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安泽(Andrew Yang)和《对普通人的战争》
杨安泽,作为美国最近半个世纪以来第一位华裔总统候选人(在此以前邝友良曾在1964年和1968年参选),现在对美国华人来说应该不是陌生的名字了。按照竞选的传统,他在2018年推出了《对普通人的战争》(“The War on Normal People”)这本书作为他的竞选宣言。虽然杨安泽在民主党竞选人中的排名还是很靠后,这本书却引起了很大重视。我们的社区图书馆收藏了六本(目前只有两本没有借出),我们大学图书馆也有收藏。很多主流媒体如《华尔街日报》和《纽约时报》在2018年(当时杨在竞选中还是无名小卒)发表了书评。虽然那些书评都着重讨论杨的招牌政见:无条件基本收入(Unconditional Basic Income,缩写 UBI),但说这本书引起了全国范围的注意应该不算过分。
按照竞选宣言书的套路,作者应该首先提出一个或几个严重而急迫的社会问题,然后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对普通人的战争》提出的问题是自动化带来的工作机会消失和由此引发的贫富差距。作为熟悉高科技发展的“圈内人”,杨安泽以大量的数据和例子阐述自动化对今天工作机会的威胁。在过去几百年历史里,技术发展导致工作局势改变有很多次。但都没有引起不可解决的社会危机。今天我们不论是工作的人数还是工作的时间都比过去更多。但是,杨安泽指出,自动化带来的变迁与过去有根本不同。一个是这次变化的速度会非常快。以前新技术的推广需要大量资本投资,所以是逐步发生的。而现在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一旦技术上可行,制造有关设备的成本就会变得非常低,而很快把旧的生产方式逐出市场。另一个是这次变化不限于某个地区和某个行业,而是涉及整个工作类型。所以失去工作的人会非常多。即使因为技术发展而产生新的工作机会,也不可能弥补损失。而且新出现的工作所要求的教育程度和技能一般很高,不是被刷下来的工人通过简单培训就能上岗的。还有一点是自动化的冲击对某些地区,年龄层和教育程度的人群冲击特别厉害。所以虽然全国平均的失业率仍然很低,但自动化的冲击已经是不可忽略的趋势了。
然后,杨安泽把目光转向了自动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日益加剧的收入差距。但是和典型的民主党人不同,他的关注点不是超级富豪怎样强取豪夺或少交税,而是处在底层的那些人。在作者看来,正是这些人的处境造成了川普的当选,尽管川普实际上并不能帮助他们。在杨安泽看来,这本书的读者(生活在大城市,有高等教育背景和高收入工作的人)是生活在泡沫之中。他们对于美国小城市和乡村了解很少。所以他花了很多笔墨来描述那些“川普领地”的情况。杨安泽讨论的不是穷人的物质生活,而是贫穷的状态对于人生质量和社区的影响。他指出,如今的美国并非理想中“人人都有机会,只要肯努力”的寻梦之国。贫穷的状态会影响到人的考虑优先:生存高于冒险。所以穷人之中创业者稀少。贫穷的生活给人带来压力,因此会降低人的自律能力,往往做出错误的决定。不光自身收入,生活环境也对成功的机会有很大影响。生活在大城市圈之外,机会,信息,心态都会有很大不同。所以作为社会,我们不能把成功的责任都推给个人,简单地用“不努力”来描写不成功的人。杨安泽进一步描写了那些贫穷地区令人担忧的情形:单亲家庭成为多数,鸦片成瘾现象蔓延,男人沉迷于电子游戏中,社区凋零分裂。在杨安泽看来,这种状态延续和加剧的话,必然导致动乱甚至革命。
按照套路,此时该提出答案了。杨安泽也没让读者失望,在书的第三部分中提出了他的解决方案。当然最广为人知的就是他的“白给钱”的UBI方案了。关于这个方案我以后会专文讨论。这里我只想说,看了这本书后我认为杨安泽的UBI并不是哗众取宠或天马行空,而是建筑在审慎的思考和研究之上的。当然这不意味着UBI是正确可行的。但至少这个思路是值得认真对待的。杨的另一个重要方案就是“社会分”(social credit)。那是一种替代货币,用来反映一个人对社会和社区的贡献,而不像金钱那样反映人的物质创造活动。社会分可以由社区或政府来发放。它可以用来换取别人的帮助,也可以用来反映一个人的成就,就像今天金钱的作用一样。“社会分”和UBI是相辅相成的。UBI满足了人的基本物质需求。而社会分可以让人在商品经济之外找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这两者组合起来,可以在自动化造成工作消失后维持人的幸福程度。除此之外,书中对教育,医疗和政治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主张。综合看来,这些想法展示了杨安泽的一些基本思路。
