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2020年征文

注册日期:2020-10-05
访问总量:3127618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原志:庚子年带给我的挑战(征文)


发表时间:+-

  虽然2020年是我这一生中经历过的第二个庚子年,却从来没有想过这个庚子年对我个人生活会有什么重大影响。第一个庚子年我还是个小孩,所有的记忆只有一个字,饿,饿得发昏。可是那时候谁不饿呀?!

  到了2020年这个庚子年,我已年近古稀,生活安逸如一汪池水,平静无波。即使病毒来势汹汹,把整个世界搅得天地翻覆,哀鸿遍野,我也自恃身体没有基础病,无需太大恐惧。只是,我的职业生涯面临了一个挑战。

  哦,先交代一下,我是一个尚未完全退休的中文教师。我在大多伦多地区两个教育局的国际部教中文,因为太喜欢教师这个职业,所以到了退休年龄仍然不舍得全退,只是辞掉了其中一个教育局的职位,保留了另一个教育局的职位,算Part time的工作。

  教师这个职业,是我在祖籍国除了当农民以外做过的唯一职业,也是我一辈子热爱的情怀。当年我在十年浩劫期间读了高中,毕业后只有回乡务农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这一条路。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被村里的小学校长和生产队长一起推荐当了代课老师,从此脱离了在泥巴里摸爬滚打的日子,一直代到上了大学,所以我无比珍惜和热爱这份来之不易的临时工。从小学代课教师到大学教师,一路走来,一路学习,付出了心血,也收获了成绩。我不光醉心于讲台上传播知识,指点江山的成就感,更喜欢站在讲台上掠过讲台下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时,从心底迸发出的那份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感。

  来到加拿大后,又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当上了中文教师。那是二十多前年我们家刚从温哥华搬到多伦多的时候,在为小女联系学校时,偶然听说多伦多教育局属下的很多学校开设了中文班,条件是只要有21个家长签名的申请信便会得到批准。我为能在异国他乡给予我们的后代学习祖先悠久的文化和语言文字的机会感到欣喜若狂。我和另一位同样热心的家长一块儿牵头,冒着霏霏雨雪分头走家串户收集签名。当最后一位家长签字完毕,已是午夜时分,从严寒的街头放眼望去,整个多伦多笼罩在一片冰天雪地之下,没被笼罩的是我这颗过于乐观和理想化的殷切之心。

  经过家长们的努力,小女的中文班虽然如期开课,效果却是差强人意。随着老师走马灯似的换,孩子们也在繁体字和简体字之间不停地转换徘徊,一学期下来能认识的字不外乎“人,大,小,上,下,多,少”几个字而已。发下来的家庭作业有时“惨不忍睹”,别字错字时常现身。家长们议论纷纷,放弃或退学之声不绝于耳。

  眼看着好不容易争取来的中文班面临关班的危机,我不由得心急如焚,一方面继续向校长反映,一方面竭力劝说挽留家长。忽然有个家长问我:“为什么你自己不去当中文老师?”

  虽然这不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问题和建议,但在这场危机关头来自家长的发问,却促使我重新进行了一次认真的考虑。不错,我热爱教师这个职业。然而,之前我却迟迟没有跨出申请这一步,归根结底源于自信心不足。首先因为我本人不是科班中文系或相关文科专业出身,其次是怕带有南方口音的普通话遭人诟病。

  好在有家长朋友们的多方鼓励与肯定,认为本人做事认真负责的特点,以及对中文的热爱和素养足以弥补短处,于是我向相邻的两个教育局投出了申请。经过一系列面试和笔试,我先后获得两个教育局国际语言部的录用,从此走上了海外教中文之路。

  能够重拾教鞭,登上教师的讲台,我既兴奋又忐忑,紧张的心情不亚于四十多年前在田间干活时被生产队长通知去当代课老师的情景,甚至比当年在大学里第一次上台讲课还紧张。因为我深知,在国外教一群被父母逼来学中文的孩子跟教一班渴望学习文化知识走出农村的孩子没有可比性,难度和挑战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

  我的第一个班是五六年级的学生,第二个班是七八年级的学生。他们中既有零起点,一个字不识,一句话也听不懂的洋学生或土生华裔后代,也有刚移民过来,第一次见面就考我知不知道初唐四杰是谁的学生。因此刚开始两年,我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既担心才疏学浅误人子弟,也生怕一不留神会被学生考倒闹出笑话,以致被家长投诉。所以每堂课我都到处查找资料,从各方面寻觅信息,筛选合适素材,认真备课,反复练习,准备好几套教案以应对各种可能的情况,当然,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喜欢上我的中文课。

