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温家宝夫人在五星级酒店煮粥看Red Roulette红色赌盘的真实感
上周写了两篇段伟红前夫的新书Red Roulette“红色赌盘”的阅读随感(文1、文2),却发现感受随着细读有所变化。第一篇中曾戏谑称该书是习近平策划出版的,因其中刻画了习夫妇在得宠于中共高官的白手套面前岿然不动的良好形象。而现在笔者想说:该书莫不是温家宝策划出版用于挽回自己名誉的?事实是,颇有些海外评论员在读了此书后在不同程度上“谅解”了温。笔者对此的看法是:比比别的祖传红色家庭,温家简直是“弱势群体”。
然而,这类涉及中共高官、红墙秘闻的书籍的问世总伴随着对其真实性的质疑,比如对《毛泽东私人医生回忆录》、《李鹏六四日记》的怀疑。有人对温家宝今年清明发的祭母文也表示不信,满腹诗书的前总理文笔就这样?但如果我们熟读温家宝以前的亲笔撰文,大概不会有此疑惑,虽然他博古通经学贯中西,记得不少好词好句名人名言时常在公开场合引用,但语文/文学水平并不高,文章水平大概只可比肩小学生范文,看看他2010年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再回兴义忆耀邦》就可见其水平一般,但他文中流露的真挚情感是一贯的、珍贵的。因此,鉴别此类回忆录的真伪,需要的是阅读经验和对中共体制运作的常识性了解。关于毛与李鹏的两本书,笔者可能会在日后评论,此处只举一例,如果有人要为中共前总理伪造一本日记,大概很难编出一个水平如此低的形象,而这个形象却很符合知情人对李鹏的描述。
对于Red Roulette的“真实性”,笔者暂不敢断言,但细读之下行文中的“真实感”是很足的,尤其是结合中国过去三十年来的经济高速增长给整个社会和每个普通或不普通的家庭带来的巨大变化,读来颇有感慨和共鸣。
为做生意愁到脱发的“白手套”
如果一般人要凭空编造一本白手套利用政治权力聚敛财富的故事,大概率写不出这样的故事。书中段伟红夫妇(尤其是作者本人作为CEO)经营北京首都机场保税仓项目的经历,有种让人见之伤心、闻之落泪的艰辛。
这个2003年开始由作者夫妇与当地政府官员、机场官员和温家合伙投资的项目——主要商业模式是赚取保税仓中出口退税的利润——真是命途多舛。办理各类审批手续就用了三年,期间作者需要四处“跪求”各级政府人员,虽然总理夫人是合伙人,但由于是瞒着丈夫做生意,张阿姨只能在出席饭局时稍作暗示,无法提供实际的支持。项目进行到一半,首都机场的李培英却“进去了”,既不放人也不判决长达一两年,导致项目贷款无法签收,公司资金链岌岌可危,作者为此四处求人,为应酬一天灌下去两瓶茅台,发愁到严重脱发……最后,这家国企性质的公司的财务窟窿竟然是段女士夫妇用卖平安股票的钱堵上的,简直是“中国优秀企业家”了!
其中不乏传奇的故事。作者为了巴结顺义当地的领导/土皇帝,带一行官员去美国旅游,那个区长却在到达洛杉矶后突发心脏病,被作者送进医院做了心脏搭桥手术,花掉了30万美金医疗费。然而因祸得福,“土皇帝”感激作者的救命之恩,在项目经营中给了不少方便。
过去几十年在中国做过生意的人读此书,想必会对这些描写有点共鸣,繁复的政府手续,难缠的政府办事员,拉关系走后门的技巧,酒桌上的茅台…… 而对于一个西方读者,或者西式教育下长大的人来说,一窥这种中国特色的社交模式也颇有意思。没想到,白手套做生意也这么不容易。这更让笔者认为,温家确实是他们那个阶层中的“弱势群体”,或者,温家宝是致力于做一名清官的。
要是之前能卖,我们的股票赚不了这么多
笔者读完此书发现,段伟红夫妇与温家合作做生意过程中,赚的几乎唯一一笔大钱就是平安的股票。而这批股票,上一篇文章中有描述,也是他们以市场价正常买进的。由于是原始股,在售卖方面有诸多限制(可参考之前蚂蚁金服本应上市的情况),导致他们在2002年买入股份后,要等到2007年平安上市后再过半年禁售期才可变现,在等待过程中,这批股票的价值翻了几十倍。作者坦言,要是之前能卖,他们的股票赚不了这么多钱,也许在翻了四五倍时就迫不及待出手了。——这种描述非常真实,笔者认识的在过去二三十年中赚了点钱的人当中,早早卖掉股票改善生活现在想来很心疼的有之,因为无法出售股票结果等来了资产膨胀的亦有之。
