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桩

注册日期:2014-11-04
访问总量:574437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中国和美国教育学术界的若干比较


发表时间:+-

   以下的比较仅适合于具有研究性质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也仅局限于数学和应用数学领域,是否适合其他的机构,院校和研究方向,作者本人不知道。谨以次文,说明一些问题,澄清一些误会。

晋升方面  

   在美国,教授分三档: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 (assistant professor, associate professor and professor )。  副教授之前,没有终生教职(tenure) 。对于晋升副教授和拿到终生教职的评审,相当严格仔细。评审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外校同行专家的评审意见。这些专家通常和被评审人没有利害关系,完全根据简历和主要科研文章,提出他们的看法。一般来说,这样的评审是比较公正的。这也避免了本系同事之间人际关系的干扰。外校同行专家的评审意见几乎是致命的,如果他们评审意见不强,就算被评审的人有很好的人事关系,或者打通某些人事关系,做了手脚,系里投票能够通过,但在学院/学校一级还是有可能被否决。反之,如果外校同行专家一致给予很高的评价,即使系里有人投反对票,或者有人出来“捣蛋”,晋升一般也能通过。为什么?因为在学院/学校一级,除了要看有多少张反对票,更要看反对的理由是什么。没有站得住脚的理由,这些反对票不起什么作用。更重要的一点,美国的晋升,不是同一个系里的几个人在竞争一个位子,而是只要评审合格就能晋升,没有名额问题。所以在美国,尤其是在好的大学,只要关注于做好科研和教学,不需要考虑其他方面,尤其是人事之间的关系。在美国,拿不到顶尖学校终生教职的可能性并不小, 所以,在没有拿到 tenure之前,候选人的压力很大,必须勤勤恳恳,脚踏实地,拿出像样的科研成绩来。如果没有拿到 tenure,也不是末日来临,一般可以在降级的学校找到相应的位置。

   中国的情况:以前一直是从入校当讲师开始就是终生教职。最近一些顶尖学校和研究院所,也开始实行 tenure 制度。但和美国很不一样的地方是,晋升职称的竞争是在同一个系的同事之间进行的。比如,这个系今年有三位老师都申请晋升副教授,但只有一个指标,既使这三个人的水平都很高,也只能晋升一个,那么,另外两个得不到晋升的人,他们心里永远感到不公平。僧多粥少,没有办法的事,这就人为地带来了很多学术之外的干扰。类似于美国的同行评议,以前在中国是没有的,就算有也只是一个形式,材料往往是送到兄弟院校的相应院系,而不是送到具体的小同行专家去评审。兄弟院校的评审意见,往往比较空洞,套话连篇,无法用来区分候选人的相对水平。这种搞法的结果是,谁能够最后得到晋升,就有很大的偶然性。这也使得很多系里的老师,到处拉关系,彼此之间竞争,彼此之间不服气,挫伤了很多人的积极性。大家没有办法专心至意地从事科研和教学,而把很多精力放在了人事关系上。

科研方面

   在美国,尤其是在好的大学,科研成果一般没有量化标准。那些科研优秀的教授, 他们在顶尖杂志发表的文章,引用率,和获得科研基金的情况,通常会比较突出,但是,这些量化的指标一般不会单独要求。评判科研工作的好坏主要是通过同行的评议。同行专家都知道一项成果的分量,他们不需要借助于杂志的档次,引用率的多少,来做出一个判断。美国的大学或科研单位,写好一篇文章,考虑投那一个杂志,科学家首先在乎的是,这个杂志的读者群是否关心这篇文章的内容,这样,一个影响因子比较低的专业杂志,很有可能比一个影响因子比较高的科普杂志更为合适。

   在中国,很多大学和研究机构,对科研都有量化的标准。 中国科学院情报研究所,每年都根据科学引用指标(SCI )的影响因子把杂志分为一区,二区,三区。 这些五花八门的标准,包括在所谓一区,二区杂志上发表文章的篇数,文章的引用率,和获得的科研基金的情况,通常和职称,待遇等直接挂上勾。在这样的物质刺激下,写好一篇文章,考虑投那一本杂志,首先在乎的,是这个杂志是一区的还是二区的。回到国内,经常听说有人用文章去“冲击”某本顶尖杂志,似乎冲击上了,就中了头彩似的。这种功利的做法,很难达到最佳的科研效果。

