗组成员印象深刻,也就不好意思在回忆文章中表达:他没和我们商量就拿大家的生命一起冒险咯。

人死不能复生,大家也只好节哀顺变了。中央来的客人们上一趟高原不容易,来都来了,怎么能不游览下当地的风景名胜呢?于是在处理完班禅的丧事后,区委书记胡锦涛带领中央的同志们参观了布达拉宫,并在这宏伟的世界文化遗产前合影留念。那时的胡锦涛还不“面瘫”,合影时笑的轻松愉快,完全看不出刚刚失去了请来稳定藏区局势的大师,动乱一触即发。站在他身边的温家宝倒是神情肃穆。 

不知道是不是受这张照片启发,法学家、民运人士袁某写了一本神奇的书,称经多年调查,得出结论,十世班禅大师是由邓小平、李先念和薄一波决策,由胡锦涛、温家宝、胡春华执行,被中共政治谋杀的。——这是一个背景宏大、颇具想象力、情节人物丰富的政治惊悚片剧本,也许哪天能被好莱坞看中。只是总体逻辑不符合史实。当时中央请长居北京的班禅大师回藏,就是为了让他以活佛的尊贵身份缓和藏地的紧张局势,却没想到久居平原的大师突然到达高原身体不适应,不幸逝世,这是当时的中央和西藏区委都不希望看到的悲剧。

葛剑雄教授在他关于西藏的讲座中有所提及,在中国当官,去的最苦、最危险的地区就是青藏高原,原因就在于它的高海拔。平原地区来的干部上了高原多有不适,如果能一直在高原呆着还好,却因为时常要去北京开会,需要频繁往返于高原和平原,对身体损耗巨大。的确如此。1988年10月,中央突然决定调胡锦涛任西藏区委书记,三年前刚被从北京调到偏远贫穷的贵州省的他只回答了简单的一句话:“我就是党的棋盘上的一颗棋子,摆到哪去哪。”从此,他开始为藏地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福祉,频繁乘坐飞机往返于高原和北京之间。这段工作经历对他的健康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伤,直至1991他因病回京疗养。

在担任主席和总理的十年中,胡温两人都没有再去过西藏。2010年青海玉树4.14特大地震发生后,他们先后亲赴海拔3900多米的高原视察指导救灾工作。地震第二天就赶到现场的温家宝在镜头前神情凝重,头发灰白,嘴唇发紫,便又引来不少热心网友评论“演技精湛”。而地震发生时胡锦涛正在美国,他决定提前结束访问,坐了25个小时的长途飞机回国,旋即赶赴灾区。他曾向美国财长保尔森坦言自己每次上高原都不太适应。

不知道,当时已是年近古稀的两位老人,有没有想起1989年初的西藏。时隔21年,又在青藏高原上为同一场灾难焦灼、奔波,也是缘分。

——先写到这里,待续。


(2021年10月20日)


系列文章:

温家宝的1989(上):雪域高原

温家宝的1989(上2):大师之死的“危机公关”

温家宝的1989(中):“不靠谱”的胡耀邦

温家宝的1989(下):六四电报罗生门




浏览(11362)
thumb_up(14)
评论(1)
  • 当前共有1条评论
  • 睡觉不打呼噜
    袁红兵以前就是写过小说的,把他说的历史当着小说看就好了。

    他本来也就是红卫兵出身?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