首先,杨安泽认为由于自动化的发展和普及,我们的整个政治观念需要改变。社会组织和活动的最终目的不再是以GDP为目标的物质生产,而是社会成员的福祉。所以,那些不产生GDP的社会活动如照顾家人,无酬劳的艺术创作,社区服务等,也应该得到认可和奖励。另一方面,企业的成功不光是看其产品的商场表现,还要看它对社区和消费者生活质量的贡献。基于这样的认识,杨安泽认为传统的资本主义已经过时,我们要接受他称之为“人道资本主义”的新型社会理念。我认为,杨安泽对于自动化带来社会转变的看法是深刻的。这一点我在以前的博文中也讨论过(见篇末附文)。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基本假设就是要鼓励人们多生产。而由于自动化和其它技术进步,物质短缺的现象将彻底消失。所以那个基本假设需要修改。但是我对杨的主张还是有两点保留。第一,其实没有一种政治理论是以GDP增长为目标的。西方政治理论一直是以“幸福度”作为追求目标,虽然对幸福的理解众说纷纭。在物质贫乏时代,把GDP作为幸福度的衡量指数是自然的。这个现在可以改变,但不需要改变政治理论本身。再者,商品经济的本质是人为社会创造价值来换取报酬。这个价值可以包括物质的创造也可以包括服务。而报酬可以是金钱也可以是社会地位,名气等。不需要在商品经济外另建一个“社会分”系统。所以,在我看来需要的变革不是挑战市场经济体制,而是把个人满足感和生命意义与“为社会创造价值”脱钩。也就是说,我们可以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如艺术),不管它对社会有无价值。这是个观念转变,而不是社会体制转变。其实杨安泽的UBI主张为此提供了条件。但他书中没有强调这一点。
关于杨安泽对其他问题的主张,我不想深入讨论。因为这些主张得到实施的机会非常小,即使他真的成了总统。一个社会政策的实施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所以我认为重要的不是现在的主张是什么,而是这种主张的选择反映了怎样的思路。具体到杨安泽,我认为他受意识形态的牵制很小,而更是从实际情况出发。他的主张虽然不是原创,但也不是左派或右派的主流立场,而是双方都可能接受但不会热烈支持的中间派选择。这些主张也反映了杨安泽既看重市场机制,又不局限于市场机制的思路。这些让我感觉到杨安泽会是一个务实,灵活的政治家,而这正是今天的美国所需要的。但是另一方面,这本书作为施政纲领也是不足的。一方面,杨的那些主张是关于一些分别的问题,就像一个拼图中的一些碎片,没有联成整体。另一方面,这本书没有讨论怎样从众多的选项中筛选出自己的主张,而是似乎天经地义只有这一个选择。所以对于作者的决策过程的披露还是不够。
除了这本书的具体内容外,它的风格也颇引人深思。一方面,杨安泽自己定位于一个很接地气的人。他在书中表达了在贫穷中的和即将受到自动化趋势冲击的民众的关爱。这不仅是言辞,也有他多年来经营“美国创业基金”的实践。但另一方面,他在书中又反复渲染他与精英阶层的联系。“我富有的硅谷朋友”,“我的朋友在政府高层”之类的话反复出现,目的是用他的精英地位增强信服力。另一个矛盾是:这本书用了尽量浅显的语言和逻辑来论证杨安泽的立场,让一般人读起来毫不费力。但同时又看得出几乎每个句子都是精心雕琢过的,不是自发自然的语言。这种雕琢对于表达的有效性也许很有帮助,但另一方面也拉开了与普通读者的距离。我觉得,这种矛盾也反映了美国华人参政的尴尬之处:因为没有先例,所以不清楚该如何自我定位,如何与其它族裔建立纽带。这也凸显了杨安泽作为一个开创者的可贵之处。
作为竞选总统的宣言,《对普通人的战争》这本书的确有它的独到之处,就是跳出了传统的“左右之争”框架之外,用理性,务实的态度去审视社会问题。正如杨安泽的口号“不是向左或向右,而是向前。”但是也应该看到,自动化带来的挑战并不是目前美国最迫切最危险的问题。作为总统,还要面临一个大得多的格局。而且这本书中提到的很多主张也不是总统的职责,或者不是总统能做到的。所以我觉得,杨安泽的想法非常可贵,但他也许更适合当一个社会学教授或专栏作家,而不是总统。但是不管怎样,杨安泽的参与给目前严重两极化的美国政坛带来了另一个视角和另一种声音。光凭这个,我就认为他值得我们给予关注和支持。
有关博文:
政经随想(5)资本主义之后是什么?(2011年)
http://blog.creaders.net/u/1030/201109/9228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09766-483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