  理学家朱熹曾经说过:“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为了激发学生学习中文的热情和兴趣,并兼顾西方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 Centred)的教学理念,我设计了几十个与学习汉字,词语表达有关的课堂游戏,鼓励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增加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达到寓教于乐,快乐学中文的教学境界。每年的期末汇报演出,我会根据学生的中文程度亲自编写节目。我的诗歌朗诵“中国之最”被家长誉为当晚最高水平的节目,集体相声“猜谜语”捕获了全场最多的笑声。

  除了课堂游戏,我还编了二十几套融入中国历史文化地理常识的趣味中文课外参考习题,目的是给家长提供一个亲子机会,让他们参与到子女的中文学习中来。我希望用这些习题营造出一个温馨的画面:也许是晚饭后,也许是周末的早晨,父母和子女一块儿坐在舒适的沙发上其乐融融地讨论和答题。

  这些题目果真受到家长的欢迎和赞赏,偶尔因期中考试没有印发,有的家长还特地前来索取。他们殷切的眼神,感激的目光,总是让我萌生不可辜负之责任感。尤其作为曾经的家长,我更能从心底里体会和理解他们的期望,这种期望一直是我精心备课,努力成为受学生们欢迎的中文老师的动力。曾经有过好几次学生从我的班级升到更高班后依然跑来要求继续呆在我的班里上课。还有个学生家搬到隔壁城市,本来已经转到当地的中文学校上课,两周后竟然退学让家长驱车十公里重新回到我的班上课。

  家长的信任和学生的欢迎增强了我的自信心,同时也提醒我,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想给学生一桶水,自己必须长流水。因此我像一块海绵一样不断地吸收着,学习着,举凡一切能提高自身中文专业知识和教师素养的机会我都不放过。不论是教育局举办的培训课,还是两岸三地专家学者来加讲学的研习班我都一场不拉地参加,多年来各种证书收获了一大摞。我还把参加“海外华文教育教案比赛”当作对自己十年磨一剑的测验,从2013年起至今举办的两届比赛我都认真参与,并在首届教案比赛中获得三等奖,第二届教案比赛中获得二等奖。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对一个教师来说,最大的喜悦莫过于学生的进步了。我的学生们除了在各种报刊学中文专栏发表了不计其数的习作外,还参加各种比赛并获奖。无论是海外华裔青少年作文比赛,中华文化常识比赛,还是熊猫杯演讲比赛,青少年学艺比赛,他们都都获得不俗成绩,甚至多次斩获过最高奖。作为指导教师,我也生贵师荣,沾了学生许多光,不止一次获奖。

  翻开这些印刷精美的获奖证书,映入眼帘的却是另外一些特殊的“奖状”。看,这张画了一个扬起右手做再见姿势的大长腿女生,边上写着:“老师,我会想念您!祝您有个愉快的夏天!我爱您!” 这是六年级班上的一个CBC(土生加拿大华人)女生亲手做的。她在期末最后一节课的最后一刻,眼含泪花给了我一个告别的拥抱,再塞给我这张“奖状”。一句“老师,我会想念您!我爱您!”像一颗裹着蜜糖的子弹,瞬间击中我最柔软的内心深处,让我的眼睛一片模糊。这是除了家人以外我听过的最亲切,最甜蜜,也是最深情的告白。这张“奖状”像一道烛光,多年来时时点亮我的岁月!

Capture.PNG

Capture.PNG

  还有这张做成四角形的绿色小纸卡,每个小四角形里都写了一句英语,或画了一个爱心:“谢谢你当我们的老师Thank you for being our teacher”“最好的中文老师Best Mandarin teacher ever”“真棒Awesome”“Nice+爱心”这是一个活泼好动,经常制造麻烦的四年级欧洲裔女生给我做的纸卡。为了给她量身定做一堂能吸引她专心学习的教案,我常常费尽了心思。可是这个外表看起来没心没肺,大大咧咧,不太努力学习的女生,里头却住了一颗感恩又细腻的内心。这张别具一格的纸卡,像一盆炭火,温暖了多少个寒冷的冬日!