学生培养方面

   在美国,至少在数学和应用数学方面,博士生的培养,还是比较全面的。博士生入学后,至少要学习一年至两年的基础课程,然后通过博士资格考试,才能选导师,开始论文研究。基础课程和博士资格考试,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大部分导师对学生的指导,考虑很周到。虽然不同的导师,风格有所不同,有的管得比较细,有的则是粗线条管理,无论那种方法,都能给学生建议合适的研究方向和课题,指导学生对以往的工作进行仔细调研,然后由浅入深地从不同的角度去探讨。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碰到低谷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没有什么进展,这时候学生往往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担心自己不合适做科研。这种时候,导师的鼓励和指导十分重要。一旦过了这个低谷区,学生做出了结果,哪怕是很小的结果,信心都会大增,科研积极性也会高涨,成果会越出越快,越出越多,进入良性循环。一个好的博士生,在拿到博士学位时,已经养成了良好的科研习惯,给以后的科研生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种博士生的培养方式,需要导师花费很大精力。所以,在美国,至少在数学和应用数学方面,每位导师不会同时带很多博士生。博士毕业时,一般没有量化的标准,诸如发表文章的篇 数。但不合格的学生,导师是不会让他/她答辩的,这里没有调和的余地,因为这牵扯到导师和学校的学术声誉。

   中国博士生的数目,在最近二十年,经历了大跃进。据说现在的博士生的数目已超过了美国,世界第一(是不是可上吉尼斯 ?)。但这样一来,质量就很难以保证。往往一个导师同时会带很多博士生,如果这个导师是学校或学院的领导,这种现象就更严重。有很多学生一年也见不到几回导师,论文研究基本上是瞎子摸象,自己琢磨,或者让博士后带新来的博士生,这样的效果可想而知。一般在国内的大学,倒是定了很多莫名其妙的条条杠杠,比如,要在SCI 杂志上发表两篇文章才能拿博士学位云云。有的学校甚至想出盲审的招数,也就是把博士论文的导师和学生的名字盖住,然后送到外校去评审。问题在于,那些评审专家,并不一定是小同行,很难给出准确的评价。这种做法的出发点,是不相信导师的水平和判断,要靠外面的专家把关,看似比美国还严格,其实是根本不能靠它解决博士论文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

   国内教学科研上存在的问题和种种弊病,在最近十几年间,有着不同程度的改进,但还是治表不治本,有很大的空间需要提升和改革,任重而道远,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完善。


*** 祝万维朋友们新年快乐!在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心想事成!***


浏览(4344)
thumb_up(8)
评论(30)
  • 当前共有30条评论
  • 雪山下的绛珠草

    木桩MM,节日快乐!游记咋还不出来啊?

    屏蔽 举报回复
  • 青灯法师 回复 木桩

    新年好,木桩。

    我同意你的说法,历史长,人口多,在艰苦的长时间的竞争环境中,经过自然选择,其后代的基因会逐步走向那个方向。

    屏蔽 举报回复
  • 木桩 回复 青灯法师

    昨天晚上和几位朋友在吃饭,其中有两位正好是在高端研究性质的公司工作,我带着”青灯法师“博主的问题向这两位请教,得到些答案如下:

    1. 语言问题。虽然,印度人讲英语是大舌头,咕噜咕噜地,但他们的英文底子很好,可以尽情地把自己的想法讲个明白,可以吹得天花乱坠,脸皮厚。中国人技术能力超过印度人,但在语言表达上稍逊风骚,即使是美国出生的ABC, 中国人的害羞,脸皮薄的个性使得他们在语言上竞争不过印度人。

    2. 印度人很抱团,很团结,一旦有事就联合起来,花言巧语,把上级哄得心花怒放。中国人不抱团,不团结,一旦有事,互相指责,互相倾钆,自顾自的利益。

    屏蔽 举报回复
  • 木桩 回复 青灯法师

    青灯法师先生,新年好!

    谢谢先生讲的故事。先生好像是在一所带有研究性质的 corporate 工作,是吗?我也有朋友在这种性质的公司里工作,但很少,几乎没有听到他们议论这些事情,先生讲述的事我还是第一次听到呢,这样复杂的人事关系,让我惊震和气愤,同时又感到无奈。

    大学里晋升职位和名额无关,那就是自己和自己竞争,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以及竞争带来的种种问题。圈子里的美国人,欧洲人,他们不服气同行,顶多就互相公开地批评,背后不会做小动作,但是中国人很有心计,想方设法地背后损别人,搞歪门邪道。有一次,我和一位教授聊天,他是在法国拿的博士学位,他说最讨厌,最最讨厌的是那些中东阿拉伯人,印度人,这些人脑子灵,善于诡计,不诚实,背后桶刀子。最后,他得出个结论:历史悠久,人口密集的国家的人都有这样的特征,不知法师先生同意这观点吗?

