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20周年征文

注册日期:2017-11-29
访问总量:1323316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王珞珈:在国外生活,从被人辱骂后想到.....


发表时间:+-

万维读者网(Creadres.Net)20周年有奖征文稿件

   

  在国外生活,从网络或报刊上时时可以看到华人被人辱骂的报道,什么"滚回去",什么"人渣中国人"等等。被骂的人常常会为此感到恼怒和羞辱。我自己也有在公共场所被人辱骂的经历,那是我来到加拿大二十来年第一次遭遇辱骂。那天,在回家的路上,我站在地铁的电动扶梯上,正好站在一个黑人青年的身后,那个黑人青年突然回过头说:“fuck you, Chinese man" ,我听了一楞,我想这是在骂我吗?我没有理会,但我微微侧过头,用眼睛的余光看看自己身后,看看有没有中国人,没有。我知道他是在骂我。心里顿时涌起一股愤怒。可为了自保,我没有回击他,因为,我想什么样的人才会如此粗鲁地在公共场合去骂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呢?无非是三类人:精神病人,没有教养的街头小混混,和受教育程度低下的人。如果想去跟这三类人较真和论理,那是白费功夫,因此我觉得对付这类人的最好办法就是嗤之以鼻。


  在偶遇这种被人无缘无故地骂时,虽然理性告诉我们不要面对面地与这类人对抗,可我们还是要再思考一下,为什么会在公共场合被他人选择为被辱骂的靶子?有一种情况就是人们常说的种族歧视的行为,因为我们的肤色,我们的语音告诉外界,我们是外来人。其次,可能就是遇到没有教养的,喜欢在街头惹是生非的小混混。就象我遇到的那个黑人青年,他自己本身就是外来人,他应该十分清楚他的定位。他选择我作为攻击的靶子可以看作是一种歧视,但不属于那种种族歧视,他觉得我是黄皮肤好欺,因此他的谩骂行为更多的是一种挑衅。


  在公共场合受到他人歧视性辱骂是一种公开的歧视行为。然而,它让我联想到实际生活中一些眼睛看不见,心里却能够感知的无言的歧视,尤其是在职场内。它可以是发生在找工作上,也可以是发生在获得工作机会之后。

  在职场上发生的被歧视现象可称之为隐形歧视,因为没有谁敢明目张胆地歧视他的雇员。这类歧视也不能完全把它看作是种族歧视,有的就属思想上的一种偏见。是对某类人的看不起或蔑视。这种职场内的隐形歧视表现手法是多样的,有时是很难界定的,因为它游走于各种政策的边缘。拿学历来说,不同的职位要求不同的学历,在北美读书获得的文凭无疑是会被认可的。可对在中国国内获得的文凭的认可度就取决于招募单位或老板个人了。如我有一位朋友,他在国内获得博士学位,在政府的资助下,他来到美国作访问学者,在做访问学者快结束时,他向老板提出能否在他的实验室继续进修一段时间的要求,老板答应了。可当他接到工作offer时,他看见老板给他的offer是技术员的头衔,他想这不是公然地歧视我吗?经过思考后,他愤然拒绝了他老板的offer,回国了。显然,他的这位老板是没有能同等地看待一个在中国获得博士学位的学者,对我这位朋友的博士学历有着歧视行为。面对这种歧视,他虽然可以去据理力争,但那是改变不了他老板心里对他的歧视。他或许可以和他的老板谈话后争取得到一个博士后的工作头衔,可他的老板在工作上仍然可能会象对待一个技术员那样对待他。因为他的老板可以说,我不知道你从本科到攻读博士期间所学的课程是不是相当于一个在美国攻读博士的学生所学的课程,因此无法给于你同等待遇,也无法放心让你独立做研究。我的这位朋友回到国内后,申请到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干得有声有色的。