  虽然这一张张“奖状”只是一些普通的纸张做成的,但在我心里却重若千斤,它们比印刷精美的奖状还宝贵。因为它们寄托着孩子们最真诚,最纯洁的心意和情感。对我来说,这样的心意堪比汪伦,这样的情感深过千尺桃花潭水!能够得到学生这样发自内心的爱戴,是我职业生涯里最大的幸福和快乐。因此,我一直珍藏着这些“奖状”,它们陪伴着我,激励着我,让我在海外教中文的路上,不论是做一只吐丝的春蚕,还是当一支燃烧的蜡炬,我都“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于是,一年又一年,一个班又一个班,我就这样苦乐参半,不知疲倦,更不知老之将至地教着,直到2020年庚子之疫。那如晴天霹雳般的封城令,把学生通通禁锢在家里,于是教育局决定国际语言部也要跟日校一样给学生上网课。

  每个教师都接到一份正式通知,要求先上一系列网上培训课程,过关了才能给学生上课。现学现卖,对我这样的高龄老教师,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尤其当听说日校的网课出了不少状况,更是感到无比紧张,压力山大。

  差不多同一个时间教育局又发来一封信,征询是否继续上课还是要请假。由于加拿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应对疫情的紧急救助项目,如果我们不想继续上课,可以请假停职然后去申请救助项目中的一项失业保险,每星期可以领到五百块钱的救助金。一些对网课缺乏信心,或不想接受挑战的同行,趁机就决定请假了。虽然拿着钱宅家休养生息的重大利好曾让我有过片刻犹豫,可最终还是决定接受挑战。

  记得英国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给他自己写的墓志铭吗?“他从未长大,他从未停止生长”。那么聪明有智慧的人都感到自己从未长大成熟,希望拥有探索世界的童心。对我等普通人来说,想跟上时代的步伐,更需要学无止境的精神,何况活到老学到老本是我的人生信条之一,哪能轻言引退,给晚年留下遗憾?

  上网课的挑战主要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电脑操作程序(步骤),另一个是应用软件编写网上教材。电脑操作程序属于技术问题,现在熟练了觉得很简单,可是刚开始操作时,大家个个手忙脚乱。我们既要用谷歌会议)(Google Meet)跟学生在网上面对面上课,同时还要开通一个谷歌教室Google Classroom)布置作业,批改作业,跟学生互动。碰到网络不畅,谷歌会议有时突然断网,甚至教育局网络宕机,学生一下子进不来课堂,或进来了却找不到原来的网上链接,整个系统就乱成一锅粥。由于大家都是边学边教,缺乏经验,遇到突发情况,顿时手足无措。此时深感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比起电脑操作程序,应用软件编写教材设计作业,更是费心费力费时。传统的纸本教材和作业本都用不上了,必须重新按照谷歌应用软件,诸如线上白板(Jamboard),幻灯片(Slides),闪卡(Flash cards),等等,编出适合网上使用的教材和网上作业。

  教学内容则要求契合教育局每个月给定的主题,还有当前的抗疫防疫措施,形式上必须生动活泼多元有创意,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要让家长满意,因为他(她)们就在边上“垂帘听政”,几乎每一个电脑屏幕后面都有一双火眼金睛盯着,也要让随时随地点击进入课堂听课视察的教育局主管官员满意和放心。他们俨然都是我们的“婆婆”,我们就是唐朝诗人王建笔下那初入厨房洗手做羹汤的“新媳妇”。因此必须请一两个关系密切的同事先到模拟课堂客串一下“小姑”,尝尝“新媳妇”们精心烹制的“羹汤”。

  总算苦心人天不负。虽因老眼昏花,慢手慢脚而缺乏自信,但我绞尽脑汁端出的几种“羹汤(教案)”,都获得“婆婆”和“小姑”的青睐,尤其是趣味中文作业这一类型,如给汉字加减笔划,汉字换偏旁部首接龙,猜诗句,猜成语,猜字谜,还有脑筋急转弯等,在六年级至八年级学生中广受欢迎,有些内容还被家长做成微信版在朋友圈传阅。

  我很庆幸当初选择接受这个突如其来的庚子年挑战。虽然这个挑战与工作在疫情第一线的医护人员所面临的生死挑战不可同日而语,也无法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1900年八国联军出兵大清,以及1960年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这三个庚子年给百姓带来的灾难相提并论,但我毕竟在能力所及之内尽了最大的努力,交出了合格的答卷。

  我在中华文化的书山上以勤为径蹒跚前行,我在仓颉创造的方块字海洋里用爱作舟奋力竞渡,我知道我永远攀登不到高峰,可能我也始终到达不了彼岸,因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汉语言文字浩瀚繁复,意蕴无穷。但是,我的精神世界却因为学习而变得更加宽广和充实,我平凡的人生也因为曾经努力地接受挑战而富有意义。此生无憾。


浏览(2139)
thumb_up(13)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