    如果一个人有本事,不是高人一点,而是高出一大截,在某一领域里的领军人物,或者开创者,没有他,天会塌下来的,这样的人倒是不需要搞人事关系的,他到任何地方,大家都当他菩萨那样供着;如果本事才比人家高“一眼眼”,那很有可能被中国人,印度人排挤掉;如果即没有本事,人又老实,那只能活活气死了!

    屏蔽 举报回复
  • 木桩 回复 海天

    海天MM, 新年好!

    是呀,好久不见MM的人影,是不是去神游了?在唠叨你呢,耳朵热不热?

    屏蔽 举报回复
  • 青灯法师

    博主所讲的中国现象,大概是由于竞争所产生的:几个人去争一个职位,由于水平很接近,所以很难判断谁优谁劣。

    我不知道美国大学晋升职位是怎么一种情况,但美国大公司里,这种中国现象是很常见的,有的是时候为了政治正确,就不得不指鹿为马,睁眼说瞎话。比如说明明看到某种设计会产生一些列的问题,但短期内不会暴露,有点是能立刻看到成本下降,你发现了,想要去说,组里老板就会提醒你,这个方案是某个大经理提出来的,无论如何必须做出来,这个时候是最闹心的时候,明明知道没希望,还要去做,很多时候在公司里做事,其实难就难在这里。

    还有一次一个其他组的同事做的很好,攻克了一个问题,使得部件的质量得到了一个飞跃,在解决问题的当天,大家都会向他表示祝贺,但第二个礼拜开周会的时候,就会有许多人说三道四,就说:“ 这个问题其实没什么,老李(或者是老王,或者Kevin之类的)就有过类似的想法,我们正要去准备验证,结果他们先提出来了。” ,一些列的downplay就会出现,总之就是要贬低你的成果。他们回到自己的组里,跟他们自己的老板汇报的时候,就会添油加醋地把你的成果贬低一番,然后提高他们自己的身价,说他们在这个项目里贡献了许多许多。

    从总体上看,印度人晋升比中国人快得多,不是他们有多么能干,而是他们会察言观色,公司内部的政治搞得好,编瞎话的能力超强,比老美还强。此外downplay的本领也强。

    所以说,如果你会适当地贬低对手,起到好处地抬高自己,比你苦看得到的汇报要大得多。

    所以说,在国内,这种人遍地都是,你不去做,吃亏的就是你自己。

    屏蔽 举报回复
  • 海天

    好久不见。祝木桩MM 新年快乐!

    屏蔽 举报回复
  • 木桩 回复 紫荆棘鸟

    紫儿新年好!

    我的新年献词是要留给中国年的,今年是鸡年,一唱雄鸡天下白,给万维同胞们带好运来了!

    紫儿提出的问题,我已在回答“威尼斯老人”博主的评论后面议论了部分。我个人的感觉是,中国人做事情没有道德底线,只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情,当然,我这里统称“中国人”,是不准确的,我主要是指国内的风气,学术风气很差,在这种环境下, 至少要化 70% 的精力在人事关系上,很难集中精力研究学问。就像田钢,施一公,回国后学问也就结束了,与其说他们是科学家,不如说是政客。

    屏蔽 举报回复
  • 紫荆棘鸟

    木桩新年献词不带祝福却来这些严肃的话题?:)现在大陆评选职称搞量化,我觉得还是比以前那种连形势都很少走、基本上靠人际关系的提拔制度强吧。形式上这是很公平的,当然这种量化很难具体实施,所以才有了木桩MM文章之中所说的同行匿名评审等替代形式。但这种形式如果行之有效,那必须有一个假设:行业道德不是问题。这个在中国历来就是问题吧。

    屏蔽 举报回复
  • 木桩 回复 威尼斯老人

    威尼斯先生,新年好!

    对,同行评价不合适中国,原因是中国人做事情没有底线。比如讲,从A,B,C, 三个人中评选出某一个人得奖,打分数从100到0。评委会的人完全凭自己的喜恶,不实事求是,他喜欢A,A得100 分,这是可以的,但是 他就给B和C得 0 分,这样一来,B和C的 平均分数被拉了下去,A就出胜。这种事在国内经常发生。这种事几乎不会发生在美国,评委会的人欣赏A,给A打 100 分,不欣赏B和C,有可能本该是80分的打成70分,但不会打 0 分。

    在学术界,中国现在向美国学,但都学得四不像,任何事情让中国人粘上手,都变了味道,所以,现在国内很多单位干脆把文献直接送到美国,让外国人来评审了。

    屏蔽 举报回复