在获得了这笔巨款后,段氏夫妇过上了真正意义上“花天酒地”的生活。豪车、钻石、奢侈品、艺术品、古董不一而足,和曾经舆论热议的暴发户日常生活一模一样,是中国这一代富豪群体的写照,他们出身贫寒而突然获得巨大的财富,于是盲目追求昂贵的物质享受,支付超常的价格,不是为了买到的东西本身,而是为了通告世人 “我有钱”。
从之前时常要问父母借几万块应付日常开支,到突然的财富自由,不过短短几年,这是段氏夫妇的大传奇。同期,中国也有许多关于财富积累的小传奇在更普通一些的家庭中发生着。
张阿姨从平安股票中获得的财富是段女士的两倍,但她不曾在平安上市时出售这些股票获得现金,也不知道她在2013年资产上交国家前,是否享受过这笔巨额财富带来的快乐。
总理夫人在五星级酒店里煮粥
笔者在09年和11年两次去欧洲旅游、学习,到过7个国家,当时也觉平常,看到过不少在奢侈品店里扫货的中国人,也帮朋友在伦敦代购过劳力士。因此在书中读到张阿姨同时期在欧洲旅游的情况,略感诧异。温总理在任时以频繁出国访问出名,他亲口说自己09年底在哥本哈根开气候大会时连续五十多个小时未合眼。没想到他的夫人竟然难得有出国旅游的机会。
书中记述张阿姨非常希望在丈夫退休前去国外旅游,因为中共高官退休后,本人及其家属将被限制出境。于是段伟红夫妇陪同她去澳洲、欧洲等地旅游。2007年,他们陪张阿姨在瑞士做了拉皮和注射羊胎素的手术,脸上的伤痕尚新,张阿姨便踏上旅途抓紧时间游玩了。住在欧洲的五星级酒店里,张阿姨每天早上五点多起床,拿着自带的电饭煲到餐厅里煮粥,并自备配粥小菜,煮好了便叫段女士等人起来吃。张阿姨的“旅行团”每天七点多便出发开始一天的游览,行程排得非常满,常常玩到晚上才回宾馆。人们很难想象,这位在旅游景点吃泡面当中饭的大妈竟是中国总理夫人。
以上的这段描述既真实又温馨,如果你曾经带着并非出身富贵的长辈出去玩,都会有类似的经历,不论他们现在多有钱,总还保留了许多“乡土气息”。而张阿姨早起煮粥的习惯,倒是与温家宝的生活习惯不谋而合。温的发小曾回忆,90年代温家宝住在中南海北门外,早上五点多起床进海绕湖跑步锻炼,然后回家洗澡吃早饭,七八点开始一天的工作。合理的猜测是,张阿姨在家每天也是这样早起给丈夫煮粥。
这位从甘肃戈壁里走出来总理夫人、白手起家的女富商的“土”,在另一件小事中也有体现。2003年胡温上任前夕,有一位摄影师例行到他们家里为领导人拍摄标准照,也就是那两张我们最常看到的他们的照片。据这位摄影师回忆,温家宝夫人竟然激动地对摄影师说,真感谢你们,我们本来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总不能去街上的照相馆啊。
结语
从2000年代初到2010年代中,就像书中所述的温家与段家的财富增长,中国的许多普通家庭也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趋势下实现了从“没钱”到“有钱”的转变,这是个毋庸置疑的奇迹,让许多90年左右抛弃中国投奔西方的华人意外和艳羡,这些精英,如果当年选择留在中国,在财富上可能会有更多收获。而伴随着这种经济飞速增长的,是中国式的企业家精神,是抓住机会敢想敢干,是规则约束与道德底线的缺乏,是暴富后畸形的消费观,是有钱没品味、富而不贵的生活。
而Red Roulette的真实感在于,里面没有网络小说、电视剧中霸道总裁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潇洒,却有面对一个个实际困难的挣扎,和现实中的种种龃龉。虽然作者的家庭所能获得的资源已经是普通人家无法企及的,但这并不代表他们的成功和财富会从天而降。
那个狂飙突进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虽然并不久远,却已经成为了历史。现在这个“新时代”,在失去了前几十年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后,会变成什么样,如今的领导人会带着这个国家向哪里去?希望是越来越好吧,即便是以一种和曾经完全不同的方式。
(2021年9月13日)
Red Roulette红色赌盘的阅读随感:
1
2
扬言要离婚、剃度出家,温家宝经历了什么?读Red Roulette红色赌盘随感
3
从温家宝夫人在五星级酒店煮粥看Red Roulette红色赌盘的真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