  在职场上另一个易受到歧视的方面就是语言。语言是交流的工具,不论从事那种职业,需要用语言来表达和交流,这是语言的重要性。可如果太看重它的重要性,就容易犯一叶障目,犯盲人摸象的错误,并可能会在思想上滋生出对语言障碍者的歧视。如我认识的另一个朋友,在日本拿到博士学位后,在加拿大得到一个做博士后的工作位置。后来他在应聘一份新工作时,他请老板写推荐信,老板答应了,结果这份应聘的事就没有了下文。不久之后,他又应聘另外一份工作,这一次他接受教训,他请别的教授为他写推荐信,结果他获得了那份工作。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他现在已经晋升为教授了。我的那位朋友虽然无法得知为什么他没有能得到他的第一份工作,但通过排除法,他推测就是语言问题。华人来到北美打拼事业时,刚开始都会有些语言的障碍,毕竟华人的母语不是英语,但语言的障碍是可以克服的,而且语言障碍是不能和一个人的能力划等号的。一个人的能力是他知识,技能和经验的综合表现,他的能力不应该因为语言障碍而被减分或否定,更不能因为有语言障碍而受到歧视。


  除了在职场上因为语言和学位等问题受到不公正的对待,,还有诸如职位的晋升,加薪等问题上也可能存在有歧视的现象。当在职场上遭遇到不公正的隐形歧视时,我们需要认真对待和谨慎处理。首先,我们不能因为受到歧视而诅丧,恰恰相反,我们需要的是更多的自信。其次,和在公共场所遭遇辱骂一样,需要避免使用热处理,即对抗。而是应该采取冷处理。冷处理可以是回避或"绕道"走,就象我那位求职的朋友请教授写推荐信一事,这个教授不成,我再找其他的教授,因为不是所有的人都看不到你的闪光点的,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戴着有色眼镜看你的。但如果在职场上真遇到明显的种族歧视,只要证据确凿,可以寻求法律的帮助。


  总之,在公共场所或在职场被人歧视只是一个小概率事件,绝大多数当地人都是能友善地,公正地对待外来移民的。在加拿大,虽然我在街头被人骂了,不管是因为歧视还是无端的挑衅,它都不可能颠覆我对加拿大的美好印象。

(Creaders.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更多精彩有奖征文请点击:http://www.creaders.net/events/zhengwen2018/


浏览(14408)
thumb_up(15)
评论(2)
  • 当前共有2条评论
  • 八个雅鹿

    fuck you毫无异议是句骂人的话,而“Chinese man“应该不是在骂人,这个黑人的英语大概不太溜,才会这么说的。

    屏蔽 举报回复
  • 1阅人

            刚到加拿大时,常常受到欺负,有说广东话的“老侨”们,也有黑色的人们(后来发现刚刚从非洲来的移民应该不包括在里面)。为扣此文第一主题事例,此处只谈那些除了刚刚从非洲来的移民之外的“黑色的人们”。

            一直有强烈的感觉:他们的群体中肯定有人写过关于“华人如何好欺负”的主题文章,基本上形成了广泛的共识--------华人胆小、害羞、自私、英语不好、呆笨、遇事第一反应是“逃避”等等。有时候有些黑人欺负华人只为核实他们群体中的“广泛共识”,比如我认为那个骂作者“fuck you,Chinese man”的黑人青年就是。再比如,作者就被证实了“华人好欺负”:他遇事的第一反应就是“阿Q战术”--------那黑人青年无非是“精神病人,没有教养的街头小混混,和受教育程度低下的人”这三类人!“最好办法就是嗤之以鼻”。

    那正确的反应该是怎样的呢?我在加拿大呆久了后才知道遇事应该用加拿大的法治手段反应。比如拿出手机拍他的脸部视频,同时“Pardon me?”。如果他后缩了,还应该追击:“Did you said: ‘fuck you,Chinese man’to me?”。当然,如果有目击者作证就更好了。

    剩下的就是报警处理了。加拿大人对宪法反对的此类因为种族、肤色……产生的歧视行为极为警惕,坚决要把一切产生大规模社会冲突的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所以只要证据确凿,警察不敢不理。

    其实,办法很多。只要想象一下假如是一个华人对黑人说“fuck you,Nigger”黑人群体会怎么反应就行了。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